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一笑 |
|
李盈枝 ?2010-02-09 19:31:58?? | |
《麝尘莲寸集》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麝尘莲寸集》是一部前无古人的词集。全集正集四卷,补遗一卷,分订两册,共收词156调、284首。绩溪朗家溪人汪渊集句,其妻程淑校注。集成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刻成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
《麝尘莲寸集》是一部以词集的词集。全集284首词,集晚唐至元人词的成句而成。书名《麝尘莲寸集》,取“捣麝成尘,芳馨之性不改;拗莲作寸,高洁之致长留”的意思,既标明了这部词集的独特性质,也暗寓了作者的艺术理想。
《麝尘莲寸集》是一部典范的以词集词的词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除象填词那样严格遵守词的格律外,还有其“集”的特点:以词集词,同调不集,一人一句,原句-完整。所谓“以词集词”,就是从前人词作中抽出句子,再按照词律的要求,组配成新的词。既不能夹杂诗或曲的成句,也不能掺入自己的句子。所谓“同调不集”,是说用某一词牌集词时,不从同一条词牌的词中集句。所谓“一人一句”,即集一阕词不从一位作者的词中取两句。所谓“原句完整”,是指集句时采用原句,采用完整的句子,不增字,不减字,不换字,不改变句型。
汪渊以前的集词作品,有集诗句为词的,有诗词夹杂的,还有掺杂已句的,且多只集小令,少集长调。《麝尘莲寸集》完全以词集词,而且是煌煌巨制,所以我们说它“前无古人”。 |
李盈枝 ?2010-02-09 23:01:43?? | |
集句诗,指选用前人诗句另成一诗。这种形式曾经很盛行,甚至一些很有名的诗人,如王安石,文天祥、元好问等,也作这种集句诗。有的集句诗写得很不错,受到人们称赞。台湾大学教授裴普贤(女)研究集句诗,写成《集句诗研究》、《集句诗研究续集》二书。据称她搜集到的历代集句诗共有8000多首,可谓洋洋大观。
集句诗可能来源于引用《诗经》诗句的习惯。春秋战国时期,在外交场合,在谈话中引用《诗经》句子的风气盛行。以至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后来有的人写诗时也引用《诗经》的诗句,如曹操的《短歌行》一诗,就引用了诗经中“青青子衿”“呦呦鹿鸣”等六句。晋傅咸集《诗经》、《孝经》、《易经》、《周礼》、《左传》、《论语》中的句子,写成四言诗十首,是为集句诗之始。 |
李盈枝 ?2010-02-09 23:02:22?? | |
但除集《诗经》句子较为自然外,所集其它经书的句子,因本来长短不一,经简缩而为四言,实际非原文,故这种集句法并未流传下来,而集诗句的作法,便成了诗歌创作中的一种形式,且不断有所发展。
集句诗自傅咸创始以后,南北朝时,未见仿作者,至北宋始有少数人当作一种游戏笔墨写过几首。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西清诗话》云:“集句自国初有之,未盛也。至石曼卿人物开敏,以文为戏,然后大著。”该书还引《后山诗话》所举司马光戏同幕私幸营妓集句诗一首,某人戏贺杭州老举子集句诗一首,嘲老医娶少妇集句诗一首,均为七言绝句。可见自唐至宋已有人写集句诗,但因是游戏之作,不登大雅之堂,故流传下来的极少。 |
李盈枝 ?2010-02-09 23:03:09?? | |
到王安石,集句诗可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王安石不仅大量写作集句诗,而且写出了一些好作品,影响所及,群相模仿,集句诗遂兴盛起来。王安石的集句诗,四、五、七言及古、近体兼备,明嘉靖年间抚州刊《临川先生文集》,其第三十六卷全部、第三十七卷前半均为集句诗,共六十八首。其中《胡笳十八拍》十分成功,严羽《沧浪诗话》说它“浑然天成,绝无痕迹,如蔡文姬肝腑间流出”。安盘《颐山诗话》则谓:“宋人集句,荆公为妙,荆公集句,十八拍为妙。” 由于王安石以认真的态度创作集句诗,并取得可喜的成就,使集句诗从游戏笔墨走向真正的艺术之林,成为流行诗体之一。 |
李盈枝 ?2010-02-09 23:03:50?? | |
王安石之后,集句诗的又一大家当推文天祥。他以集杜五绝二百首驰名。安盘《颐山诗话》云:文文山“在燕时集句甚富,集中五言绝句至二百余首。予读之,往往不终卷而泪下。”这些诗是文天祥系燕狱五年所作,其自序云:“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为代言之,日玩不置,但觉为吾诗,忘其为子美诗也。”正因为文天祥感到自己遭遇与杜甫诗异而事同,故能熔铸名家诗句,表现自己精神,使集句诗又臻一新境界,还有谁会目之为文字游戏而轻视之?
文天祥集杜二百首,也是集句诗中的一种新的形式,即专集某一作家的诗,开其先河者是北宋孔毅父,他有集杜七古一首,但集杜诗至文天祥而始盛。其后又陆续出现了集陶(渊明)、集谢(灵运)、集王(维)、集李(白)、集韩(愈)、集义山(李商隐)、集苏(东坡)、集黄(山谷)、集陆(游)、集临川(王安石)、集吕(纯阳)、集《文选》等以及集六朝、集唐、集宋、集元、集明者。 |
李盈枝 ?2010-02-09 23:04:34?? | |
集句诗发展史上又一重要人物是元好问。他不仅自己写集句诗(有集陶五首),而且每句注明原篇名,为集句诗自注出处之始。他不仅将自己的集句诗编入文集,而且在他所编金诗选集《中州集》中选入集句诗,将集句诗与香奁体、阴何体、联句体等并列于卷八。从他开始,后来有的选家也把集句诗录入选集,如清初钱谦益编《列朝诗集》专辑集句诗一卷,康熙皇帝御制《四朝诗》亦以集句诗为一体,保存了不少优秀的集句诗,提高了集句诗的地位。 |
李盈枝 ?2010-02-09 23:05:27?? | |
明代集句诗极为发达。作者和作品均不少。值得一提的是出现了专题集句诗,如沈行作咏雪集句二百余首,集古梅花诗二卷三百六十首,童琥梅花集句三卷,余兆芳集唐宫词一卷等。个人的集句诗专集始自宋葛次仲的集句诗三卷,到明代,个人集句诗专集便多了,如李东阳集句录一卷,集句后录一卷,夏宏联锦集三卷等。这些专集往往还附有序跋。夏宏其人可说是王安石以来集句诗的又一捷才。他的集古七律四百首字字协律,句句贴切,篇篇如一气呵成。后人给以很高评价。此外,李桢作小说《剪灯余话•月下弹琴记》,借鬼魂之手写了三十首漂亮的集句诗,汤显祖的戏曲下场诗用集句诗,亦为集句诗历史上有意义之事。 |
李盈枝 ?2010-02-09 23:06:08?? | |
集句诗发展到清代而登峰造极。作者更多,作品亦多。但是清代诗人大多不把集句诗收入其诗集,选家亦多不选集句诗。这可能是受朱彝尊的影响。朱彝尊编《明诗综》即不收集句诗,他自己集句诗写得很好,也不收入其文集。很明显,他不把集句诗认为正式创作。他是清初著名诗人、学者,他的作法自然影响到许多人。尽管如此,现在仍然可以看到清人写的大量的集句诗。裴普贤教授所搜集到的历代集句诗八千多首,清代就占了五千多首。其突出者有张吴曼梅花集句二卷二百首,刘凤诰存悔斋集杜诗三百四十余首,戚学标鹤泉集集唐六百首,集杜一千余首,集李(白)三百六十首,梁同书旧绣集集杜二百八十首,陈荣杰集唐五百余首,恭亲王奕訢萃锦吟集唐一千余首,黄之隽香屑集十八卷各体集句诗九百四十二首。其中刘凤诰之集杜《北征》二百十首,借杜甫诗句,写北方边疆情景,神采飞动,挥洒自如,可谓集杜神品。张吴曼梅花集句,寄托了他明代遗民的性情,如鹤立鸡群,卓尔不凡。黄之隽《香屑集》千首各体集句,更可说是把集句诗发展到了最高峰。 |
李盈枝 ?2010-02-09 23:06:47?? | |
黄之隽,字若木,一字石牧,江苏松江人,康熙辛丑进士,官编修,坐事罢归。撰述甚富,尤工诗。卒年八十余。《香屑集》集句诗是他未第时所作,雍正十二年由其门生校定付梓。凡十八卷,卷一为黄自作集句骈文长序,余十七卷均为集句诗,卷末又自题集句绝句十二首,作为补充的一卷,则集句诗仍为十八卷,总计九百余首,五七古、五七律绝、六言各体俱备。但其内容偏于香艳诗,题材不够广泛,是其不足。其集句骈文序言二千八百余字,亦是一奇。 |
李盈枝 ?2010-02-09 23:07:28?? 图片 | |
清代另一集句诗的高峰是恭亲王奕訢。他的《萃锦吟》八卷集唐至千余首,而且其题材十分广泛,举凡名胜古迹、咏史咏物、感时伤怀、唱和酬酢,乃至身边琐事、切身痛楚,无不具备。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后附诗话评价清代集句诗,以奕訢为第一,黄之隽次之。 |
Previous [1]2[3] Next |
古韵新音 |
谈古论今 |
网友论坛 |
现代诗歌 |
散文诗 Poetry in Prose |
美哉贴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