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lereview Collections

冰夕

???台灣北部

?????12?

?????10 Oct 2007

???創作、閱讀、音樂、繪畫

?????Send private message

?????http://blog.sina.com.tw/faninsa223/

Find all posts by 冰夕

???阅夜.冰小夕
http://blog.sina.com.tw/faninsa223/

现代诗歌
评论鉴赏 Reviews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冰夕浅析 苏绍连诗集《私立小诗院》几首小诗


◆冰夕浅析 苏绍连诗集《私立小诗院》几首小诗

                  ◎冰夕/文


  在阅读苏绍连诗人即将于2009年,付梓最新诗集《私立小诗院》出版之前,冰夕先就个人的认知来看其近四十年的创作里程,到底在诗人的作品上完成并落实了哪些严苛的自我要求以及审视:他不仅结合固有文化涵养的深度,发扬崭新的诗学创意,凿刻攸关生活的众象,并对现实屡屡出击的洞见。苏绍连诗人的作品,轻巧者如诗国身分证的万年通行卡,重责者如承载诗国心脏血液的动脉。

《私立小诗院》诗集,共分为十辑。均以“私”为索引,命题的子目录,计有:《私玩物、私生活、私身体、私用品、私空间、私宠物、私食物、私人像、私领域、私限象》,共170多首小诗,集结成册。


  “私”与“诗”之间有双关语的暗示,语码符旨所征,颇耐人玩味。诗人明知诗国山中有猛虎,却曝“诗”与“私”两相指涉的秘辛,若一一解读其暗察诗国领域的根部,含笔苦根把脉,则“私”的界域中有观注社会各阶层现象、时事、国体命脉的动向…等种种意图,且不时予以醍醐灌顶的暗喻,隐含巧喻变形后的深思,将之揭缔并展现在读者眼前。


  冰夕仅就从这本《私立小诗院》诗集里,选出几首作品,写出一已浅析,以分享读者们,共同品尝精湛、晶莹小诗的创作艺术。诸如:


在《私生活》之〈淋浴〉八行诗:

  在雨中的一块石头
  焦虑的望着天空
  想用自己的
  身体,填
  补天上的一个缺口

  在雨中路过的人
  从未发觉
  它是唯一清醒着的感官


  诗人以石头自居,反映出诗人对社会或世界意欲弥补的奉献之心。可以想见,这是在冲净身体、心灵的沐浴中完成的构思,诗人藉由小我的淋浴,推往至大我淋浴。

  在此诗首段,“想用自己的/身体,填/补天上的一个缺口”运用了倒置、变形的拟人法,折射出一股宏观的悲悯之心,无尽淋漓的泼洒如时间之雨阵,而人们匆行往返的憾叹,又何止世上我一人的淋浴?一句“它是唯一清醒着的感官”感受到的省思,是否即为潜藏在诗人内心深处,难以启齿的毕生志业、理想与抱负呢?


在《私玩物》之〈瓶子〉五行诗:

  挤公车时发现到的

  一个男子
  只有一条腿
  站在两列座椅间的走道上

  摇摇晃晃,仍支撑着透明的自己


  身为一位诗人,不仅需要敏锐观察自身周遭的人事物,以人本和关怀人文的精神,探讨人类所处的社会大环境。〈瓶子〉这首诗,写诗人搭公车时见到的景象,反映人类潜在逆境中坚韧求存的本能与毅力,在时光列车中,能够挺身如诗中的残障者,坚持不让自己碎裂,遭受人生的挫折而击败自己。

  相对的,也提醒着四肢健全的人们,能否给予关怀或让座。另一方面,也显示着纵使是不良于行的残障者,都能够不断的奋力进取,坚定向上的斗志,散发自我独立的精神;反思着这首诗,令人感触良深,那散发人性的光芒,有如独角兽的一面良镜,照鉴着人们。



在《私玩物》之〈钢琴〉六行诗

  墓园里
  一群穿黑色礼服的人
  正在举行丧礼,手中捧着白花

  雨的手指
  打湿了黑色礼服
  也敲落的白花


  此诗画面鲜活,以雨水的手指、黑白琴键的色调,来聆听世间无尽新雨打落红花、昨日黄花的…无边感喟。入眼春日三月檐下,让我念及目送母亲最后一面的霎那。转眼迄今,松柏比我还高,雨声清美,时近,时朦胧,浮生瞬息的春花秋月,相偕谢幕星云中。

  此短短诗六行,却令人缅怀其声、形、意、貌、境与静谧,皆为文字所囊括,屡屡使我不忍翻页的共鸣所感悟,感悟时间里消逝的人事景物。而人一生所努力的代价、方向、价值观,究竟是什么呢?在这种耐人寻味之间,同时令读者们再次深深的审思,以及无尽观想的反刍着…。



在《私现象》之〈决裂〉六行诗

  桌上,有一连串狂乱
  和咖啡杯争执后,留下渍痕

  咖啡杯的影子从咖啡杯上崩溃
  重重的摔落于地面

  地面,一滩碎了的影子里有一双眼睛
  凝视了几秒后就渐渐的合上


  此诗营造出具象的声效、视觉。激烈的行进在〈决裂〉诗中,喷发出情感遭遇争执、挫败,甚至分离时的震撼张力,直击人们对爱的悲动景况,哀莫大于心死,犹如令读者惊悸的决裂碎片。

  末段“地面,一滩碎了的影子里有一双眼睛/凝视了几秒后就渐渐的合上”,那双眼睁睁,遭受情感决裂的现象,有如玻璃扎进眼中的刺痛,实让我有不忍对号入座的共感与震幅。



在《私领域》之〈地图〉六行诗:

  出发前
  有人洗脸
  五官全落在脸盆中

  这时抬起头来面向镜子
  镜中的脸庞上
  有一条清晰可见的路

  此诗的地图是以人脸上的“皱纹”刻画出来的,象征其一生的路线。“地图”抑或可能是“地途”之意?首段写的是浮海人世通往地狱前的准备,但经过沧桑的人事物试炼之后,出现的是“镜中的脸庞上/有一条清晰可见的路”。

  “路”是出口或入口?耐人探索,思其究竟何为?布满脸上,那一条条时光刻痕,是爱或执着?是怨怼?是人生观正确的方向吗?抑或种种令人一再揣摩的联想空间?再深深探究其思维,钻凿出胸臆中许多问号,〈地图〉一诗所省思的究竟是一座地球?或一纸国度?或一个家?或一位诗人的内在灵视对镜子的观照?



在《私食物》之〈花生汤〉四行诗:

  在土地奋斗的日子
  人们是脚印

  我们是被剥开的身体
  在热呼呼的温泉里漂浮

  读此首〈花生汤〉,可以设想诗人食用时,仍感念殷实的农人们充满纯朴乡土风味的耕作成果。“我们是被剥开的身体/在热呼呼的温泉里漂浮”,仿佛象征了历尽辛劳奉献社会的平民或伟人,都难以不被“剥开身体”似的奉献生命,如同“漂浮”的时光,终将如宇宙银河中的星尘一般回归于无形。

  然而我们尚能够有幸,手捧一碗“花生汤”,一碗“白米饭”的片刻,慢慢咀嚼,势必会缓缓发酵汨流出回甘滋味的人生,并深深体恤旁人之辛劳的设想,受其所感念,而延续此生息相传的朴实伦理与气节。



在《私人像》之〈生卒不详〉十行诗

  这样的一个人
  不居住在自己的历史里
  偏偏放逐于历史之外
  而死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上

  读着他,用泪水冲洗他不清楚的
  和我们一样悲哀的面貌
  天天读着他,我的皮肤的壳
  也装着他,他在我的生命里

  夹死在历史课本里的一只蝴蝶
  生卒不详


  阅读此诗有如阅读不同肤色的流亡诗人们的名字,更甚者是“生卒不详”,默默无名而生、无名而死,根本无从考据其生前。他们奉献一己微弱如蝼蚁的生命,捍卫着出生地的自由、和平…。

  在诗中的第二段,诗人已从观看“生卒不详”者,转为一已诗心的声纳,且在结尾的第三段写出“夹死在历史课本里的一只蝴蝶/生卒不详”,而台湾亦曾经有蝴蝶王国的称谓,或许,这其中亦有台湾先人的隐喻,有待连结及探究。

  诗人一贯的只写出内心感受,但变形的方式隐约浮现其中,却不以批判的答案来论断。此即为苏绍连诗人低调的表现出时时关怀社会历史政事,却又不干预的诗人立场。颇能罡正“诗气与尸气”的区别,诗中有荡气回肠的历史情怀,又有尖锐审视的角度,纵使亡者生卒不详,亦能挖掘出“逐于历史之外”及“死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上”的真相。




                    冰夕2009/03/15初稿 2009/04/03 第三次汇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08-27 16:10:27
Reply with quote
博弈 ?2009-08-27 18:32:02?? Reply with quote


Wink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博弈Collection
冰夕 ?2009-08-29 05:43:01?? Reply with quote


再度感谢博弈提读勉励 Embarassed
愚人冰还有很多需向您学习求甚解的精神,探索。

问好秋安!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冰夕Collection
慈林 ?2009-09-05 08:36:01?? Reply with quote


诗应优美,感性,而非理性.苏的诗,不喜欢.呈拙作三首,以示我的诗观,如下:

1,古廊


她轻轻地飘过
幽暗幽曲幽长

阑内竹影如魅
阑外冷月如霜

琴韵来自虚空
渺渺苍苍茫茫


2, 疚


我们分离己久
听说,她重病己久

这天,我突然想她
犹疑中,拨了她的电话

铃响,却是空号
我的泪,潸然而下


3, 惑


春天
使我迷惑


很多.......

却没有一朵
属於我



2,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慈林Collection
博弈 ?2009-09-07 06:23:26?? Reply with quote


大病一场,死亡走过,还没看开?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博弈Collection
博弈 ?2009-09-07 07:02:13?? Reply with quote


3, 惑


春天
使我迷惑


很多.......

却没有一朵
属於我

--
‘惑’疑


春天
我快乐


很多......


属於每一朵

或者


使我迷惑

诗人
很多......

比不上
我有花一朵


或者



使我迷惑

春天
很多......

却没有一天
属于我

其实,摆脱了‘我’与‘属于’之后,会豁达些。
多数现代人,‘拥有’的欲望是迷惑的根源,甚至痛苦的底因。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博弈Collection
慈林 ?2009-09-07 23:55:02?? Reply with quote


改得不三不四,没有什么高明,且失诗韵.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慈林Collection
博弈 ?2009-09-08 05:05:34?? Reply with quote


表面之外,这三首的内涵是和你讨论你的诗观呢。
这里头,花代表诗。
那么‘春天’是什么呢?
Wink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博弈Collection
杯中冲浪 ?2010-02-01 22:46:03?? Reply with quote


诗好,解读也好。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杯中冲浪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