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一笑 |
古韵新音 |
|
李盈枝 ?2009-12-18 22:46:38?? | |
012、王力先生经过一段详尽的叙述后,说道:“唐以后的诗歌用韵不复是纯任天然,而是以韵书为准绳。虽然有人反对过这种拘束,终于抵敌不过科举功令的势力。” |
李盈枝 ?2009-12-18 22:47:40?? | |
013、“词曲因为不受科举的拘束,所以用韵另以口语为标准。”以下是王力先生关于用韵分节讨论的目录: |
李盈枝 ?2009-12-18 22:48:32?? | |
《汉语诗律学》目录摘要
导言
韵语的起源及其流变
第一章 近体诗
第四节 近体诗的用韵
第五节 首句用韵问题
第二章 古体诗
第二十四节 古体诗的用韵(上)——本韵
第二十五节 古体诗的用韵(中)——通韵
第二十六节 古体诗的用韵(下)——转韵
第三章 词
第三十八节 词韵(上)
第三十九节 词韵(中)
第四十节 词韵(下)
第四章 曲
第五十节 曲韵(上)
第五十一节 曲韵(下)
第五章 白话诗和欧化诗
第五十九节 韵脚的构成(上)——常韵,平韵
第六十节 韵脚的构成(中)——富韵,阴阳韵
第六十一节 韵脚的构成(下)——随韵,交韵
——在谈格律的书里,由以上目录,似乎可以这样认为——格律包括用韵,用韵是格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
李盈枝 ?2009-12-18 22:49:45?? | |
014、“除非写方言的白话诗,否则还应该以一种新的韵书为标准。”“旧的诗韵是武断的(最初也许武断性很小,宋以后就大大地违反口语了)”。 |
李盈枝 ?2009-12-18 22:50:33?? | |
015、“新的诗韵是以现代的北京实际语音为标准的。这样,才不至于弄成四不像的韵语。”
——以上仅仅是梳理的《汉语诗律学》的导言部分。 |
李盈枝 ?2009-12-18 22:51:28?? | |
018、仄韵的古风,押本韵时,其用韵等于后来的平水韵。除罕见的例外,近体诗是以用平韵为规则的,所以凡用仄韵的诗,差不多都是古风。 |
李盈枝 ?2009-12-18 22:52:31?? | |
019、所谓通韵,指的是邻韵相通。 |
李盈枝 ?2009-12-18 22:53:18?? | |
020、“除近体诗首句可用邻韵外,无论近体诗或古风,都不能随便通韵。” |
李盈枝 ?2009-12-18 22:54:28?? | |
021、“古风用本韵,显然是规规矩矩地依照韵书。至于通韵的古风,并不纯然因为取其韵宽,少受拘束,可能还有一种仿古的心理。” |
李盈枝 ?2009-12-18 22:55:56?? | |
022、“唐诗的转韵,一是随便换韵,像古诗一样;一种是在换韵的距离上和韵脚的声调上都有讲究。前者可称为仿古的古风,后者可称为新式的古风。” |
Previous [1] [2] [3] ... [17]18[19] ... [34] [35] [36] Next |
谈古论今 |
网友论坛 |
现代诗歌 |
散文诗 Poetry in Prose |
美哉贴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