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枫文集

李盈枝

???中国山东

?????333?

?????2009-11-28

?????发送私人留言

?????发送电子邮件

查找李盈枝发表的所有帖子

赖海雄2010-01-27 06:58:17

问好!先生所著甚丰,值得鄙人学习。 Very Happy

开心一笑
古韵新音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李盈枝 ?2010-01-15 08:30:04?? 引用并回复


(046)

田园真墨客,东晋一东篱。
闲举南山目,开宗自奠基。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李盈枝北美枫文集
李盈枝 ?2010-01-15 09:48:14?? 引用并回复


(047)

中宵慕寡女,高士奏幽琴。
采去无双丽,不曾丢重金。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李盈枝北美枫文集
李盈枝 ?2010-01-15 09:49:54?? 引用并回复


(048)

受害常因义,自焚商帝辛。
三千年一臭,其恶累今人。

商纣王又称帝辛。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李盈枝北美枫文集
李盈枝 ?2010-01-15 10:38:47?? 引用并回复


(049)

今古品三国,余崇罗贯中。
文人心血里,无不义含忠。

——“罗”非玻璃字,好在大体给人对称的感觉,且可救出句之“品”。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李盈枝北美枫文集
qinghongh ?2010-01-15 10:48:46?? 引用并回复


李盈枝 写到:
(049)

今古品三国,余崇罗贯中。
文人心血里,无不义含忠。

——“罗”非玻璃字,好在大体给人对称的感觉,且可救出句之“品”。


三国人物叹(十一首)


七绝 叹姜维

丞相北征匡汉室,姜维仿效动川兵。
循规蹈矩无新路,军在出奇计在精。

诸葛一生唯谨慎。“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在赤壁之战联吴破曹时是很正确的战略方针。但刘备得蜀以后,让关羽“占荆州,和东吴”是很难同时兼得的,故有关羽之走麦城之败。“六出祁山”(历史上是五出),重复老路,不用魏延分兵出斜谷的奇谋,太过谨慎,不肯冒险,所以不能出奇制胜,北伐战略目标就很难实现了。当年韩信,暗渡陈仓,出敌不意,方能取胜,才奠定汉室江山,也为刘邦作了“嫁衣裳”。
孔明、姜维先后北伐中原,以弱击强,但孔明循规蹈矩姜维因循守旧,始终不肯冒险出奇兵,结果打成消耗战,使蜀汉国力逐渐更加衰弱,终归一事无成,令人感慨。但两人始终忠于蜀汉,锲而不舍的精神令人钦佩。反观后来邓艾攻蜀,仅几千兵士,且无马匹、后勤及援军,竟然可以翻山越岭孤军深入,冒险长途奔袭,迫使10多20万成都守军投降,简直不可思议。军事上出奇兵就象高风险投资,风险高但回报也高。军事上不能冒险出奇不意,难成大业。



五绝 叹魏延

魏延无叛意,反骨子虚云。
大将遭疑用,失机也误人。

蜀汉大将魏延,身经百战,屡立战功,但一直不为诸葛亮所信任,认为他有反骨。纵观他投刘备以后,多次独当一面,尽管诸葛亮待他不公,却从没反叛过。而且曾献奇谋分兵出斜谷奇袭长安,非常可惜不为诸葛亮采纳,使蜀汉失去一次绝佳的胜魏良机。在诸葛亮死后,魏延并没有投魏,而是死于和杨仪(非好鸟)的内争及自己的居功自傲。魏延冤案加上诸葛亮错用言过其实的马谡,可见诸葛亮并非知人善任。在识人方面,他不及刘备。


五绝 叹刘备

火烧连寨败,缘自错兴兵。
留下终身恨,托孤白帝城。

关羽襄樊战役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逼得曹操几乎迁都,是刘备出兵的最佳时机。可刘备孔明在蜀中按兵不动,坐失 荆州及最好的问鼎中原或吞并东吴的良机。等到荆州已失,关羽,张飞,黄忠相继死去(五虎上将去其三),先主才兴兵伐吴报仇。盛怒之下头脑发热,身边又无高 参猛将,焉能不败?



七绝 叹关羽

致富发家拖贷款,荆州在手和孙权。
孤军奋战难兼顾,败走危城是必然。

关羽据守荆州,两面受敌,孔明让他还要“东和孙权”,实在是太困难了。“守荆州”与“和东吴”其实是不可兼得的。所以关羽主动出击,水淹七军,以攻为守,开局本来很好,无奈兵少将寡,无法扩大战果,反被吕蒙白衣偷袭。 但关羽开战半年以上,蜀中大量兵马并没驰援或策应,刘备诸葛亮全作壁上观,坐等关羽由胜转败,完全违背《隆中对》设计的美好蓝图,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留下 千古谜团。故杜工部有诗曰: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从古到今有一流行说法:关羽自大,拒绝了孙权派人为子女联姻求婚,导致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曰“大意失荆州”。其实这种说法不正确。荆州为战略要地,对东吴至关重要。孙权派人求婚的目的是麻痹关羽。即使关羽同意联姻,孙权或明或暗,或早或晚,或软或硬,都会袭夺荆州。以前孙权嫁妹给刘备,为了荆州照样翻脸,何况他儿子娶关羽之女?大意失荆州的不是关羽,而是刘备孔明。为了东吴安危,孙权对荆州是志在必得。刘备拿下西川及汉中后就应为此及时作准备,派兵策应关羽,或攻曹仁(曹操赤壁新败,心有余悸,短期内不会打大战争),或攻东吴。如果让关羽抵曹仁,马超镇汉中,刘备携孔明/张飞/赵云/黄忠征东吴(如果东吴为荆州先启战端)。。。该是一种何等的战局?即使暂不与东吴开战,也应及时协防荆州以保万一。断不该坐视关羽孤军奋战两面受敌最后由胜转败才兴兵伐吴。占荆州同时又和孙权是办不到的。后来历史证明,东吴在得到荆州以后才真正与蜀汉和平相处多年。


七绝 叹张飞

有勇有谋名战将,能文能武骋疆场。
性如烈火震敌胆,岂料鞭卒把己伤。

(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世人多知其勇,少知其谋;多知其武,少知其文。其实张飞是有勇有谋能文能武的战将。他智取曹魏名将张郃,义释蜀中老将严颜,长坂桥布疑兵,都是以智取胜的战例。张飞的书法水平颇高,可知其文不差。张飞脾气暴躁性如烈火,勇冠三军威震敌胆,但也因此造成部属怨愤,最终使自己丧于部属之手。由此可见,世上之事常有两面性。)


七绝 叹孔明

鞠躬尽瘁酬三顾,谨慎一生乱世难。
茅舍便知天下势,可惜人算不如天。


诸葛孔明为报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鞠躬尽瘁辅佐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于乱世中建立和支撑蜀汉政权。虽然于隆中茅庐便知天下三分大势,可惜在三国鼎足之后和刘备错失问鼎中原或吞并东吴的良机。孔明用兵又太过谨慎不肯冒险,虽无大败,也难大胜。虽然先后与姜维多次努力北伐,竭尽全力仍无功而返,致使蜀汉国力日衰,终被邓艾冒险偷袭而亡。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令人惋惜。


五绝 叹马谡

本是帐前参,偏争独领军。
街亭无险守,难与众敌拼。

马谡长期为诸葛亮帐前参军和亲信,惯于出谋划策纸上谈兵,并无临阵对敌经验,却硬要去领军独当一面。但街亭之失并不完全是马谡的责任。街亭为弹丸之地无险可守,即使按诸葛亮的方案于路口(不是隘口)下寨,任何将领恐怕以区区数千兵力也难挡曹魏数万到十万大军洪水般的冲击。所以街亭失守几乎是必然的。象张飞长坂桥佈疑兵,赵子龙偃旗息鼓退曹兵,诸葛亮空城退司马懿等战例,一是需要临阵战将本身具有震慑敌军的名牌效应,二是其具备超人的胆略和临危不惧的气魄。这两个因素马谡都缺乏,所以无论是山上屯兵或路口下寨,街亭必失。诸葛亮根本就不该让马谡领军而且只派几千兵力去守街亭,没在路口下寨只是挥泪斩马谡的借口而已。诸葛亮一是错用马谡,二是料敌不足。


五绝 叹黄忠

老将壮心高,拉弓敢射雕。
虽然豪气在,弦断伐吴桥。
(伐:古韵读仄声。)

蜀汉老将黄忠从不服老,多次以高龄出征并屡建奇功,位列蜀汉“五虎上将”。但最后却因为先主刘备的错误兴兵伐吴而在刚出征时中冷箭而亡,结局悲凉,令人扼腕。“五虎上将”中只有马超、赵云先后是病故的。


七绝 叹杨修

聪明反被聪明误,军令之前更犯糊。
猜透曹公心里事,可怜老父痛失犊。

舔犊情深由此而来。杨修的确是一可叹的悲剧人物,他小事聪明大事糊涂。虽然从军令“鸡肋”能猜出曹公进退维谷的心理,但提前泄露撤军秘密动摇军心却是不智之举。战争中历来撤军之事极为重要,撤军时如果军心慌乱则极易致败。曹公借机杀他还因为他在立储的大事上卷入太深而且站错了队。三国时另一个小事聪明大事糊涂的人是东吴废主孙亮,小事上聪明过人却无治国之大才,导致最终被废(也和其年龄太小有关),有点象清朝光绪皇帝。


五绝 叹华佗

神医能济世,战乱最为珍。
自被曹操误,惜失妙手春。

曹操生性多疑,怀疑华佗会借治病害他。这主要源于他曾被太医吉平下毒(未遂)。其实华佗本为民间医生,一生治病救人,不介入军阀纷争。虽为关羽刮骨疗毒并佩服关羽的人格和气概,但并没参与三国之争,否则他就成了随军军医了。曹操冤杀华佗,对中国医学和当时的百姓造成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独裁者为了一己之私而误国误民,由此可见一斑。


七绝 曹操

武略文韬乱世雄,荡平天下剩江东。
挥军赤壁终遭败,鼎足三分遗恨中。

曹操雄才大略,智商情商均属一流,特别是能在失败的逆境中奋起,胜得起也输得起,败走华容道时竟能大笑起来,还能点评敌手用兵方略,实在难得。刘备夷陵一败就痛不欲生,竟在痛苦悔恨中死于白帝城,其逆商较之曹公差得甚远。《三国演义》尊刘抑曹十分严重,其实三国时代曹操的军事才能和军事成就是最高的,远在刘备,诸葛亮等他人之上。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qinghongh北美枫文集
李盈枝 ?2010-01-15 11:00:46?? 引用并回复


qinghongh 写到:
李盈枝 写到:
(049)

今古品三国,余崇罗贯中。
文人心血里,无不义含忠。

——“罗”非玻璃字,好在大体给人对称的感觉,且可救出句之“品”。


三国人物叹(十一首)
...
问好!明日细赏!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李盈枝北美枫文集
李盈枝 ?2010-01-15 16:18:18?? 引用并回复


教梦鸽认繁体字

【013】眺望(入聲一屋)

登閣笑開窗,山光全入目。
西風幽谷來,東嶽雲霄矗。

2010-1-16晨6:04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李盈枝北美枫文集
李盈枝 ?2010-01-15 16:22:09?? 引用并回复


教梦鸽认繁体字

【001】春日(上平聲三江)

寒舍春光至,来回燕一雙。
貪聞琴瑟曲,日暮尚開窗。

教梦鸽认繁体字

【002】夏日(上平聲二冬)

幽香常入室,四面盡芙蓉。
風景登高賞,雲山一萬重。

教梦鸽认繁体字

【003】求索(下平聲十一尤)

雲水三千里,乘風一葉舟。
人間真善美,墨客畢生求。

教梦鸽认繁体字

【004】姐妹(上平聲七虞)

筆墨書風雨,丹青出畫圖。
閑來閨閣坐,共賞古茶壺。

教梦鸽认繁体字

【005】孤寂(上平聲十灰)

人面回山去,芙蓉出水來。
書齋心索寞,日暮立亭臺。

教梦鸽认繁体字

【006】村姑(上平聲十一真)

天生率真女,山寨畫中人。
無意攀高貴,甘心受苦辛。

教梦鸽认繁体字

【007】暖春(上平聲十三元)

羊戀山中草,幽香又出盆。
春風不用買,自入百家門。

教梦鸽认繁体字

【008】春游(上平聲十四寒)

攀山不言累,空谷賞幽蘭。
曾受千番苦,無求心自安。

教梦鸽认繁体字

【009】登高(下平聲九青)

人閑心自異,賞景喜空靈。
雨霽風雷杳,崇山萬疊青。

教梦鸽认繁体字

【010】懒散(下平聲十蒸)

寒士無求索,舟車亦罕乘。
空留戀山目,五嶽未全登。

教梦鸽认繁体字

【011】自娯(下平聲十二侵)

絲竹青雲曲,永言金玉音。
人生三萬日,無日不開心。

教梦鸽认繁体字

【012】讀信(下平聲十五咸)

高朋又出塞,悶坐閲來函。
寒士言今古,人貧志不凡。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李盈枝北美枫文集
李盈枝 ?2010-01-15 16:39:35?? 引用并回复


(050)

常品三千百,口含金玉音。
开言尽学问,小小女人心。

三千百,《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李盈枝北美枫文集
李盈枝 ?2010-01-15 16:41:28?? 引用并回复


(051)

我从齐鲁来,去采天山玉。
出塞问儿童,坐车闻小曲。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李盈枝北美枫文集
后页  [1][2][3][4][5][6][7]8[9]  前页
谈古论今
网友论坛
现代诗歌
散文诗 Poetry in Prose
美哉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