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古韵新音 |  
			     
			 |  
 答弟子问
  尔时盛夏,士盘坐中庭,默颂《心经》,有昔时儒宗教授之门人到访,立门首,见士垂目,未敢造次,静候良久,士启目曰:“来者因何故而来?”
 
 
    “因师法而来,我师至何处而归?”
 
 
    “师亦因师法而归,师寻师法,去至虚空,子寻师法,来至何所?”
 
 
    “师寻师法,自无常师,弟子有常师,故来至师所。”
 
 
    “何法而来?”
 
 
    “问津而来。”
 
 
    “问何津?”
 
 
    “迷津。”
 
 
    “迷于何所?”
 
 
    “迷于师诲之所。”
 
 
    “汝且止坐,告余所迷之节。”
 
 
    “昔者闻之于师,曰:‘进则为良相,退则为良医。’弟子自度非良相之才,故志于医,修习七载,至于今,小疾非止弟子,人人能医,大疾弟子亦无能为也!今弟子所学之道,几感力穷,仅于一癌,只能望之死去,纵再学十年,亦无可如何,敢问吾师,何以为医?”
 
 
    “医者去疾也!”
 
 
    “弟子不能。”
 
 
    “非汝不能,生老病死,固人之常情,所谓医人之疾者,医可医之疾也,医者,何以为宝?”
 
 
    “药。”
 
 
    “诺,固药也,医者之技,何以量之?”
 
 
    “以断病为第一要,以施治为第二要,用药次之。”
 
 
    “是故!汝于此三者,何所不能!”
 
 
    “无所不能。”
 
 
    “即无不能,又何所迷?”
 
 
    “医者活人之道也,见人疾死而不能医,岂不痛哉?”
 
 
    “人之生死,是故当哀,是故当痛,然汝又何能为哉?汝不过一医者,又非度世者,圣人门下三千,犹不能化尽天下之愚,佛门得道者以恒河沙数计,犹不能渡空地狱。是故圣人作,明君出,亦不过撑一时一地之局面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界,自有世界以来未闻有一人而济尽者也。天下良工千万,各学一技,为一事,又谁能全天下之精巧哉?世间治经典者历出不穷,又谁一经而安天下也哉?实未之闻也!汝为医,能医疾,则汝之技也,能医何疾则汝之能也,以汝一人之能全一技之事,此则医者之本职也。昔者诲汝曰:‘进则为良相,退则为良医。’以至于今日之迷,吾诲汝,何谓良医之道:精于医技,普施于众,均等性命,减人痛苦,尽汝之力,全人之寿,至于死生之地,则天之事也,汝其能为天之事乎?”
 
 
    门人无语,久而出,是年取博士留学资格,旅美去矣。
  2010-02-10 09:38:48  |  
| 现代诗歌 |  | 谈古论今 |  | 散文游记 |  | 小说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