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枫文集

白水

???TORONTO

?????543?

?????2006-10-02

???Dancing, Swimming, Writing, Reading

?????发送私人留言

?????月光泉

查找白水发表的所有帖子

冷雨2011-10-06 02:16:37

问好临屏!
我想看到的就是古韵袅袅,其他的对我并不重要。

冷雨2010-12-24 06:15:09

问候白水,圣诞节快乐!!
清源留字

飞翔2010-10-23 18:06:10

问好! thanks byebye byebye byebye

亿七维2010-05-29 13:43:04

问好白水!

李盈枝2009-12-17 01:10:58

过来拜读先生的新诗佳作,希望能从中汲取营养,以提高自己旧体诗词的习作水平。顺便向先生问好并致意。

君山楚女2009-11-22 15:55:12

问候白水忘年兄。读您的作品,主我眼前一亮,慧心灵动。一篇好作品,一个好老师,确实能点破愚顽。

梦之2009-08-19 14:44:54

向姐姐问好! 很欣赏你的作品。

梦之

zmj1662009-08-17 02:34:36

问好白水!

万春来2009-06-13 16:49:42

问候白水兄,前来问候!

莹雪2009-06-07 16:35:14

问好姐姐 thanks

现代诗歌
宾至如归
古韵新音
联赛专刊编辑小组
西方文学 Western Literature
《北美枫》版主议事区
散文游记
大雅风文学奖
北美之音 Voice of North America
社区消息 Community News
三人行
移民心语
加拿大〈游子吟〉网络格律诗歌赛 Classic Poetry Competition in Canada
海外新闻 Oversea News
奥运之光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珠峰登山队成功登顶 奥运圣火点燃在世界之巅

珠峰登山队成功登顶 奥运圣火点燃在世界之巅

--------------------------------------------------------------------------------

2008-05-08 09:23 来源: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网站
  北京奥运圣火珠峰登山队登山队已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北京奥运圣火已在世界之巅熊熊燃烧。登山队队员罗布占堆从火种灯中引出圣火,女队员吉吉成为了珠峰首棒火炬手,女队员次仁旺姆作为最后一棒火炬手在珠峰展示了奥运圣火。


  今日凌晨1时40分左右,突击队从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开始冲击珠峰,随后,所有的队员分批向珠峰进发。据悉,队员的行进速度很快,甚至超出了之前的预期。指挥部也不时与前方沟通指挥行进的节奏,经过6小时左右的冲击,奥运圣火已经点亮在了珠穆朗玛峰。


  这是奥运圣火第一次登顶珠穆朗玛峰,奥运永恒不熄的火焰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无疑是奥运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之一。

2008-05-07 17:58:05
引用并回复
hello ?2008-05-10 04:36:53?? 引用并回复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hello北美枫文集
hepingdao ?2008-05-11 17:58:30?? "四分钟的奇迹":奥运圣火珠峰传递转播奇遇记(图) 综合新闻 引用并回复


我们创造了中国新闻摄影史上的新纪录” !
登顶队员罗布占堆点燃火炬是在8日9时11分,仅5分钟后,新华社就向全世界播发了反映这一情景的首张现场照片,为全球首家。拍摄者是另一位登顶队员、新华社特约记者扎西次仁。

“这创造了一个历史。”设在珠峰大本营的新华社奥运火炬珠峰传递展示前方报道组主要成员、新华社摄影部高级记者刘宇说,“中国媒体从未在海拔8000米以上高度的现场实时传回过新闻照片。”

在奥运火炬珠峰传递展示过程中,新华社总共播发了顶峰现场照片27张,囊括了从点燃火炬到顶峰展示的全部重要画面。刘宇最满意的是队员们顶峰展示的一张:“那张照片里,五星红旗、奥运五环旗、北京奥运会会旗、火炬、火种灯各个要素都全了,构图也很漂亮。”



不是不想用相机拍摄,而是相机拍摄后无法以最快的速度发出。

鲜为人知的是,这些照片中相当一部分是用手机“即拍即传”的。摄影师用特定的手机拍照后,不需要进行任何动作,手机自动将照片传回后方编辑部的电脑系统中。刘宇说:“很多人不相信这一点。按照一般摄影常识,最好的手机照片也比最差的傻瓜相机照片差,而这些照片质量好得出乎人们意料。”

不是不想用相机拍摄,而是相机拍摄后无法以最快的速度发出。

为了奥运火炬登顶珠峰的照片,新华社反复研究制定了超常规的报道方案,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从登山队员中聘请了一批特约摄影师,而他们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摄影专业素质。

“在顶峰拍照可能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相机会被冻住,无法正常工作。”刘宇说,“测试表明,队员们携带的相机可以在零下35摄氏度的严寒中工作5分钟。但为了保险起见,我们要求队员们把相机放在登山背带裤的前兜里保暖,拿出来暴露在空气中拍照的时间不超过30秒,而每个画面拍照不超过3张。关于几个必须力保的重要画面,对每个队员的拍摄角度都进行了周密设计。”

在北京的新华社后方发稿中心,编辑们从4月30日就开始每天24小时轮班。8日5时,摄影部主任徐祖根就坐在了电脑前指挥摄影报道,与前方记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前后方密切配合,使得这些具有特别意义的火炬登顶照片以最快速度准确无误发出。

2008年5月8日9时17分,奥运火炬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中国登山史和奥运史上的新奇迹。

通过电视直播,全世界观众目击了这个激动人心的过程。而在火炬点燃仅5分钟后,人们就在新华网上看到了新华社发自地球之巅的第一张照片。随后,国内外其他网站纷纷转载。

而在这些可见的影像背后,蕴含着的艰辛却鲜为人知……




4分钟的“奇迹”

“那一刻,我们所有人都快要崩溃了!”谈起电视直播中发生的那惊险一幕,中央电视台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实况直播节目总负责张伟还心有余悸。

8日上午9时,在全世界观众的注视下,肩负登顶重任的19名登山队员已到达距顶峰仅30米的地段,准备用火种灯引燃“祥云”火炬。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一套顶峰转播设备出了故障。

“我们在顶峰部署了三套设备,每套都在特定位置,负责转播一个关键场景。”张伟说,“出问题的那套,正是负责转播队员点燃火炬的。一根连线出了毛病,导致画面时断时续。大本营的技术人员通过对讲机反复与前方摄像师联系,可就是排除不了故障。”

“后来,也不知为什么,机器功能突然就恢复了。”张伟说,“珠峰顶上气候条件复杂,很多因素我们还无法说清。”

设备的正常功能保持了4分钟,人们将那4分钟称为“奇迹”。就在这4分钟里,队员罗布占堆用火种灯点燃了吉吉手中的火炬,吉吉往前走了几步。这时设备又不行了,但下一个场景已经由另一套设备接过去了,火炬在顶峰传递的直播得以顺利进行。

张伟说,这是我国电视媒体首次在海拔8800米以上的高度,用高清电视设备进行现场直播,总体上十分成功。据8日统计,全球共有113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个电视机构转播了央视的登顶新闻,火炬珠峰传递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hepingdao北美枫文集
内部交流
小说故事
网友论坛
评论鉴赏 Reviews
落尘诗社
信息中心 News Centre
健康与美容
合作交流
名家综述 Expert Review
Reviews, Critics and Criticism
中外华文诗歌联赛 Poetry Competition
诗海编辑部
散文诗 Poetry in Prose
《北美枫》编辑委员会
诗词吟诵
English Poetry
驻站作家
职场信息 Job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