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一笑 |
古韵新音 |
|
李盈枝 ?2009-12-18 06:12:50?? | |
【越调】天净沙•窈窕淑女
非非走马观花,
林间流水迎她。
月下长歌不假,
但说胡话,
装成客醉天涯。
●“踏歌”的“踏”出了,那就换成“一路长歌”的“长歌”。
●北曲取消了入声,所以“说”是平声。
●这样就算嵌了“非非”、“走马观花”、“林间流水”、“月下踏歌”、“一路长歌”、“天涯醉客”6个网名。 |
李盈枝 ?2009-12-18 06:13:57?? | |
若胸无万卷,这个是很难滴,因而暂作旁观了
——同感!
发言:听雨轩主
第:568 楼
发布日期: 今天
发布时间: 10:45:47
问好听雨兄!误解了,我在补课。 |
李盈枝 ?2009-12-18 06:15:03?? | |
【双调】拨不断•咏情
敛春心,又清秋。
恨他无奈痴如旧。
花近重阳风韵留,
月临绣枕身材瘦。
不由得、泪盈红袖。 |
李盈枝 ?2009-12-18 06:17:26?? | |
【双调】拨不断•咏情
敛春心,仄平平(韵),
又清秋。仄平平(韵),
恨他无奈痴如旧。×平×仄平平厶(韵)。
花近重阳风韵留,×仄平平×仄平(韵),
月临绣枕身材瘦。×平×仄平平厶(韵),
不由得、泪盈红袖。仄××、仄平平去(韵)。
●北曲无入声,唯一的入声“得”读平声。 |
李盈枝 ?2009-12-18 06:19:37?? | |
【仙吕】一半儿•东岳行
云藏寺庙雾藏楼,
雨后深山格外幽。
登上顶峰方罢休。
笑回眸,
一半儿平些一半儿陡。 |
李盈枝 ?2009-12-18 06:20:29?? | |
【仙吕】一半儿•东岳行
云藏寺庙雾藏楼,——×平×仄仄平平(韵)
雨后深山格外幽。——×仄平平平去平(韵)
登上顶峰方罢休。——×仄×平平去平(韵)
笑回眸,——厶平平(韵)
一半儿平些一半儿陡。——一半儿平平一半儿上(韵) |
李盈枝 ?2009-12-18 06:21:26?? | |
一半儿 7A|7Y|7B|3A|7h|| 第三句可改作[4x3b]。
第二三两句偶然也作仄仄平平仄仄平。……“一半儿行书一半儿草”(九字只当七字看待,“儿”字是衬字。)——王力
——B肩膀上有一撇,不会标。 |
李盈枝 ?2009-12-18 06:23:28?? | |
唐兴,官举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
——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
这是“律诗”二字第一次出现在文字记载中,全文较长,从略。也就是说在杜甫活着的时候,还没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乃至“古风式律诗”这样的叫法。从齐梁起,诗人们就“摸着石头过河”,历经二百多年,到沈佺期、宋之问二人,才到达被后人称之为“律诗”的“对岸”(其实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早就提前上岸了,只是还没形成气候)。现在用普通话读音写的律诗,恐怕总有一天会有个确切的称呼,而不必在题目后标注“今韵”或“新韵”。 |
李盈枝 ?2009-12-18 06:24:42?? | |
被唐人称之为“近体诗”或“今体诗”的诗体,是永远不会灭绝的,可是二十一世纪的人写出来,反而不完全顺口了,问题就出在韵脚上。平水韵是值得珍视的,但在今天乃至将来,应该活学活用,应该选用那些与普通话读音接轨的韵脚。王力先生说得非常有意思,其实唐人写的近体诗,有的他们自己读着也不顺口,但却符合韵书的规定。而在编写韵书的时候,编写者也比较“迷茫”,于是乎认为,咱唐朝人的读音肯定有问题,某些字在古代是押韵的,那就把他们整到一个韵部里吧,人家隋朝人就是这样来解决这方面的“困惑”的。韵书和实际读音的脱节,大概就是这样形成的吧。 |
李盈枝 ?2009-12-18 06:26:08?? | |
老师辛苦了~``````
发言:月下踏歌
第:619 楼
发布日期: 今天
发布时间: 10:12:54
真是拿你和几位朋友没办法,只好一直保持沉默——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
hòuyè [1] [2] [3] ... [11]12[13] ... [34] [35] [36] qiányè |
谈古论今 |
网友论坛 |
现代诗歌 |
散文诗 Poetry in Prose |
美哉贴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