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现代诗歌 |  | 散文游记 |  |     |  |  所謂淒涼況味   (好文轉貼) 
 讀了蔣芸的一篇這樣的文章,心有同感,實在是我的寫照,請大家來讀讀她的優美文章:
 <所謂淒涼況味>
 2009年07月19日
 一個詩人對另一個詩人說:我寫不出詩,我的技巧把自己囚禁了……另一個詩人的回答則是:寫不出是因為你的生活太滿足了……
 這兩大詩人的對話令人發出會心的微笑之餘,還會產生不少疑惑不解各種聯想,前者是邵洵美的困局,後者是徐志摩的開解,邵認為自己要求太高,技巧太熟練反而成為寫詩的絆腳石,徐則羨慕邵的生活太幸福太滿足不太符合文窮而後工;沒有壓力,沒有痛苦,沒有失意,又怎麼會有詩?一個有藉口有自信,另一個有安慰有羨慕,至於是否每一個詩人都然此說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也可別忘了,說這些話時,這兩個詩人都還年輕,都是花月正春風之時,還不曾朝來寒雨晚來風的年代。
 邵洵美比徐志摩長壽,也不過在人世活了六十二年,照陳子善在編洵美文集中所言,邵晚年淒涼寂寞,這與徐志摩在上一個世紀三十時代說他生活太滿足,差別太大了,若是說太幸福,太滿足能叫詩人寫不出,那麼黃昏歲月的淒涼寂寞,怎麼又變成了欲說還休了呢?也不見得靈感之神能叫困頓中的詩人化成翩翩詩章,反而只在評論,翻譯,編輯方面的作品居多,而這位一代才子最後在文革中也免不了牢獄之災病逝,一個黑暗的時代;無數悲劇幕開幕落,邵也不能倖免,徐志摩幸虧走得早,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更符合一個詩人的結局。
 
 
 邵洵美的新月時代,那種人文之風隨着政治局勢的變遷而帶來莫大的變化,說他淒涼寂寞不算到位,對於一個懷抱着浪漫情懷的文人而言,創作的生命,需要無拘無束的自由,需要朋友之間的來往互動,需要種種養份來提昇個人的境界,在那美好的舊日時光裡,他有太多作品紀錄着當時的人與事,對於同時期的文人,邵也有過很直率的批評,譬如說到魯迅的有天才,沒有趣味,說到茅盾有趣味沒有天才,說到郁達夫,則有天才又有趣味,對於與他來往較密切的徐志摩,反而只說他努力於獨創詩的語言,說他圓融的技巧,說他詩中那天真的訴說可以叫人鍾情等等,卻沒有評人,也許他們從彼此對照中可以看到自己的身影,情到深處反而無言,正如東坡居士的海棠雖好不留詩吧。
 有一種寂寞與淒涼況味,是生命中有些無可取代的人離開了,是一個美好的時代終結了,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新月時代的文人,文風早已蕩然無存,其實早在邵洵美仍然活着的最後歲月,他的老朋友,同一個年代的人已經一個個走了,從四五十年代,走到了六十年代。巴金、老舍、茅盾、魯迅、卞之琳、臧克家、戴望舒、梁實秋、胡適之,浪花淘盡了多少千古風流人物,不同的是那一個時代的苦難折磨與迫害已不能只說是一個個浪花,而是一張張殘缺無言的嘴,也難怪詩人再也無詩,無散文,無復當年浪漫瀟洒,到了這個時候他還能向誰去說我寫不出……幾十年後,再重看這些民國文人,那縱橫的才氣那情味趣味,那些冷語雋言能不掩卷嘆息?
 
 
 (蔣芸)
 
 2009-07-18 19:13:32
 |  | | sfiawong ?2009-07-18 23:37:43?? |   | 
 
 有關邵洵美的:-
 
 歷史對邵洵美實在不公平,尤其是魯迅給他評語太過份了!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 莎士比亞
 作為詩人及出版家的邵洵美
 另眼看作家系列之十二
 蔡登山 ◎ 文字工作者
 邵洵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知名的唯美/頹廢派詩人、出版家和文學活動家。但現在知
 道邵洵美的人已經不多了,而在這些知道的人的印象中,總認為他不過是個「紈袴子弟」、公
 子哥兒,並無足觀。這很大是受到魯迅的影響,魯迅在他的〈拿來主義〉中,這樣寫著:「因
 為祖上的陰功,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問他是騙來的⋯⋯或是做了女婿換來的」。這個評語,
 底下注明「諷刺的是做了富家翁的女婿而炫耀於人的邵洵美之流」。這成為後人對邵洵美的第
 一,也是唯一印象。「有富岳家,有闊太太,用作陪嫁,作文學資本」,一時成為定論。難怪
 後人慨歎,魯迅一條注釋,掩埋邵洵美一生。
 魯迅罵邵洵美為「盛家贅婿」,並對其諸多攻擊。然而若就其身世而觀之,邵洵美的父
 親娶盛宣懷的四女兒為妻,邵洵美的伯父邵頤的元配夫人是李鴻章之女,邵洵美可說是生於官
 宦之家,而盛佩玉是盛宣懷長子的女兒,與邵洵美是表姊弟。邵、盛兩家原本都是有錢人,其
 實並不存在邵洵美高攀的問題。魯迅不厭其煩地提到富家女婿,並似乎認為因此而一切均無足
 觀,是不免淪為情緒上的「嘲笑」與「謾罵」了。
 邵洵美(1906 - 1968),祖籍浙江餘姚,生於上海。眉清目秀,長髮高額,有「希臘式完美
 的鼻子」的美男子邵洵美,在更多記載裏是有點「紈袴子弟」的味道。有人評價他年輕時的生
 活,幾乎就是《紅樓夢》裏描述的「大觀園」的翻版。他好酒好賭,陳定山在《春申舊聞》中
 就說過,經常在花木交蔭的宅第裏「一擲呼蘆,輸贏百萬」,他們賭的籌碼,不是金錢而是道
 契。他講究雅賭,認為賭博有「詩意」,因此看不起那些世俗賭徒。據說,他越輸錢,詩寫得
 越好。他說:「一贏到心慌,詩就做不成了。」因此自稱「賭國詩人」。
 陳定山又說,他更有賈寶玉愛紅的毛病兒,因為皮膚太慘白,因此出門前要薄施些胭脂,
 他自稱這是學唐朝人風度。他和江小鶼一樣留著山羊鬍子,他覺得這樣才美。他愛畫畫、愛藏
 書、愛文學,在自家豪宅裏辦文學沙龍,來往的人川流不息。他為人寬厚仗義,無論好友或陌
 生人,他都常常接濟。
 邵洵美中學就讀於上海聖約翰中學,後轉學南洋路礦學校(上海交通大學的前身),1923
 年畢業。1925 年 2 月,乘船赴英留學。先在劍橋大學讀預科,後來考進劍橋大學的伊曼紐學院
 (Emmanuel College of Cambridge University)經濟系。據邵洵美的女兒邵綃紅說:「有一天,他在書
 堆裡發現自己在羅馬買的一張希臘女詩人莎茀(Sappho)像的印刷品。這畫像為他造出許多離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民國97年1月號.
 作為詩人及出版家的邵洵美─另眼看作家系列之十二
 奇的幻想,於是,寫滿了詩句的草稿越積越多了。他對這位女詩人發生極大的興趣,從此他最
 重要的工作就是用新詩的自由體裁去譯她的《愛神頌》,新詩成了他的信仰和將來了。莎茀的
 詩被人發現的一共只有五、六十個斷片,洵美在正式課程之外,憑自己的想像把它們連繫起來
 寫成一齣短劇。經穆爾先生的介紹交海法書店印刷發行。那冊劇本印得特別講究,紙張是劍橋
 大學出版部轉買來的手造紙,封面的圖樣又是請英國木刻名家吉爾先生設計的。但是,這本小
 冊子上櫃,竟然一本也沒有賣掉。不過,從此,洵美有了個『希臘文學專家』的稱號。」
 邵洵美曾自己說過他從發現莎茀而知道了史文朋(A. C. Swinburne,1837 - 1909)。又因史文
 朋而熟知了拉斐爾前派作家,並得知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1821 - 1867)和魏爾倫(Paul
 Verlaine,1844 - 1896 )。這也標示了邵洵美從唯美主義(史文朋)到象徵主義(魏爾倫),同時
 也從「字眼、詞句、音節」等「形式」到「意象」。
 學者盛興軍說:「邵洵美在二十、三十年代的中國詩壇是有著自己的獨特貢獻和一席之
 地的,尤其是他對西方唯美主義文學的譯介和為此而進行的詩歌探索,對推動中國詩歌的現代
 轉化,以及現代派詩歌在中國的興起,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從他身上,我們似乎可以窺見
 『五四』浪漫主義詩歌向象徵主義詩歌轉換的影子。眾所周知,西方唯美主義者最終都無一例
 外地滑向頹廢,並最終導致『對生活本身的唯美化的理解』,從而使『唯美的個人主義肆虐泛
 濫』。中國的唯美主義者也難例外。『這是因為當人自覺到頹廢乃是人生以至文化和歷史的宿
 命,並因而成為頹廢主義者之後,如何在日趨頹廢的有限人生中獲得最大的個人享樂,便成了
 他們最為關心的問題。進而在頹廢主義者看來,只有對人生和藝術採取唯美的態度,即為生活
 而生活、為藝術而藝術,他們才能渡過頹廢的人間苦,並可望在生命的頹廢途中獲得最大的個
 人享樂。』」
 1926 年 6 月下旬,邵洵美中斷在英國的學業返國。次年 1 月 15 日(農曆 12 月 12 日),在
 上海南京路前跑馬廳對面的大華舞廳(卡爾登飯店)與盛佩玉舉行婚禮。1928 年 3 月,邵洵美
 創辦金屋書店,地址在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斜橋路口,斜橋總會隔壁。據章克標說,「金
 屋」這個名字的取義,既不是出於「藏嬌」的典故,也不是緣於「書中自有黃金屋」的詩句,
 而是由於一個法文字眼即「La Maison dor」翻譯過來的。書店出版的主要是文藝類書籍,以唯美
 派的作品居多。學者張偉說:「金屋書店開辦後究竟出了多少書,一直沒有人統計過,僅就筆
 者粗略翻過的,應該在三十種左右。範圍大致包括這幾類:(1)獅吼社同人的著作,如滕固的
 《外遇》、章克標的《銀蛇》、黃中的《嫵媚的眼睛》、邵洵美的《一朵朵玫瑰》等。(2)朋
 友的作品,如郭子雄的《春夏秋冬》、盧世侯的《世侯畫集》、朱維基的《奧賽羅》、張若谷
 的《文學生活》等。(3)朋友相託之書,如夏衍的《北美印象記》、王任叔的《死線上》、陳
 白塵的《漩渦》等。這些書均屬文學範疇,多為小說、詩歌、文藝理論和譯著,大都具有唯美
 色彩,很少有暢銷書。」學者倪墨炎說:「從金屋的書目看來,邵洵美辦書店,根本不圖經濟
 利益,只是為自己出書方便,為朋友和朋友的朋友出書方便。有朋友求他,他會豪爽地給予幫
 助,有些書稿接受下來,書還沒有出他會先付稿酬。金屋書店雖然沒有出版轟動一時或在文化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 莎士比亞
 史尚有一定地位的書,但也沒有出不堪一讀的書。」
 同年 7 月,邵洵美又主編復活《獅吼》半月刊,至年底共出版 12 期。1929 年 1 月,由邵洵
 美、章克標共同主編的《金屋月刊》創刊。1930 年 9 月,《金屋月刊》出至第 12 期後停刊,獅
 吼社也解散。但在獅吼社基礎上形成的這個唯美/頹廢主義作家群,並未停止活動,他們仍以
 邵洵美、滕固和章克標為中心,依託金屋書店及其後身—時代圖書公司為陣地,繼續從事唯
 美/頹廢主義的文藝運動,直到三○年代中期以後才漸漸分散。
 邵洵美的第一本詩集《天堂與五月》1927 年 1 月在光華書局印行,該詩集收錄的是他留
 學至回國期間的詩作。第二本詩集《花一般的罪惡》1928 年 5 月在金屋書店出版,從詩集的名
 稱,就知是從波特萊爾的《惡之華》脫胎而來的。也許是因為聲氣相同,同為唯美派作家的
 張若谷對於邵洵美的詩表示了更多的理解,在〈五月的謳歌者〉中,他介紹了詩人,同時對
 《天堂與五月》表示了欣賞的態度。他指出,邵洵美吸收了西方文學資源,詩歌寫作深受法國
 惡魔主義的影響,歌頌色欲與肉感,在罪惡中找尋快樂,然而又有大膽的反抗,表現了熱情而
 又苦悶的靈魂。新月詩人陳夢家對於邵洵美的詩歌藝術也有一段優美的評價,他說:「邵洵美
 的詩,是柔美的迷人的春三月的天氣,豔麗如一個應該讚美的豔麗的女人(她有女人十全的
 美),只是那綣綿是十分可愛的。〈洵美的夢〉,是他對於那香豔的夢在滑稽的莊嚴下發出一
 個疑惑的笑。如其一塊翡翠真能說出話讚美另一塊翡翠,那就正比是洵美對於女人的讚美。」
 當然負面的評價也一直存在著,在《花一般的罪惡》問世後,曾招致不少指責。有位化名
 孫梅僧的作者認為:一、這部詩集使人看不懂,沒有線索可尋,對讀者不負責任;二、詩人深
 受唯美主義的影響,身上有莎弗和史文朋的影子,本應用全副精神去創造美,但卻完全走錯了
 路;三、詩歌有很多地方只是火、肉、吻、毒、蛇、唇、玫瑰、處女等的堆砌。這篇批評使邵
 洵美深為不滿,並專門寫了一篇長文進行辯駁,認為批評者沒有深入到詩歌藝術內部,只是用
 道德禮義來指摘,根本不懂詩。但是,孫梅僧的文章卻也點在了要害,他指出了邵洵美的師承
 對象—唯美主義,並且看到了其詩肉感、頹廢的一面。
 1927 年 6 月徐志摩和朋友們在上海創辦新月書店,次年 3 月《新月》月刊創刊。1929 年新
 月書店因虧空太多,資金週轉不靈,徐志摩向邵洵美招股。邵洵美為了徐志摩的情誼,結束了
 自己的金屋書店,將資金投入新月,以「邵浩文」的名義作為發行人。後來更接任新月書店
 的經理,章克標回憶說:「洵美可以說是為了志摩的緣故而去加入新月書店的。時為 1931 年 4
 月。他當然無法實幹,於是委託了林微音(案:海派的男作家)去上班,代行管理日常事物。
 志摩和洵美兩人擬訂了改革《新月》的辦法,要改變《新月》月刊的搖擺不定。他們先是想使
 《新月》側重文學藝術方面,少談政治,不參加爭權奪利,以省卻遭到許多麻煩,或者從這方
 面去打開出路,求得營業上的發展。但是這個設想提出之後,就被羅隆基一口否定。當時羅在
 編《新月》。他是熱心於政治的,不同意這種改變。」、「新月書店改革的事情,因此議而不
 決,只能照舊拖延下去。洵美的設想,也因此落了空。不久徐志摩去北京所搭乘的飛機在山東
 濟南附近黨家莊的開山失事,志摩升天,洵美陷入於更加孤立的情勢,更加有力無處用,只好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民國97年1月號.
 知難而退了。後來新月書店由胡適之同商務印書館談妥,歸商務接收,由商務出一筆錢,代新
 月清償債務,新月書店存貨全歸商務接收,新月書店出版的書冊可以由商務印書館繼續出版。
 這樣就結束了新月書店。」
 而在《新月》月刊刊行期間,徐志摩、邵洵美、陳夢家、方瑋德、方令孺等人,在 1931 年
 1 月 20 日還辦了一個《詩刊》。開始由徐志摩主編,後由邵洵美接編,由新月書店發行。《詩
 刊》繼承《晨報副刊》的詩歌作風,在刊行過程中,曾培養出陳夢家、方瑋德、卞之琳等有影
 響力的青年詩人。徐志摩死後,《詩刊》失去了領導人物,在 1932 年 7 月便宣告終刊,只出了
 4 期。
 做為一個出版家,邵洵美可說是興致勃勃的,他幫助徐志摩的新月書店,後來他也接辦張
 光宇、正宇兄弟及葉淺予的《時代畫報》。而也因此成立「時代印刷廠」及「時代書局」。章
 克標這麼回憶的:「《時代畫報》那時用銅版印刷為主,封面及裡面的彩色插頁用三色版,製
 版和印刷都較麻煩,而且價貴,對於用紙的要求也高,因之成本就高。如改用影寫版來印,製
 版可以簡單些,用紙的要求也不那樣苛刻,可以減低成本。要同《良友》競爭,這是一條路,
 洵美下決心要辦一個影寫版的印刷廠,一方面是為印刷自家《時代畫報》,再是引進先進技術
 來推進中國的印刷事業。洵美果然變賣了一點房地產,向德國洋行訂購了影寫版的比較新式的
 印刷機。開辦了時代印刷廠。同《時代畫報》出版機構合起來名叫時代圖書印刷發行公司,即
 包括時代書局及時代印刷廠兩個部分。」
 1932 年 9 月 16 日,邵洵美與林語堂合辦《論語》半月刊。說到《論語》這份雜誌,一般人
 都將它歸功於林語堂,但實際上就和《論語》關係的密切程度,邵洵美實不亞於林語堂。除了
 出版發行和一切雜務瑣事都由時代書局包攬外,雜誌的盈虧也全部由書店承擔。在資金方面,
 林語堂一開始出了一些,第 10 期後就完全由邵洵美獨資。至於編輯人選,最先幾期,先後由章
 克標、孫斯鳴實際負責,到了十幾期,方由林語堂接替。邵洵美說:「這時候《論語》已日漸
 博得讀者的愛護,銷路也每期激增。林語堂先生編輯以後,又加了不少心血,《論語》便一時
 風行,『幽默』二字也成為人人的口頭禪了。」後來林語堂因編輯費的事和章克標的矛盾逐漸
 加深。正巧此時良友圖書公司準備辦刊物,林語堂便以承包方式為良友辦《人間世》,於是在
 28 期後林語堂辭去編輯工作,改由陶亢德接編。後來陶亢德又去編《宇宙風》,自第 82 期起
 由郁達夫任編輯,但實際上是邵洵美主編。110 期起由邵洵美、林達祖合編,一直到終刊的 177
 期。(其中 118 - 121 期,4 期由李青崖主編)。
 邵綃紅說:「 1935 年是上海時代圖書公司最興旺的時期,一度同時出版 7 份雜誌,因其
 出版日期的參差,每隔 5 天就有兩份與讀者見面。總共算起來,那時『時代』旗下雜誌已有讀
 者近十萬。」據張偉的說法,當時「時代」號稱擁有 9 大刊物,按創刊時間依次為:《時代》
 畫報(1929 – 937)、《論語》(1932 – 1937,1946 – 1949)、《十日談》(1933 – 1934)、《時代
 漫畫》(1934 – 1937)、《人言周刊》(1934 – 1936)、《萬象》畫報(1934 – 1935)、《時代電
 影》(1934 – 1937)、《聲色畫報》(後改周報,1935 – 1936)、《文學時代》(1935 – 1936)。
 作為詩人及出版家的邵洵美─另眼看作家系列之十二
 10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 莎士比亞
 這些刊物裝幀漂亮,內容豐富,有些在當時堪稱獨樹一幟,起著引領時代潮流的作用。如《時
 代漫畫》出版時間長達三年半,擁有百人以上的作者群,發行數量達一萬冊,是民國期間我國
 出版時間最長、影響也最大的漫畫刊物。《人言周刊》兼蓄時論和文學作品,風格鮮明,出版
 期數多達 115 期,作者群包括胡適、郁達夫、林語堂等名家。
 學者王小敬認為,半個多世紀以來,由於種種原因,對於邵洵美的研究,沒有形成一定規
 模,存在大量空白。至今,邵洵美的文集尚未整理出版,研究工作的開展存在很大困難。但儘
 管如此,邵洵美在三十年代的上海文化界,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是不爭的事實。他編輯、出
 版和發行了大量刊物,在今天看來,都是在文學史、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刊物。
 在妻子盛佩玉的回憶中,邵洵美一生除了讀書、買書、寫書、譯書、出版書,別無他求,
 甚至為此賠光了家產。抗戰開始後,邵洵美已經窘迫到需要租房居住,卻還是主辦了抗日刊物
 《自由譚》和《公正評論》。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寫成後,他幫忙翻譯成英文,「字斟句
 酌」,並在自己刊物首次公開發表。到後來,這位昔日大少爺,只有靠變賣祖傳的印章,才能
 請得起老友吃一頓飯。更往後他被捕入獄,幾經波折,淪落到借錢度日,不過儘管如此,他
 「唯美之心,終究不改」,還是要用老媽子的刨花水,把頭髮梳得油光水滑。他依然是不折不
 扣的邵洵美。
 
 |  | | 荷梦 ?2009-07-29 16:15:40?? |   | 
 
 由此帖方知邵洵美其人其事。。。
 
 |  | | sfiawong ?2009-07-30 04:46:34?? |   | 
 
 
 
 
	  | 荷梦 xièdào: |  
	  | 由此帖方知邵洵美其人其事。。。 |  
 哈,原來邵洵美,其人如港稱的義氣仔也,他也出過不少力文化界,但以前多給人們誤解了,是多麼可惜.他英俊如現代明星張國榮哥哥一樣,曾是法國留學生,文學詩社等的創辦者, 完全不簡單的文文,因人的誤會,文人傍上就沒了名氣.該可說是漏網之魚!
 
 |  | | 一身灰 ?2009-07-30 14:31:44?? |   | 
 
 不错的史学美文。
 
 |  | 评论鉴赏 Reviews |  | 西方文学 Western Literature |  | 散文诗 Poetry in Prose |  | 小说故事 |  | 古韵新音 |  | 谈古论今 |  | 网友论坛 |  | 开心一笑 |  | 现代诗歌讲习交流班 |  | 诗词吟诵 |  | 健康与美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