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游记 |
|
西安行记
7月14日
下午六点多,一行人自庐山火车站登上了南昌开往西安的列车。很遗憾,火车不快,动不动就停站。人倒不少,狭小的空间内,眼前除了人,还是人。呆坐在靠窗的小椅上向外张望,眼前只有青山,这座青山终于过去了,迎接眼球的依旧是一座青山。间或也会有一阵子的漆黑,让火车钻行的隧道明亮了原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的车灯。
就这么走走停停,不见夕阳,不见晚霞,青山却渐渐隐藏了。再看车窗,它以成了镜子,镜子里所有的,是自己那一副渐显憔悴的尊容,不堪细看。
实在无聊,几位男士拿出扑克斗起了地主。周边少不了人围观,于是,狭窄的车厢更显拥挤了。我只好爬上中铺我的睡床,趴在床上感受着火车在黑暗中的穿行。偶尔,也看到外面有盏盏的灯火点亮着。忆起除夕夜里,曾站在婆婆家的阳台上,看那铁路上的列车的情景,那车也灯火通明的,如一条光亮的长龙般轰轰烈烈地飞过视线,飞过漆黑的田野。只是不知此时此刻,可有谁,也如当时的我一样凝望这匆匆的客车,揣度这些匆匆的过客?
前方何方?偶尔的站牌灯成了唯一的告示。不禁想到了我们的人生之旅,不一样是乘坐在命运的列车上行驶在许多的未知的旅程中吗?
暮色越来越浓,我有了些睡意了。迷迷糊糊中,只觉得火车开了又停,停了又开,然后便沉睡了。
7月15日
不知过了多久,醒了过来,感觉火车在一个站口停了很久,现在终于又开始缓行起来了。下铺有人拉开窗帘,睁眼望去,闪亮的灯牌里,“漯河”二字印入眼帘,然后又慢慢地后退后退。车窗外,虽然不再漆黑了,但依旧模糊一片。
沉睡的火车却慢慢苏醒过来,开始有人走动了。眼前也慢慢光亮起来,昨夜从绵延的青山间驶进黑暗的列车渐渐驶出了黑暗,驶进了平原——广袤的平原,这是一片平坦的绿色原野。仔细辨认,这片辽阔的原野上种的农作物与我们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截然不同的,那绿油油的,不是棉花,更不是水稻,而是高粱,或者其他的我们无法认出的农作物。
无聊的旅途生活依旧以斗地主取乐。我一旁闲坐着,不为看牌,不过是听大家玩笑取乐。不知过了多久,火车驶出了平原,来到了丘陵地带。这时,不知是由于外面的气温过低,还是因为列车员把空调的温度降了,我们忽然觉得冷了不少,有人找来被子披在身上,我也冷得实在受不了了,重新钻进棉窝里。
窝在被窝里,看一会儿牌,再看一会儿火车穿行的山岭。啊,窑洞,那平坦的山丘下面一个个弓形的洞该是我们打小就在书本上看到的北方窑洞了。记得曾在书上看介绍说,窑洞是迄今为止,最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居所,可惜,我们只能远观,不能下车与之亲近了。
下午三点多钟,火车终于到了西安。西安,这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出了火车站,雄伟的古城墙屹立在眼前。听导游说,秦唐的老墙早就没有了,眼前的这城墙是明代建的。只见那灰色的墙砖带着岁月的班驳,巍然肃立着,似在无声地诉说着千百年的古城沧桑。我感觉它的雄伟度远胜过北京的那些城墙,甚至包括长城。也许是那墙面斜坡所造成的视觉感官吧?再看护城河,虽然不很宽,但深得很,在那冷兵器时代,这样的城墙,这样的护城河,的确可抵天堑了!古城西安,的确不同凡响啊!
到宾馆休息片刻,吃过晚餐,几个人相约去逛古城墙,夜晚的古城墙灯火辉煌,别是一番风采。可惜,因为灯光过亮,相机照出的色彩都觉虚幻。
2008-07-24 20:01:26 |
William Zhou周道模 ?2008-07-26 01:44:32?? | |
如实的叙写,小有主观情绪波澜。 |
一身灰 ?2008-07-26 04:58:12?? | |
欣赏。 |
白水 ?2008-07-26 06:10:37?? | |
好幸福, 别忘记去吃凉皮, 我都要流口水了 |
冰清 ?2008-07-26 09:19:35?? | |
记叙精致,抒发也自然!
"前方何方?偶尔的站牌灯成了唯一的告示。不禁想到了我们的人生之旅,不一样是乘坐在命运的列车上行驶在许多的未知的旅程中吗?"
很真切的感受。不过,命运列车,旅程未知,也使人增添了几分伤感。问好! |
荷梦 ?2008-07-28 04:37:13?? | |
谢谢大家评阅!问好!
最近不知怎么搞的,老是发不了帖!呜~~~~~~~ |
荷梦 ?2008-08-24 03:33:57?? | |
晕,想把没发完的发出来,但还是不行,老样子提示我:“没指定主题状态”! |
荷梦 ?2008-08-24 04:02:26?? | |
7月16日
早晨,吃过早餐,便被当地的旅游车带向华清池。想象中,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因为这里有着多情的唐明皇与美丽的杨贵妃。
走进华清池,翠绿的骊山便尽收眼底——曾见过险峻的黄山,也见过雄伟的张家界,更见过婀娜的庐山,相比之下,北方的山,的确是太不吸引人了,不过,眼前的这座骊山在华清池仿古建筑的映衬下,倒也别有风韵。但导游带我们看的华清池却无味得很,几座古香古色的飞檐古建筑,煞有其事地围着几个或大或小的破坑。这是当年杨贵妃当年沐浴之地,那是唐玄宗当日洗澡之所……匆匆的脚步中,耳听诸如此类的介绍,感觉着实无聊。不过,细看那些坑道,依旧为古人的排水之先进而惊叹了。
出了那些宫人太监洗浴之地,便看到有一大型的汉白玉的古装美女雕塑,据说便是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身形丰满,胸前饱满的乳房坦露着,据说唐代社会很开放,但这到底让人怀疑,再怎么开放也毕竟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中国,一个贵族妇女至于如此吗?不过,即便是现代人的意想这也原本没有什么可非议的,整个华清池不就是拿这位妃子说事吗?觉得难堪的,倒是那些游人,纷纷与之合影,尤其是些男士高高撑着的手,委实有亵渎之嫌,看到一大群金发碧眼的老外走来,我忽然因我们的同胞有了羞耻之感。倒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
当年西安事变蒋所居之所,在一幽雅的小院中,墙上玻璃上斑驳的枪弹之痕,让人徒生历史之叹。趴在旧居的窗口望了几眼后,没有上当年捉蒋的小亭,几个人就匆匆出了小院。导游给了我们半个小时的拍照时间,我们闲逛了一下,却发觉西边湖畔,景色相当不错,于是信步走去,湖边有很多的垂柳,一根根翠绿的枝条柔媚地下垂着,可真是帘幕无重数呢!而仿古的房舍小屋,走去也别有风味,这里别有一片洞天,正待细看,那边却有电话催促,少不得飞也似地返身上车——我们已经超时半小时,少不得受那等车的同胞埋怨一番。
旅游车带着我们到的下一站却不是什么景点,而是玉石卖场,“蓝田日暖玉生烟”,我倒忘了,蓝田玉亦是本地特产。导游小焦是个爽快人,事先告诉我们,我们在此购物她有百分之三的提成,如果我们看中了就买,没看中也没关系,请看好自己的口袋。为着导游的这番话,我们少不得在里面留连,最终人人多少都选了一两样物件。方继续我们的行程,再到的是秦始皇的地宫,不能不承认,地宫是让人惊叹的,可一想到这并非原物,乃今人据文献所现造,难免在观感上大打折扣。
上午的参观行程就这么结束了,一时心里竟生出“此地不过如此”的惆怅。好在下午去的便是兵马俑,带着我们参观的是一个中等身材,语言利落的男导游。首先进的是图片场馆,里面人满为患。导游却称人不多,他带我们到一处人少的图片前讲解了几句,主要说的是兵马俑的被发现过程,随后径自越过众多的图片,又三言两语地直奔主题,然后我们就出了场馆来至1号坑。这就是我们曾经通过文字照片乃至音像而熟悉的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了。站在坑外,注视着眼前的一切,不错,跟我事先在照片上看到的没有什么二样,略带黄色的陶俑整整齐齐地排列成方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士兵俑,战车俑历历在目,一边走,我一边拿着相机选着角度拍摄着,全景近景,有头的没头的,我都想照下来,遗憾的是虽然我的索尼相机相素高达1010万,可到底不是专业摄影的,却不能最大程度的调焦距,不能拍出更清晰的某个陶俑的特写,不过,勉强调节到的近镜头到底也能让我看到了一些兵马俑的面部神态,弥补了我视力不好的缺陷。那些兵马俑的神态是那般的自然真切,让我想起了书本里所介绍的,“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垂,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进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可惜的是,导游带着一群人走得太快,我没有时间细细体察想象。
出了1号坑便到了2号坑,一样的规模宏大,但是却没有见到一个陶俑,原因和1号坑后面只见黄土不见俑是一样的,因为技术不到家。我看到刚出土的兵马俑的照片,那脸上手上的皮肤全都是肉色的,而我们的眼睛所看的都是泥黄色或黑色,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出土后遇空气被氧化了。现今的难点就是没有攻克这一保护关,为着世界遗产的不被损毁,只好让它们仍然封存在封存了它们两千多年的黄土中了。3号坑比较小,却是军事首长的所在地。
每一个坑道,导游都一样匆匆地带着我们在坑边走半圈就出了场馆。很是诧异,他这么急着干嘛——他不是说他下午就接待一个旅游团吗?到了一个卖场前,他很直率地问我们满不满意他的服务,还说如果满意就帮他多拿那百分之三的回扣,我们才明白过来了,怪不得他这么赶,怪不得他一个劲地跟我们谈蓝田玉,还说什么玉有死玉活玉之分,外面卖的多是死玉,如果你恨一个人,就买一个死玉送给他。原来如此啊!原本还存留的一些好感,顿时消散了,看来,任何东西都不能和钱挂上勾啊!
不过,不管怎么说,能近距离目睹兵马俑,也是今天,乃至在西安的一大收获了。但回想这一天,我最觉遗憾的便是灞桥,灞桥柳曾经多少次出现在古诗词中,也曾勾起我无限的遐想,但当旅游车在灞桥经过时,我却没有看到意想中的一切,难道那座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大桥就是传说里的灞桥吗?我怀疑着。。。 |
荷梦 ?2008-08-24 04:05:49?? | |
7月17日
根据事先的行程安排,今天主要是参观大雁塔和钟鼓楼,据说整个参观只需半天的时间,然后就只有等待夜晚10点40的火车了。按原先的安排,上午参观,这样等火车的时间就太过漫长了,领队与导游商量后,决定上午休息,中午退过房就参观大雁塔和钟鼓楼,并且临时加个项目,去芙蓉园看表演。
中午从宾馆出来,我们带着行李,坐着旅游车,听着导游的介绍“跑车”观西安了。古老的城墙,城楼,还有那飞檐的仿古建筑,都不似北京的古建筑那样雕龙画凤地富丽堂皇着。它们多为青色,分外地古朴典雅,自有一种岁月的沧桑蕴于其中。它们肃立着,似乎在对我们诉说着十二朝古都往昔的辉煌与荣耀,长安——这个过去曾经活跃在唐诗里的城市,这两天离我如此地近,又是那么地远,我默默地注视着车外,心中似乎有很多的感慨,但又不知道自己在感慨些什么。
车停在了鼓楼广场,导游给了我们半个小时的参观时间,下车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后来看到广场上的喷泉前有不少的人,也赶热闹地过去,照了几张照片,然后跟着几个同伴走向鼓楼。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古楼,共有三层,全部青砖砌成。细看那些墙砖,并不是非常的平整,带着岁月侵蚀的痕迹,昭示着年代的古久。最让人称奇的底层有两三层楼那么高,正中有一个拱形的券门,门的上方挂有“文武盛地”的匾额,虽然有川流不息的车辆从门洞里驶出,但我们因为急着找登楼口,都没有穿去看一看鼓楼另一边的景象。在鼓楼的东面,我们看到了设在鼓楼楼基外的登楼口,正待买票——既然到此一游,不上去委实可惜,自掏腰包也没什么的啦!有人却看过时间,叫道:“离导游规定的集合时间只有15分钟了!”
这一下,大家仰头望着楼顶的重檐长叹,登一次楼,昨天在华清池让众人多等了半个小时的经历都记忆犹新,今天谁还好意思让大家再等呢!只好就此作罢了,我们无不惆怅地默默离开鼓楼回到旅游车上。
吃过午饭,天却下雨了,下午去的便是大雁塔。沿途,导游不断地提到朱雀大街,让我徒生怀古之感,旧时王谢庭中燕,如今安息何方啊?名还是那个名,却物非人亦非了,叫我如何不感叹世事的沧桑呢?
到了大雁塔广场后,导游依旧没有随行,不过这次给了我们一个小时的参观时间。雨中远眺,远远的塔楼在蒙蒙的雨雾中竟有江南风貌。我们几个人撑着雨伞,朝着塔楼的方向走近大雁塔。沿途有很多的古人雕塑,我开着相机见到雕塑就拍。拍完了,又飞也似地跑着追上众人。好在我今天穿的是凉鞋,下车前见下雨了,赶紧脱下袜子,因此不像他们走起路来小心翼翼,生怕湿了鞋,所以追赶他们也非难事。走了半圈的围墙,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个大门,写的却是慈恩寺,原来大雁塔就在寺内。这里也是要自掏腰包买门票的,怪不得导游不跟着。这时,雨已停了。几个年纪稍大的,在那里干站着,拿不定主意是否进去。我们几个年轻点的却忙忙地掏钱买票——既然好不容易来了一趟,不进去太可惜了!
等我们进去后不久,那些原本在门外的同游者也跟进来了,大家一起走了,原来这慈恩寺就是当年唐玄奘从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从事译经与藏经之处。大家走近大雁塔,这是一座楼阁式砖塔,塔身用青砖砌成,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造型简洁,气势雄伟,可惜塔上有工人在维修,塔楼没有开放,我们自然也无缘登上这座千年古塔,与之零距离亲近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离开大雁塔,我们又被带到一处接受水晶知识的学习,之前,我们已经进了不少的学习班,甚至包括认识菜刀砍刀的学习班,大家已见怪不怪了,有人忙中偷闲,在人家女讲解员辛苦的讲解中安然入睡,直到离开时被大家唤醒。不过这次大家学乖了,没买什么——事先,导游也跟我们说,只要我们花几分钟进去逛一下,就算是支持她啦,并不要求我们买东西,这个小女子真是明智之人,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她原本就英语导游,收入较一般导游要高,所以并不在乎能否得到这点购物回扣,故而才显得大度许多吧?
大唐芙蓉园是一座唐文化主题公园,虽然都是新近的人为景观,但园中山水景物,人文景观,充溢着古朴的唐文化气息。领略着美景的同时,大家都情不自禁地连称不虚此行。我的相机更是拍个不停,不过,时间毕竟有限,我们匆匆绕着园子走了一圈。就来到园中的凤鸣九天剧院观看大型梦幻诗乐舞剧《梦回大唐》,将近一个小时的舞剧,无论是创意、编导,还是舞美、灯光都不同凡响,更不用提演员的精彩表演了——这真是我平生以来亲身观看的最高水准的演出了。我的心为之震撼,我打开相机,试图摄下所有的过程,可惜,不到二十分钟,电池耗尽,相机关机了。演出结束,出了剧院,我们才看到该舞剧的编导原来是08年北京奥运会的副导演。怪不得能创编出气势恢弘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民族舞剧呢!
吃过晚饭,旅游车带我们来到了火车站,夜晚的古城墙灯火辉煌,此刻的古城夜景,在古朴中突现着现代——秦唐时代怎么会有如此的灯火呢?
别了,西安,别了,唐诗里的长安!10点四十分,我们在西安开往深圳的列车上,与古城西安道别,这一别,也许此生不得重见了! |
荷梦 ?2008-08-24 04:18:45?? | |
终于能发了,可惜一楼的帖子日期错了,应为7月.一个多月过去了,我自己还不能编辑,谁能帮忙啊! |
1[2] 前页 |
现代诗歌 |
古韵新音 |
落尘诗社 |
大雅风文学奖 |
小说故事 |
宾至如归 |
联赛专刊编辑小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