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游记 |
|
刻意的大足
大足石刻,位于距重庆市只有120公里的大足县境内,到了重庆,只要时间允许,还是要到大足石刻去游览游览,参观参观的。
毕竟是著名的石刻之一。
大足石刻,由当地人赵智凤主持开凿。
赵智凤(1159—1249),法名智宗,南宋昌州(今重庆大足县)人。 5岁时在家乡古佛岩落发为僧,16岁时到广汉弥牟“唐瑜伽部主总持王”柳本尊化行道场学密宗法,3年后学成。回大足宝顶建圣寿本尊殿,传瑜伽密宗教,自称第六代密宗祖师。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开始,赵智凤在地方官绅的支持下,尽毕生之力,惨淡经营七十余年营建了“大宝楼阁”(即今大足小佛湾造像)、“广大宝楼阁”(即今大足大佛湾造像)以及方圆5里内的摩岩造像上万躯。
请注意大足石刻的开凿营造时间。
进入景区,参观一组一组的摩崖石刻。
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图、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舍利塔、千手观音、释迦涅槃圣迹图、雷音图、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地狱变相、报父母恩重经变相、柳本尊行化道场、圆觉洞、正觉像、六耗图、一碗金一碗饭、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毗卢道场……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但是,参观这些石刻,发现与其他的石窟艺术有很大的区别。一般的石刻只有形象,只有造型,除时间、恭造者之外,极少再有其他文字,而大足石刻却有非常非常多的文字,非常非常细致的解说,让人有一种教科书的感觉,有一种耳提面命、图例说教的感受。
护法神像。护法神即保护佛国、护卫道场尊严之神祗。按照中国佛教寺院的传统格局,在入口处要塑护法神怖畏,以显示道场森严和邪恶不入。一般的寺庙都以四大天王、八大金刚或韦驮天怖畏,宝顶山大佛湾用九大护法神来怖畏。正中的一个造像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他亲自率领天龙八部在此守卫道场。这些护法神个个身著袍甲,狰狞剽悍,气势高昂,以最忿怒的形象来为众生摧毁魔障。
六道轮回图。如果我们把宝顶山大佛湾的石刻比做“佛教基础理论教材”,那么这龛造像就是这部教材的开宗明义第一篇,讲的是佛教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均处于因果联系中,依一定条件生起变化。佛教用这个观点来诠释世界、社会和人生,便出现了所谓的“因果报应,转世轮回”学说。六道轮回图即是这种学说的形象体现。
抱轮的蓝面巨人为转轮王,四川人称之为“无常鬼”。“无常”是佛教哲学范畴中的一个名词概念。如果我们把空间、事物缩到极限时就会发现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刹那变化,刹那生灭的,佛教把这种瞬息万变刹那生灭叫做“无常”。这里把“无常”这个词人格化为“无常鬼”,让它来掌握生死轮回,以示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皆不永恒。
六道轮回图共分四圈。从里至外,轮盘的中心圈中坐着一修行者,从其心际飞出六道佛光,把整个轮盘划分为六个部分。这是典型佛教唯心主义哲学理论的反映,表示“万缘发于心,一切由心造”。即众生一切善恶行为都由思想意志所推动,发什么样的心,就造什么样的业。由于业力的性质不同,所得的报应也就各不相同,来世就会在不同境界之中轮回。佛教从来不认为宇宙间有任何操纵生命的力量存在,众生的一切皆由自己的业力所致。发善心就造善业,得好报;发恶心就造恶业,得恶报。根据众生生前的业因差别,在轮回中共有六种转生的趋向,分别为“天道”、“阿修罗道”、“人道”、“饿鬼道”、“地狱道”、“畜生道”。这六道均体现在轮盘的第二圈内。
上中为天道。日月绕须弥山顶,顶上安宫殿,展示极乐世界;上左为阿修罗道。一三头六臂之神,手擎日月,侧有侍者,下有献供者,表示享天福而怀嗔心;上右为人道。共刻四人表四大部洲,苦乐同道;下中为地狱道。漆黑的地狱之门旁设有沸腾的油锅,一马面卒正拖一人去受刑,这是众苦集聚的场所;下左为畜生道。刻有一狮、一牛、一马;下右为饿鬼道。一饿鬼手抱一人,口咬其头,侧边一鬼贪馋欲夺,下有一人恐惧欲奔。整个六道是佛教对众生的分类。其中上三道为善三道,下三道为恶三道。众生都在这善恶因果的严密关系中,随业而升,业尽而沉。佛教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做好事有好报的信念,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警诫,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了维护中国道德伦理的精神支柱。轮盘的第三圈是佛教十二因缘说的形象表现。十二因缘阐明了人生的变化无常,生死轮回的过程和揭示了众生生死流转的因果关系。它从人生过程的角度,把人生现象分析为从“无明”到“老死”十二个部分。这十二个部分辗转引发,互相结合在无止境的连锁之中,并以此阐明人生的痛苦及其根源,论证人生的关健问题。它是佛教对生命现象以及生命痛苦的因由的总结,同时也表明了佛教的唯心主义人生观。这十二个环节按顺序组成因果循环链条,任何一个有情识的生命体,在没获得解脱之前,都依此规律,轮回无穷。十二因缘的具体内容,以及生、老、病、死诸般痛苦,工匠师都用石刻形象表现了出来。
例如“生苦”,这里表现的是一位孕妇正坐在床前生孩子。佛家认为,孩子倒挂悬垂于狭小的母腹内四肢不得伸展,其母喝一口热汤,孩子如下油锅地狱;喝一口冷茶,又如坠寒冰地狱……生命在形成之时,就已开始受苦了。十月分娩,孩子又于母腹之内受挤压而出,出来便呱呱大哭,哭与笑众生生来就会,生出来时为何不笑而要哭呢?这便是受了诸般痛苦的反映。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接踵而来就免不了有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病苦、老苦、死苦等。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然后又在亲人的哭声之中离开这个世界。据说古人造“苦”字就是根据人的脸相来造的:草字头象眉毛,下面一横象眼睛,中间一竖象鼻子,下面一个“口”,刚好就是一个“苦”字。
千手观音。一般说来,观音造像只要有十只手,便可称“千手观音”。常见的千手观音多数是造三十二只手或四十八只手,以示观音的三十二变相和四十八大愿,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来表现,以达到”千“的涵义。而大足石刻的千手观音却拥有1007只手,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被誉为“天下奇观”。造像采用纵横交错,上下重叠,反侧相承,深涉错落的布局,在八十八平方米的石崖上,雕出这1007只手。
这些手纤细修长,千姿百态,金碧辉煌,构成了一幅犹如孔雀开屏的绚丽画面,令人眼花缭乱,心摇目眩。
六耗图。佛教把人身上的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意合称为六根。人的一切思想都由这六根表现出来,人的精力也都消耗在这六根上,所以六根又被称为“六耗”或“六贼”。
六耗图中,一卷发人怀抱猿猴结跏趺而坐。其左侧竖刻“弥勒化身”四字,意指卷发人为弥勒佛化身。其右侧竖刻“傅大士作”四个字。傅大士是梁武帝时代的一个禅教者,他自称是弥勒降生。这龛六耗图实际上是赵智凤根据傅大士的《心王铭》再加上自己的主张刻出来的。在这里署款“傅大士作”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信众。在卷发人的座下缚有犬、鸦、蛇、狐、鱼、马六种动物,它们分别代表了人的六根。这六根如果随意与外界接触,就会有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来污染人的情识,迷住人的真性,让人产生各种欲念,导致各种行为,使人“意如野马,奔走无闲;眼如走犬,逐五色村;身如大鱼,常思浊海;舌如狐狸,寻尸即奔;耳如乌鸦,逐空吱起;鼻如毒蛇,常思入穴”。
莲座下的六种动物都被绳子紧缚着,这表示六根不可放纵,必须“缚心猿、锁六耗“。只有做到这一点,才会使心清静安宁。这是佛教绝尘修行的基本要求。
造像的上面刻有“了心歌”、“咏心偈”、“锁六耗诗”等,其中 “锁六耗诗”写道:
独坐思惟赡部洲,几人作业几人修。
不因贪爱因名利,不为新冤为旧仇。
意逐妄猿如野马,心随境转似猿猴。
多缘执此迷真性,致使轮回不肯休。
意思是说,人们摆脱不了轮回之苦的原因是没有得到智慧和解脱。这是佛教唯心论的一个重要表现,它否定了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强调了主观精神的具大作用。下面还刻有“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十个大字,意思是:普天下之人,能知心明性,理解“心主一切”奥妙道理者无几人。
在卷发人的胸部有两道毫光放出。靠天堂一边的毫光中出现“善、福、乐”三个字,靠地狱一边的毫光中出现“恶、祸、苦”三个字。意思是众生一切善恶行为由心支配,天堂和地狱仅一念之差,发善心就得福享乐升天堂,发恶心便招祸受苦下地狱。
这龛“六耗图”与前面的“六道轮回图”一起,将佛教哲理有关世界观、人生观、认识论方面的“境与识”、“因与果”等,作了系统的、提纲式的表述,从而构建起宝顶大佛湾宗教哲学的理论框架。
地狱变相。中国的地狱观念形成于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是在古印度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鬼神灵魂思想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地狱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灵魂不灭、轮回转世、善恶有报、惩恶劝善。在地狱的上方刻有十斋日佛,他们可为活人提供祈福免灾的机会,日念其千遍,可免坠地狱。对应下来刻了十大冥王,十大冥王的左侧刻有一速报司,右侧刻有一现报司,从而构成阴曹地府的十二殿。
在十大冥王的中间端坐着地藏王。他手托摩尼宝珠,宝珠放出六道佛光,其中两道上天,两道入地,以示其智慧之心上至天堂,怜悯之心下及地狱,他在关注着地狱里的一切受苦众生。据佛经说:地藏曾在佛前许下宏愿――地狱不空不证菩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表达了地藏王要度尽六道众生的坚定信念。因此,在佛门之中,他以“大愿”而著称。地狱为众苦集聚之所,在地狱之门的右上方有一杆巨秤,秤钩上钩着一个“业”字,表示灵魂入地狱时要把生前所作的“业”钩在秤上称一称,看善业和恶业各做了多少。在地狱的左上方还刻有一面“业镜”,以示明镜高悬,量刑公平无私。
下面是刑罚酷虐、阴森可怕的十八种地狱:刀山地狱,一鬼卒提一人扔上林立的刀山,刀刃穿其身而过;油锅地狱,一大油锅置于猛火之上,一马面卒正持叉搅拌,锅内尸骨累累。旁边有一人被鬼卒抓住头发正准备往锅里扔,那人吓得赶紧捂住双眼,以示惨不忍睹;寒冰地狱,二男子赤身蹲于冰雪之中,冻得龇牙裂嘴、肌肉萎缩、浑身乱颤,其造型相当生动;剑树地狱,有二人被万剑穿身,痛苦至极;拔舌地狱,一人被反捆于柱上,一鬼卒正在用力拔其舌;毒蛇地狱,一人正被毒蛇缠咬,旁边有一人见状,以袖遮头,吓得魂飞魄散;剉碓地狱,把人剉碓得肢体断裂,腹破肠出;锯解地狱,把人的两腿分开倒吊于架上,两鬼卒分执锯之两端,正用力拉锯;铁床地狱,烈火把铁床烧红之后,把人像烙饼一样放在上面烙。铁床边有一人用手抚背表灼痛难忍,床下有一吹火鬼正用火筒对着灶门拼命吹火;黑暗地狱,一鬼卒提一人,正执锤击其双眼。旁边有一对双目失明的夫妇正在摸索而行;粪秽地狱,此地狱深有万丈,污秽不堪;矛戟地狱,一人单腿跪地,双手反缚于柱上,一马面卒正手持 戟破穿其肚;镬汤地狱,一鬼卒提着一人正往沸腾的锅里扔;铁轮地狱,一铁柱上置二铁轮,轮中夹一被捆之人,鬼卒正用匙舀铜汁灌入其口;下面还有一人在辗槽内被铁轮所辗,正作哀号状;刀船地狱,一船内刀剑密树,刀尖上戮有三人,痛苦万状,上面刻有“自作自受,非天与人”八个字。碑上刻有“大藏佛言,佛告迦叶,一切众生养鸡者,入此地狱”。在刀船地狱的上方,匠师雕刻了一位美丽、善良、淳朴的农家养鸡女的形象。她发髻双挽,脸上弥漫着一种含苞欲放的微笑,正迎着晨光掀开鸡笼放鸡出来。首先出笼的两只鸡在争啄一根蚯蚓,其他的鸡都在争光恐后地往笼外钻……整个画面洋溢着一种清新的乡土气息,充满了农家生活情趣。养鸡女的形象更是被刻得传神入微,人们总被她那美好的形象和幸福的喜悦所征服。饿鬼地狱,有一饿鬼正在食人,旁边有一人惊恐万状,拱手祈祷;铁围山阿鼻地狱,入此地狱便永世不能超生赎罪。“阿鼻”的意思是指无间断的痛苦。截膝地狱,有一男一女持杯捧坛,正在劝一比丘饮酒。酒香诱人,比丘心里想喝,但又怕犯戒,所以侧着身子,手半伸半缩,想接又不敢接,其形象极为生动有趣。下面有一劝酒男子被反绑着,一鬼卒正抓住他的脚踝,举刀砍其膝;一沽酒女被拔舌,剜眼、砍手、截足,令人怵目惊心;另有一青年男子酒后乱伦,杀戮其父,淫匿其母,母与外人共通,又担刀害之。入地狱后项戴枷锁,枷上写着“三为破斋并犯戒,四为五逆向爷娘”,这男子指着一行字“不信佛言,后悔无益”。据《大藏经》言──佛告迦叶:善哉,不饮酒者是我真子,即非凡夫。善饮酒者,或父不识子,或夫不识妻,或姊不识妹,或不识内外眷属,这组雕像便是据以上说法而刻的。
一为夫不识妻:丈夫喝得酩酊大醉,摇摇晃晃袒胸而归,其妻前去挽扶,他却揪住妻的头发。匠师们把丈夫那种两眼无光,全身乏力,昏蒙蒙的醉鬼形态刻画得非常成功;二为父不识子:醉眼惺松的父亲敞怀斜坐于床上,对躬身请安的儿子置之不理,似不相识;三为兄不识弟:哥哥醉酒后仰坐于地,对前去掺扶他的弟弟破口大骂;四为姊不识妹:姐姐喝醉后步伐蹒跚,妹妹上前掺扶,姐姐头偏一方,推却作不识状。
赵智凤们打刻这四组造像的目的是为了告诫众生:酒本无性,但酒后乱性,故当戒之。让人们在清醒时看到自己醉酒时的丑态,然后引以为戒。这些酒后昏乱,目不识亲的醉酒人都被匠师位刻画得神情恍惚,目光朦胧,醉态可掬。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高超的艺术手法,是很难处理得如此真实动人的。这四组情节,从人物表情动态、性格特征的刻画到动势关系的组合,以及刀法的洗炼概括来看,都堪称艺术佳品。人们称之为“戒酒图”。
报父母恩重经变相。“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的核心,在中国过去的几千年历史中,它一直都是为百姓大众所接受并身体力行的一个道德规范。“孝道德”的推广与延续保证了封建社会几千年东方文明的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这龛《报父母恩重经变相》就是以宣扬儒家孝道思想,歌颂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作品。
全龛造像的内容以中间一对夫妇“投佛祈求嗣息“拉开序幕,左右各展开五组雕像。怀胎守护恩,一位转动亦难的孕妇正坐着保胎,旁边有一侍女端着一碗保胎药在侍候她。表现了母亲怀胎、护胎的精心;临产受苦恩,怀胎十月,一朝分娩苦。孕妇被侍女掺扶着,以手抚肚,咬牙裂嘴作痛苦状,她身下半蹲着一位接生妇,正扎衣卷袖准备接生。旁边有一端公手执令牌,口中念念有词,为产妇驱邪。生子忘忧恩,“初见婴儿面,双亲点头笑”。一对夫妇亲密相攀,正喜气洋洋地逗孩子玩耍。咽苦吐苦恩,母亲吃粗茶淡饭,哺育孩子的却是甘甜的乳汁。吃东西先尝味,好吃的给孩子,难吃的留给自己,表现出母爱的无私;推干就湿恩,孩子晚上尿床了,妈妈正支起身来,小心翼翼地给孩子把尿,然后把孩子放在干处,自己睡在孩子尿湿的地方,表现出母亲对儿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悉心的照料;哺育不尽恩,一位丰腴健硕的母亲正无私的袒露着双乳给孩子喂奶。碑文刻有颂词:“不愁脂肉尽,唯恐小儿饥”,把母亲育儿的心情,以及母爱的博大深厚表现得淋漓尽致;洗濯不尽恩,孩子的洗濯之事大多是落在母亲的肩上,母亲虽每日辛苦搓洗,但只要看看孩子,听听他们稚气活泼的笑声,便觉得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了;伪造恶业恩,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母为儿女杀猪宰羊热闹地办婚事。按佛教教义所说,杀生是造恶业。父母宁愿自己入地狱受苦,也不愿让儿女沾杀生之罪名;远行忆念恩,儿子背着褡袋,扛着伞,告别父母即将远行。父母扶杖送别,千叮咛万嘱咐,依依难舍。老头子显得要稍微理智一点,送儿千里终有一别,他正用手悄悄地去碰老伴,意思是:唉,老伴,差不多了,天色不早了,儿子的前程要紧,咱们是不是该回去了……老伴扭过头来,满脸不服气的样子,捣了老头子一肘子,意思是:你懂什么,儿子不是你生的,你就是不知道心疼!究竟怜悯恩,“究竟”为极至、最高之意,“怜悯”就是“爱”的意思。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人世间最崇高,最无私的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女又应该用怎样的孝道来回报自己的父母呢?很多人都认为让父母吃好穿好,享受一下就行了,但佛家认为这并不算尽孝。那么如何才算尽孝呢?造像回答了我们:画面上,老父母横排并坐,儿子跪在他们面前,父亲正指着儿子,神情严肃地进行教育。上有碑文:
百岁惟忧八十儿,不舍作鬼也忧之,
观喜怒常不犯慈颜,非容易从来谓色难。
这是原原本本的儒家说教,“色难”出自《论语·为政》中的“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即“承顺父母颜色,此事为难,故曰色难”。可见,能做到时刻观察父母的脸色,顺承父母的心意来行事,才是对父母最高的“孝”。
父母历经千辛把儿女养大,并不是只需要儿女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孝敬,孔子曾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以养,不敬何以别乎?”父母更需要的是一种情感上的慰籍,需要儿女对他们的精神赡养,顺承他们的心意行事,在面对他们时能保持和颜悦色。其实,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但古往今来,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又有多少呢?因此,造像下面刻有“知恩者少,负恩者多”,感叹“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由于这龛造像的世俗性远远超过其宗教属性,从而使成为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几百年的冲撞、依附,发展到相互融合的实物例证。
牧牛图。一组具有山野情趣的禅宗造像,全长约三十米。据碑文考证是根据北宋杨次公《证道牧牛颂》而刻造,它形象地表现了佛教禅观的修证过程。整龛造像一共刻有十个牧人和十头牛,牧人代表修行者,牛代表修行者的心,驯牛的过程即是修行者调服心意,悟禅入门的过程。
全龛造像十二组:未牧。佛家认为,人的心在未经过调服之前,就跟未经过驯服的牛一样桀骜不羁,很容易随外界的干扰而波动,就像没有涵养的人遇到一点小事也会暴跳如雷,无法自控一样。第一头牛受到外界刺激之后冲出栅栏,正昂头犟项拼命朝山间狂奔,后面的牧人双手紧拽缰绳,正使劲地把它往回拉;初调。在牧人的强制和鞭策下,牛虽然并未显得驯服,但头已经开始勉强转过来了。这比喻在佛门清规戒律的约束下,放任顽化的心性开始得以收敛;受制。牧人站在牛首旁,右手牵牛,左手扬鞭,正驱牛下山,牛已能勉强顺从人意。旁边的颂词写道:芳草绵绵信自由,不牵终是不回头,虽然牛是知人意,万去低昂不易收。比喻贪执顽化的心性虽然受到制约,但还不能麻痹大意,放任自流;回首。牧人背着心爱的鸟笼,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轻挽缰绳,在风雨泥泞的山路上行走。山中狼嚎虎啸,但牛却并未惊慌奔跑。这比喻贪执顽化的心性有所转化,不易受世俗凡尘的干扰和影响,但还时时需要清规戒律的约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驯服与无碍并列。两个年青的牧人手握缰绳并坐在一起,正亲密地攀肩说着悄悄话。左边的牧人说得滔滔不绝,舌头都顶出来了。右边的牧人听得喜笑颜开,眼睛笑成豌豆角,嘴也笑得合不拢了。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呢?左边的牛也悄悄地凑过来,竖着耳朵,瞪大眼睛,正在偷听哥俩儿的秘密。这个造型颇为生动,所以很多游客看到这里,都会笑着说:平常大伙儿说的“吹牛”恐怕就是从这儿“吹”出来的吧!右边的牛好象对主人的秘密并不感兴趣,它安静地跪在一旁饮水。在这里,牧人和牛的关系已显得轻松、和谐。牧人虽然还手握缰绳,但已经不用太去在意自己的牛了。这说明对心性的驯化已达到无拘无碍的程度,清规戒律的约束也正在趋于淡化;任运。一头牛悠闲站立正欲饮水,牧人面带微笑,左手挽绳右手指碑。碑上刻:牛鼻牵空鼻无绳,水草由来性自任,涧下岩前无定上,朝昏不免要人寻。比喻此时已无需清规戒律来时时约束,但仍然要提防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失去了驯服无碍的心性;相忘与独照并列。老牧人在晚霞中怡然忘情地横笛独奏。笛声悠扬动听,连天上飞过的仙鹤也为之却步。旁边年青的牧人听得如痴如醉,正偏着脑袋为老牧人击拍而歌。如此优美的笛声却没有使旁边的牛受到干扰,它依然悠闲地舔着蹄。牛的鼻绳也不用掌握在牧人手中,而是随意地绕在牛脖子上了。老牧人的牛更是连鼻绳也解除了,它正在一旁仰颈畅饮山泉。这说明人的心性已不再执着于外界的诱惑而显得纯净自乐。但牛在饮水就表明它对外界还有需求。对外界还有所求,烦恼就不能净绝,所以还需继续修炼;双忘。牛不吃不喝温顺而卧。牧人怡然自得,敞胸露怀地在一棵大树下畅然酣睡。树上一只调皮的小猴倒悬而下去扯他的衣襟他也全然不知。小猴在此代表外界的干扰和红尘的诱惑,这一切对牧人不再起作用,说明修行到此他已是心体澄静。到了这种境界,即使出入红尘凡世也无所谓,因为他的心性已经纯化透明、清净自由,外界的一切已无法干扰他了;禅定。牛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修行者结趺而坐。修行者头顶上方刻颂一首:无牛人自镇安闲,无住无依性自宽。只此分明谁是侣,寒山樵竹与岩泉。比喻执着贪恋的心欲已全然消失,修行者的心性已化作清风,与大自然的林间翠竹,山岩清泉溶为了一体。但这还不是最高境界,因为修行者的“本我”还存在,他的物质体还存在。按佛家的说法,色相存在,引发贪恋执着心识的可能性就存在,就象病根未除,就有可能旧病复发,要修得不留色相于世间才行,所以还需进行最后一步的修炼;心月图。修炼到最后,修行者由定生慧,进入万象皆空之境界。人和牛都消失了,只剩下亘古长存的皓月。中国人所说的“心“大多数代表的是思维器官, “心月”,就是通过逐步的磨炼使自己的思想达到空灵如皓月,一尘不染的境界。皓月下写着:“了了了无无所了,心心心更有何心,了心心了无依止,圆昭无私耀古今,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寒万象空,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
整龛造像要求修行者通过循序渐进的修炼,而达到主客观世界高度统一的境界,即佛家所说的“四大皆空、物我双忘”的最高精神境界。
造像取材于现实,采用了山中牧牛的表现形式,顺着山岩的自然弯曲,利用岩间的流水,刻出了牧人挥鞭赶牛、冒雨登山、吹笛击拍、攀肩谈笑、畅然酣睡;牛儿翘尾狂奔、侧耳倾听、跪地饮水、自舔其蹄这些形象。
大佛湾造像是面向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所以赵智凤们把教义揉和于人们非常熟悉的画面之中,并努力使之浅化,让人们如悟常理,倍感简单,自然也就很容易接受了。
尽管造像以山形取势,巨龛相连,蔚为壮观。几乎所有的造像都经过了赵智凤们周密的构思和设计,先雕凿出一个小佛湾作为蓝本,然后再统一布局、施工,在大佛湾扩大雕造。
但是,总是感觉不大气,不超脱,没有恢弘的气势,没有高远的目标。
离开大足石刻,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琢磨,试图寻找出答案,探寻出原因。
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通高17.4米,头高4米,光是一只耳朵就将近两米。海纳百川的胸襟才能有如此的佛像气度大同云冈石窟的大佛与洛阳龙门石窟的大佛一脉相承,一样的庄严雍容,显示出一种无言的壮美,展现出一种汉魏时期的特有的博大,显示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精神
那张丰腴秀美的脸庞,那双夺人心魄的眼睛,这副雍容大度的气派,使至今每个第一次站到它面前的人,都会在霎那间被震撼。
那颗顶著螺形发髻的举世闻名的巨大头颅,而今几乎成为中国佛教艺术乃至东方文明的象征。然而,据专家们考证,它的那只鼻子是典型的古希腊雕法。远隔重洋的东西方,就有如此异曲同工之妙。
卢舍那以君临一切的气派端坐在这里,它是一座东方的雅典娜。它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峰巅。它那神秘的,若有所思的微笑,仿佛正是一个决不拒绝外来文化的民族在自信地微笑。这就是盛唐气象。
从大唐到大宋,同样有大,同样是大,但是,气度与雅量已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大宋的大,较大唐的大,已经缩水,已经蜕化;而再到南宋,大已不大,盛世不再,偏安一隅,苟延残喘。
所以,武则天敢于为自己树一块无字碑,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但是南宋王朝,却没有那样的勇气,那样的作为,只是不嫌啰嗦,不怕累赘,训诫教化,谆谆教导。
一边是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是无字碑,一边是大足石刻,琐碎的说教;恢弘大气、坚实厚重、自信雍容,衰微颓唐、虚张声势、矫揉造作,淋漓尽致,纤毫尽显,无需言语矣。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反被无情恼。
许许多多时候,无意反比刻意好。
不在外表,内在重要。
2010年5月26日日9:00办公室
2010-05-27 01:36:59 |
冷巉 ?2010-05-27 02:57:07?? | |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反被无情恼。
许许多多时候,无意反比刻意好。
不在外表,内在重要。 |
荷梦 ?2010-05-27 03:37:52?? | |
介绍得清楚详尽,但个人感觉杂了些! |
白水 ?2010-05-29 20:25:24?? | |
长了许多见识,谢谢分享 |
William Zhou周道模 ?2010-06-05 16:00:05?? | |
老小是佛教徒?下得如许功夫细写,宣传到家了。后面结尾处的宏观感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