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iměifēngwénjí

就爱北美文学

?????12?

?????2010-02-24

?????fāsòngsīrénliúyán

cházhǎo就爱北美文学fābiǎodesuǒyòutièzǐ

散文游记
fābiǎoxīntiè   huífùtièzǐ
【原创】烧青苗和炸老鼠眼

  “烧青苗”和“炸老鼠眼”
  张小平
  元宵佳节,似乎从古到今,从江南到塞北,从东海之滨到西部边陲的帕米尔高原,都有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以观灯猜谜为盛,于是辛稼轩写下了“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一夜鱼龙舞”的灯市盛况,于是发生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罗曼蒂克的爱情故事,也留下了“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的无尽遗恨。
  我们家乡的先民虽然贫穷,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比踏上小康之路的当代人还要强烈。于是通过“烧青苗”来判断年成的好坏,祈祷菩萨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通过“炸老鼠眼”来降低损失,确保颗粒归仓,能够丰衣足食。
  “烧青苗”最有意思。好多男孩子在两天前就开始准备了。他们到生产队的场头上偷上几把草,看场的老汉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晒着太阳假装睡觉,就当没看见一样,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小伙头儿是在准备“烧青苗”呢,自己小时候也好不到哪去;再说乡风如此,挡也挡不住的。偷足了草,还要到田坎地头找些枯芦竹,到圩子上老榆树上折些枯树枝才成。然后,细树枝、枯芦竹、干稻草混在一起扎成腿子粗的一束,少说也要三尺长才成。我记得,最长的超过三米。然后,藏到破窑洞或者人迹罕至的干燥的田间墒沟里。到了元宵节晚上,早早地吃过晚饭,抓上一把“炸老鼠眼”的蚕豆,跟父母招呼一声就出门了。父母知道,孩子去“烧青苗”,这时候也分外的宽容,嘱咐一下“火烛小心”,也就放行了。有那好胜心强的,从棉袄里撕出点棉花在家里煤油灯里蘸点火油,点起火来就方便多了,而且火头旺得很。
  到了田间,大家竞相点起自己的火把来,在田间的小道上欢叫奔跑,嘴里嗷嗷的叫着,其兴奋之状,如同今天的粉丝看到朝思暮想的偶像一般。有那几个好斗的,还会把手持的火把当做武器做攻防之用。这时候,谁的火把最亮,燃烧的时间最长,谁就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庄上几个德高望重的老者会在孩子燃着的火把中从火的颜色判断今年的天气,是风大还是雨多,从中思考开春的日子该怎么过。说句实在话,当时的人都饿怕了,生怕死人呢。
  “炸老鼠眼”一说,我以为当初一定是一位馋嘴的先人想出来的。说是元宵节这天,必须要炒上一锅蚕豆,随着蚕豆在锅里荜拨作响,家里地里那与人争粮的老鼠眼睛也随之变瞎,瞎老鼠偷不到粮食只好饿死。咱种田的少浪费了粮食就相当于多收了,足食也就有望了。然而,今天的我想,大概是因为过年炒的蚕豆到了正月十五一定吃完了,孩子的馋瘾没过足,大人的胃里空太多,于是想出“炸老鼠眼”的说法来,补点年气,也说不定呢。不过,作为“炸老鼠眼”的最大的收益者——家庭中的孩子,是无论如何也要“炸老鼠眼”的。
  这天,妈妈从田间收工,孩子就会间接直接的提醒妈妈:“要炸老鼠眼呢!”妈妈往往顾不得洗去脸上的泥土,从橱柜脚下的小坛里抓上几把准备夏天做“咸菜豆瓣汤”的蚕豆,放倒淘箩里到码头上洗洗,就倒到锅里让孩子烧火,一边嘱咐“火要小,不能熄!”一边翻炒,也就是那么几分钟,心急的孩子就会问:“妈妈,可曾熟的?不能炒焦了!”妈妈知道,孩子想吃呢。于是笑着用铲子从锅里铲出一粒,送到孩子手边,说:“你尝尝看,熟了没有?慢点儿,别烫了嘴!”孩子往往连壳也不吐,蚕豆在嘴里咝咝地转上两转,烫烫的软软的吃下,含糊的说:“妈妈,怕的熟了!”妈妈嗔怪说:“麻脚小啊,妈妈晓得。锅里哔哔叭叭的响,闻到豆香,才真的熟了呢!”孩子在灶膛前只是嘿嘿的傻笑,火光映得孩子的小脸红红的。
  元宵,总会引起我太多的回忆和思索。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小学 张小平 邮编:225724 电话:13775770649 gxzhangxp@163.com
  
  

2010-02-26 22:41:27
yǐnyòngbìnghuífù
荷梦 ?2010-02-27 02:09:48?? yǐnyòngbìnghuífù


有趣的民俗,很少见到这样专属于孩子的民俗呢!问好!

_________________
yuèlǎnchéngyuánzīliào     荷梦běiměifēngwénj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