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 |
|
沈河,死与生相遇!
沈河,死与生相遇!
诗/廖蕙琳(南京)
在你灵魂升空的过程
我与你这陌生的名字相遇
与你诗歌相遇
与不知道的人和事情相遇
与疾病相遇
与贫穷挣扎相遇
博客定格在哪页?
论坛回复的帖子定局在哪里?
时间停留在哪?
这错生的疾病
没有生路
此刻我拿着诗歌的尺子
处理
8厘米以下的
松木
为你加工
诗歌一样的新房
他们都走近棺材
为你入木三分
撑伞
2008-11-26 18:48 写于秦淮
沈河的博: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f2ac51010009ir.html
福建诗人沈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1月26日9:30去世,享年45岁。
读新闻惊闻沈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为疾病无望诗人离去太早而惋惜!痛!
2008-11-26 04:39:31 |
笑后 ?2008-11-26 04:39:48?? | |
《一堆口径8厘米的松木》
诗/ 沈河
在木材加工厂门口,一堆小口径的松木
以及它们的叫喊
正在腐烂
厂内的锯声彻夜不停
是不是一种讥笑
在那里落下
围在这群松木的身边
根根松木,口径小,先是疑惑
而后变质
曾经是一株株树木
呈现在大山里
一把斧头也会走错方向
在暗灯瞎火
容易遮盖和掩护
加工厂老板手拿尺子
口径8厘米以上的松木进厂,8厘米以下的
就堆在那里
格式评析:树作为一种支撑性的物象,在沈河下沉般的诗写里,充分发挥了职业性的本能:平衡、结实、有力。《一堆口径8厘米的松木》这首诗本没有让人大惊小怪的因素,但就是因为有了一个8厘米的限定,而令一堆普通的松木变得触目惊心。“加工厂老板手拿尺子/口径8厘米以上的松木进厂,8厘米以下的/就堆在那里”。诗的最后一节不动声色而又入木三分,没有变形,没有隐喻,甚至取消了想象,有的仅仅是描述与记录,却不由自主地印证了罗布•葛利耶的那句名言:“世界并不无意义也并不有意义,它在着,如此而已。”其实,这就是诗的冷抒情,这就是诗的客观。 |
半溪明月 ?2008-11-26 05:17:12?? | |
哀悼! |
白水 ?2008-11-26 13:15:06?? | |
问好笑后, 这消息令人痛惜. |
韩少君 ?2008-11-27 20:04:15?? | |
顶。 |
散文游记 |
古韵新音 |
谈古论今 |
评论鉴赏 Reviews |
大雅风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