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诗歌 | 落尘诗社 | 西方文学 Western Literature | 评论鉴赏 Reviews |
|
形象與意象
比方說:
劉墉對別人譏他的書法沒有一筆是來自古人, 他說:
你有哪一筆是自己的? 蘇東坡曾論書(法)曰:
吾雖不善書, 曉書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 常謂不學可....
兩位書法大家都是通曉而後能丟能變, 乃以立新.
詩亦然罷. 書法裡的形象與意象也有些類似區別,
枯枝乾蛇為形象, 石壓蟾蜍為意象. 形象不一定抵達意象,
意象不必來自形象.
2011-02-18 01:16:17 |
山城子 ?2011-02-25 23:19:31?? | |
问好博弈!,说得很好!
不过_象以形摩,谓之形象;象内蓄意,谓之意象!而摩形里有意,也是意象. |
博弈 ?2011-03-17 22:05:08?? | |
台灣的吹鼓吹詩壇正在進行"無意象詩競技",
對許多意象純熟的詩者而言,成了習慣反而不易。
研究無意象詩就像張三豐要張無忌忘記一切招式,
才能打出太極拳。也讓詩者再回頭想想什麼是意象。
上面的例子雖以書法舉,劉墉與蘇軾要放在今天來看,
那也可說是具有些許成年叛逆的,他們知道但是就不跟著做,
再來創造一個。成功創造出來的,在後來就形成了一個
與過去不同的新的。但,創造是不容易的。 |
山城子 ?2011-03-17 22:58:04?? | |
與過去不同的新的。但,創造是不容易的。
——这是必然。而不易,恰说明新的产生是要历经磨难的!
——但不用意象的诗,除非不用汉字!! |
博弈 ?2011-03-25 07:31:55?? 轉貼一個我在別處的論點(漢字幾乎都具形象與意象) | |
許身
考 kǎo
來 lái
老子《道德經》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這些都是以感官為先發,繼而生出形象,意象。那麼來看看文字的形音義.
許慎《說文解字敘》曰:"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事,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又"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我說:
漢字幾乎都具形象與意象(繁體更重),依類象形包含指事象形,形聲相益包含形聲會意,論以用字,轉注與假借或可為脫離。所有感官(視覺,聽覺)的文字都具形象或意象,雖然不見得都是詩的。所有非感官的文字都具意義,也不見得都非詩的。以另外一種符號(拼音化, 非在原本漢文字集合內)來描繪發聲,是一種陌生化與浸溶的過程。
考,老也;老,考也,轉注循環解釋,套套邏輯。
來,周所受瑞麥來麰也。來麰本為麥子名。而今,假借不還,而簡體與繁體已屬不同部首,更離源遠矣。
說文解字的哲學意義是中國文字裡早期的形上學,或第一哲學。
詩在哪裡?在這一首裡(網路字典羅馬拼音化),意義的許身於文字,外延的意義得以開創,意義的開創是藝術形式的一種,詩意乃生。 |
山城子 ?2011-03-26 06:16:43?? | |
說文解字的哲學意義是中國文字裡早期的形上學,或第一哲學。
詩在哪裡?在這一首裡(網路字典羅馬拼音化),意義的許身於文字,外延的意義得以開創,意義的開創是藝術形式的一種,詩意乃生。
——赞同!! |
名家综述 Expert Review | Chinese Poetry | 网友论坛 | 古韵新音 | 散文诗 Poetry in Prose | 散文游记 | 影视频道 | 宾至如归 | 美哉贴图 | 小说故事 | Reviews, Critics and Criticism | English Poetry | 海外新闻 Oversea News | 博弈 | 洛夫專欄 Lo Fu's Poetry Column | 开心一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