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健康与美容 | 散文游记 |
|
罪魁祸首是半夏
很久以前,赣南有个姓胡的樵夫,一日返回家中,饥饿难忍,捧起饭碗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谁知一碗饭尚未下肚,突然口吐白沫死了。樵夫之妻胡氏见状,放声大哭。邻居闻讯起来,对于樵夫的死因,议论纷纷。地保大声说:“樵夫早上还在卖柴,怎么顷刻而死,分明是这个淫妇有了奸情,狠心投毒!”众人觉得有理,遂将胡氏扭送县衙。
何知县见那胡氏长得漂亮,心想:“这女人有这般姿色,自然不甘作樵夫之妻,看来是通奸杀夫无疑!”于是一拍惊堂木,喝令招供,胡氏大喊冤枉。知县大怒,吩咐用刑。如狼似虎的衙役,把个胡氏打得死去活来,终于屈打成捂,押入死囚牢中。案子呈到府里,王知府觉得疑点甚多。如果胡氏是通奸杀夫,那么奸夫是谁?为何平日夫妻感情融洽?莫不是别有原因,想到这里,王知府决定重审此案。
经过他仔细审问。原来胡氏家境贫寒,那日下饭的菜是13岁的女儿挖来的“野小蒜”。于是王知府要小孩又重挖来一篮,却发现是一种比野小蒜叶子稍宽、根茎略大的野草。接着,王知府叫胡氏烹调后要一个犯了死罪的囚徒吃下。果然那犯人很快就口吐白沫,满地乱滚,不一会也死掉了。
至此,案情真相大白,胡氏无罪释放。为了让人们记住这一惨痛教训,王知府根据这种野草的生长季节,将它取名为“半夏”。后来有人发现它加入生姜炮制后,倒是一味功效显著的中药。
半夏属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捭睥生有毒草木,地下有小块茎。掌状复叶具三小叶,叶柄基部有上瘤状突起,即珠芽。初夏开花,肉穗序外有黄绿色佛焰苞。生于野外树下或旱地里,适应性强。其干燥块茎未经炮的称“生半夏”,有毒,经炮制后称“制半夏”。中医上多用制半夏,性温,味辛,含生物硷、挥发油及醇类等辛辣成分。燥湿化痰、和胃止呕,对呕吐及咳嗽中枢神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降压、镇静作用。
2008-05-27 02:42:34 |
荷梦 ?2008-05-28 04:40:45?? | |
这就是原本有毒的半夏啊! |
冰清 ?2008-05-28 11:45:53?? | |
长见识了! |
古韵新音 | 现代诗歌 | 小说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