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美之音 Voice of North America |
| 网友论坛 |
| 现代诗歌 |
|
| William Zhou周道模 ?2013-03-07 07:46:46?? | |
先读第一首,今后再接着读。第一段写出了社会、自然和命运的复杂性、生动性,诗的意境和感染力均好!
第二首,一次纪实的活动也写得灵动和诗意。 |
| 风墙 ?2013-03-07 12:50:35?? | |
《诗人游记》是心灵游记。来学习了! |
| 绿玉 ?2013-03-08 06:46:41?? | |
拜读,学习,问好老师。 |
| hepingdao ?2013-03-09 02:30:35?? | |
感谢周道模、风墙和绿玉
周末快乐!!! |
| William Zhou周道模 ?2013-03-09 07:35:50?? | |
今天读完整组诗歌:意象新奇,意蕴深厚,想象丰富。学习,问候! |
| 白水 ?2013-03-09 10:52:49?? | |
peace,好
应该说一直比较欣赏你的诗歌,正因如此才会提出一点不同意见并探讨。
这组诗歌可以说文笔细腻,用心而作。当今社会,逐名利者甚多,难得见到一位诗人对另一位诗人如此情谊。感动之余忍不住提出一点建议:诗歌慎用人名。个人以为人名会使一首好的诗歌(普通诗歌倒没所谓了,练习曲而已)受到局限。而一首好的诗歌恰好需要以点为原,辐射开来去展开立意的泛性,或社会,或人性,或whatever,甚至政治。当然,鉴于诗歌技巧包括多种,什么借喻,隐喻,BLABLAAA,我们写诗歌时也常常用人名,比如借普罗米修斯比喻奉献,用亚当夏娃赞美生命.但是如果我在诗歌里写上和平岛,便会使读者感觉缩小了诗歌的涵盖性.当然,历史上不乏李杜相互作诗,或<XX>等佳作,但还是认为,少用名或不用名会使诗歌更具延展性,更能拓宽读者的思绪。己见,仅作参考。顺颂
文安 |
| hepingdao ?2013-03-09 11:58:47?? | |
| 白水 Moonlight xièdào: |
peace,好
... |
感谢诚恳的建议
把“《创世纪》诗人方明”改为“《创世纪》诗人”
下一首的题目预告:
7、从白居易到洛夫
你看如何
昨晚没睡好,现在没力气动笔了
 |
| 白水 ?2013-03-09 13:00:38?? | |
既然探讨,就信口直言一次
不知你诗歌的内容,命题谈何容易?从你的命题猜想是要写诗歌发展史或与时俱进?若如此,我会命题类似“弹歌流韵今时曲”或“弹歌千古明日之诗”之类的。理由:
1)中国最早的诗歌是上古时期的<弹歌>,给以时空限定;
2) 取"弹"动词词义,呵呵,容我不需继续答辩;
3)虽然白居易和洛夫均属于诗歌划时代的代表人物,我仍然愿意取时空代替取人物为界命题,天地驰骋,古今穿梭,岂不快哉
辖聊.知道你也不会用.一乐
累, 今日好好一首诗歌愣没呵完就断了气  |
| hepingdao ?2013-03-09 13:33:27?? | |
诗歌有一个好处,写出你没法用其它体裁可以表达的朦胧,多解,希望能写出一种意外的东西
晚安好梦 |
| hepingdao ?2013-03-09 13:44:43?? | |
《弹歌》 - 诗词正文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弹歌》 - 分析
这是一首远古民歌,反映了原始社会狩猎的生活。《弹歌》选自《吴越春秋》,东汉赵晔编写。据《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末年越国的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时引用了这首民歌。当时是唱是诵,无从考证,但后人还是将词记录了下来。
原始社会,先民们以狩猎为生。由于生产能力水平低下,刀耕火种,狩猎的手段也极为落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工具慢慢地也有了改进。弓弹(也叫弹弓)出现以后,既可以射鸟,又可以射兽,生产能力水平有所提高。
《弹歌》这首民歌,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弹”生产制造的过程和“弹”的用途,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聪明,用“弹”来猎取食物的喜悦心情。
“断竹,续竹”,是歌咏“弹”的生产制作过程。这就是先将竹竿截断,然后用弦将截断的竹竿连接两头制成弹弓。这样,“弹”的制作完成了。一副“弹”便摆在了我们面前,虽是简单、粗糙的,但却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聪明才智,也表明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有了“弹”,一场狩猎活动开始了:“飞土,逐宍”。一颗颗弹丸从弹弓中射出,击中了一只只猎物,人们欢乐地追逐着,满载而归。“飞土”,是指将泥制的弹丸射出。“逐宍”是说猎手们追赶被击伤的鸟兽之类的猎物。“宍”,古“肉”字。
这首民歌简短、质朴,诗句整齐,有和谐的韵律,是原始时代狩猎生活的真实反映。
乾隆时候,苏州人沈德潜慧眼独具,将它作为上古时期的优秀诗歌,收入所编著的《古诗源》,并题名为《弹歌》。从此,这首“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八字的《弹歌》,才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并引起了学者的注意和研讨。 这首诗也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 |
| hòuyè [1]2[3][4] qiányè |
| 宾至如归 |
| 谈古论今 |
| 大雅风文学奖 |
| 奥运之光 |
| 中外华文诗歌联赛 Poetry Competition |
| 《北美枫》版主议事区 |
| 海外新闻 Oversea News |
| 音乐与朗诵 |
| 联赛专刊编辑小组 |
| 诗海编辑部 |
| 《北美枫》编辑委员会 |
| 洛夫專欄 Lo Fu's Poetry Column |
| 北美华人文学社理事会 |
| 评论鉴赏 Reviews |
| 西方文学 Western Literature |
| 落尘诗社 |
| 古韵新音 |
| 美哉贴图 |
| 开心一笑 |
| 健康与美容 |
| Maple News |
| 社区消息 Community News |
| 散文天地编辑部 |
| 合作交流 |
| 驻站作家 |
| 加拿大〈游子吟〉网络格律诗歌赛 Classic Poetry Competition in Canada |
| 诗海室 |
| 散文游记 |
| 信息中心 News Centre |
| 诗歌联赛组委会 |
| 音乐极限 |
| 移民心语 |
| 内部交流 |
| 乐岛编辑部 |
| 會議中心 Meeting Room |
| 诗词吟诵 |
| 影视频道 |
| 名家综述 Expert Review |
| 冻结栏目 |
| Chinese Poetry |
| 三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