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枫文集

逍遥法道

???中国福建

?????38?

?????2008-08-16

???无业

???道

?????发送私人留言

?????http://blog.sina.com.cn/lfwen2008

查找逍遥法道发表的所有帖子

???向姜太公借借宝,俺们上钓鱼岛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http://blog.sina.com.cn/lfwen2008

谈古论今
网友论坛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法道解惮之圆满

日日是好日

故事略:

  云门问僧徒:“我不问你们十五月圆以前如何,我只问十五日以后如何?”僧徒:“不知道。”云门:“日日是好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故事解:

  十五月圆以前,无明、新月、弦月、望月、满月。

  十五日以后,满月、望月、弦月、残月、入灭。

  以十五月圆前喻悟道之初及于悟道也,悟道之途必经历坎坷曲折之变化,乃悟圆满之大道而得明鉴一切之终始,明终始如一之大义也。十五日以后乃同喻人间之四时,寓历无常人生也。

  日日是好日,乃谓其得明于大道,故得不为外境一切变迁所转,是修得历劫不动之真法身也!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此一谓其对一切变化习以为常,二谓其善见、常见各时之美景!(春夏秋冬,此乃四时也,以喻尽无常之变化)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闲事,一谓遇事惊惧事,乃不顺自然之过患也;一谓于无常变化中只见其恶而不见其善,日日为外境之恶扰心,是则无宁日也!(诗中两句乃可互解互证也)


下附《道德经》一则以明之: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心即是佛


故事略:


  有个和尚问沩山:“什么是道?”沩山:“无心是道。”这僧:“我不懂!”沩山:“要想明白,还是去问那个不明白的好。”这僧:“谁是那个不明白的人?”沩山:“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接着,沩山又说:“现在的人只要当场体会不领会的,正是你的心,正是你的佛。如果向外求得一知半解,当作禅道,却不相干。并且,还污染了你的心田,所以说向外求道,是背道而驰。

故事解:

  道须是自修自证始得,佛祖能为你指迷却必不能为你修与证,明此当知自修证之至贵!

  向外求道,一谓附于外在之某人某物某事,一则谓执于自我之见闻觉知。能不为外在一切所动,并得体察而渐放弃自我之一知一见一听一闻……此则入于“无心道”矣!

  无心是道,弃于雕琢,返于素朴,自在者是!


下附《道德经》一二以参: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

2008-08-23 20:29:03
引用并回复
评论鉴赏 Reviews
散文游记
宾至如归
古韵新音
开心一笑
小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