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谈古论今 |
|
《老子》五千言中千年不传之秘:河洛五行之源!
前言:
《老子》、《庄子》与《周易》自古即并称“三玄”。玄学乃生命造化之学,穷极本源,有象必有数,有数必有象,是象数一体之学。象与数之论,自古即为玄学焦点。
爻卦之初,结绳记事,所运用的是绳结的个数。六爻八卦,象与数本就一体存在。有八卦卦爻,因卦爻参变,理于象数,而有如今所谓之文字。这一历程,无不牵缠着象与数!
据考古发现,《老子》原文几经更改与变序。也即在更改与变序中,有先人刻意要向我们表达的文章在。况且,观《老子》全文,集中写数与象的,以本章为最,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往往被玄学大家引为玄关,更可为一证。
在古代《老子》被视为皇家之学,轻易不流落民间。而道祖李耳又不知何因“到甘肃临洮关”?!是甘庶临逃,还是……?正是这一切注定这部书隐大道于平凡中,有待我们去发现。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释文]:
道生一,=生二,=生三,=生四五。四五金土。人之所、居,一、二、三、四,尔王工以唯称孤。五或三之二一,或一之二三。仁之说教,五易交支。强量则不得其实(四)。五将与一交互。
(注:纯数字释文只为让大家懂得深层数理,不必拘执。)
1、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帛书表达重复文字用“=”。但依爻卦象言,这个“=”表意为二爻代表四象,也即有四个以上的意思。所以,这里、道,一一,二二,三三,并不是简章的重义。道与无极有无象重义;一与一,1*1=1;二与二,2*2=4;三与三,3*3=9。按这个变化,太极两仪四象九宫八卦的数象即出来了!注意,数三,在爻为三爻,三爻为八卦之始。“三=”演变为“三三”,是三爻与三爻重卦,重八卦则为八八六十四卦矣。
前人所评“老子,知易之體也”,或可为一证。老子全书9*9=81章,为九宫类变化,亦可为佐证。
2、释“三生万物”:
万,古繁体为、萬, 上加一点为“方”,下加一横为五,字形字音均与“卍”字相关。
首先要指出的是,卍字印在佛陀胸前,是佛法的一个密学代号。而今人已于洛书中发现“卍”字结构,而且从这卍字结构中找出了河图与洛书的一体关联。也即“卍”字代表河图与洛书。河图、洛书,自出世以来即为中华第一玄学,象与数联姻于此。伏羲受河图,黄帝得洛书;传说都与我们的文明之初祖相关了,这即在说明河图洛书在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以这能穷尽万有的“卍”代“河图、洛书”来表达万物再好不过了!
天圆而地方(取自河洛意象,莫以科学自居讥此),“方”指代“地”,是偶数义。万字,繁体为萬,亦同于偶义。五,去下一横为万,五数去一为‘四’。四为偶数。以此可证‘万’字可译为‘四’。
物,古文表达为“勿”。勿,为周易的‘易’字下部,去‘日’。‘易’字,以一日为源,勿字为易字的生化部分,也指代‘易’生化初成的象。五,为生数之终始,圆满,故而以“勿”代“五”。另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尚“生”,所述为“五生数”,五生数得,易道变化已具初象,故以“易”字下部“勿”圆成之,可矣。
《老子》全书五千言。徒众常以五千言称,岂虚为之哉,五者五行,此为书证。
3、释“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万物,释为“四五”。亦为“卍”。以“卍”释,“卍”字尚旋,旋者终始如一,玄玄之谓也,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负阴而抱阳,在数释为“四”。字象如于孕妇,怀内藏子。深究其象,则为“三”。
冲气以为和,在数释为“五”。冲,帛书为“中”。气为呼吸一气,呼吸之象为“四”(鼻象),气攒中为一。四与一为五。其究为二,为一。故五为生数之终,成数之始。
五生数既全,再阐明五生数与象的关系,也即圆成象数,令归一体了。这也为后方所述作铺垫。
4、释“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
人之所、恶,恶在帛书为“亞”,究其象,上有天、下有地,人生于其间。故谓为“人之所”。以易经文字表达为“天地定位”。这里是要将前面所述的“卍”,广泛衍化的人们生活中了,也即到“人之所”中来,完成数与象,抽象与具体转化,进而全面应用。
唯,这里释为“一”。 证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这里即示,唯与一配,一即是唯,唯即是一。无思,不疑,顺道躬行。
孤,这里释为“二”。子瓜,孩子瓜瓜坠地,是为儿、二。人之所以孤独,因为想着还有一半在,也即有个二心在。
寡,这里释为“三”。有娘家不得归,有夫家不得依,再牵系个已婚或儿子类的不可靠。是左右为难,中立又不稳当,是为三。
不谷,这里释为“四”。空谷传声,所依者四壁。不谷,当谓四虚。
而王公以为称故。这里正确的读法当是“尔王工以唯称孤”。王,这里可释为五,只是有所妄进,非正统之五。工,这里指工巧,有上下分序列义。唯与孤,依上释为一与二。唯者,唯天;孤者,孤王。然孤后天既称为天子,亦为一。天终以其独尊之极,故得为九。此则为洛书“戴九履一”之谓。
另外:尔王工以“为”称故(古)。这个就涉及到有为法了。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里的圣贤指古往今来的,而世俗则工于心计,以“有为法”度量圣贤了,这样的做法只能自残,正是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故“而”于这里可训为“恶”。
5、释“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这里得先释损、益两个卦了。据孔子家语中所述,卜商入室,孔子亲授微言,所授的正是损、益二卦,不可小视。
风雷益卦,损上以益下,取其一心为民义,故而这里释为一。卦爻,上为二阳爻,下为一阳爻,是二之于一。中间三阴爻,乃告以三变。
山泽损卦,损下益上,取其三纲五常不废义,损之再三,以序大统,有天,有人,有地;有君,有臣,有民,故而这里释为三。卦爻,上为一阳爻,下为二阳爻,是二之于三也(分内外卦)。中间同样有三阴爻,明示三爻更易。老子所言“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其实当是转下二阳爻返归先天,得成天地否卦。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源。非究极生命,孰能与于反成之道哉?!存之。
而,联前言后语,是二,故释为二。
全句释为“五或三之二一,或一之二三”。这里涉及到的就是数字变化理论了,大家可深究把玩。
6、“人之所教,吾易教之”:
大道废,仁义出。上文统言于大道化易。这里就直视仁义教导了。
故“人之所教”,可释为“仁之说教”或“人之所,徼”,两义均同于仁义,今并存之。
“五易教之”,这里释为“五易交支”。支,为支离破碎义,于此指分化成五行,这里可援引周子太极图说的话来阐明“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交,是交互义,这里指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类的种种关系。
7、“强(梁)良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學父”。
这里参校帛书。梁,在帛书为“良”。教,在帛书为“學”。
良字,艮上加一点,艮山止,止于一。这就成“量”字义了。
學字,上部的中央为“爻”部。这一字足以证明此文所言不虚了。古人所谈的学习,中心是论卦爻的。卦爻的最初是用来运算的,就好比今天的科学,算术也能推算出再过多久会下雨,也能用模糊数学模拟事态变化预测各种未来,效果一样。可惜算法失传太久了而已啦。教字,孝为先,孝者上行下效,人事“爻”象出矣。再看父字,分开来读是八卦(单爻字上部,可直释为卦),添一点一横是交字,所以“父”经常是出外做事与人交往的,也即最需用卦爻推算来辅助做事的人,这里取父字彖断之义,释为互。
依上所述。“强梁者不得其死”,可释为“强量则不得其实(四)”。“吾将以为教父”,释为“五将与一交互”,这里“为”沿用上述所释释为“一”。
强量,指执定于数理,而不明象理作为。交互,这里强调五与一的关系,也即生数终始的关系了,从这里或可洞察于象数转化的契机,故置末重述之。
篇末阐疑:
1、此章最终成书序在四十二章。四十二章,是事实二章。也即表里各一,世人仅识其一,何异于买椟还珠。玄学“象、数”一体,“显、密”两成,“玄、素”双修,这才是一门高深玄学所必备的啊!
2、《邵子观物外篇》:知易者,不必引用讲解,始为知易。孟子之言未尝及《易》,其间易道存焉,但人见之者鲜耳。人能用易,是为知易,孟子可谓善用《易》者也。 邵子言孟子用易,只是到了今天,通晓《孟子》中用易的没有几个人。在《老子》上,问题同样存在。
3、传言老子生而发皆白,其实是先人们用隐晦的暗示来告诉我们老子的真实情况了。 如果按象学意象来解释,则寓谓老子思想的出现,在那个百家争鸣年代光芒四射。而那所谓的百家,如于木遇火,尽皆化为灰烬(白)矣。为挽劣势的百家,终必拼死一搏。以一敌百,寡不敌众,老子最终选择逃亡了。要知道那可是战国尚武的年代,明君无有,不逃更寻哪般咧。老子之所以称老,或许是说他少年老成吧,当一个人思想达到举世无可匹敌的时候,他不老都要被称为老了,更何况他的智慧直接超越了几千年,也即智慧年龄在当时就有几千岁了,能不老吗?!
4、参于世俗。称赞老师,谓“桃李满天下”。称赞老子,谓“老子天下第一”。熟知“老师”首尊天下第一师老子。孰知“桃李”谓为“逃李”,事实是缅怀老子的人们在说:“在逃的李耳啊,你的徒子徒孙满天下了!”。西方如意尊者,辩难无碍,结果是咬舌自尽!“老子出关”是什么呢?远遁他乡!百家通传,韩非子解老,是拿来当笑柄吧,也是用以反衬道出‘说难、孤愤’的心声了,韩非囚死秦牢!
5、强良者不得其死。这个或许是对恶人的诅咒了。(大家或许会以为我解释自相矛盾了。不!周易八八六十四卦之所以能穷尽万有,是因为它拟象而不着,故能一卦多义。在一卦多义下,经过先圣的应用裁度,即能取出为彼所用的一义二义来成言。先人之言,如于易之卦爻,幻方化易无穷,匪夷所思!)
2009年4月28日08点41分
格物致知 书于新浪
2009-04-27 16:39:34 |
网友论坛 | 评论鉴赏 Reviews | 散文游记 | 宾至如归 | 古韵新音 | 开心一笑 | 小说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