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iměifēngwénjí

hepingdao

?????2035?

?????2006-05-25

?????fāsòngsīrénliúyán

?????fāsòngdiànzǐyóujiàn

?????hepingdao's Blog

cházhǎohepingdaofābiǎodesuǒyòutièzǐ

???为网友服务: 端茶倒水勤打扫!

胡济卫2011-09-27 09:18:29

能否给我寄一本《北美枫》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胡济卫 邮编:463000

胡礼忠2010-11-15 05:16:05

拜访老师、颂冬祺!

溪月梦2010-02-21 05:25:15

刚到这里,有点眼花缭乱,还请指导。

张南城2009-08-03 00:12:17

看望先生,问好。我是个新手,望多关照。

hepingdao2009-01-25 19:53:34

感谢山城子老师,先生高风亮节,
情怀可嘉,风骨可佩,期待先生大作早日成书

山城子2009-01-24 01:20:46

山城子给岛主拜年——祝你春节愉快安康幸福吉祥!
同享一首七绝:
牛来鼠去岁将除,年味浓浓瑞雪铺。
做客故乡竟半年,亲情蜜意可成书。
2009-1-24晚上于故乡辽西

白衣年代2008-11-08 20:27:21

请赐寄《北美枫》:723500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三复课(23)班 杨康 我的邮箱:YK20086631@163.com

白衣年代2008-11-08 20:26:40

请赐寄《北美枫》:723500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三复课(23)班 杨康

白衣年代2008-11-08 20:26:20

请赐寄《北美枫》:723500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三复课(23)班 杨康

sunyunjuan20082007-11-23 05:35:47

真对不起啊,来到新家什么也不懂,换板面时不小心把您的留言无意中删除了,特向您道歉来了 Crying or Very sad

北美之音 Voice of North America
网友论坛
fābiǎoxīntiè   huífùtièzǐ
德国艺术巨匠:北京之行令我非常失望 没中国特色 德国之声

马库斯-吕佩尔兹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三巨匠中的一位,堪称国宝级人物。他多才多艺:绘画、雕塑,作诗,钢琴爵士乐演奏无所不通,身为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教授和院长的他自视为伟大的天才艺术家中的一位。他狂放、执着、敢言、也追求奢华的生活和外表的完美。他喜欢汽车、女人、时装和美食,是许多女性心中的偶像。今年8月底,吕佩尔兹的作品展将在南京揭幕。不久前才从北京返回的他接受了本台中文网记者的专访。

  马库斯-吕佩尔兹于1941年生于利贝雷茨(今属捷克)。他曾求学于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自1986年起获得该院教授头衔,并从1988年起出任院长职务。吕佩尔兹现奔波于柏林、杜塞尔多夫和卡尔斯鲁厄之间。在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吕佩尔兹多次荣获艺术大奖,享誉全世界。其代表作之一-雕塑“女哲学家”伫立在柏林总理府走廊。

  坚定走欧洲艺术家之路

  德国之声:吕佩尔兹先生,您好。您被视为德国新表现主义三巨匠之一。德国新表现主义曾对世界艺术创作产生不小的影响,请问,德国新表现主义有哪些现实意义?

  吕佩尔兹:有必要说明的是,新表现主义不过是一个暂时的概念。它与产生于20世纪早期的德国表现主义其实没有很大的联系。我们这一代不曾生活在上一世纪 20年代,没有战争前的生活体验,没有生命的恐惧感。我们笔下狂放好战的绘画只与绘画本身有关,与摆脱小市民的狭隘有关,为的是使自己的绘画更具活力。绘画的现实意义在于绘画本身。绘画是永恒的,它与时间并存,所以绘画的现实意义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

  德国之声:您与巴泽利茨(G.Baselitz)和里希特(G.Richter)一道是国宝级艺术巨匠。里希特的绘画如梦如幻,巴泽利茨的人物倒置的画法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什么是典型的吕佩尔兹的绘画风格呢?

  吕佩尔兹:您欣赏巴泽利茨和里希特说明您理解绘画。巴泽利茨的创作总是将人物倒置,里希特的画面非常朦胧。他们为普通市民开启了理解绘画的大门。而我则不然。我不属于这类画家。从我这里您无法得到回忆的片段,也无法得到固定的风格,您从我这儿得到的只是一幅幅艺术作品,如同一串串珍珠项链,至于您能否理解这些作品与我无关。我不会给您任何解释,我有意回避美国式的画法,我是一位欧洲艺术家,我的创作只提出问题,从不给出任何答复。

  德国之声:那么怎样才能理解您的作品?您能否做一些提示?

  吕佩尔兹:这我就无能为力了。如果您不能理解我的作品的话,那么您也无法对它们进行评价。我只能告诉您我的创作动机是什么,告诉您我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至于如何理解我的艺术作品,它们的意义何在就只有依靠您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了。

  德国之声:艺术家和观赏者间不能进行沟通吗?

  吕佩尔兹:观赏者和艺术家间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关系。您必须理解,艺术家绝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乖僻之人,艺术家是一个社会中具有绘画天赋的人。社会中有人具备绘画天赋,这个人就是我。我的作品并不一定需要被社会理解。艺术作品是否被人们理解,或是遭到拒绝,体现的只是一种时代精神,但并不影响艺术创作本身。您可以认为某些艺术是上乘之作,某些作品不是,但这不过是您的认知而已,这并不说明您的认识是正确的。也许一百年以后才会知道艺术的好与坏。

  德国之声:那么艺术杰作和非艺术品间的界限又在哪里呢?

  吕佩尔兹:只有艺术家能回答这个问题,他会告诉您艺术作品的好与坏。因为他必须对自己的艺术作品承担社会责任。观赏者只能感觉艺术作品,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受,仅此而已。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德国之声:艺术市场目前处于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绘画再次复兴,您如何看待艺术市场的这一发展态势,它对您个人产生怎样的具体影响?

  吕佩尔兹:艺术市场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我对此不很关心。我只能说,如果幸运的话,某些作品可以在艺术市场上立足,倒霉的话,就会被排挤出局。至于说绘画再度复兴,我现已66岁,在这一行干了40多年,我经历了至少6、7次绘画的复兴,也经历了同样次数的灭亡。对此,我已见贯不怪了。您现在看到的绘画根本就不是绘画,而是政治。您看到的更多的是内容,是图解,是某种形式的连环画册,是前东德绘画的延续,与绘画本身已没有多大关系。在此之前,我们的绘画已远远高于这一切。您别忘了,无论什么时候都有好坏艺术之分,有伟大的艺术作品和低劣的艺术作品之别。

  德国之声:您如何评价自己的艺术作品?

  吕佩尔兹:我是最伟大的天才艺术家中的一位,这点毋庸置疑。它基于我所生活的年代、我的绘画动机、我的作品、我的态度和我的信念。

  德国之声:再问一遍,目前的艺术市场的繁荣对您个人有什么影响吗?

  吕佩尔兹:您指的是艺术市场的轰动效应。可以说,80%购买艺术品的人不过是投资商而已,他们转手就会将刚刚买到的艺术品买掉。就我个人经历而言,我还没遇到过一位真正的艺术收藏家,长期保存艺术品,将它们留给下一代。大多数人在购买艺术品2、3年后就会再卖出去。这不过是一种新的做生意的方式。对于艺术市场的火爆,我只在一旁冷静地观望,因为这与艺术创作本身完全没有关系。最伟大的画家并不一定是卖价最高的画家。

  回忆好友伊门道夫

  德国之声:您曾与德国另一位画家伊门道夫结为好友。伊门道夫在中国具有不低的知名度,不久前病逝。请问,是什么原因使您与伊门道夫交上了好朋友?

  吕佩尔兹:我是通过我的画廊主持认识伊门道夫的。我俩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亲同手足。我们共同经历了激动人心、历险的岁月。

  德国之声:您最欣赏他什么呢?

  吕佩尔兹:当然是他的创作天赋。他的绘画,他的艺术人生。

  德国之声:您在接受德国时代周刊采访时曾表示,您是一位给予型的人。您认为友谊建立在彼此的强大上。既然您与伊门道夫这么要好,但他病后您却不曾看过他,因为您不愿目睹昔日好友的日渐衰弱,可您不曾想过,朋友的健康比您个人的感受更为重要吗?

  吕佩尔兹:作为艺术家,我的确是一个很自私的人,我永远是第一位的。友谊也是一样。友谊是一种承诺,不能因疾病和去世影响对方。因为真正痛苦的是活下去的人,而不是死去的人。

  德国之声:伊门道夫在接受采访时曾对我说,他认为艺术的意义在于解答人生提出的诸多问题。他的创作主题始终聚焦艺术的社会价值。请问,您的创作主题是什么呢?

  吕佩尔兹:我对艺术的理解与伊门道夫完全不同。艺术没有任何社会使命,它不是人们达到目的的手段,否则就是对艺术的亵渎。艺术高于哲学和科学,它紧随上帝之后。艺术不需要内容,不需要任何理由,艺术就是艺术。这是我对艺术的理解,也是我努力的方向。我当然有自己的主题,有自己的日常经历,它们都会进入我的创作之中,但这不过是方式和途径而已,不是完美的结果。如果想获得完美的作品,必须解放自己的头脑,摆脱所有一切杂念。我们不妨以希腊雕塑为例,除了微笑之外,没有任何其它意义,它们所表达的就是一种完美,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杰作,这才是艺术家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德国之声:难道艺术也不涉及生与死的问题吗?

  吕佩尔兹: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为的是永恒。艺术家是不死的。如果艺术家能比普通人的生命长一秒钟的话,那也是一个不小的成就。最基本的艺术创作原则是:战胜死亡。艺术家帮助上帝创造了世界。他们告诉上苍什么是日落,水流和树木的美丽与动人。艺术极具创造力,它始终是开始,不是结束。

  德国之声:艺术必须具有观赏性,必须要满足美学标准吗?

  吕佩尔兹:美学标准因人而异。

  德国之声:您不仅是画家,雕塑家,还是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的教授和院长,您如何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

  吕佩尔兹:其实当教授和院长并没有占用我很多时间,相反它使我的生活有了一定的节奏。因为我是一个不大有条理的人。所以说,当教授和院长对我的艺术创作是有益的。

  德国之声:如果您是一个不大有条理的人,那么您又如何领导美术学院的工作呢?

  吕佩尔兹:我按照我的想法领导我所在的美术学院。

  德国之声:您担任院长已有20多年了,您的经营理念是什么?

  吕佩尔兹:我不是管理人才,但我有想法,我知道要在我所在的学院营造怎样的氛围。其它事情均由行政管理负责人来干。我对办院思想及它的落实,为学生创造更多自由空间,从而免受政治干扰等承担责任。我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看信回信的事一律不管。

  德国之声:您能否具体地谈谈?

  吕佩尔兹:我只与艺术打交道,比如作诗,绘画,雕塑。我负责营造艺术氛围。让天空黯淡、明亮,让百鸟停止吟唱,听我诉说。这是我要做的事情。

  德国之声:伊门道夫曾表示,他之所以在美术学院执教是因为他看重与年轻人间的交流。您呢?

  吕佩尔兹:与我相比,伊门道夫是一个好人,他生前一向乐于助人。他曾当过问题学生的老师,总是想方设法为社会福利事业做些事情。我则不然。我对这一切均不感兴趣,我是艺术家。

  德国之声:可您与伊门道夫一样,既是艺术家,也是教授。您也重视和渴望与年轻人进行思想交流吗?

  吕佩尔兹:不,我的学生都必须努力让我对他们产生兴趣。我更看重的是与同事间的思想交流。

  德国之声:您不认为,与年轻学生进行交流,会带给您许多新的想法吗?

  吕佩尔兹:我从30岁起开始当教授,至今没有这样的认识。否则就不会有艺术大师之说了。

  生命不息,创作不止

  德国之声:您一方面很投入工作,是称职的教授和院长,但另一方面,您也是有名的万人迷,您喜欢汽车、女人、美味、拳击、足球和长跑健身。您的弱点是什么?

  吕佩尔兹:我当然有许多弱点和不足,比如我不能很好地掌握一门外语。

  德国之声:回顾到目前为止的生活和工作,您有什么缺憾吗?

  吕佩尔兹:如果说有什么缺憾,那就是生命的短暂。我无法忍受随着年轮的增加,体力逐渐减退。我力争阻止这一进程。我现在正在创作的是一件高12米的雕塑,您可以想象完成这件艺术品需要消耗多少体力。我不能没有体力。值得庆幸的是,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发现自己的体力有减退的迹象。我一生都很健壮。

  德国之声:但生老病死是人类无法阻止的自然规律。您不可能永远身强力壮。

  吕佩尔兹:当然了,但我试图阻止自己的衰老。所以我一直积极锻炼身体。

  德国之声:您是一位唯美主义者,您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的美学遭到法西斯主义的彻底摧毁。

  吕佩尔兹:这的确是我的观点。纳粹时期对美学的摧残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只要您上街走走就能明白我的意思。尤其是您不妨在夏天去柏林火车站看看,您不觉得看到了一群极其丑陋的外星人吗。我还从未看到过这么多丑陋、肥胖的身体,极没品位的打扮。法国和意大利就好得多。

  德国之声:但德国也诞生了数位驰名世界的时装设计师,比如卡尔大帝、卓普和Jil Sander等。

  吕佩尔兹:恰恰是这些人应对德国人的没品位的着装承担最大的责任。他们只为年轻漂亮一族设计服装,完全不顾不太漂亮,或50、60岁群体的着装需求。他们的设计与大众群体的日常需求没有任何关系。

  真正的艺术杰作应建立在传统之上

  德国之声:您因在北京举办回顾展不久前才从北京返回,8月底又要去南京举办展览。您与中国的联系非常密切,是吗?

  吕佩尔兹:我原本不想去中国,因为它实在太远了,但我一直对中国很感兴趣。实话说,这次北京之行令我非常失望,因为我没有看到典型的中国特色。我看到的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跟洛杉矶和纽约没什么两样。大街上的中国人都身穿体恤衫和牛仔裤,运动休闲鞋,跟德国街头景象一模一样。当然,我参观了故宫,长城等名胜古迹,但我更对现实生活感兴趣。所以从这点上来说,我很失望,我以为我远游他乡,但实不然。不过,在北京期间我结识了作品售价高出我一倍的中国名画家,与他们一道饮酒吃饭,畅谈,只是没有体会到一点异国请调,没有任何历险和新奇的感觉。

  德国之声:我很想请您谈谈对中国名画家及他们的创作的看法。

  吕佩尔兹:我觉得他们的作品非常有意义,不过我并非毫无保留地欣赏他们的作品。相反,我反对模仿美国式的做法。我不喜欢那种解释性的画作。在我们的美术学院也有不少中国留学生,但我一直很难了解他们的真正想法,我认为,中西方的思想差异较大,亟需加强彼此间的交流。无论德国,还是中国艺术家都无法摆脱自己悠久的传统。我十分欣赏中国的古典艺术。

2007-06-09 09:58:56
yǐnyòngbìnghuífù
迪拜 ?2007-06-09 17:48:53?? yǐnyòngbìnghuífù


外国人始终不能容忍

中国文学与艺术真正地“与西方融合”

在他们眼里,所谓特色,就是“土的掉渣的黄土高原”


前一段时间,汉学家马悦然推崇的一本书,说完全具备了“冲击诺贝尔”

又是一本“很原始的黄土书籍”

包括,对于中国电影,“落后,肮脏”在他们想来,就是“中国特色”

中国的腾飞,他们,根本不去想。

一旦,中国的文学与艺术采用西方的思维

他们就横加指责

这是一种文化“专横”。

_________________
yuèlǎnchéngyuánzīliào     迪拜běiměifēngwénjí
现代诗歌
宾至如归
谈古论今
大雅风文学奖
奥运之光
中外华文诗歌联赛 Poetry Competition
《北美枫》版主议事区
海外新闻 Oversea News
音乐与朗诵
联赛专刊编辑小组
诗海编辑部
《北美枫》编辑委员会
洛夫專欄  Lo Fu's Poetry Column
北美华人文学社理事会
评论鉴赏 Reviews
西方文学 Western Literature
落尘诗社
古韵新音
美哉贴图
开心一笑
健康与美容
Maple News
社区消息 Community News
散文天地编辑部
合作交流
驻站作家
加拿大〈游子吟〉网络格律诗歌赛 Classic Poetry Competition in Canada
诗海室
散文游记
信息中心 News Centre
诗歌联赛组委会
音乐极限
移民心语
内部交流
乐岛编辑部
會議中心 Meeting Room
诗词吟诵
影视频道
名家综述 Expert Review
冻结栏目
Chinese Poetry
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