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iměifēngwénjí

hepingdao

?????2035?

?????2006-05-25

?????fāsòngsīrénliúyán

?????fāsòngdiànzǐyóujiàn

?????hepingdao's Blog

cházhǎohepingdaofābiǎodesuǒyòutièzǐ

???为网友服务: 端茶倒水勤打扫!

胡济卫2011-09-27 09:18:29

能否给我寄一本《北美枫》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胡济卫 邮编:463000

胡礼忠2010-11-15 05:16:05

拜访老师、颂冬祺!

溪月梦2010-02-21 05:25:15

刚到这里,有点眼花缭乱,还请指导。

张南城2009-08-03 00:12:17

看望先生,问好。我是个新手,望多关照。

hepingdao2009-01-25 19:53:34

感谢山城子老师,先生高风亮节,
情怀可嘉,风骨可佩,期待先生大作早日成书

山城子2009-01-24 01:20:46

山城子给岛主拜年——祝你春节愉快安康幸福吉祥!
同享一首七绝:
牛来鼠去岁将除,年味浓浓瑞雪铺。
做客故乡竟半年,亲情蜜意可成书。
2009-1-24晚上于故乡辽西

白衣年代2008-11-08 20:27:21

请赐寄《北美枫》:723500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三复课(23)班 杨康 我的邮箱:YK20086631@163.com

白衣年代2008-11-08 20:26:40

请赐寄《北美枫》:723500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三复课(23)班 杨康

白衣年代2008-11-08 20:26:20

请赐寄《北美枫》:723500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三复课(23)班 杨康

sunyunjuan20082007-11-23 05:35:47

真对不起啊,来到新家什么也不懂,换板面时不小心把您的留言无意中删除了,特向您道歉来了 Crying or Very sad

北美之音 Voice of North America
网友论坛
fābiǎoxīntiè   huífùtièzǐ
华裔80后眼中的中国变迁 孤独 怀旧 爱情 爱国 中评社

虽然“80后”幷没参与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完全历程,但他们存有从小到大,眼见中国由相对困难落后直至今天成就的完整记忆,度过了没有高科技围绕却简单充实、珍贵特别的童年,以及率先跨入中国信息新时代前沿接触新生事物、成为新千年第一批彰显个性的族群少年时代。为此,加拿大《星星生活》记者通过电话和网络,采访了一些身处世界各地的“80后”,揭示在他们眼里的中国改革开放,用最真实的话语说出他们的感受。

  关键词:孤独、就业、压力

  1983年,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第六个年头,小古出生在陕西西安,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广告销售工作,他是一个标准的“80后”。他说,作为独生子女,80后的成长史是孤独的,童年虽没吃什么苦,但那时家里经济条件还是比较紧张,童年的记忆中没有太多爸妈的陪伴,有的只是与同龄朋友一起拍画片、跳皮筋的游戏回忆。在成长中,有了心事也无处倾诉,不像60后、70后一代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

  等到长大上学了,要面对激烈的竞争,要努力学习向上,希望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但从大学毕业后,却要面对更残酷的现实: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

  等到工作了,发现物价高了,生活压力大,房子贵到无法承受。身边出现了很多“啃老族”,不得不去依靠父母。

  不过,当回想起小时候的生活条件时,小古感慨说,小时候家里穷,那时候吃肉都是奢侈,电视是黑白的,只有过年时才有新衣服穿,现在的生活跟20年前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虽然我们这代人有自己的忧愁和压力,但可能这就是历史的发展吧,就像我们的父母一代也有自己的困惑一样。我们生活在无忧的和平年代,是一种幸福。我们应该感谢上一代人的努力,如果不是他们当年果毅的决策,以及辛苦的付出,我们的生活不会有如此巨大的改变。”

  回首走过的路,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可能我们会像父辈那样,没有上大学的机会;如果不是改革开放,纵使有再大的才能,也没有机会和舞台去发挥。小古说,他现在想像父辈那样努力工作,积极为下一代打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关键词:文化、城市、怀旧

  1982年出生在河北的小白,现在德国慕尼黑大学读研究生,他每两年都要回国一次。

  他说,中国现在发展太迅速,迅速到我离开几年后再回到曾经生活过20年的故乡偶尔竟会迷路。中国经济发展太快,每个城市每天、甚至每小时都在发生变化,城市的道路越来越宽,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人们的脚步越来越快。

  “但是,这个世界越是五彩缤纷,就越让我怀念纯真的黑白色时代,那些吃着5分钱小豆冰棍、看着《聪明的一休》发誓长大后要像他一般聪明、下雪后一群朋友互打雪仗永远不觉得累的无忧无虑的年少时光。”小白说道。

  80年代,小白出生和成长在胡同里,不像北京的四合院,而是很大的院子,不规律的住着七、八户人家。那个时代很少见高楼大厦,而中国经济也处于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邻里之间像亲人一般,哪家家长如果有事,就把孩子托在邻居家吃饭,而我们一群岁数差不多的小孩,总是在周六晚上聚集在某家一起看《唐老鸭和米老鼠》,或者在饭后一起玩捉迷藏。那个时代物质条件有限,亦没有太多的文化娱乐设施,但是简简单单的,确是最快乐的时光。”小白回忆到。

  90年代初期,由于经济的蓬勃发展,老胡同也要被拆而盖楼了。“我们也都逐一搬迁而走,住上楼房。那个时代有些空荡荡,父母终日忙碌,身为独生子女的我们放学后独自面对空荡荡的家,还好有小霸王游戏机、小人书等相伴。”90年代后期,小白家里已经有了两套房子,越来越多的人家把房子装修得跟旧上海的女人一般精细,但阳台却包着坚硬无比的防盗网,把人和人之间的距离隔远,邻里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

  小白说,他的故乡是一座文化名城。对于故乡,他有着复杂的情绪——既希望她可以高速发展、具有竞争力,又希望她可以保留文化遗址和共同回忆。其实,中国的城市建设也正在反思:过分追求国际化,让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失去记忆,淹没中国城市特色。

  这几年中国很多城市在举行“寻找城市的记忆”活动。城市记忆有助传承文化,为新的思考提供参考背景,明了文化的优势和缺失,最终建立具人文气息、文化品位、具有归属感的城市。

  小白说,在德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当地政府对古建筑和历史遗址保护的相当好,对一些新建筑的兴建也进行相当认真的审查,看是否影响环境,以及破坏古籍。虽然中国政府城市发展规划思路的改变来的晚了点,但亡羊补牢仍为时不晚。

  关键词:速食爱情、草根、价值观

  提到“80后”的“闪婚”,生于50、60、70年代的人始终是存在着太多的疑惑和不解。

  今年25岁,在北京做时尚编辑的小璇说,“我们这代人,很多从中学就开始谈恋爱,我们懂得怎样跟异性交往,爱情对我们幷不神秘。虽然互联网越来越发达,速食爱情越来越流行,但是我们心中追寻的,仍然是最单纯和美好的爱情。只是,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花大量时间谈恋爱可能是奢侈的。”

  由于工作的关系,小璇天天出现在各时尚场合,每天的PARTY不断。与时尚话题相比,她对中国的政治和变迁幷不感兴趣。“因为变化就在我的身边。每次熬夜写完稿,出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就会发现北京又变了,变得更前卫、更性感了。”小璇认为,中国正朝更好的地方前进,目前的生活她已经很满足了。

  看起来对“国家”漠不关心的小璇,在今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看到灾区的惨况,竟然哭了。她想奔赴灾区,去做义工,可惜请不到假期。于是给身在成都的表哥汇了3000块,让他帮忙买些纯净水运到灾区。同为“80后”的表哥和一群年轻的同事,开着自己的车买了大量生活用品和水,送往灾区,他们也都在灾区献了血,尽自己的微薄力量去帮助灾区人民。

  在参加完北京奥运开幕式活动后,小璇在自己的博客分享了很多照片,幷写了日志——“中国,我为你骄傲。”她写到,“能在北京看到奥运会,是一生最大的幸福。奥运在中国举行,是全体中国人最大的骄傲。”

  关键词:祖国、故乡、爱国热情

  26岁的郁千皓是多伦多一家华人媒体的小编,他参加幷记录了多伦多留学生组织的3.29以及华人社区组织的4.13抗议西方媒体片面报道西藏骚乱事件及支持北京奥运的活动。

  在自己祖国受到挑衅的时候,海外华人发出自己炽热的声音,其中有很多都是“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留学生。不仅在多伦多,同样在洛杉矶、巴黎、蒙特利尔、伦敦、纽约、悉尼、罗马、法兰克福等全球各个城市中,平时幷不太关心政治,自身出了问题总是被冠以“留学垃圾”的孩子们,在自己祖国受到不平看待时,幷没有沉默,而是积极的站了出来,以自己最大的力量发出了声音:反对对中国的抹黑,反对歪曲报道。

  这些年轻的留学生们奔走联络,维持秩序,充满热情地从事各种琐碎的工作。当一些成人还觉得这些孩子是一群只懂享乐,无法承担任何事的“小留”时,正是这些“80后”、“90后”的孩子先站了出来,用他们的激情、智慧和精神组织了充满理性冷静和克制的集会,成功的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的力量。

  最后,郁千皓说,中国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她的确在改变和进步,每个国家都有不一样的国情。中国起步低,如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已是相当不易。西方媒体和政府不能只看到中国的缺点,在全球化的今天,“求同存异”才是国与国之间交流的基础。

  “坦白说,如果不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我们哪有机会出国?”郁千皓说,可能离国越远越久,就越爱国吧。因为以前身在其中,不知道祖国和故乡的意义,离家越远,就越能体会对国和家的眷恋。

  同时,郁千皓认为,虽然中国在过去30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全球经济衰退期,中国经济不仅面临严重的挑战,也有着经济转型的压力。既然中国已经在过去30年,靠着中央集体的智慧取得了伟大成就,那么我们应该相信政府,现在和未来也能制定出最妥善的政策,让中国的经济继续前进,让“中国奇迹”继续闪耀。

2008-12-05 15:21:29
yǐnyòngbìnghuífù
现代诗歌
宾至如归
谈古论今
大雅风文学奖
奥运之光
中外华文诗歌联赛 Poetry Competition
《北美枫》版主议事区
海外新闻 Oversea News
音乐与朗诵
联赛专刊编辑小组
诗海编辑部
《北美枫》编辑委员会
洛夫專欄  Lo Fu's Poetry Column
北美华人文学社理事会
评论鉴赏 Reviews
西方文学 Western Literature
落尘诗社
古韵新音
美哉贴图
开心一笑
健康与美容
Maple News
社区消息 Community News
散文天地编辑部
合作交流
驻站作家
加拿大〈游子吟〉网络格律诗歌赛 Classic Poetry Competition in Canada
诗海室
散文游记
信息中心 News Centre
诗歌联赛组委会
音乐极限
移民心语
内部交流
乐岛编辑部
會議中心 Meeting Room
诗词吟诵
影视频道
名家综述 Expert Review
冻结栏目
Chinese Poetry
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