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枫文集

郑达夫

???福建永春仙夾園德樓 362604

?????288?

?????2007-10-29

???教育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http://blog.sina.com.cn/zdf595

?????郑达夫

查找郑达夫发表的所有帖子

???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df595
我的QQ: 450895168
我的地址:福建永春仙夾園德樓(362604) 鄭逹夫

郑达夫2008-11-01 19:40:28

drum drum drum

郑达夫2008-02-02 16:07:58

梧桐欢迎大家光临!!:)

美哉贴图
古韵新音
现代诗歌
音乐极限
影视频道
散文游记
现代诗歌讲习交流班
评论鉴赏 Reviews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读《秋窗》――写于非马作品研讨会

读《秋窗》――写于非马作品研讨会


读了飞马的《秋窗》,我禁不住想起了郁达夫《故都的秋》,“故都的秋” “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清” “静” “悲凉”,便是秋的投影,是秋的基调和底色。苦涩的“秋味”与秋景有机融和,造出神韵。没有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可是故都秋的风姿、色彩、音响、韵味、意境更为独特。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 “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 “听着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自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北国的槐树”的落蕊,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多么深沉的美啊!多么真挚的爱啊!
  不管是“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还是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让人迅疾对故都的秋的向往和眷恋之情,这种“清、静、悲凉”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这色彩本身即美矣,飘零的槐叶能牵惹情意,秋虫的哀鸣更足以勾惹心魄。
郁达夫融合自己境遇触发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我们可在对秋色、秋味、秋意和秋姿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的大美。 “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一切景语皆情语。让人陶醉。
体味了《故都的秋》,再来赏读飞马的《秋窗》就比较容易些了。
  


秋窗

进入中年的妻
这些日子
总爱站在窗前梳妆
有如它是一面镜子

洗尽铅华的脸
淡云薄施
却雍容大方
如镜中
成熟的风景


俗语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诗的开头平平淡淡的一句“进入中年的妻”,其实暗中蕴含了人生之秋景,青涩的少女之春,火热的青壮之夏,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时过境迁,妻已融入了秋的画卷!
或许是出于对春、夏的留恋,或许是出于对青春浪漫时光的回味,也或许是对初秋美的丰韵的沉醉抑或感慨…….“这些日子――总爱站在窗前梳妆――有如它是一面镜子”,个中和自然更为贴近,更为浑然一体,让大自然的光线悄悄地从“秋窗”浸漫开来,让湖光山色,秋的投影在“秋窗”外升华触觉、涂抹秋的自然色彩。
春的矫情,夏的灼热已经慢慢远去,娇嫩和细腻添上了成熟、睿智地秋的味道。呢喃的小燕子,不再小鸟依人,飞舞旋转的裙摆从“快四”转为“慢三”了,于是“洗尽铅华”,不经意描出了“清”和 “静” 地神韵。由于朴实,由于自然,由于偶尔恰到好处地“淡云薄施,不是也仿佛”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来了吗?可是正是由于“天然去雕饰” 、由于消减了执着和焦躁,“却雍容大方”了,这风姿、色彩、韵味、意境更为深沉了吧!于是她“如镜中”---“成熟的风景”


2008-11-08 05:10:14
引用并回复
博弈 ?2008-11-09 09:32:24?? 引用并回复


悅讀. Smile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博弈北美枫文集
郑达夫 ?2008-11-18 04:34:31?? 引用并回复


谢谢先生阅批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郑达夫北美枫文集
网友论坛
谈古论今
诗海室
博弈
合作交流 Message Board
大雅风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