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iměifēngwénjí

川沙

???TORONTO

?????28?

?????2009-01-05

?????fāsòngsīrénliúyán

cházhǎo川沙fābiǎodesuǒyòutièzǐ

张南城2009-08-04 02:48:07

来读先生的诗。问好先生。

川沙专栏 ChuanSha's Column
fābiǎoxīntiè   huífùtièzǐ
川沙诗歌八十首赏析之<墓 火>

墓 火

——在巴黎圣院为张志新烈士祈祷
1995年 夏 巴黎  
原载川沙诗选集《春夜集》

墓火
墓火是子夜时分墓地里墓茔上的蓝火
墓火是不死之人的诗和歌
墓火是冤鬼怨魂存在的证明
墓火是人间正义在永恒里燃烧起的火炬的森林
墓火写成的历史才是真正的人类历史
墓火将该死的人真正烧死在死亡之后
墓火里不该死的人在死亡之后得到永生
墓火燃烧在清明的春光大地遍野的小黄花朵上
墓火燃烧在七月十五鬼节的夜空
墓火燃烧在鬼节的夜空群群漫天飞舞的银火虫
的鼓得亮晶晶的灯笼肚皮上
墓火燃烧在中秋月圆的夜空银河
你听
用你心的耳朵去听啊
墓火燃起的狂风
不是还在夜晚的天幕呼拉拉发着喧响?!
你看
用你生命的眼睛去看啊
人间的黑暗里
那颗正在闪烁着银焰的人间正义和良心的光球
不是正在熊熊燃烧的墓火中被高高地托起?!

  
Tomb Fire

译者:刘洪

A prayer for Martyr Zhang Zhi-xin
Notre Dame, Paris, France Summer 1995
A tomb fire – the blue flame
Atop a grave at midnight.
It is a song, a poem by one that should not have died,
Proving that spirits exist, spirits wrongfully treated.
The tomb fire, the truest history ever written, moves
In the forest of torches where justice lingers.
It burns to death whichever one is doomed,
And leads to eternity whichever one deserves it.
It burns on tips of little yellow flowers
Over the land of spring,
And with bell bellied fireflies that dance through the night,
Pointing to the Mid July Festival of Spirits,
Brightening the Milky Way on which a full moon hangs.
Oh, listen with your heart!
Have you not heard
That the fire burns into a storm,
Blowing the curtain of the sky?
Oh, look with you eyes!
Have you not seen
That from the darkest corner of mankind
The fireball reflecting justice and conscience
Is lifted by the blue splendor,
Burning…

斯人远去 精神长存——川沙《墓火》赏析

作者:胡孝根

川沙的《墓火》勾起了我儿时的一段回忆。儿时我一直生活在农村,那里也是墓火常常出没的地方,不过村里人称它为鬼火,并说鬼火一出现,村里必有人要离开人世了。因而在我的心灵里,墓火一直是恐怖的对象。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我和小伙伴们在外玩耍,突然看见了墓火,墓火圆圆地闪闪地钻进了一户人家的门缝里。我们这些半大的孩子发疯似地奔回家。那夜我失声痛哭。二十多年过去了,儿时的记忆渐渐模糊,但那交次与墓火的遭遇,却成了我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墓火同样也是川沙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与我不同的是,川沙不是为活着的人即将死去而痛哭,而是为那些已经死去的人扼腕。川沙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经历了十年动乱,“四人帮”的横行,把人变成鬼的一幕幕惨剧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即使二十多年后,漂泊到海外,他也无法忘怀。在他乡异国,他痛定思痛,禁不住为张志新烈士、为苦难的民族祈祷。他借助“墓火”这一和中华民族文化有着深层联系的意象,创造性地加以改造,剔除其封建糟粕,赋予它奋发抗争的精神,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把“墓火”和中国历史的深层反思相联结,不能不说是诗人的匠心独运。墓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是一个阴森森的字眼,但在诗人笔下却大放光芒。它不再令我们避之唯恐不及,而让我们欣欣然而向往之。

全诗分为两节。首节十二行,行行以“墓火”开头,气势如潮,感情跌宕起伏。墓火的世界也就一一向我们敞开。首先,诗人描写了墓火的物质世界,“墓火是子夜时分墓地里墓茔上的蓝火”,墓火说到底是一种自然现象,可以作出科学的解释。但诗人要赋予它一个精神的意蕴。只一句“墓火是不死之人的诗和歌”,就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想象。从科学角度说,人死了才有墓火的产生,诗人却说墓火产生于不死之人。这一说法似不合常理,但深究之,妙不可言。原来诗人在这里所说的墓火,不再是第一句中的那个自然界的墓火,而是精神界的墓火。自然界的墓火是由死去的人产生的,而精神界的墓火恰由不死之人创造。“不死之人”并不是指人的肉体生命的长存,而是指人的精神的永生。张志新烈士受冤致死,但坚持真理,永远抗争的精神长存,他就是一个“不死之人”。精神界的墓火只能由那些有着伟大精神的人创造。因而,墓火者,实乃精神之火、思想之光,它具有不朽的特性。用诗人的话说,那是“人间正义在永恒里燃烧起的火炬的森林”。进一步,诗人指出,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精神不断高扬的历史,“墓火写成的历史才是真正的人类历史”,人类历史就是这些具有不朽精神的人创造的。我们阅读历史,就是要发掘民族的不朽精神,张扬民族的不朽精神,那才是民族之魂,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川沙读懂了历史,在历史中发现了被遮蔽的精神之火,为之欣喜,“墓火将该死的人真正烧死在死亡之后∕墓火里不该死的人在死亡之后得到永生”。“该死的人”指阻碍历史发展的人,“不该死的人”指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人。两种人两种历史命运形成强烈对比。“该死的人”判处了“不该死的人”的死刑,自己却被历史钉进了耻辱柱,历史也判了他死刑;“不该死的人”生命不存,但精神长存,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最后诗人用一组排比句(四句组成,以“墓火燃烧在……”形式构成)预示墓火必将在中国大地上绽放,在中国人心中跃动。

在第一节中,川沙揭示了墓火的精神实质,即墓火是什么,那么我们如何去拥抱墓火呢?川沙在第二节为我们提供了两条路径:一是听,一是看。但不是用肉耳去听,不是用肉眼去看。而是“用你心的耳朵去听啊”、“用你生命的眼睛去看啊”。那就是要你用心去拥抱心,用生命去拥抱生命,你才能和墓火对话,从那儿获得精神的滋养。

“墓火燃起的狂风∕不是还在夜晚的天幕呼啦啦发着喧响?!”这两句诗掷地有声,似乎在挑衅:你可以剥夺我的生命,但不能剥夺我的思想。这是诗人用了“还在”二字,这意味着一个人的思想并不因生命的终止而终止,它必将超越生命的有限性而指向无限!“那颗正在闪烁着银焰的人间正义和良心的光球∕不是正在熊熊燃烧的墓火中被高高地托起?!”这两句诗画龙点睛,是全诗之旨归。它知诉人们:美好的必将战胜丑陋的,正义和良心必将赢得人们尊重,成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

2009-01-06 16:22:00
yǐnyòngbìnghuí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