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iměifēngwénjí

老小

???中国大陆

?????27?

?????2010-01-22

???教师

???写作 摄影

?????fāsòngsīrénliúyán

?????fāsòngdiànzǐyóujiàn

?????http://blog.sina.com.cn/laoxiao

cházhǎo老小fābiǎodesuǒyòutièzǐ

散文游记
fābiǎoxīntiè   huífùtièzǐ
播下龙种,收获跳蚤?

进京朝觐,每每经过河北赵县。一见赵县二字,即想起赵县李春建造的赵州桥。
尽管在赵县的土地上多次走过,赵州桥旁边多次路过,甚至一次车就从赵州桥上驶过,但没有一次认认真真、仔仔细细、恭恭敬敬地参观一下赵州桥,瞻仰一下赵州桥。
想想,惭愧,自责。
那可是中国石拱桥的鼻祖,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祖先为我们留下的绝无仅有的经典!
无论如何也要下路,无论如何也要到赵州桥参拜一下,瞻仰一次。
三十分钟路程,很快就到了赵州桥的边上。
一矮胖花衣的农妇把车拦住:停这里吧!收你五块,还有遮阳布。那边十块,还得太阳晒着。
好,好,好!就停你这里——哎!有收据、发票吗?
没有!我个人的,哪来的发票啊!理直气壮,理所当然。
那我们车子丢了,找谁去啊?
不能呢!这么大的车咋会丢哪?农妇不能理解,好像这么大个的车子,藏哪儿去呀。
罢,罢,罢了。交罢钱走人。
跨过一条臭气熏天的小河,前面就是赵州桥。
发臭的小河,分明流淌的就是造纸厂连任何处理都没有的工业污水。刺眼呛人。
赵州桥已经成为一个景点了,四周是青砖的围墙。让人分明感觉不是保护,而是敛财。怪不得游人稀少。
占山为王,修路为钱:此树是我载,此路是我开。要想打此过,留下买路财!
过去车水马龙的赵州桥,如今被围困在一个小院里,被当地人保护,为外来人参观,而且桥下湍急的流水也变成了一汪静寂的死水,大约只有雨天,桥下才会有些从天而降的活水。
如此的结局,如此的境遇,不知大桥建造者李春们有何感想,发何感慨。
赵州桥,我们耳熟能详。小学语文课本里就有《赵州桥》,初中语文课本又有茅以升先生《中国石拱桥》的文章,历史课本里中华文明史,一样少不了赵州桥。
走在拱形的桥面上,桥面的仙迹清晰可见。传说中张果老倒骑毛驴在桥上走过留下的驴蹄子印;柴王爷推车过桥轧下的车道沟印和膝盖跪下的膝盖印。这些仙迹至今仍是当地人,还有外来游人津津乐道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
河北赵县县城南五里,一条大河洨河。洨河发源于河北西部的井陉山。古代,水势很大,夏秋两季,大雨来临,雨水泉水一并顺流而下,沿途汇合几条河水,形成了汹涌湍急的洪流。因此,洨河两岸的居民和来往的行人,感到非常不便。
赵县百姓的困难,著名工匠祖师鲁班知道了。他特地远道赶来,施展出卓越的技术,在一夜之间就造好这座赵州大石桥。
赵州桥造好的消息,很快地传遍了四面八方。远近居民怀着惊喜的心情,争先恐后前来参观。这个奇迹惊动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驴背的褡裢里一边装上了“太阳”,一边装上了“月亮”,要从桥上走过。这还不算,张果老存心要和鲁班开个玩笑,他又约了柴荣,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独轮车,一道来到桥头,开口问这桥能不能让他们两人同时走过。
鲁班刚把大桥修好,正十分得意,不以为然地说:“这么坚固的石桥,还经不起你们两人走么?”不料他们上桥以后,把桥压得摇摇欲坠。鲁班一看情况不妙,赶忙跳下桥去,用手使劲托住桥身东侧,才使这两位仙人带着日月和五岳名山顺利通过。
从此,桥上留下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仙迹”:张果老的驴蹄印和斗笠颠落压成的圆坑;柴荣因推车力过猛,一膝着地压成的膝盖印和车道沟。
沿桥边石阶,拾阶而下。
亲见赵州桥用单孔石拱跨越洨河。接近半圆的拱形石桥横跨河上,美如长虹卧波,满月出海,文人撰联:
如月出云,
长虹饮溪。

水从碧玉环中过;
人在苍龙背上行。

驾石飞梁尽意虹,
苍龙惊蛰背磨空。
由于没有桥墩,既增加了排水功能,又方便舟船往来,石拱的跨度为37.4米,连南北桥堍(桥两头靠近平地处),总共长50.82米。
李春们就地取材,选用附近州县生产的质地坚硬的青灰色砂石作为建桥石料,在石拱砌置方法上,均采用了纵向(顺桥方向)砌置方法,就是整个大桥是由28道各自独立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而成,拱厚皆为1.03米,每券各自独立、单独操作,相当灵活,每券砌完全合拢后就成一道独立拼券,砌完一道供券,移动承担重量的“鹰架”,再砌另一道相邻拱。这种砌法有很多优点,它既可以节省制作“鹰架”所用的木材,便于移动;同时又利于桥的维修,一道拱券的石块损坏了,只要嵌入新石,进行局部修整就行了,而不必对整个桥进行调整。
采用这样单孔的巨型跨度,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创举。石拱跨度很大,但拱矢(石拱两脚连线至拱顶的高度)只有7.23米。拱矢和跨度的比例大约是1:5。可见桥高比拱弧的半径要小得多,整个桥身只是圆弧的一段。这样的拱,叫做“坦拱”。坦拱降低了桥的坡度,方便往来的车马行人。更为高超绝伦的是,在大石拱的两肩上各砌两个小石拱,从而改变了过去大拱圈上用沙石料填充的传统建筑型式,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发明。其优越性在于既减轻桥体的重量,节省填腹的材料,又充分利用小拱对大拱所产生的“被动压力”,从而大大增强了桥梁的稳定性。经计算,四个小石拱留下的空洞,可以减少填料180立方米,合700多吨。这不但省工省料,还减轻桥身净重的15.3%,从而降低了石桥对两岸地基的压力,相应增加了桥梁的安全系数11.4%,延长了桥梁使用的期限。另外、四个小拱留下的四个空洞,增加排水面积16.5%。在洪汛季节,桥下过水面积增大、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大拱之上加两对小拱,均衡、对称,给人一种轻盈的美感。这个精巧的造型,使得赵州桥更加壮丽多姿。
当年鲁班为救石桥跃身跳入河中,用手力顶石桥的手掌印,据传因东侧一度塌毁重建,非常遗憾,鲁班的手印已经不见了,但是其余的“仙迹”都留存下来。
鲁班的手掌印不见了,但是,据说桥腹上真的有手掌印。而这手掌印应应是一种工程标记,表示万一桥发生裂痕,可在手掌印处暂时支撑,以免立刻坍圮,可以从容维修。
鲁班们,李春们真是考虑得太周到了。不像今天的我们那么毛糙,那么不负责任。
《小放牛》里所歌唱的就是这一段生动的传说:
女:赵州石桥什幺人修?
玉石栏杆什幺人留?
什幺人骑驴桥上走?
什幺人推车轧了一道沟……
男:赵州石桥鲁班爷修。
玉石栏杆圣人留。
张果老骑驴桥上走。
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从侧面观看大桥,清楚地看到,石块之间有双银锭形的铁质连接固定装置,人称“腰铁”。这是为了使相邻拱石紧紧贴合在一起,在两侧外券相邻拱石之间都穿有起连接作用的。各道券之间的相邻石块也都在拱背穿有“腰铁”,把拱石连锁起来。而且每块拱石的侧面都凿有细密斜纹,以增大摩擦力,加强各券横向联系。这些措施的采取使整个大桥连成一个紧密整体,增强了整个大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从大桥的侧面石阶可以上至大桥单孔肩上的小孔,小孔的石面已经被磨得光滑油亮,想是当地的儿童少年溜滑所致。
人们总是能从坠落、下降中获得快感、愉悦。但是上升、进步、升华、成就、成功往往是艰辛的,艰苦的。
尽管石面光滑油亮,人要站住脚都很难,但是我发现,小孔的石壁上仍然有许许多多“某某到此一游”的刻字,真是难为那些南来北往的游人了。
那些刻字的游客“到此一游”之后,可能一生之中不会再次到赵州桥来,也可能他们不知道有这样的诗句: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燃烧。
……
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
(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看着歪歪扭扭,拙劣幼稚的文字,让人觉得可笑、可怜。
大桥下游,当地人还建有一座风雨桥,里面有大约是赵县八景一类的内容。令人汗颜的是,这桥远远晚于赵州桥,可是已现颓败之态。
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距今1400多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一共才修缮9次。但是,大桥至今巍然不动,傲然矗立。
李春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严格周密勘查、比较,选择了佼河两岸较为平直的地方建桥,这里的地层是由河水冲积而成,地层表面是久经水流冲涮的粗砂层,以下是细石、粗石、细砂和粘土层。根据现代测算,这里的地层每平方厘米能够承受4.5到6.6公斤的压力,而赵州桥对地面的压力为每平方厘米5—6公斤,能够满足大桥的要求。选定桥址后在上面建造地基和桥台,自建桥到现在,桥基仅下沉了5厘米,说明这里的地层非常适合于建桥。
为了减少桥台的水平移动(即由大桥主体的水平推力造成的桥台后移),李春采用了延伸桥台后座的办法,以抵消水平推力的作用。为了保护桥台和桥基,李春还在沿河一侧设置了一道金刚墙,一方面可以防止水流的冲蚀作用,另一方面金刚墙和桥基、桥台连成一体,增加了桥台的稳定性。由以上措施保证了大桥具有坚固的桥台,提高了大桥的坚实程度。
联想到今日大江南北大桥垮塌事件频繁出现,危桥病桥随处可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方法,填补国内国际空白大肆报道,不知道那些桥梁专家、建筑专家,面对赵州桥,面对李春等先祖们,有何脸面,有何托辞。
要知道,如今造桥,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过亿。李春们当年建造赵州桥花了几个钱?
德国诗人海涅有一句名言:“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马克思在讥讽模仿他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时重复了海涅的话。
面对此情此景,不知道李春们有何感想,发何感慨。
我们有着优秀的历史传统,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但我们扪心自问:优秀的历史传统,我们继承了吗?深厚的文化积淀,我们汲取了吗?
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我们不汗颜,我们不警醒?
龙种绝迹,跳蚤泛滥。
我们大汗淋漓,战战兢兢才对。
面对经典的赵州桥,我有如此的感想,如此的感慨。

2010年6月20日办公室

2010-06-19 18:41:03
yǐnyòngbìnghuífù
荷梦 ?2010-06-22 05:57:07?? yǐnyòngbìnghuífù


悲哀~~~

_________________
yuèlǎnchéngyuánzīliào     荷梦běiměifēngwénj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