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lereview Collections

北美的月亮

?????34?

?????08 Jan 2007

?????Send private message

?????北美的月亮's blog

Find all posts by 北美的月亮

???你是我的太阳,给了我阳光——却让我看不到你。 于是岁月 只能让我 在你如火的目光里———站成一棵月亮树。

音乐与朗诵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东坡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嘉祐二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苏轼是杰出散文家、诗人、词人、书画家、文艺评论家和审美鉴赏家。词集有《东坡乐府》。其词视野广阔,风格豪迈。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东坡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为王姓女子而作,有人认为是为温都监女作,即这是一首爱情词;但也有人认为是作者对现实不满,抒发愤懑之情的,也就是说这是一首影射、刺时之作;还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写作者的寂寞之情的。本文认为,将此词定位为作者抒发自己对现实不满的寂寞之情是比较恰当的。

  本篇是苏轼于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在黄州所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元丰三年(1080)二月至黄州,至元丰七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

  定惠院,一作定慧院,在今湖北省黄岗县东南。苏轼初贬黄州,寓居于此。词先写定慧院夜半时分的寂静情况。“漏”指漏壶,古时以漏水来计时的器具。“漏断”,漏壶里的水滴尽了,指夜深。“缺月”,这一意象,一是指夜色之暗,一是象征人事之不完满。“疏桐”与“缺月”对举,“疏”字亦有不完满之意。且暗淡的月色从疏枝间漏出,斑驳破碎,益增夜色之凄清。这段大意是说,在院中夜深人静,月挂疏桐之时,仿佛有个幽人独自往来,如同孤鸿之影。这个“幽人”,可能是想象的,也可能是苏轼自指。实即“夜中不能寐”“披衣起旁徨”之意。“幽人”之幽,兼有幽居、幽雅之意。“幽人”之“独往来”之情,必有不能为外人道者。

  下半阕承接上文而专写孤鸿,说这个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却不肯栖息,只得归宿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以孤鸿自况,“拣尽寒枝不肯栖”句,尤见出作者不愿曲意改志,与世俗合流的峻洁姿态。清人张惠言《词选》卷一引鲖阳居士对这首词的解释,略谓:“惊鸿,贤人不安也;回头,爱君不忘也;无人省,君不察也;拣尽寒枝不肯栖,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沙洲冷,非所安也。”虽嫌拘泥,相去亦不远。

  这首词在艺术上也有其独到高妙之处。黄庭坚《山谷题跋》评此词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评价可谓甚高。黄蓼园《蓼园词选》谓:“语语双关,格奇而语隽,斯为超诣神品。”陈廷焯《词则·.大雅集》评此词说:“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是坡仙独至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也。”也推崇备至。至于这首词的章法也很独特,前人已有道出者。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九中说:“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本咏夏景,至换头但只说榴花。盖其文章之妙,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可限以绳墨也。”可见苏轼在词的创作上的天才纵横之气。

2008-02-28 11:40:48
Reply with quote
网友论坛
宾至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