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 |
落尘诗社 |
西方文学 Western Literature |
评论鉴赏 Reviews |
|
朦朧詩
"朦朧詩"借助現代象徵的方式,意象疊加,語言迭進重複(故而有人說聲韻的美, 也算這時期的一個語言特色吧),表達個人內在情感或對現實的批判。在意象上將內在情感投射於周遭事物,模糊多義,但已不再是山水田園,物我兩忘,‘我’字是很強烈的。大致標示幾首代表作(我你字多多, 就不標示了):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而我只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幸福"出現近五次,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三次, 能不幸福麼?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這句在所有朦朧詩裡, 個人覺得是境界最高的佳句. 經典.
//也可以看出, 個'我', 與'一'的醒起來.
2011-06-29 08:35:36 |
金金 ?2011-07-07 19:51:25?? | |
北岛都不承认自己的什么所谓朦胧诗,他说自己和朦胧诗不在一起,
——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刚提出时,是老诗人们恶心当时年轻诗人写的不象传统诗歌而朦朦胧胧让人理解不透似的,后来这个概念火了,其实还是因为这些北岛们的文本质量高,可他们评论者说的“朦胧诗”和北岛们自身的写作有关吗?别忘了,他们都是“被朦胧”。到后来,写得一般的,那——拼命想让人把他给“朦胧”了。
海子的诗歌不是朦胧诗,海子被人归为“神性写作”和昌耀、李青松等人的作品被划为一类,公认不是朦胧诗嘛``~~~
再说海子最好的诗歌是《亚洲铜》,海子自己也很喜欢《亚洲铜》。大陆的诗歌到海子这个年龄的人走上台,基本上也就朦胧完了,直接到20世纪90年代的白话口语诗了。即使朦胧的80年代,在真正算诗人的作者中也只有一半左右诗人写“朦胧诗”。
关于“模糊多義”,怎么可能?正宗的所谓朦胧诗人的那10个左右的代表诗人的作品没有什么模糊的,都是很直接的语言,最多是有古典语句而已,多义——更不可能,只可能是读者不了解文字背景,朦胧诗的指向恰恰不是象老诗人们要批判一个东西就含蓄地找个比喻什么的,而是一针见血,你说模糊多義——外行和那些开始时候的老诗人们之中很多人基本上都曾经这么说,那只能说明那些读者对“朦胧诗”文本和单个文字组合的阅读水平较低,对文学作品语意的认识水平太底。
读这些诗歌,重要是读懂透过诗歌文字的其时代背景,诗兄的解读自有意趣,但把海子归为朦胧诗歌不妥,严格说,到他的时候朦胧诗的重要作品早都定论了。而且一个海子能到哪里??无知者们起哄看热闹——撑死他也不能和多多、北岛比啊,更不可能跟食指、昌耀比,至于比更早的经典诗人像艾青、徐志摩、郭沫若、穆旦等他更没法比。至于于坚、西川、欧阳江河等还有一些文本更薄弱的“国际影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作品其实根本比不上北岛、多多,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哄抬太厉害。你从小没在内地长大,汉语使用的语意没什么差别,但两岸语境还是有差别的,海子这个人的作品,如果在台湾比一下,别说纪弦、洛夫了,就是商禽、管管他也差着一截。 |
博弈 ?2011-07-07 20:16:39?? | |
金金好, 一個詩人(未提名字)的詩隨著時空也會有變化的.
之前的學者評者也說了很多了, 論文或網上多有.
所謂的那時代的"朦朧詩"(只列評家歸類的詩),在詩學並無太大創意,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沒法拗的. 他們自己後來也知道.
我以為作為一個時代的烙印, 不關褒貶都有她的意義.
也可以參考這裡;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A6%E8%83%A7%E8%AF%97
各地有各地的看法吧. |
金金 ?2011-07-08 17:48:47?? | |
到于坚那里朦胧诗应该就算完了,于坚勉强还算是朦胧诗时代的作者,朦胧诗——我认为是这个词在大众心里影响太大了,随着海子名气越来越大众人把他自然归到那个差不多的年代里边去了。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
我看那些网上的词条之类基本上都是大杂烩加道听途说大整合,我曾经阅读过几乎所有20世纪80年代大陆那几本主流诗歌刊物的所有重要文章,关于后期的朦胧诗基本上有这么几点特别重要:
一是1986年是新潮诗的大爆发和转身的一年,原因是朦胧诗歌一直在遭到质疑,而质疑和拥护者都非常之众,所以有种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感觉,这是1986年朦胧诗重要的一年;
二是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入,“事实的实用性”在生活中空前突出引发了社会各个阶层广泛的思考,和朦胧诗概念沾边的一些同时代新潮诗歌已经有了不小市场,如杨克写广东改革开放的一些诗和韩东等人的口语诗已经出来了,接着一些言情易懂的文学作品如琼瑶的作品等进来了,而且大的读者群由于阅读水平问题接受的只能是比较流行的文字,恰恰大众看到了席慕容等,舒婷、顾城、北岛本就是被实用的偶像,更不用说,包括之后的汪国真出现,都有时代原因。诗歌从来就是被当作流行用的。知道杨炼、多多、昌耀者只是诗个作者本身和少部分读者。
三是社会的变革起决定作用,1987——1990年,中国大陆发生了激烈的思想争辩,讨论实用性已膨胀到一定程度,加上社会的政策、一般读者看不到一个越来越梦幻美好的诗歌设的背景等等,朦胧诗慢慢的被定义,逐渐地被一再定义,北岛等人在1989年社会剧烈动荡的时候基本都出国了,所以等到1990年后社会平稳后,王家新、伊沙等人的作品被慢慢认可了,严力的成绩也被慢慢认可了。朦胧诗歌这个学院提出的概念也没有了全国都写诗的狂潮支持了。
说“朦胧诗”诗学无大创意,其实不如讲写得到底好还是不好更有意思,至少朦胧诗在大陆完全地改变了当时人们对五·四以来新诗歌的观念,不然不会在80年代起那么大的所谓“新诗潮”的波澜。
*我还认为后人该注意的只有一点,就是一直是学院评论家们在吵吵,被真正归为“朦胧派”的诗人几乎没人看得上这个称呼。 |
博弈 ?2011-07-08 21:21:35?? | |
引用: |
被真正归为“朦胧派”的诗人几乎没人看得上这个称呼。 |
倒是!朦胧二字不恰当。
有空不妨找找奚密关于朦胧诗的评论,后期朦胧,诗歌崇拜等,
参考另个角度;这些我以前也谈过了。
再来,可以找找Joseph Brodsky, 时代背景类似,看看人家怎么写的。(这个倒还未见人比较过)
在语言上,今日看来,许多就像小学生,但因时代的烘托(这一点是可敬的),莫说天才。
除了深刻外,语言功夫是必要的。 |
山城子 ?2011-07-10 06:36:11?? | |
那个时代的诗,在语言上有了极大的创新,这是要给肯定的! |
博弈 ?2011-07-11 07:23:23?? | |
写诗的可以唬弄,读诗的不可,要忠实于自己的读。
朦胧诗的解读若脱离了时代,新意难寻;
没有诗学内涵,也就走不下去了。
好诗跨越时空,定格而不被定格。
倒是一些当其时无名氏的顺口溜,值得关注整理,
有些已到达发人深省的哲理;那是老百姓的智慧。 |
博弈 ?2011-07-12 21:36:51?? | |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海子《九月》
大量的字詞重複, 也算個特色吧. |
博弈 ?2011-07-13 08:03:53?? | |
存在主義之父丹麥哲學家祈克果(Søren Kierkegaard 1813 – 1855))在他的兩本著作裡” Either/Or “,“Stages on Life's Way”將人生的三階段逐段演繹:審美(愛)階段,道德階段,宗教階段。
王國维(1877-1927)《人間詞話》”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審美階段靠感性存在,道德階段靠理性存在,而宗教階段則傾向擺脫感性與理性的束縛,單純靠信仰存在。當詩成為一個個人的宗教的時候,瘋魔者有之,自殺者有之,甚至連自殺也是美的,道德的。 |
金金 ?2011-07-24 18:24:45?? | |
《联合早报》问:当年同样是诗人的海子、骆一禾和顾城的自杀身亡,你有什么感受?
北岛回答:“海子、骆一禾是我的后辈,现在海子的诗名这么高,显然是过度的评价。但顾城和我关系很好,许多时候,我们在诗艺上有互相激发和影响。”
《联合早报》问:你不喜欢有人说你是“朦胧诗人”?
北岛回答:“朦胧诗命名时,我们这群诗人并没有参与,当时的《今天》还是地下刊物。后来有人还把官方的一些诗人也当成朦胧诗人看待。朦胧诗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历史符号。”
http://tieba.baidu.com/p/825876828 |
1[2] 前页 |
名家综述 Expert Review |
Chinese Poetry |
网友论坛 |
古韵新音 |
散文诗 Poetry in Prose |
散文游记 |
影视频道 |
宾至如归 |
美哉贴图 |
小说故事 |
Reviews, Critics and Criticism |
English Poetry |
海外新闻 Oversea News |
博弈 |
洛夫專欄 Lo Fu's Poetry Column |
开心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