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iměifēngwénjí

笔舞墨歌

?????1?

?????2008-04-29

?????fāsòngsīrénliúyán

?????fāsòngdiànzǐyóujiàn

cházhǎo笔舞墨歌fābiǎodesuǒyòutièzǐ

???久游恋乡情
慨叹已至秋

评论鉴赏 Reviews
fābiǎoxīntiè   huífùtièzǐ
《绘画拾粹》与《宋咏梅诗之源》

久游恋乡情
慨叹已至秋

《绘画拾粹》与《宋咏梅诗之源》
王滔 王晓曼

该二篇文章系业余爱好之作,敬请批评指正。只有不断获得各方意见,方可不断提高。


《绘画拾粹》
本文用掉我将近四个月的时间,校对出七部书有错,可谓用心良苦。成文后,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等单位汇编论文集,要求每篇论文四、五千字,但破例将二万余字的《绘画拾粹》全文刊出;北京《美术》杂志一位编辑,随同齐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杨在健来寒舍,阅后建议出单行本。对此本人深感欣慰。但综述文,素材多出自他人之手,再者提法是否到位,正如中医名训---“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故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考验,方可定高下。不过其中三点自己较为满意:第一,苏轼是文人画理论的倡导者,他创立了一系列的、系统的文人画理论。第二,八大山人的节操“震惊寰宇”;绘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第三,刘海粟任上海美专校长期间,男女同学同班学习,是“国内破冰之举”。不论出身,以才取人,招收青楼女潘玉良入学,“绝无仅有”,是任人唯贤的范例。人体艺术的美学精论,在人体模特论战中“震惊中外”;是绘画美学的首创;是伦理美学的超越;在绘画美学史上影响重大。九十三岁十上黄山写生,创造了自己的黄山风格——壮阔雄奇的“海粟之狂。”九十五岁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写生,事无先例。中画与西画结合,洋为中用,“格高绝俗”,为画坛之冠。再者他有三大支柱:叶圣陶称上海美专的创新精神“是个奇迹”。蔡元培讲他的活动使中国文化“震动全欧”。郭沫若为其作品跋曰:“艺术叛徒胆子大,别开蹊径作奇画;落笔如翻扬子江,兴来往往欺造化”。总结以上所论,可称其为“新美术艺术的破荒者,现代绘画艺术的奠基人”。今人应当学习刘海粟精神。
二、
《谈宋咏梅诗之源》
本文组织比较松散,没能紧扣主题,多考虑商榷。
将其剖析:
可概括为二个三者关系 ­­—“佛教、林逋、白居易”三者关系;“宋社会、诗人、诗画”三者关系。三个对比­­—“极其壮丽与至理名言”之比;“称誉古今与叹为观止”之比;“林逋的《山园小梅》与刘克庄的《落梅》”之比。风雨六百年,从鲍照等至苏轼等约经历六百年。
将其调正
(1)宋咏梅诗的奠基人:较早的咏梅诗有鲍照、何逊、庚信等人的作品。鲍用杂树与梅树之比;何用“长门”、“临邛”二典;庾信更善于用典。杨慎评曰:“庾信之诗,为梁之冠冕,启唐之先鞭”。故可称其三人为宋咏梅诗的奠基人。附鲍照《梅花落》。
梅花落 鲍照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蹉。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注:诗的前半部,主要对梅花的赞美。问君即假托杂树的问话,引出梅花不畏严寒,具有傲霜斗雪的气骨。后半部主要对杂树的讥讽和批评,看起来妩媚多姿,然而一遇寒风,便凋零飘落,没有耐寒的品格。

(2)宋咏梅诗形成原因:宋王朝形势;理学影响。文学、艺术、政治合流(注2)。前人影响、诗文改革与诗人身世。文人画理论的倡导等综合因素形成了宋咏梅诗。
现附诗画兼长的、感情诗画合而为一的文同的《梅》。文同借《梅》以表其凌雪傲霜、凛凛风骨。

梅 文同
寒梅引旧枝,映竹复临池。朵露深开处,香闻瞥过时。
凌兢侵腊雪,散漫入春诗。赠我岁寒色,怜君冰玉姿。

注:文同,善诗文书画,尤功墨竹,创“湖州竹派”。 临池:张芝学书勤奋,故有“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之说。临池即学书。

佛教与咏梅诗之缘;兼与李炳海教授商榷。
李教授认为“梅花诗是从佛教引起,引起梅花诗的热”;“佛教尤其是净土信仰,决定了宋代梅花诗的内涵。”
佛教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另说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中国。至唐,由于武后、唐高宗等倡导,盛极一时。其表现为:①寺院广为建造。杜牧(803—853)《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衬(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中四百八十寺,是指建康一地而言,而北朝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全国佛寺达三万多所。②佛经翻译与研究日渐发达。玄奘(602—664)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玄奘自印度带回经典六百七十五部,自译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义净(635—713)从印度携回梵本佛典约四百部。在东、西二都(洛阳、西安)主持译事,所译经律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玄奘、义净等人所译经典中兼具文学特色的就有《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等。唐人自选撰佛教经文有道镜、善导合撰的《念佛镜》、善导的《净土法事赞》等。③佛寺的兴建、佛经的翻译与研究,促进了佛画的发展。三国的曹不兴被誉为“佛画之祖”,唐初的尉迟乙僧、诗书画兼长的贯休均系佛画大家。佛画以壁画最为丰富,但由于建筑物的毁灭而散失。幸而有石窟壁画保存了下来。石窟壁画始于龟兹国(今新疆库车),而以唐代为极盛。如莫高窟近500洞窟中,唐、五代开凿者占一半以上。共开凿1000多个,现存492个,塑像2000多尊,壁画45000多平方米。④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派,净土宗是其中之一。善导(613—681)是道绰的弟子、净土宗的创立者。因该宗派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故名;又因其始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又称莲宗。善导贞观十五年(641)冬,赴玄中寺拜谒道绰,道绰卒后,入住长安光明寺,倡导念佛净土,其信仰是“脱离现实的婆婆世界,往生超越的净土世界。”他先后演说净土法门三十余年,有多部著作,影响深远。被后人誉为“弥陀化身”。⑤唐佛教的兴盛对唐代文学影响深广。据周扬等编撰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所载,唐“不少文学家如王勃(650—676)、王维(701—761)、梁肃(753—793)、柳宗元(773—819)、李商隐(813—858)(注:生卒年系笔者所加)等人的集中,都保存着关于佛教的文章。”
此外,诗僧齐己(约860—约937),仅见其《早梅》。唐·黄蘖禅师,仅见其咏梅诗一首。诗书画兼长的僧人贯休(832—912),曾居杭州灵隐寺,未见其咏梅诗。与林逋同时代的九位诗僧,他们是:惠崇(?—1017)、剑南希昼、金华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汝沃简长、贵城惟凤、江南宇昭、峨眉怀古。亦未见其咏梅诗。
唐诗:唐王朝近300年,是诗的朝代。(1)诗歌作者多,数量大。入选《全唐诗》的作者达2200余人,诗歌48900余首。(2)各种诗体已臻成熟。自四、五言、七言、杂言的古诗,乐府以至律、绝各体无不俱备。(3)流派众多,风格各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之外,尚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诗派”等。他们长于移情入景,化景物为情思,创造了中国古典诗歌最高的意境美。其兴盛原因: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南北统一,特别是唐太宗能纳谏、善用人之外,①吸取前人成果,进行创新。杜甫说:“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②南北文风融合;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南北文风“各去所短,合其所长”;儒、道、佛三家都很重视,儒、道、经典被列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佛教因武后、高宗等提倡而盛极一时。③科举以诗赋而取士。宋·严羽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④帝王之爱好。唐太宗开设“文学馆”,唐玄宗的诗入选《唐诗三百首》,唐宪宗读白居易的讽刺诗召其为学士,唐中宗在长安组织过诗歌比赛,宋之问的《秦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夺冠等。⑤全社会喜欢诗、重视诗、崇尚诗,甚至连强盗也爱诗。如李涉在九江皖口遇强盗,盗首问其姓名,同行人回答是李博士,盗首说:“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欣然咏《井栏砂宿遇夜客》。
井栏砂宿遇夜客 李涉
暮雨萧萧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相回避(埋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综“三”所论,佛、诗之缘,宜斟酌如下问题:
1、净土信仰是“脱离现实的婆婆世界,往生超越的净土世界”,梅花诗如何体现?净土宗发源地—山西交城县、活动中心—长安,未发现咏梅诗作者。
2、佛教盛极之时,巧遇“诗的朝代”,佛教未能促进该朝代梅花诗之兴盛,何也?
3、善导公元650年前后开始倡导“念佛净土”,同时代的王勃及王维等人已受佛教影响,留下了与佛教有关的作品,但并没掀起梅花诗热,何也?
4、诗僧齐已、诗书画兼长而又居杭州的僧人贯休、与林逋同时代的惠崇等九诗僧,未受净土影响,掀起梅花诗热,而非僧人的林逋却受净土影响,为梅花诗热奠基,何也?
5、陈隋时智岂页(538­­—597)于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所创的“天台宗”略早于“净土宗”。天台宗强调“止”、“观”并重,提出“一念三千”(千差万别、包罗万有的三千种世间皆备于一念)等观点,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距杭州更近,其影响如何?
慎思以上“五问”,可认为净土宗不可能决定“宋代梅花诗的内涵”。当否,敬请指正。

前人对林逋评价及今人研究
欧阳修、司马光、王十朋等对林逋咏梅诗中的疏影联评价很高。欧阳修说:“前世咏梅诗多矣,未能有此句也。”但黄庭坚更欣赏雪后联,黄说:“不知文中公缘何(何缘)弃此而赏彼?文章大概亦如(为)女色,好恶止系于人。”而王淇对林逋却有反感,王曰:“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识得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其他人的评价,选其要,摘录如下:
梅尧臣:其谈道,孔孟也;其语近世之文,韩李也;其顺物玩情为之诗则平淡邃美,咏之令人忘百事也。
杨磊:林诗取意于前人而独秀于后人,其诗充分运用了“传神”和“烘托”的艺术手法。
张毅:在林逋身上,儒家的道德完善与道释清静无为的人生态度相表里,表现出一种清高脱俗的节操和高雅闲逸的人格。
李炳海:宋代梅花诗,最著名的作者当推林逋……梅花诗是从佛教引起,引起梅花诗热……佛教尤其是净土信仰,决定了宋代梅花诗的内涵……林逋住在孤山,主宰西湖孤山,和好多僧人有来往,当时是佛教圣地,而且是净土信仰的一个结社的圣地,他一定会受这样的影响。
马茂军:林逋追慕的是更为远古的太古三代的生活方式……隐逸思想融攝儒道,而且浸染了禅学思想。
钱基博:长揖公卿,状点湖山,而颂其诗,想见其为人,身冷眼热,遂开后来山人无数法门,而逋其典型也。
钱钟书:林逋用一种细碎小巧的笔法,写清苦而又幽静的隐居生涯。
王友胜:比较齐己、林逋、律然咏梅诗,三人的描写对象分别为早梅、盛梅和落梅,其艺术特色分别为“一与多”、“虚与实”、“动与静”的结合。
潘一平:林逋青年的时候,曾经周游江淮之间,到了40多岁,回家结庐于西湖孤山……常有朝野之士慕名来访,林和靖却从不回访……经月不出门,终日赏梅……每售梅实一树,以供一日之需。
总之,对林逋的研究虽然各有侧重、存在分歧,但有二点比较统一:1.他的诗仍然没有超越前人的“晚唐体”。2.其艺术特色“平淡邃美”。
笔者认为:研究林逋,亦需研究其周游期间去何处,接触哪些人、事、物,对其产生何种影响,从而决定隐居孤山。
再者,亦可从诸多撰文中,寻找矛盾,进行研究。如潘一平说:逋林“常有朝野之士慕名来访,林和靖却从不回访……经月不出门,终日赏梅。”李炳海说:林逋“主宰西湖孤山,和好多僧人有来往……他一定会受这样的影响。”前者说明林逋有来无往,后者则说明林逋有来有往。可追其原因,寻其根据。
注:
1、长门与临邛 :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曾遗弃陈皇后于此宫,司马相如为她写过《长门赋》。临邛 ,汉代县名,今四川省邛崃县。司马相如曾在此饮酒而结识了卓文君。
2、文学、艺术、政治合流:孟昶,蜀之末代君主,书画皆佳,创楹联,其“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春联的滥觞。965年降宋。李煜,唐后主,诗文书画皆精,尤善词。975年降宋。孟、李促进了文学与艺术的合流。至宋,范仲淹、王安石二人文学与政治两棲。王安石主张“礼教治政”;欧阳修主张“诗文改革与政治改革相结合”;苏轼要求朝廷“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言必中当世之过”;创立了文人画理论。至此,文学、艺术、政治,始莸合流。
3、玄中寺:该寺位于山西交城县西北石壁山,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北魏昙鸾(476—542)、隋末道绰(562-645)、初唐善导在此宣扬净土宗。日本人遵其三人为净土宗之祖,故该寺为日本净土宗祖庭之一。
4、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群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湖南)人。常住江陵(今湖北)龙兴寺。诗多登临酬答之作,部分篇什宣扬佛教出世思想,少数作品反映群众的疾苦。风格清润,语言简淡。其《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5、律然,清朝僧人,字素风,海虞(今江苏常熟)人。秦氏子,剃染长寿庵。工诗、画,有《息影斋诗钞》、《清画家史》。其《落梅》:“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林下积来全是雪,岭头飞去半为云。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6、贯休(832—912)唐代僧人。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居浙江)人。善书法,尤以诗著名。居杭州灵隐寺时,钱鏐称吴越王,贯休往投贺诗,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钱有称帝野心,让贯将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贯答曰:“州亦难添,诗亦难改,余孤云野鹤,何天不可飞?”
7、前人评唐诗: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诗歌题材“由宫廷走到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元·杨士弘将其定为“始音”。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盛唐,高木秉 在《唐诗品总序》中评曰:“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也”。此外,张九龄、张若虚、王之涣等都能卓然名家,互不相掩。王维诗画皆精,能以画理通之于诗,造诣湛深,李、杜之外别立一宗。中唐,韦应物“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等,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了大量讽喻诗。韩愈、孟郊、李贺等继承“语不惊人死不休”,标新立异,洗削凡近。柳宗元、刘禹锡卓然成家,前者写田园山水诗,后者才力雄健,有“诗豪”之称,对宋“理趣诗”有一定影响。晚唐,杜牧、李商隐对诗歌艺术的技巧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杜诗俊爽,李诗深婉,各有千秋。
网友问笔者职业:笔者是研究农作物的,是标准的“农圃布衣”,苑内“四君子”、“岁寒三友”俱全。最多的是兰花和菊花,高峰期均百品种左右;最少者是松树,二十年以上树龄者八株。另有名贵茶花50个品种。曾兼任国家农业部大豆专家顾问组成员、全国大豆栽培协作组主持人、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群众组织曾兼任山东省兰花协会顾问等。
2008年元月8日

2008-04-29 00:19:33
yǐnyòngbìnghuífù
杨光 ?2008-04-29 02:35:10?? yǐnyòngbìnghuífù


先欢迎笔舞墨歌老师.
《绘画拾粹》与《宋咏梅诗之源》是概论式介绍,可谓字字如金.挺赞成文中的观点和看法.
学习中

_________________
yuèlǎnchéngyuánzīliào     杨光běiměifēngwénjí
山城子 ?2008-04-30 06:31:44?? yǐnyòngbìnghuífù


欢迎朋友!好文字!学习!

_________________
yuèlǎnchéngyuánzīliào     山城子běiměifēngwénj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