北美枫文集

叶英儿

???中国

?????327?

?????2006-06-03

???教师

???写作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叶英儿's blog

查找叶英儿发表的所有帖子

hepingdao2007-07-30 08:21:51

握手

叶英儿2007-06-05 19:08:30

这么开心,在加拿大与诗朋文友在一起写诗,写文章,看诗,看文章,点评诗,点评文章,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现代诗歌
散文游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乐清的雁荡山

乐清的雁荡山
2013年我们温州同济大学博士课程班的同学与老师一行到乐清雁荡山考察,雁荡山闻名四海,其位于浙江乐清市境内,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美誉,史称“东南第一山”。雁荡山因“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
做为洞头人,我是第一次去乐清雁荡山的,雁荡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距杭州约300公里,距温州70公里。总面积450平方公里。雁荡山系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泽雅)、东雁荡山(洞头半屏山)。我们坐在私家车,一路上谈笑风生,特别是我自己,感觉挺激动的,能到名山大川考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能跟老师同学一起去,更是难得。
雁荡山桃花美,桃花红,桃花香。一到景区售票点,那里盛开的桃花,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好漂亮的桃花,我和温州市人民法院的戴真同学玩起了互拍活动,多么漂亮的镜头,多么意气风发的时刻。我们买了门票,进入景区,一路上,美景、险峰目不暇接。据记载,一亿二千万年以前,雁荡山在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形成。南朝时期,梁国昭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为雁荡山开山之始。唐代时期,西域高僧诺讵那因仰慕雁荡山“花村鸟山”之美名,率弟子三百来雁荡山弘扬佛教。其人被奉为雁荡山开山鼻祖。宋代时期,雁荡山开发规模逐渐增大,共建有十八寺、十院、十六亭,为雁荡山发展鼎盛时期。2004年雁荡山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初其被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许多政界领袖,名流雅士,也先后到过雁荡山,题字,留下诗文。
雁荡山的景观很多,大龙湫就是著名的一个,大龙湫  一名大瀑布。位于谷底连云嶂。水从卷壁中凌空腾飞而下,落差197米,为中国瀑布之最,有“天下第一瀑”之誉。历代文人墨客,无不为之倾倒。大龙湫在空中、潭成两条龙,腾飞翻卷,仪态万千,变化无穷。清人袁梅曾赋诗曰:“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瀑走兜罗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大龙湫的最奇绝之处,在于因季节、晴雨等变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迷人景象。盛夏季节,雷雨初过,大龙湫象一条发怒的银龙,从半空中猛扑下来,直捣潭心,如轰雷喷雪,大声轰响,震天撼地,气势何等雄壮、粗旷!如在晴朗的冬日,大龙湫象一斜散珠,散散落落,随风飘荡,上下飞腾。在阳光照射下瀑布呈现出色彩绚丽的五色长虹的奇观。它给人的印象显得十分优美、滞洒。如在阳春三月,大龙湫又是一番面目。从嶂顶飘泻下来,悠悠忽忽,晃晃荡荡,不到几丈,就化为烟云,时而象乳白色的纱绉,时而又化为青烟。从这些纱绉和青烟里,时而又落下块块雪白的棉团,棉团又迅速往下拉长,化为无数箭头和银蛇向下奔窜,却又立即飘散开来,变作乳白色的纱绘和淡青色的烟雾,简直是”水烟云雾难分辨。”显得那样轻盈、柔美!大龙湫瀑布真是千变万化,不可捉摸,难怪清人江弢叔曾有“欲写龙湫难着笔”的感叹。这是导游的解说词,我看了,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当然雁荡山的险峰美景,美不胜收,但我还是喜欢桃花,那一片桃红,使你流连忘返,我们的同学像众多的游客那样,在那里拍照,合影,不知为啥,这么普通的桃花,却因栽种在雁荡山,而显得美丽轻盈,看来,一方水土,养一方桃林。
雁荡山造型地貌,也对科学家产生了强烈的启智作用,如北宋科学家沈括游雁荡山后得出了流水对地形侵蚀作用的学说,这比欧洲学术界关于侵蚀学说的提出早600多年。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破火山,是流纹质火山岩自然博物馆。
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雁荡山灵峰夜景为国家5A级风景区,来雁荡山一定要看灵峰夜景,灵峰夜景是雁荡山的三绝之首也是精灵所在。白天看似普普通通的山峰每当夜幕降临时都披上神秘的盛装,惟妙惟肖,如入仙境一般。导游惟妙惟肖的讲解,那朦胧美妙的景观,犹如涂上了神秘而温馨的色彩,构成了一幅幅线条鲜明的泼墨画,勾画出一张张美丽的剪影使灵峰夜景更具有形象美、意境美。
如导游介绍的“夫妻月下恋”:明月初上,巍巍的群山弥漫在朦胧的夜色之中,灵峰一变白日的两掌合十的形象,而门变成为美妙无比的“夫妻峰”(或称“情侣峰”)。夜景里的夫妻峰是灵峰夜景中最为神奇的一座山峰。夫妻峰一名出现于60年代。此名一出,随即得到当地群众和游人的喜爱,便广为流传。而灵峰,合掌峰等称呼反而不为人提起了。也许有人会认为山里的夜会显得幽深,谧静。而在现代人的眼中,灵峰的夜景显得格外的“热闹”。这些掌故,更是增添了人们无限想象的空间,这就是雁荡山的魅力。
天,下起了细雨,我们老师和同学乘兴而归,再见雁荡山,再见大龙湫,再见雁荡山的桃红,我们把你记在心间,我们把你记录在相片里,那人,那事,那情,是一幅绝美的画。
(浙江、叶英儿)

2014-09-07 23:03:59
引用并回复
古韵新音
叶英儿
网友论坛
宾至如归
大雅风文学奖
评论鉴赏 Reviews
散文诗 Poetry in Prose
中外华文诗歌联赛 Poetry Competition
小说故事
名家综述 Expert Review
健康与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