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说故事 | 现代诗歌 | 古韵新音 | 西方文学 Western Literature |
|
试译 Jane Munro <Beehive - 蜂房>, 请诸位指正
最近被人twist arms 翻译了一首英文诗歌<蜂房>. 就算咱写过瓦匠和木匠,可咱也没说干过伐木,放火烧山和养蜂. 说实话,这是第一次译英文诗歌, 也是第一次以中文现代诗的形式写东西. 只能说苦不堪言. 贴出来, 请大家斧正. 拍砖也可以. 在下先谢过了.
Beehive
By Jane Munro
after the loggers
efficient as the resort’s housekeeping crew
going cabin to cabin, stripping
beds, vacuuming floors, carting out
towels and garbage
after the tree-planters
with their Santa sacks
of seedling firs and cedars
each destined for a stocking
of white plastic
stiff rows marching up the slope
after the fireweed
blooming in tongues of flame, flickering
magenta, pink, lavender—masking stumps
in the forest’s graveyard, licking dry earth
and tinder-box slash, crisp needles and shattered
branches—the refuse
of the operation: old-time loggers going
from show to show, in our woods a decayed trestle,
humps of rotted ties along a level line
behind the berm—men
bunched in shacks: a moving circus
clearing the coast—
when all that’s left to do is wait
for the next harvest—then, the beekeeper
comes in—rattles up the decommissioned
logging road in a pickup loaded with boxes—
sets up his hives
on a slope overlooking the Strait of Juan de Fuca
and on the other side, thirty miles away, the blue
Olympics
builds a village for his queen and her drones—
the lady of regeneration
and her laboring monks
hermiting them away for the summer—
bears don’t upset them
deer browse further a-field—
the bees come and go, feeding on fireweed
below them, fog rolls in and out, blanketing
beaches, rumpling over lower slopes
above them, contrails
like sagging streamers after a party
but here, an alpine clarity in the air
and the sun’s gaze day after day
like a mother keeping her eye on her brood
as they swing, climb, balance and race, pushing
their boundaries, feeding on fireweed
inside, the hives slowly fill
with the thick amber gel of clear-cut honey
to fulfill the promise
of the fourth age, sages say
one may hide away—in a desert,
in a forest, in a cell—and busy oneself
with a ceaseless longing, gathering
nectar, distilling clarity
蜂房
诗Jane Munro 译他乡客
伐木工人 走过
效率令人咋舌
树倒了 圆木码好垛
如同伐木工临时住房的
几位清洁工
从小圆木屋到小圆木屋 撤换床单
吸尘地毯 换洗浴巾
收走垃圾
一切井井有条 干净利索
种树工人 走过
把圣诞老人的大布口袋往背上驮
袋里装满了冷衫 西洋香衫的树种
沿着挂着白塑料标志条的树桩
把各种树种洒播
使树长成后会比齐地横排逐高坡
烧山种草工人 走过
荒火象春草一样荣生闪烁
火舌席卷着 淡紫色 粉红的熏衣草 -
掩蔽了残桩断肢
在密林的废墟上 舔食着土地的干涸
人们劈斩荆棘 敛起来充作
引火的柴禾
戏法是如此变的 旧式的伐木队如同
到处赶场走穴的杂技班
活跃在腐朽的木舞台上
用旧绳捆成的圆木垛 在崖边的窄道上
摆成一条线 人们
聚集在破烂的小木屋
象流动的杂技班
清理着下滑的坡道 -
唯一能作的事是
等待着下一轮的收获 -
接着 养蜂人到来 -
喧哗声摇撼废弃的
伐木小路 搬起一个个木箱
把他的蜂箱安置在
俯瞰着"欢德福卡"海峡的高坡上*
与30英里外 兰色的
奥林匹克半岛 隔海峡相望
为他的蜂后 及其雄蜂建造村舍 -
那负有着蜜蜂王国繁衍职能的女皇
和她的苦行僧似的工蜂属臣
夏日赶着它们出工 -
玩熊不来打扰它们
小鹿也到远处去吃草觅食 -
成群的蜜蜂飞来飞去 觅食于坡下的
荒火烧过后的草地上 如同一团雾
滚滚而来复又去 覆盖了海滩
使低坡显得皱凸不平
空中 奔飞行的蜂群
象宴会厅悬挂的 中间弯曲的横幅彩带
然而此处 天空中高山的清澈
太阳的照射日复一日
如同母亲盯着她新生的幼虫
目光随它们扇动的翅膀 升高 平衡 和滑翔
让它们天天成长 觅食于长满了曼陀罗的草地上
蜂房内 逐渐储满了
那粘稠的 琥泊色的 晶莹透彻的蜂蜜
在履行着一个诺言
哲人们曾说 在第四时代
人可能会隐居起来 - 隐于沙漠
隐于密林 隐于斗室之中 - 整日奔忙
带着一个永无休止的渴望 采集
芳香的花蜜 提取清澈 晶莹的琼浆
注: The Strait of Juan de Fuca : 欢德福卡海峡把加拿大BC省的温哥华岛与美国华盛顿州的奥林匹克半岛分开,使之隔海峡相望
祥见: http://en.wikipedia.org/wiki/Strait_of_Juan_de_Fuca
2007-05-11 16:41:05 |
白水 ?2007-05-11 18:43:13?? | |
哈, 真快手,辛苦了, 谢谢. 没在那儿咬牙切齿的骂我吧
抽空慢慢看, 也得想法子写点什么"鹅, 鹅, 鹅,不怕蜜蜂蛰, 糖浆冲白水, 蜂箱列火车"之类的, 报复一个 |
hepingdao ?2007-05-13 07:16:23?? | |
他乡客是翻译高手
谢谢白水挖掘人才
 |
白水 ?2007-05-13 09:01:03?? | |
hepingdao xièdào: |
他乡客是翻译高手
谢谢白水挖掘人才
 |
PEACE, 人家没问你要稿费, 把我扯上干嘛
总编都说好, 我也不敢EEE了  |
kokho ?2007-05-13 11:47:48?? | |
热闹呀 朋友们。。。
 |
Lake ?2007-05-13 13:19:16?? Re: 试译 Jane Munro <Beehive - 蜂房>, 请诸位指正 | |
戴好面罩,穿上工作服,来捅马蜂窝。
首先佩服这里的翻译大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译作层出不穷。
此首中文译文读起来也通顺流畅。
提出一些看法,目的是使译文能越来越接近原文。
先说说第一节:
他乡客 xièdào: |
最近被人twist arms 翻译了一首英文诗歌<蜂房>. 就算咱写过瓦匠和木匠,可咱也没说干过伐木,放火烧山和养蜂. 说实话,这是第一次译英文诗歌, 也是第一次以中文现代诗的形式写东西. 只能说苦不堪言. 贴出来, 请大家斧正. 拍砖也可以. 在下先谢过了.
Beehive
By Jane Munro
after the loggers
efficient as the resort’s housekeeping crew
going cabin to cabin, stripping
beds, vacuuming floors, carting out
towels and garbage
伐木工人 走过
效率令人咋舌
树倒了 圆木码好垛
如同伐木工临时住房的
几位管家婆
从小圆木屋到小圆木屋 撤换床单
吸尘地毯 换洗浴巾
收走垃圾
一切井井有条 干净利索 |
1 译者在翻译时可以有一些自由发挥, 可我觉得这里是否发挥过度了些?
反复读了几遍,也没在原文中见到黑体字的意思。是否这首诗有一些 background information,还是译者的想象力?
2 housekeeping crew, 我理解不是"管家婆", 而是 打扫房间的清洁工人。除非 "管家婆" 是加给他们的“雅称”?不过,他们不见得都是女性。
3 resort, 译成 "伐木工临时住房", 不大确定。 一般, resort 是 "休闲度假之处" 的意思。
几年前,全家曾到黄石公园旅游,就住在那里的 cabin, 应该可以说是 cabin on the resort 吧。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果认为没帮助,尽可一笑置之。
下面不敢去了,曾被马蜂蜇过 。。。 |
他乡客 ?2007-05-13 14:32:38?? | |
谢谢Lake点评. 你提的地方也正是我苦恼所在. 我是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自由发挥了一些. 因为如果照原文直译, 跳跃性太大, 不懂英文的读者会不知所云. 如第一段, 只有 after the loggers 三个字, 以后就以服务生的打扫房间来比喻伐木工的效率之高. 故我觉得
"效率令人咋舌
,,,,,
一切井井有条 干净利索"
可以从efficient as演义出来,还算是接近原文. 至于
"树倒了 圆木码好垛"
这句是我自己加的. 原文没有. 我是第一次译英文诗歌,不懂能否加入必要解释字句以帮读者理解(如同初等几何证明题,可以添加辅助线一样). 我曾经为中-加政府翻译过政府文件和法律条文. 在咨询过有关专家后, 是允许翻译者添加必要的解释部分, 帮助对方理解,避免产生误解. 因为此时,翻译者本身就是站在专家的立场上了. 所以我一直想听听这方面的高手是怎样处理此类情况. 另外, 把圆木捆好码成垛在后面的诗文里也再次出现过.
2. "管家婆"是为了押韵.有些随便了. 对伐木工人这样的蓝领来说, 翻译成服务生就有点太文了. 我这里有housekeeping crew是女性的假定.
3.对于resort’s , 我也和"高手"( )讨论过resort’s 的翻译法: resort’s 是泛指渡假村旅游胜地,还是特指为伐木工住的临时房子(这个词两种含义都有)?如是泛指,cabin to cabin就是旅馆的房间;如果是特指,cabin to cabin则是用圆木搭的小木屋. 讨论结果双方都认为resort’s 特指为伐木工住的临时房子,cabin to cabin小圆木房到小圆木房 . 而且诗的后面也再次提到破烂的小木屋. 也许我们当时都理解错了.
由于是第一次翻译英文诗歌这样的文学作品, 有好多不懂的地方.也学习到不少东西. 可能我把诗歌当法律条文对待了, 没给读者留出更多的想象空间. 我会再斟酌. 再次感谢Lake兄赐教. 请再批下面的部分. 你带着面罩,穿着工作服还怕什么? 我发现讨论后确实有提高.
 |
Lake ?2007-05-13 16:14:26?? | |
他乡客没蜇我, 很高兴。
你说的也有道理,我比较拘谨,要向你学习。
我只是随口说说自己的第一感觉,不用负责任地。
下面的等其他高人 来点评吧。 |
戴玨 ?2007-05-13 22:42:42?? | |
他乡客 xièdào: |
我是第一次译英文诗歌,不懂能否加入必要解释字句以帮读者理解(如同初等几何证明题,可以添加辅助线一样). 我曾经为中-加政府翻译过政府文件和法律条文. 在咨询过有关专家后, 是允许翻译者添加必要的解释部分, 帮助对方理解,避免产生误解. 因为此时,翻译者本身就是站在专家的立场上了. 所以我一直想听听这方面的高手是怎样处理此类情况. 另外, 把圆木捆好码成垛在后面的诗文里也再次出现过.
|
我認為添加解釋盡量越少越好。譯者有時確實得作些自由發揮,主要是兩種語言和文化有差异,如果逐字譯,有時會令人誤解。但詩歌是種簡練含蓄的文學藝術,譯者盡量別在譯文中解釋自己的理解(處理得不好反而會限制讀者的想像力),只能是作些引導暗示,使讀者不致于誤入歧途。這個當然是個尺度的問題,怎樣才算恰到好處,并沒有絕對的標准。
舉個例子,李白的《怨情》說:“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我見過有種譯文是這樣的:Wet stains of tears can still be seen. /who, heartless, has caused her the pain? 最後那句譯者無疑是作了發揮的,“哪個無情的人給她帶來這苦惱呢?”。這樣的譯文明顯和原文的詞語不一樣。我認為這樣換個說法來翻譯可以接受,但heartless卻做過了頭,因為原文并沒說女主角等待的那人是否無情,那人沒來或女主角恨他并不等于說那人無情,因為那人可能真是個有情人,只是因為某些客觀原因來不了而已。譯者這樣加個heartless無疑會限制讀者的想像的。 |
他乡客 ?2007-05-14 02:43:48?? | |
感谢戴玨的讲解. 我似乎领悟了些道理. 当然关键是尺度,那是艺术中匠人与大师的区别所在.细想起来,"伐木工人 走过,,,,,树倒了"可以算引导性暗示的添加,因为"树倒了"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但是"管家婆"可能就引导过了头. 我会考虑该如何改.  |
1[2] qiányè | 加拿大〈游子吟〉网络格律诗歌赛 Classic Poetry Competition in Canada | 宾至如归 | 移民心语 | 散文游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