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來潮得一笑(1,2.)
在女兒家裡找來一本<中國對聯故事>,讀到津津有味,令我愛不釋手.其中令人笑至腹痛,紀曉嵐的有趣故事.十分可愛,統官果然是口出妙語連篇,令人忍俊不禁,不過另有不少其他人的故事也令人喜歡,心中愉快極了.
試寫出一些有趣故事供大家欣賞如示:
1.神童撰監封秀才
清朝時,有一年春季,乾隆皇帝巡遊江南,來到一個縣城.江南春色迷人,非忠方苦寒之地可比,乾隆皇帝心中高興,便帶著一個小隨從,扮作主僕,些劉閒遊.正是陽春三月,天氣宜人,處處桃紅柳綠,家家門上春聯依然如新.江南乃人文薈萃之地,有些春聯繫得本是巧妙,乾隆皇帝對此極感興趣.一路觀看評點.忽然,他看到一副春聯很是特別,看到字體製程嫩,似是兒童學書,再看內容卻使他大吃一驚.原來那聯繫的是:
數一數二門第;
驚天動地人家.
橫額:先斬後奏.
乾隆皇帝心中尋思,這是個人等人家,竟有如此口氣?再看那房子,卻是幾間東倒西歪的破舊芧屋,心中想道,本朝絕不會有什麼功官家勛戚,家境奚落到如此地步.他百思不得其解,一打聽,原來卻是尋常百姓人家.
乾隆皇帝大怒,立即回到行宮,每人將撰聯之人拿來親自審問.不一會,綁到一人,乾隆一看原來是一個十來歲的小孩,覺得又好笑又好氣,再一看,此兒生得十分清秀,睜著一雙機靈的大眼睛,毫無畏懼之感.乾隆皇帝看有幾分喜歡,便佯怒問道:"你寫這樣的對子,不怕王法?"乾隆皇帝奇道:"你且說來聽聽,如果有理,我重重有賞;如果說不出道理,我便將他砍頭,懂嗎?"那孩子說道:"我父親賣燒餅,不是一個二個數給人家嗎?的二叔製鞭炮,鞭炮一響不是驚天動地嗎?我三叔是屠戶,先將豬殺死再吹氣敲打,不是先斬後奏嗎?"
乾隆皇帝一聽,示覺失笑,說道:"果然有理,趕快鬆綁,睽封你為秀才,另賞銀五百兩,仍無讀書之資,你要好好求學,示石頑皮,荒廢學業."後來那孩子連考連連捷,作了大官.
註:這個故事中的小孩聰明機靈,出語驚人,那副塊聯誰見了都會大吃一驚,聯中所含三種職業維肖維妙,箇中奧秘一經道破,令人蹄笑皆非啊!
2.金庸先生也來談談對聯趣事:-
也谈对联
百剑堂主在《吟诗作对之类》一文中提到了杭州的两副对联,因为我是杭州人
,他问我在杭州的无数对联之中,对哪几联印象最深。我首先想到的,是月下老人
祠那一联:“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为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这联的
上联原出《续西厢》,金圣叹批《续西厢》从头骂到底,只对最后这两句赞赏备至
。我想这一联人人看了都会高兴,文辞亦佳(月下老人祠有签词九十九条,全部引
自经书诗文,雅俗与此间黄大仙签词不可同日而语)。还有阮元为杭州贡院所撰的
那一联:“下笔千言,正槐子黄时,桂花香里;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这联我是在小时候记得的,以后每次学校大考或升学考试,紧张一番而缴卷出场
时,心头轻松之余总会想到它。
百剑堂主所提到岳坟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那一联,出自一
个姓徐的女子手笔(陆放翁有“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
联,亦颇见风骨)。抗战时我在重庆念书,那时国民党政府时时有向日本求和
之想,有些御用教授们就经常宣传“岳飞不懂政治、秦桧能顾大局”的思想。有一
次陶希圣(他奉敌伪之命来重庆活动)到学校里演讲,语气间又宣传这套理论,我
们一些同学们听得很气愤,在他第二次演讲之前:先在黑板上写了“青山白铁”这
副对联,他见了心里有数。就不再提这个话题了。
旧时家中有一小轩,是祖父与客人奕棋处,轩里挂了一副对联:“人心无算处
;国手有输时。”当时不懂当中妙处,现在想来,这里面实在颇有哲理。
百剑堂主曾撰一联:“偏多热血偏多骨;不悔情真不侮痴。”我见了很喜欢,
他用宣纸给我写好,请荷里活道某店裱起,挂在斗室之中,不觉雅气骤增。
我写《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回目全不考究,信手挥写,不去调叶平厌
,所以称不上对联,只是一个题目而已。梁羽生兄甚称赏我“盈盈红烛三生约,霍
霍青霜万里行”两句(上句写徐天宏与周绮婚事,下旬写李沅芷仗剑追赶余鱼同)
,但比之百剑堂主的每回皆工,那是颇为不及了。
前几天《大公园》中登载文怀沙先生一篇《韩愈与贾岛》的文章,认为“鸟宿
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中,“敲”字确比“推”字好,因为这有“鸟鸣山更幽
”的意境。“鸟鸣山更幽”本来是宋王籍的诗。《梦溪笔谈》中说:古人诗有“风
定花犹落”一句,素来认为无人能对,王安石用“鸟鸣山更幽”来对。王籍原联是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两句意思一样,王安石这一联集对却是上句静中有
动,下句动中有静,比原句更工。旧诗律诗中必有对偶,所以好对不胜枚举。古人
因对成妙对而发达做官的事,笔记小说中也记载得很多。如宋时宰相词人晏元献有
“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句,数年不能得到好对,一天晚上与一个小官王琪一起散步
,谈起这事,王应声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大为赏识,从此王琪做官就一帆
风顺了。
我从前在江南故乡时很爱听说书,在听说《三笑》时就曾听到许多妙对。唱弹
词的人说文徵明在追求爱人时,那位小姐出对道:“因荷(何)而得藕(偶)?”
文徵明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于是好事得谐。又据说金圣叹被杀头
时他儿子吟道:“莲(连)子心中苦。”金老先生对曰:“梨(离)儿腹内酸!”
两对一喜一悲,虽都未必真有其事,但对偶双关,确不容易。
对对子既要工,又要快,不比其他文章可以慢慢琢磨。有一本笔记中记载一个
故事:陆文量在浙江做官,有一天与管教育事务的陈震一起饮酒,见陈是个光头佬
,就出对嘲他:“陈教授数茎头发,无计(髻)可施。”陈震立即对道:“陆大人
满脸髭髯,何须如此。”以成语对成语,很有本事,陆大为叹赏,笑道:“两猿截
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句)。”陈震笑道:“我也要不客气了,幸勿见怪。”
于是对道:“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题)?”两人抚掌大笑竟日。
据说从前有个人名叫李廷彦,曾献百韵诗给一位大官,中间有一对云:“舍弟
江南殁,家兄塞北亡:”那位大官看了很同情他,道:“想不到你家里竟接连遭到
不幸。”李廷彦忙道:“实无此事,那是为了对仗工整才这样写的。”作对至此,
可说形式主义到了极点。
加註:-
素知梁羽生先生是詩詞中高手,金庸原算是最高境界之能手.也是一流中之能人了.他倆是香港文人中之一流一呀!
2011-01-08 15:3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