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美枫文集 许星 |  | ?????69? ?????2007-03-06 ???记者 ???文学 ????? 查找许星发表的所有帖子 |  |  | 
| 现代诗歌 |  | 大雅风文学奖 |  | 散文游记 |  |     |  |  《渥京周末》《原创空间》副刊投稿:再看《半生緣》 
 散文 (首發稿)
 再看《半生緣》
 廖耘(四川綿陽)
 
 重看《半生緣》的念頭,源于重新捧起《張愛玲全集》,看完原著《十八春》。揀拾自己第一遍觀看這部片子時腦海中留下的印記,回憶中好像就只剩下了那浸潤到骨子裏去的令人恍然若夢的昏黃色調。於是一時興起,找出碟片來重看。
 曼楨和世鈞的故事,總讓人不勝唏噓。
 因為對張愛玲小說印象太深的緣故,所以對電影本身一直有點隔膜,無法把它當作是一部純粹的電影來看,總習慣拿它與小說去作印證。
 記得當時初看小說,感覺故事的轉變太匪夷所思,更詫異于在那樣平靜的生活背後,在那樣溫和的人物身上,竟有著那樣驚心動魄的大顛簸。只可惜張愛玲太過理性了,所以在小說中我始終感覺不到人物情感的熱度,無論是愛也好,恨也好,都被張愛玲的冷然稀釋了——即使再驚心動魄,也還是平凡人的故事。
 我喜歡這部影片,因為它在感覺上既忠實於原著,又不同於原著。這主要歸功於演員出色的表演,透過吳倩蓮的眼神,我更深地理解了曼楨,我甚至能夠感覺到她的體溫,這是張愛玲所不曾給我的。黎明非常適合演繹那種溫溫吞吞的角色,如果換一個人來演沈世鈞,我不知能不能演出他眼神中的猶疑和溫情來。梅豔芳的顧曼璐則不作他人想。
 影片中,重逢後的曼楨對世鈞說:
 “能見面已經很好了,世鈞,我們是回不去了。”
 是啊,再相見,又能如何?半生滄桑,相對惘然——這樣的人生,這樣的緣份,我們除了輕輕的歎息,還能說些什麼呢?
 
 作者簡介:廖耘,女,1979年9月28日生,大學文化。有作品在《女報》雜誌、《劍南文學鋒尚》雜誌、美國《美利堅新聞報》發表。現為四川《綿陽晚報》記者。
 通聯:四川綿陽市長虹大道98號《綿陽晚報》社
 郵編:621000  電話:13458049450
 郵箱:editress2001@163.com
 
 2008-01-29 05:28:54
 |  | | William Zhou周道模 ?2008-01-31 00:27:18?? |   | 
 
 第一次读许星的作品,问好!
 
 |  | | 楚天舒 ?2008-02-05 05:51:14?? |   | 
 
 多谢LZ捧场....
 
 《渥京周末.原创空间》选用的稿件一般来说会考虑下当地读者的阅读兴趣..
 比如说, 这周末发的稿是与春节相关....
 类似的还有以前的<<色戒影评>>,圣诞节感悟..
 
 远握, 祝春节好..
 
 |  | 中外华文诗歌联赛 Poetry Competition |  | 古韵新音 |  | 小说故事 |  | 宾至如归 |  | 合作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