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诗歌 |
|
时东兵的诗及洛夫点评
时东兵的诗
秦淮河的记忆
一条脂粉盈河
流淌了千年的历史
在这里凝固成浮雕
一首史诗一段艳史
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柔柔的水波里
泛起既美又丑的意象
青楼灯船朱雀桥
脂粉八艳乌衣巷
羡慕与嫉恨
溢出悲喜交加的故事
香君故居的门紧闭着
游人窥视的眼睛
追逐桃花扇的香踪
杜牧当年夜泊秦淮
为商女扼腕叹息
王羲之那浑厚的一点
盛下了多少云和雨
李白呼作的白玉盘
却见证了秦淮流韵
焚书坑儒的秦始皇
在河的那端不会想到
为后人营造了
风花雪月的去处
可当你枯竭的时候
不见了燕子的踪影
而今骚客雅士
又在此寻寻觅觅……
诗仙李白
你从蜀中携来的灵气
让诗歌从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的高度
变成了床前明月光
又成为令人赏心悦目的
天然雕饰的清水芙蓉
而黄河之水
就成了你砚中的墨
汹涌的灵感从天而降
一泻千里
那些五花马千金裘
又算得了什么?
不如换来美酒
斗诗百篇
你不会摧眉折腰
天子传唤又怎样?
而你对友谊
却是格外珍惜
深深的桃花潭水
也无法丈量你的友情
那送别的脚步
像歌声一样久远
天生我才天马行空
举杯邀月自成仙
一叶轻舟消遥自在
寻觅两岸猿声
直到今天……
雪的记忆
我说,雪有记忆
不然,怎么会留下脚印
足迹走到哪里
脚印就延伸到哪里
我想起,儿时的雪很大
外婆拎着艰辛
在寒风凛冽中
把脚印留在了雪地里
现在,每当下雪
看到雪中的脚印
会寻找外婆的身影
泪水不住地往下滴
双手捧住眼泪
不要去融化
这白皑皑的雪
好让雪中的脚印
永远留在心里
我相信,雪中的脚印
就是通往天堂的路径
人类在此也会排起
绵延不绝的长队
留下的是灵魂
带走的是思念……
洛夫(世界著名诗人)点评:
时东兵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是“东方魔块”的理论家,在高校教授《诗歌美学》,他对诗歌本质的理解颇具学术性的高度。譬如他强调“诗歌欣赏与创作是一种形象思维,诗是情与理的水乳交融,形与神的完美统一,这样可收到以小见大,以小胜多,以虚代实,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这些都是诗歌美学中最本质性的、具有可以通约之共性的理论原则。印证他的诗,我们不难从《秦淮河的记忆》与《诗仙李白》二首诗中发现,他是透过现代意识的视角来回眸传统的(或古典的)人文景观,他的意象渲染着千载以来中国诗人墨客的风流遗韵,透出一股既陈且新可以醒脑的樟脑味。
从他的诗中,我们看到一位现代诗人站在历史长河的岸边,对着远去的时空发出“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低沉叹息。在《雪的记忆》中,时东兵透过“雪上脚印”这个意象,很感性地诉说着儿时对外婆的思念。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节,诗人由浓浓的抒情氛围自然过度到知性的思考,表现了对生命的深沉感悟。
我相信,雪中的脚印
就是通往天堂的路径
人类在此也会排起
绵延不绝的长队
留下的是灵魂
带走的是思念……
虽然这首诗前三节的语言与表现手法是朴素的白描,这一节也多少有点散文化,但幸好同时凸显了一首抒情诗的深度,令人沉思不已。这使我想起了苏东坡一首赠弟子由的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时东兵与苏东坡的诗都由个人抒情提升到人生感悟的高度,不同的是苏诗只写出一种漂泊流离的茫然感,而时诗却道出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二零零七年七月于温哥华雪楼
欢迎光临时东兵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6222181
欢迎光临“东方☆文坛”网站(http://xz.netsh.com/eden/bbs/811048/)
2007-11-18 20:39:36 |
博弈 ?2007-11-18 21:13:23?? | |
风月秦淮
诗称李白
不错,但未能出洛夫。
或曰:意象已为洛写完? |
游旋1 ?2007-11-19 00:18:26?? | |
向诗人致敬 |
小说故事 | 评论鉴赏 Reviews | 散文游记 | 谈古论今 | 散文诗 Poetry in Prose | 洛夫專欄 Lo Fu's Poetry Column | 诗评人 Poetry Critic | 中外华文诗歌联赛 Poetry Competition | 名家综述 Expert Revie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