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iměifēngwénjí
上城
|
???江夏黄鹤楼
?????289?
?????2007-03-15
????? ?????城的客 cházhǎo上城fābiǎodesuǒyòutièzǐ ???每个诗人都很重要 上城2007-12-07 00:42:15闭着眼睛?耳不忍闻,目不忍视也.只能想出泪水,懂我也.我也在寻思:如果我把眼睁开,且睁得大大的,会不会把你吓死? 中国评论家冷梅2007-10-21 07:06:09闭着眼睛,只能想出泪水! |
|
|
现代诗歌 | 落尘诗社 | 评论鉴赏 Reviews |
|
解剖台上的中国
解剖台上的中国
——读《日本行,中国更行》
许多人认为,汉字简化对教育普及功莫大焉。只要稍稍检视下中国当下的教育现状,就能明白中国人素质进步否,明白问题真正之所在。现在看来那些世纪初激进的改革家,把中国的落后现状归咎为汉字文化,非常愚蠢。“据统计,双音节汉字组成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日本创造的达到70%。”(注.P162)中国现代语有很深的日本化烙印,可中国人不自知。“日本人英语水平不如中国人,但掌握汉字水平甚至超过许多中国人。”中国很多西化而不消化的知识分子,莫名羡慕欧美,简直达到迷信的地步,甚至偏颇到把英文不好的孩子列为不具世界竞争力。大学的英文课程比中文课程多得多,这种不对称的知识输入,只能反映中国教育仍旧积弱积贫。
没有良好的母语修为,即使英文水准再高,也不能给双方增加些什么。如果翻译只是停留在翻译阶段,这翻译又有什么用呢?一个令人讽刺的现实是:很多日本人认为自己才是中华思想的正统继承者。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有很多像“富士康”那样的“代工厂”只能靠廉价的本国劳动力赚取利润,并以能代工一部分日本产品为荣。
日本接手中国文化,接管西方技术,将两者融为一体,可谓智慧至极。大陆人豪爽、热情、旷达善良的天性,但是过分的优越感造成的盲目自闭,熟视无睹,却给他国有利的可趁之机。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精神,却在日本人心中发扬光大。1853年,美国将军率黑船来到日本,日本人果断打开国门,为佩利设立铜像和纪念碑,这种“唯强者是尊”的风范,无不显示了大丈夫的气魄。
“日军进驻曲阜后,派兵把守孔庙,将领参拜。2000多年来,曲阜孔庙很少被破坏,甚至包括侵略者,然而在‘文革’时却遭到大肆破坏。”(注.p148)这与中国人破坏文物,毁佛骂祖,无知落后、愚昧形成鲜明对比。难道侵略者行为一点也不值得中国人学习?也许有一天,我们只有到日本才能看到我们的东西,面对着那唐代建筑的线条只有泪流满面的份。不知心系中国文化的人们的自尊心又该受到怎样的伤害。世纪初革命者的那种民族虚无主义情绪,至少应该对“文化大革命”的内容负责。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日本国内保存了大量中国古籍善本,认真研究汉字文化,进行了很多开创性工作,不仅保留创新发展了中国古艺,而且将之传播到世界上,为世人广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处,人间无处不青山。”毛泽东17岁留的一首《离家》,中国学生不知此诗出自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政治家西乡隆盛,连一代伟人早期立个志也要向日本剽窃。郭沫若,王国维,章炳麟等一代学术大家“群趋东邻受国史”,我们人文科学领域落后日本不止一截。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名存实亡,我们在中国所看到的只不过是地图上的一只鸡而已。我们重蹈希腊人的覆辙,——那就是今天的中国徒存地理意义上的地名。书看到最后,不承认日本人行,确实不行,但我就没看出来中国到底行在哪个地方!一向骄傲的美国人老老实实承认“日本第一”。日本人无愧世界上热爱优良事物的典范。我依旧想起中国的文化教育生态,政治课上共产党的依然正确的“老子天下第一”,如鲁迅《论睁了眼看》中说的逃不脱“瞒”和“骗”。
注1.《日本行,中国更行》王锦思著青岛出版社2010年1月1日版
2011-03-09 00:42:57 |
博弈 ?2011-03-09 07:19:06?? | |
上城很用功啊.
中國漸漸富裕起來, 自由度也慢慢大了, 這樣的反思是很好的, 對後代有益的.
早在2002吧, 我在美國寫了"在中國沒有中國人"為題的詩.
當然, 一般人並不懂也不認同.
不過, 有見識有思想的人, 慢慢進入, 學會思考.
一個新的題目是: 為什麼世人可以如此輕易地輕蔑中國, 毫不費力?
簡體字, 不論從科學上(電腦排版印刷的激光軟體設計), 或文化上都是一個簡化處理, 在根本上的錯誤. 一群人沾沾自喜, 圖顯無知罷了, 無知的帶領群眾, 中國的確卻少有思想有膽識的人. 依我看, 自清末後的百年, 整個是繞了個大彎路, 文人還得混口飯吃,照幾人的本宣科罷了.
在西方, 批評是有思想,有哲學修為的人才做得到的, 極受尊敬的.
幾乎可以這麼說, 西方文明就是建立在批評上, 批評引向創造. |
上城 ?2011-03-16 10:05:52?? | |
我觉得人类一直在退化,国家也是这样,政党也不例外
“贪污腐败,物欲横流”,——倒退成了国民党
“GDP占全球一半,超过美国比重,富裕了”——若干年后就倒退回了清政府
“歌舞升平,天下太平”——一千四百年后,终于退回到了唐朝
也许我们不用再"梦回唐朝"了
退一步来说,也是"进步"了
|
上城 ?2011-03-18 07:34:11?? | |
“1828年,N-韦伯斯特(Noah Webster)编纂出版了《美国英语词典》,从而
使美语合法化。美语的独特之处在于,简化了从英国英语中继承词语的拼写,从
而使其更加实用。这是典型的将语言作为“特定文化”符号的浪漫主义做法。”
——《浪漫主义》(邓肯-希思 朱迪-伯瑞汉姆)
“简化字”就是“英语”中“美语”?这个现象能否从“革命的浪漫主义”出发思考,
与那场运动联系起来,这是一种自觉自发的意识?不过目前的中国在世界上还是“廉价”、
“伪劣品”、“暴发户”、“盗版成灾”的代名词,跟美国没有可比较性。 |
博弈 ?2011-03-18 20:02:55?? | |
漢字的自然演變並不會走到今天這樣的簡體,
不論就科學,人文, 或文化來說; 今天完全是人為的刻意.
如果學校裡兩種都教, 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來失去了些什麼,
失去的可都是菁華. 我以往上網也用簡體, 越來越感到這是不對的.
只懂簡體的,和中華傳統文字的斷層越來越大, 讀不懂古書字帖.
談到字典, 簡體也改了不少正體字的部首, 或是說文解字的原則,
下回你查個字的時候, 看看部首, 看看說文, 有時文字的六書美盡去.
漢字為世界上最獨特的地方就是今人的字和三千年前的字還能相通,
沒有一個文化還保有這個特質. 簡體破壞了一個最偉大難得的傳統.
當然,現在大陸也把四庫全書, 資治通鑑等都改印簡體了, 與我而言,
這是文化上的偽造文書, 歷史前人無法抗議.
幾代後的中國人會不會埋怨今人?
我讀過了所有可能的漢字簡化理論與文字簡化原則,
甚至簡體字與國力民智的關係的說法, 我個人的看法:無稽之談.
隨自然而簡化的情況是會有一些的, 刻意的大量性的簡化, 就是破壞了.
記得我當初到中國去, 感覺那不是中國. 博弈這麼疾呼, 是很單薄的. |
上城 ?2011-03-20 10:01:36?? | |
只有一个东西能解释:主动求变(当然不会是自然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归路)。
古籍排版,不用标点符号都能看得懂的,这个特征,也是别的语言所不能具有的吧。
从世界上文化大国来说,人家都千方百计维护本民族语言。日本也曾有废掉
汉字的声音,但总没有占主流。而国人“一声令下”,什么都丢掉了,
是最不爱惜自己语言的民族,绝无仅有。
我想汉语言、文字凭什么几个专家说改就能改。大人物一声令下,所有的
中国人都得磕头,山呼万岁?
简体字是非常悲哀地存在。文字维系的是一个民族千百年的感情,——这也是中国
始终能走向统一的原因。简体字把这个感情破坏了。从长远来看,非常没有远见,
也不利于汉语全球范围内的推广。 |
上城 ?2011-03-20 10:29:06?? | |
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就在于表意体系.英语单词增减几个字母,最多增加几个新词.
汉字简化,意味一整套哲学的改变.整个体系场域的改变.中国依托文字载体的艺术,
越来越变成少数人的专项了,这难道就是教育的大众,文化的普及?以前我读书,村子
里年纪大的人都说他认得老字(繁体字),很自豪.汉字简化最方便的做法莫过于全部
拉丁化,——我想,即使共产党也不敢承担如此罪责.
现在很多人要去读<论语>,<孟子>,没有文字上的功夫,都是瞎掰.我回想我所受到过
的教育,没有一件真实的东西,没有一个可依靠的价值。 |
山城子 ?2011-03-21 05:47:47?? | |
国家、政党、民族、宗教都是个历史范畴,迟早都要消亡的! |
博弈 ?2011-03-25 06:46:54?? | |
有位大儒曾言, 中國人最聰明, 也最壞, 老百姓最難治理,
所以皇帝,專制仍是最好的辦法, 沒辦法呀. (這個論點也是錯誤的)
我說壞就壞在想要治理, 想要統一, 是誰播下了'祖國'這個概念,
危害百世? 所謂的大一統, 就底來說, 是於文明有害的, 於百姓
是真有利? 歐洲之所以勝出,
百家齊鳴, 紛紛攘攘, 創造力, 活力勝過破壞力. 中國的破壞力
往往可以一下子抹殺許多過去與未來的資產.
當然, 我不是在談台灣, 是在談一個基本的概念, 初看會有些聳人聽聞;
但有思想的人可以深入探討的概念, 開始懷疑, 好好看看歷史. |
山城子 ?2011-03-26 06:21:25?? | |
其实,近两百年的世界历史,百年前就被马克思看穿了! |
1[2][3][4][5] qiányè | 散文游记 | 网友论坛 | 美哉贴图 | 洛夫專欄 Lo Fu's Poetry Column | 宾至如归 | 中外华文诗歌联赛 Poetry Competition | 名家综述 Expert Review | 西方文学 Western Literature | 大雅风文学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