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枫文集

彝族余继聪

?????13?

?????2008-02-22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查找彝族余继聪发表的所有帖子

散文游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网络散文流派

             网络散文流派

               余继聪

  

  网络散文也有几大流派。新散文网论坛版主马明博和江南梅等人举起“新”的大旗,主张写新散文;之后,散文中国——散文原生态网论坛版主杨献平等人又举起“原生态”的大旗,主张散文原生态,天涯社区网散文天下版块的负责人周闻道、张生全、吴昕孺等人又扯起了“在场主义散文”的旗帜,主张“在场写作”。

  我于2005年6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原《中华散文》月刊主编刘会军,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王宗仁等人支持下,创建“中国美文”网论坛,凝聚了一大批网络散文写手和作者作家,主张写“美文”。2007年6月,我又在河南《散文选刊》杂志社支持下,在王剑冰主编、葛一敏副主编策划下,创建了“中国美文——散文选刊主办”网论坛,策划创建了“中国美文——散文选刊主办”网刊和“中国美文——散文选刊”新浪博客圈子,照样主张写“美文”。

  创新总是好的,只要恰当。新散文网论坛一批写手作家的尝试创新,无疑使中国散文的内容和手法都多样化了,散文的写作技法、风格和思想内容都更加丰富。我无数次细读过陈礼贤的《微笑的苹果》,杨荻的《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这两篇文章无疑可以算作新散文中的典范,无论从写作手法还是从表达的思想感情来说,都有其新颖独特性。陈礼贤是我的朋友,我为有能写出如此好文章的朋友而自豪。而我把杨荻当作朋友,她却不理我。纵然如此,我还是由衷赞叹她的文章美得惊人。

  文刚是不止属新散文网论坛的写手,他的一篇《一只羊离开羊世》,以其选材的新颖别致,写作手法的独特,文章质感的独特,韵味的美丽深深打动了我。大卫的《一框浪漫主义的桃子》表面看是用浪漫手法写一框桃子,其实写的是进城的乡下小姑娘或者不如说乡下人浪漫善良的想法在冷酷的城市里被粉碎。此文选材角度独特,内容和手法也很新颖。肖欣楠的《中药与爱》,表面上写的是渴望吃中药,其实是写渴望爱,虽然苦,也渴望。孙蕙的《坚硬如水》,一看题目就给人“新”的感觉,其内容和美感也新。李浩的《一只蚂蚁和它被改变的命运》,写的哪里只是蚂蚁的命运呢?刘川北的《静静的麦草垛》,写的是我们已经陌生了而且即将难以看见的麦草垛,你说是旧事物、老题材吧,其实也可谓新题材,因为我们很多人对它已经很陌生。

  什么叫散文原生态,杨献平他们说的意思,我弄不明白。不过,吴昕孺的散文《我的前生是一只羊》,写的肯定是原生态的生活,否则它打动不了我。文章写自己属羊,长相像羊,性子像羊,写出了一个乡下人像羊一般的很多东西,震颤了我的心灵。苏柳儿,我把她当朋友,不知道什么缘故,她不理我了,但是她的《我不看,我知道》却深深印在我脑中,文章写出了一个乡村女子对生活的熟悉。这是真正的原生态散文,写的就是“我不看,我(也)知道”,也熟悉,甚至可以说像刻在心中一般熟悉的原生态的乡村生活。阎文盛的《乡下的睡眠》引起了我的共鸣,我读了好几遍。阎文盛在文章中说“我在乡下的睡眠充足”,身在城市里,我常常失眠,很怀念乡下的睡眠,怀念睡在母爱亲情里,睡在熟悉宁静的村庄里的香甜,就牢牢记住了此文。

  什么是新散文?按我的理解,就是手法技巧新,也可能还有思想内容新,风格韵味新。但是很多人往往过分追求手法新颖独特,因此反而影响了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些为了追求别出心裁,写得手法太做作,太“过”,让读者接受不了。想要追求思想感情的新,不容易。再说,创新,新颖别致,与众不同,更能够获得别人喜爱,散文当然也如此。谁不知道呢?大家都在创新,想创新,都在寻找新题材,新材料,要在这些方面创新,很难。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观察和叙述生活的角度新,手法新,文字质感新,韵味新,风格新。比如文刚的《一只羊离开羊世》,站在羊的角度写乡村生命,写卑微的乡村生命,原生态的生活,而且新得不得了。

  什么是散文原生态,或者说什么是原生态散文。杨献平他们的意思我不知道,但是我认为,如果硬是要说“散文原生态”这么个说法,意思就是:文章就是要反映原汁原味的生活,反映原生态的生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今天很多人生活在虚幻、虚伪和虚假之中。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比如你如果要体验少数民族山寨的生活,在昆明和楚雄城的民族村就有,你不用出城,不需辛苦劳累,只要去一趟民族村就可以。但是,那不是原生态的少数民族山寨生活。你要体验原生态的少数民族山寨的生活,当真得不避路途艰险,深入真正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寨。

  众多的网络散文写手和作者作家,积极探索散文写作手法的多样化,积极尝试使散文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更能反映丰富多采的生活,更能表达各种各样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加能受读者喜爱的实践,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是不是以前的散文,不标榜“新散文”“原生态散文”的散文就全都不“新”,全都不“原生态”呢?肯定不是。比如我的散文,我从来不标榜“新”“原生态”,不标榜自己与众不同,但是我的《村庄来信》《我的只剩半个的村庄》《庄稼在说话》,难道手法不新颖,内容不鲜活,不原生态吗?

  周作人倡导写作“美文”,贾平凹主张写“大美文”“大散文”,我们创办“中国美文——散文选刊主办”网论坛,创办“中国美文——散文选刊”新浪博客圈子,选编制作“中国美文——散文选刊主办”网刊,当然也是继续举着周作人、贾平凹扯起的旗帜,只不过他们那时还没有网络,我们现在是在网络散文的范畴内主张写“美文”,在网络散文的范畴内举着“中国美文”的旗帜。

  我读散文,写散文,当然也注意手法的创新,也注意内容的原生态,也注意写作者——我自己的“在场”,就是真正融入进文章中,融入进文章所写的生活内容中。但是我对这些东西不过分追求,不刻意追求,我只在乎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怎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更好地反映生活,更好地说出我的乡亲们想说的话;我只在乎怎样才能使文章写得更美。当然,“文以载道”,褒扬真善美,贬抑假丑恶,我是追求的。

  我觉得,倡导“新散文”主要是强调手法新颖多样;倡导“原生态”强调的是内容的生活化和真实可感性;倡导“在场主义散文”主要是强调作者的融入,后两派其实都是在强调散文的不做作,不玄乎。

  那么散文是否可以像小说一样虚构?我觉得这倒不是问题。散文只要写得“美”就行了,只要能很好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就行了。不要把主要精力花在争论究竟可不可以虚构上。

  我觉得,新,主要是写作手法技巧问题;原生态、在场主义,主要是思想内容问题;而周作人、贾平凹和我提倡的“美文”,说的是审美感觉的问题,强调一个阅读感觉,强调一个审美感觉,更注重的是审美结果,审美愉悦。只要读者读着觉得美丽,觉得值得读,就是好文章,就是美文。我的说法有点小平同志说的“不管他黑猫白猫,逮得着老鼠就是好猫”的味道。当然,要写出一篇美文,确实要考虑“新”,手法新,内容新,选材新颖独特,内容与生活贴近的问题;就要考虑反映原生态生活的问题,比如要反映乡村生活,就要反映农民的真实生活,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就要考虑作者的积极投入感情,或者说反映作者积极参与在其中的各种各样的、丰富多采的生活……

  但是一篇文章,要给读者“美文”的感觉,绝对远远不止要考虑这么几点。要使散文“新”、“原生态”、“在场”比起要使散文“美”来说,要容易得多。要求散文“新”、“原生态”、“在场”,都不全面,都只抓住了一方面,倡导者的初衷是好的,但都偏执一端,以偏概全。

  我倡导网络散文也要是“美文”,倡导散文要“美”。更重要的是我们倡导的“美文”不止包括散文,也包括小说、诗歌甚至其他文章,只要它给读者审美愉悦,审美享受,就行,就是“美文”。阅读这样的美文,如同看美丽的花朵渐渐开放,如同看美丽的女子翩翩起舞,如同看美丽的云霞笼在天边,如同看美丽的鸟划过头顶,如同听一曲泉水丁冬,如同听一曲高山流水,如同听一曲乡村鸟鸣……看完这样的美文,要有一种遗憾文章太短,遗憾“怎么就读完了”的感觉。

  散文的美,在于结构美,语言美,构思美,内涵美。

  结构的美丽,不一定要大气,不一定要宏篇巨制,不一定要大气磅礴,也不一定要小巧玲珑,也不一定要婀娜秀气;不拒绝大散文,大美文,也不排斥精短散文,精短美文,千字文,两三百字小品;可以是结构清晰,脉络清楚,段首有总括句,有承上启下句,开头有中心句,开门见山句,结尾有结论句、总括句;也可以出神入化,结构上不留一丝痕迹,不着一丝雕琢的斧痕,看似不循章法,其实是炉火纯青以后的“无招胜有招”。

  语言的美丽,除了形象生动外,还要新颖独特,陌生化。这样的语言,读者从来没有见过,一下子就能吸引读者的目光。比如陈礼贤的《微笑的苹果》中“在这座城市里的某个街头,我突然看见一群苹果在微笑……我忽然这么想‘也许它们是从我们村里出来的’”,这样的语言不仅新颖独特,陌生化,而且透出了作者的思乡情和风趣幽默。又比如杨荻的《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中说“我把单身的日子叫做一个人。结了婚,就是两个人的日子的开始。等到有了小孩,就是三个人的相聚了”,这么朴素简单,一点不新颖独特,也不陌生化的语言,却深深抓住了我。陈朝慧(淡墨)的散文被称誉为“诗散文”,主要就是因为他的散文有诗意,形象生动,陌生化,读者的眼睛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从新排列的、排列独特的句子,比如“马帮始终驮着太阳赶路”“滇西被太阳晒得很黑。滇西有很适宜生育的盆骨”“风,老是在挑逗还没有吐露心事的杨柳”“西北风轻轻用手一摸,山溪的喉咙便哑了”“深了又深的草根,总想盘牢红土地的灵魂”……

  构思美和内涵美,有同有不同。相同在于要表达内涵的美,也必须构思美丽。比如我的《村庄来信》,要表达的是美丽的思乡情,乡愁,我却说,飞进城里来的蚜虫,被汽车肚底带进城里来的麦秸是思念我、想我的“村庄”托人给我捎进城来的信;《我的只剩半个的村庄》要表达的是心疼村庄的消失,心疼乡村的城市化,我却说,一个个的村庄被城市蚕食掉了,埋葬掉了,死了,踩着我的一个个村庄,他们城里人是不会心疼的,而我心疼得不得了。

  不同在于一个是讲构思,一个是讲内涵。内涵由构思和选材等决定。这些都由写作能力,也就是说才气决定。

  总之,网络散文也如传统媒体散文一样,风格流派多种多样,我以网论坛或者不如说以影响大的网论坛为划分标准,粗略地谈了一下,不一定妥当,旨在作一番思考,抛砖引玉。

2008-05-09 22:22:22
引用并回复
荷梦 ?2008-05-12 02:47:53?? 引用并回复


很少走专门的网络散文论坛,对网络散文不很了解!但余老师此文无论是对当今网络散文的流派介绍上,还是散文创作理论上都值得学习!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荷梦北美枫文集
小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