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楓文集

hepingdao

?????2035?

?????2006-05-25

?????發送私人留言

?????發送電子郵件

?????hepingdao's Blog

查找hepingdao發錶的所有帖子

???为网友服务: 端茶倒水勤打扫!

胡济卫2011-09-27 09:18:29

能否给我寄一本《北美枫》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胡济卫 邮编:463000

胡礼忠2010-11-15 05:16:05

拜访老师、颂冬祺!

溪月梦2010-02-21 05:25:15

刚到这里,有点眼花缭乱,还请指导。

张南城2009-08-03 00:12:17

看望先生,问好。我是个新手,望多关照。

hepingdao2009-01-25 19:53:34

感谢山城子老师,先生高风亮节,
情怀可嘉,风骨可佩,期待先生大作早日成书

山城子2009-01-24 01:20:46

山城子给岛主拜年——祝你春节愉快安康幸福吉祥!
同享一首七绝:
牛来鼠去岁将除,年味浓浓瑞雪铺。
做客故乡竟半年,亲情蜜意可成书。
2009-1-24晚上于故乡辽西

白衣年代2008-11-08 20:27:21

请赐寄《北美枫》:723500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三复课(23)班 杨康 我的邮箱:YK20086631@163.com

白衣年代2008-11-08 20:26:40

请赐寄《北美枫》:723500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三复课(23)班 杨康

白衣年代2008-11-08 20:26:20

请赐寄《北美枫》:723500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三复课(23)班 杨康

sunyunjuan20082007-11-23 05:35:47

真对不起啊,来到新家什么也不懂,换板面时不小心把您的留言无意中删除了,特向您道歉来了 Crying or Very sad

北美之音 Voice of North America
發錶新帖   回復帖子
《联合早报》:如何看当下中国人的民族悲情? 联合早报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11日载文《如何看当下中国的躁动心态?》,摘要如下:

  最近几年来,北京领导人一直强调中国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期,所以必须不失时机、集中精力去追求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富裕。这一战略判断的主要依据显然是国内现状和世界大势,但对于背后深层的历史意识,外界都不大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这么说,中国人现在集体追求的一切,在极大程度上都受到强烈历史感的驱使。所谓的“百年不遇”,显然隐含着对鸦片战争之后民族受辱历史的记忆。

  用历史的长焦距来审视当今世界的大千万象,这是当代中国人最为突出的思维定势,决定着中国看待外部世界的角度以及对外界作出反应的方式。可是,对于这一点,西方国家在与中国接触时都有意或无意地予以忽视,那些急功近利的年轻政治领袖们似乎也是不屑一顾。这不仅导致他们对中国的认识与判断流于平庸和肤浅,而且更使他们无法高屋建瓴,制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对华政策。



5月1日,安徽合肥民众号召抵制家乐福


  当中国贫弱之时,欧洲尚且有戴高乐那样高瞻远瞩的领袖,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中国的民族心理,能够对中国的发展趋势以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作出比较合理的判断。可是,在中国正在崛起的今天,欧洲反而是一代不如一代,以至于在今天的政治舞台上,再也找不到一位让中国人感到尊敬、同时又能够为本国谋取巨大和长远利益的杰出政治家。

 不妨再次指出,用历史的眼光看现实,从历史的角度期待和追求未来,这是中国政府乃至民间在面对内政外交事务时的集体心态和自发意识。就如最近闹得纷纷扰扰的西藏问题和奥运火炬传递问题,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态度之所以出现尖锐的分歧,中国民众之所以对西方政界和媒体的言行作出激烈的反应,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方带着深刻和敏感的历史记忆,另一方却对此毫无知觉或者根本就毫不顾及。撇开历史谈西藏问题的是与非,或者用部分事实来否定全部历史,这种对话当然无法做到冷静、理性和公平。

  至于北京奥运,中国人的看法和期待同样充满对历史的觉悟和历史的沧桑感。“百年奥运”、“百年盛事”、“百年梦想”,这些绝对不是随意喊出的口号,而是中国人内心深处对历史潜意识的流露。有人也许会质问:为什么中国把自己的民族觉醒与振兴寄托在世界性的体育赛事之上?当然,人们有理由批评这种做法也是“奥运政治化”的表现,但这种政治化的倾向毕竟不同于故意损人利己的行为。

  如同西方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一样,目前还处在工业化早期进程的中国,整个社会的集体情绪显然还处于躁动之中,民众的心态远远没有沉淀,政府官员的言行往往也比较毛躁,这一切都是社会发生深刻转型时期的必然表征。若从已经定型了的发达社会观之,很多人对中国的种种现象都会看不顺眼,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西方国家的进步史早已告诉人们,一个社会的整体心态如何,既要取决于这个社会本身的进步程度,同时也取决于外部世界看待它的态度和对待它的方式。中国非常在乎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是否尊重和接纳它,这表明它面对外部世界时怀有求同的期待。在这个时候,西方国家究竟是应该不断地刺激、伤害和激怒它,还是应该友善和真诚地予以鼓励和帮助?

  但不幸的是,国际上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定论,认为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甚至出现了“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谁也不能否认,部分中国人确实有强烈或者极端的情绪,但这是否就是排外、仇外情绪,是否应该让全体中国人都背上“民族主义”的标签?外界看待中国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到中国人看待外界的态度。如果不断声称中国人的爱国举动就是民族主义,那么,他们就真有可能拥抱极端的民族主义。

  毫无疑问,中国的民族心态确实还不够平静、不够稳定、不够成熟,但只有找到背后真正的原因,而不是轻易地贴上政治标签,甚至予以妖魔化,中国才能逐渐地以平静、理性和优雅的姿态与世界相处。

2008-05-12 07:01:56
引用並回復
网友论坛
现代诗歌
宾至如归
谈古论今
大雅风文学奖
奥运之光
中外华文诗歌联赛 Poetry Competition
《北美枫》版主议事区
海外新闻 Oversea News
音乐与朗诵
联赛专刊编辑小组
诗海编辑部
《北美枫》编辑委员会
洛夫專欄  Lo Fu's Poetry Column
北美华人文学社理事会
评论鉴赏 Reviews
西方文学 Western Literature
落尘诗社
古韵新音
美哉贴图
开心一笑
健康与美容
Maple News
社区消息 Community News
散文天地编辑部
合作交流
驻站作家
加拿大〈游子吟〉网络格律诗歌赛 Classic Poetry Competition in Canada
诗海室
散文游记
信息中心 News Centre
诗歌联赛组委会
音乐极限
移民心语
内部交流
乐岛编辑部
會議中心 Meeting Room
诗词吟诵
影视频道
名家综述 Expert Review
冻结栏目
Chinese Poetry
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