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枫文集
慈林
|
???洛杉矶
?????160?
?????2008-12-20
???文学
????? ????? 查找慈林发表的所有帖子 |
|
|
现代诗歌 | 评论鉴赏 Reviews |
|
岂但是诗,是生存状态--读慈林诗文集--刘荒田(美国)
岂但是诗,是生存状态、生命形态
——读《慈林的诗和他(写诗的日子》
刘荒田
(转载2009年6月11、12日美国星岛日报副刊,作者简介: 刘荒田,现任旧金山“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会长,美国《美华文学》杂志执行主编,是“美华移民作家群”的四个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生涯始于新诗,近10多年来钟情于散文随笔,抒发对故国之思、对乡土之恋,真实、质朴、自然,有“乡愁诗人”之誉,在大陆出版著作20多本。)
博主的话: 我与荒田先生素不相识,久仰其文名,就将新作寄给他,没想到几天后就收到他的这篇评论.我大为感动.对一个刚刚走上写作之道的新人,这是一个莫大的支持和鼓励,随后,他热心将我的作品介绍给许多文友,亦多次写信给我指点评点我的作品,使我受益匪浅.可以说,荒田先生是我写作路上一位古道热肠的兄长.在刊出这篇评论之际,我向荒田先生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人生到处知何似,一似鸿爪踏雪泥 "2008年6月一个寂静的午间,门铃响了两遍,我下楼去,见门外来了邮递员,托着纸箱子。我一下子想不起,为何有这么庞大的邮件?只能肯定以我的卑微和安份,没人浪费雷管和炸药,给我邮寄炸弹。签名以后,打开一看,全是书!记起来了,一位素昧生平的诗人,名叫慈林,先通过旧金山的《美华文学》杂志和我联系,获我回复后,又请求我提供18位诗人或作家的名单,他要寄一整箱给我转送。于是,这可爱的诗的"鸿爪",在网络时代,从洛杉矶起飞,翩然落在旧金山日落区一隅荒芜的"雪泥"上。从此刻开始,生命的轨迹开始交会,哪怕为时短暂。
我打开箱子,抽出属于自己的一本,先读了赠书人的亲笔信,大大佩服了一番他的硬笔书法。然后翻读,纯因好奇。第一印象殊佳,书印得考究,从封面到内页,都没有时下诗集(一般是自费印行)的寒伧和潦草;其次是编排别出心裁,按月份排列诗作之外,每个月都有随笔体的《写诗的日子》,盘点当月产品,交代根由,检讨得失。次日午前我出门上班,把厚达360多页的《慈林的诗》带上,在巴士上读,在公园里读,下班后等车,就着市场街头兰花形街灯的光读,旁边有黑人以"沙士风"吹奏凄凉万状的《罗蕾莱》。
在71号巴士亮如白昼的车厢里,读完这本书,闭目遐想,自语:它岂但是诗,是生存状态、生命形态!一般诗作者,包括半途而废的我,先要过日子,然后想到作诗。韩愈诗云:"多情怀酒伴,余事作诗人",诗作为消遣,是和娱乐同等的事之余,除非你下决心且有本钱把分行的语句,排成进军诺贝尔奖或别种名与利的伟大阵容。然而,慈林是例外,他早年在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就读,毕业后工作,出国,似乎从来没打算当诗人。他和诗的关系,在遭逢大困厄之后的2006年,起了根本性变化。过去他活了40多年,只写了10多首诗。此前的2005年,"我住院五次,年中严重腹积水,肚大如鼓,医生曾诊为'肝硬化晚期'、;另外,我的心脏严重衰竭,只剩下一成的功能。因此南加大(USC)医院把我的换肾计划中止。"出院不久,相恋八年的情人小妞和他分手。肉体的折磨未了,情变无异于伤口撒盐。(不过,从这撕心裂肺的割舍,也足见诗人的慈悲与洞达,他是鉴于自己的肾病难治,无法给爱人以幸福的承诺而放弃爱情的)。"就在我这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候,缪斯女神悄悄降临,在黑暗中燃起火把,引我走出低谷,走出黑暗,走向光明。"(本书"楔子")。
如果说,陆游的"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出剑门",风雅诚然风雅,但诗不在生命之内,而须乞灵于外物;慈林却径直将苦难人生化为诗。这位进入中年的游子,在洛杉矶独居,病体支离,每日和药物为伍,定期洗肾。这无边的痛苦和寂寞,若放到一般人身上,怕要日日以泪洗面,甚而早已患上抑郁症。好在慈林拥抱着诗,诗是它的宗教、情人、知己。"诗人"这一尊贵的名衔,到了他身上,内涵大大加深,他是以诗为生,以诗为命,寝馈于斯,梦寤于斯,歌哭于斯,生死于斯。2006年4月16日凌晨二时半,他从床上爬起,写了《是谁?半夜敲我的门》:"这是她的脾性/来去无影无踪/来时让你惊喜/去时让你吃惊-------"
诗之于慈林,还是圣药。他和情人小妞分手后,小妞来看他,前尘旧事加上眼前孤独病身,他悲不可抑,哭了起来,小妞陪着流泪。继而,相拥大哭,两人足足哭了两个多小时。然而,这一无可言状的悲哀,先洗涤以泪,抹去小我,进而升华为大气磅礴、乐观坚毅的诗《男儿不哭》:"男儿不哭/可是,我们的人/死得实在太多/这沉默的骸骨/从南京城下堆到黄土高原/从黄土高原堆到青藏高原//这都是为了/这片古老的土地/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祖国"。诗之于慈林,也不是一项活计,一种自娱;诗就是岁月的中心,生存的焦点,"过日子"就是写诗,改诗,读诗,还有,记下写诗和该诗的心得。如果说,记者限于职业操守,不能参与制造新闻;这位和疾病和孤独苦搏的诗人,却以诗句来排列和命运决战的方阵,怪不得他一开始就宣告:"我永远不会投降/因为我是一个军人"。"而到了2006年,写诗后,一切向好。全年住院'零次'。腹积水消除,'肝硬化'不见了影。心脏功能不断改进,已达正常水平,南加大恢复了我的换肾计划。"缪斯和慈林,联手创造了教医学界惊叹的奇迹!
对照慈林的诗,读他每月一篇的札记,更被他的痴心和勤奋所感动,他是本色的读书人,有道德感,有良心,有理性,有学养,他的理念,从诗观到具普世价值的人生观,都容易获得认同。我还欣赏他指正名诗人余光中,修改郑愁予名诗和周作人小品文的勇气和文字功夫。
好了,说到这里,我必须面对这一本诗集的读者(当然包括诗人自己)的问题:对这些诗怎么评价?我的回答是:诗人的写作路向正确,语言修养到家,抒发人性中带普遍意义的感情,很能引发共鸣。诗人最为强调的,是诗须明白易懂。全书贯彻这一条极为认真,所以,没有一首是晦涩的、乖谬的。读这样一本诚实的晓畅的诗集,大有益于心灵健康。我为读它化了一天,又为不使主人失望,费几个小时写这点感想,十分值得。
那么,要不要为这些诗定优劣呢?我不拟做,出于两个理由:一,我强调诗之为生存状态、生命形态,就是指尊重诗之为个体生命组成部分的隐秘性和即时性。写诗有如做爱,对参与者来说,只要不是蓄意拍照或录影出售,追求市场效应,"过瘾"就是全部意义。同理,我们没有奢求餐馆侍应生托盘的姿态须美如天女散花。二,我爱"一读就懂"的诗,也不排斥晦涩的诗,着眼点在诗质。这问题,须另作讨论。
最后,向病中的诗人慈林致以深深的敬意和慰问。慈林刚刚五十出头,来日方长。我们期待他借缪斯之力,进一步战胜疾病,健康地生活,做诗。
请顺道来慈林的博客溜溜,慈林的博客己入选新浪名博.
http://blog.sina.com.cn/markschen(更多、更好......尤其情诗最可读.)
2009-06-11 23:58:43 |
网友论坛 | 古韵新音 | 散文游记 | 诗海室 | 宾至如归 | 开心一笑 | 洛夫專欄 Lo Fu's Poetry Column | 谈古论今 | 小说故事 | 影视频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