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之音 Voice of North America |
网友论坛 |
现代诗歌 |
宾至如归 |
谈古论今 |
大雅风文学奖 |
奥运之光 |
|
北京奥运圣火抵达圣彼得堡 境外第三站传递5日开始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在走下飞机舷梯时展示圣火火种灯 新华社记者戚恒摄
新华网伊斯坦布尔4月4日电(记者刘洋 赵嘉麟)载有北京奥运圣火的专机当地时间4日凌晨3时30分(北京时间7时30分)从伊斯坦布尔飞抵圣彼得堡,5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将在这里进行接力传递。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手持圣火火种灯走下飞机时,受到圣彼得堡市副市长塔拉索夫等俄方官员的热烈欢迎。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刘古昌和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田二龙也率领使领馆工作人员前往机场迎接奥运圣火。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左)从奥运圣火护卫队队员手中接过圣火火种灯准备走出机舱 新华社记者安治平摄
据俄体育官员此前介绍,圣彼得堡的奥运火炬传递起点位于市区南部的胜利广场,火炬将向北传递,穿越市中心以及涅瓦河北岸地区,最终抵达冬宫广场,途中将经过众多历史人文景点。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左)手持圣火火种灯走下飞机舷梯 新华社记者戚恒摄
整个火炬接力传递路线长20多公里,共由80位火炬手完成,其中包括众多俄著名运动员和体育名人。在火炬抵达终点并点燃圣火盆后,冬宫广场将举行盛大的庆祝演出。
圣彼得堡是北京奥运火炬境外传递的第三站,此前传递活动已分别于2日和3日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成功举行。
当地青年用琴声和佳肴迎接奥运圣火和贵宾的到来
新华网,圣彼得堡,2008年4月4日
4月4日,当地青年用琴声和佳肴迎接奥运圣火和贵宾的到来。当日,载有北京奥运圣火的专机“奥运圣火号”到达此次环球火炬传递的第三站――圣彼得堡。
新华社记者戚恒摄
圣彼得堡副市长塔拉索夫准备接过圣火火种灯
副市长接过火种灯
新华网,圣彼得堡,2008年4月4日
4月4日,圣彼得堡副市长塔拉索夫准备接过圣火火种灯。当日,载有北京奥运圣火的专机“奥运圣火号”到达此次环球火炬传递的第三站――圣彼得堡。
新华社记者戚恒摄
2008-04-04 11:23:20 |
hepingdao ?2008-04-04 11:24:24?? 北京奥运火炬圣彼得堡接力活动路线和人员名单确定 | |
俄罗斯圣彼得堡体委主席在新闻发布会上。
“4月5日,圣彼堡市将迎来市民体育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接力路线和参加人员名单已经确定。”圣彼得堡市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主席维亚切斯拉夫·恰佐夫今天在这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
据介绍,共有80人将参加圣彼得堡的火炬接力活动,每人将手持火炬跑完250米。5日上午10时30分,火炬接力活动将在胜利广场开始,随后途径市中心,最后抵达涅瓦河畔的冬宫广场,整个路线长达20.4公里。沿途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其中包括伊萨耶夫斯基大教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青铜骑士雕像、彼得保罗要塞等。
从圣得堡体委发放的参加者名单上可以看出,接力活动的参加者来自各行各业。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圣彼得堡的奥运冠军获得者。此外,还包括政府官员、电影制片人、银行家、幼儿教师、大学生、科学家、企业家等。参加者并不是选出来的,而是自愿报名参加的。各个年龄层次的都有。
圣彼得堡在这次活动安排中很看重一些象征意义的运用。比如,活动起点之所以选在胜利广场,是因为圣彼得堡是一个奥运冠军之城,这里是俄罗斯体育的骄傲;将在火炬接力活动中跑出第一棒的是1952年在赫尔欣基奥运会获得冠军的俄罗斯运动员加莉娜·济宾娜。据说,她是俄罗斯在卫国战争以后第一位冠军获得者。 |
hepingdao ?2008-04-04 11:25:21?? 俄罗斯的历史发展 | |
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号称俄国。16—17世纪,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各族先后加入俄罗斯,使它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17世纪中期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为统一的国家。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亲政。经过1700—1721年的北方战争,俄罗斯得到了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罗斯从内陆国变为濒海国。17世纪它击溃了波兰和瑞典封建主的入侵。1812年俄罗斯消灭了入侵的拿破仑军队。1825年12月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举行起义(即12月党人起义),被镇压。1861年2月俄国废除农权制。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前身),在它的领导下,俄国工农群众经过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和1917年2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于1917年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成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和国成立不久,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保卫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起加入。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代会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12月21日,前苏联11个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决定,前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由俄罗斯继承。12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将国家正式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1992年4月16日,俄罗斯第6次人代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俄罗斯”,从而恢复了历史上的名称;17日,最后决定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 |
hepingdao ?2008-04-04 11:26:00?? 俄罗斯历史名人 | |
彼得大帝 (1672-1725年)
俄罗斯帝国的皇帝。1682年被立为沙皇,但实权掌握在他姐姐索菲亚手里。1689年平定索菲亚发动的宫廷政变,亲自执政,称彼得一世。1697年随“高级使团”出国到西欧考察,回国后进行全面改革,力图改变俄国落后状况。同时,为了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同瑞典进行长达二十一年的“北方战争”,于1721年击败瑞典。同年为俄罗斯帝国皇帝,是俄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帝王。
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年)
俄国女皇,原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给俄皇彼得三世。1762年参加宫廷政变,登上皇位。她对外两次同土耳其作战,三次参加瓜分波兰,把克里木汗国并入俄国,打通黑海出海口,建立了庞大的俄罗斯帝国。
普希金(1799-1837)
俄国最伟大的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他出身于莫斯科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家庭。他一身充满忧患。由于歌颂自有和解放,1820年被沙皇流放到南俄。1824年又被幽禁在他父母的领地海洛夫村。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1826年9月沙皇“赦免”普希金,将他召回莫斯科。1837年2月,普希金在彼得堡因决斗腹部受重伤去世。普希金抒情诗内容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1818年)、《自由颂》(1817年年)、《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年)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访》(1835年)等。普希金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1822年)、《青铜骑士》(1833年)等。普希金剧作不多,最重要的是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年)。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年)、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年) 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年)。普希金的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 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 练。他的作品是“反映俄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普希金著名诗篇
赫尔岑(1812-1870年)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政论家。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早年在莫斯科大学求学,因组织革命小组被捕流放。1847年流亡西欧。1852年移居伦敦。通过建立“自由俄罗斯印刷所”(1853年)、出版《北极星》(1855年)和《钟声》(1857年)等刊物,鼓动人们反动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写有著名的回忆录《往事与回忆》。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
俄国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东方语文系和法律系学习,接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1847年退学。1851年参军,参加过克里木战争。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1969年)、《安娜•卡列尼娜》(1877年)、《复活》(1899年)等。晚年放弃贵族特权和财产,过着平民生活。
彼得•柴科夫斯基(Peter Tchaikovsky,1840-1893)
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十岁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1862年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后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他的音乐基调建立在民歌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所以乐曲中呈现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他主张音乐的美,是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基础上的,因此他的作品一向以旋律优美,通俗易懂而著称,又不乏深刻性,他的音乐是社会的真实写照。他的作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作品有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等,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交响曲《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悲怆(第六)交响曲》、《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会序曲《1812序曲》等等。
弗拉基米尔•列宁 (Vladimir Lenin, 1870-1924)
于1870年4月22日出 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列宁是他的化名。列宁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第二年,回到喀山后,他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1892年,他又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这时的列宁已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了。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这年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 用“列宁”这个化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了婚。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听到沙皇垮台的消息以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列宁在晚年患了脑溢血症,但他在病中仍口授了《论合作制》等文章和信件。列宁的全部著述达55卷,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1923年,列宁病情开始恶化,第二年不幸与世长辞,终年54岁。 |
hepingdao ?2008-04-04 11:27:06?? 圣彼得堡玛丽娅国家模范剧院 | |
玛丽娅国家模范剧院是俄罗斯最古老和最大的音乐剧院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83年,当时彼得堡的一家室内(大)剧院开放,并根据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御旨组建了剧团,剧院除了上演外国戏剧作品外,也上演Е·И·福明、В·А·帕什克维奇、М·М·索科洛夫斯基、С·И·达维多夫等俄罗斯作曲家早期的歌剧。
1803年歌剧和芭蕾舞从戏剧团分离出来。歌剧团在1803年1840年期间由指挥家、教育家和作曲家К·А·卡沃斯领导,芭蕾舞团(1801年至1829年,其中l8ll年至1816年中断了几年)由编舞Ш·Л季德洛领导。
主要的歌唱演员有П·В·兹洛夫、А·М·克鲁季茨基、В·М萨莫伊洛夫、Е·С·桑杜诺娃等人,主要舞蹈家有Е·И·科洛索娃、А·И·伊斯托米娜、Н·О·戈利茨、Б·А·杰列绍娃等。
1836年重新修建的剧院只用于歌剧演出。
1843年在彼得堡建立了意大利歌剧团,俄罗斯歌剧团1845年迁到了莫斯科。只是到了50年代中期,才在彼得堡的马戏剧院恢复了俄罗斯歌剧团的演出。
在1859年大火后,对剧院进行了改建(建筑师是А·К·卡沃斯),1860年10月2日重新开放,名为玛丽娅剧院(用玛丽娅·亚历山德罗夫娜皇后的名字命名)。
1917年11月9日剧院由人民教育委员部管辖,1920年剧院定名为国家模范歌剧芭蕾舞剧院。
1935年被命名为基洛夫歌剧芭蕾舞剧院。
1992年恢复了它原有的名字——玛丽娅剧院。
1939年剧院荣获列宁勋章。
1883至1896年在建筑师В·А·什廖杰尔的领导下对剧院建筑进行了改建。改造了剧院建筑的正面和内部装修,增加了一些房间,金属结构取代了木质结构,改进了观众厅和舞台的音响效果。1894年——1896年工程师Н·斯米尔诺夫对观众席进行了改造。
1944年轰炸中部分受损的剧院建筑得到了修复。1968年至1970年剧院进行改造。2003年9月再次改建,工程持续一两年。
2005年秋玛丽娅剧院的新楼开始动工。新楼总面积约3.9万平方米,可以容纳2000名观众。新楼建在克留科夫河对岸被称作“立陶宛街区”的地方,在老剧院的西边。新楼和旧楼之间将建立一个通道,可以运送布景,演员和观众也可穿行。
新剧院建设是一个大的的工程项目。2004年完成了土地平整,剧院将于2008年建成,2009年可以接待观众。2002年举行了建设玛丽娅新楼的招标,建筑师多米尼克·佩罗中标。新楼建设需要2.2亿欧元。
剧院的剧目。19世纪60年代上演过的歌剧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普斯科夫姑娘》(1873年),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都诺夫》(1874年)、柴可夫斯基的《黑桃皇后》(1890年)、鲍罗廷的《伊戈尔亲王》(1890年)等。这些年在剧院演出的歌唱家有:Е·А·拉夫罗大斯卡娅、И·А·梅利尼科夫、Е·К·姆拉维娜、М·А·斯拉维娜、Ф·И·斯特拉温斯基、М·И·菲格纳、Н·Н菲格纳、Л·Г·雅科夫列夫等;音乐总监和指挥(1863年—1916年)是Э·Ф·纳普拉夫尼科。由于舞剧编导М·佩季帕和Л·И·伊万诺夫的努力,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睡美人》1890年;《胡桃夹子》1892年;《天鹅湖》1895年)和А·К格拉祖诺夫(《雷蒙达》1898年)作品在芭蕾舞艺术中取得了卓越非凡的成就。从19世纪末起,先后涌现出的优秀芭蕾舞蹈家有О·И·普列奥布拉任斯卡娅、А·П·帕夫洛娃、М·Ф·克舍辛斯卡娅、Т·П·卡尔萨维娜、В·Ф·尼任斯基等人。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剧院中出现了最卓越的歌剧艺术大师,他们是Ф·И·夏里亚宾和И·В·叶尔绍夫;另外在舞台上演出过的还有歌剧演员И·В塔尔塔利夫、И·И·阿尔切夫斯基、А·М·达维多夫、В·И·卡斯托尔斯基等;指挥家Ф·М·布卢缅菲尔德和А·科乌斯特。舞美设计师А·Я·戈洛温、К·А·科罗温也都在这里工作过。
20年代末剧院上演的歌剧有:帕先科的《鹰的暴动》(1925年)、杰舍沃夫的《冰与钢》(1930年)、奇什科的《“波将金”号战舰》(1937年)、赫列尼科夫的《在暴风雨中》(1939年);芭蕾舞剧有格利尔的《红罂粟》(1929年)、阿萨菲耶夫的《巴赫奇萨赖喷泉》(1934年)、克莱恩的《劳连西娅》(1939年)、普罗菲耶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1940年)等。 |
hepingdao ?2008-04-04 11:28:01?? 圣彼得堡国立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 |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建立于1764年。当时收藏的是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从柏林商人戈茨科夫斯基手中获得的225幅绘画作品。
博物馆在12月7日庆祝自己的建馆日——这天也是神圣叶卡捷琳娜日。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于1852年对公众开放。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坐落于圣彼得堡市中心的涅瓦河畔,共有6座主要建筑:冬宫、小埃尔米塔日、旧埃尔米塔日、埃尔米塔日剧院、冬宫储备库、新埃尔米塔日。在这个建于18-19世纪的独一无二的建筑群中,冬宫是一座主要建筑。它是俄罗斯沙皇的宫邸,建于1754—1762年,设计师为拉斯特雷利。建筑群还包括总参谋部东配楼、缅希科夫宫和不久前建成的储藏库(总面积近130万平方米)。
在约250年的时间里,埃尔米塔日博物馆收集了近三百万件从石器时代至当代的世界文化艺术珍品。现在,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制作了自己的数字博物馆,全世界都可以看到。
西欧艺术部——博物馆设立最早和最大的一个分部。其中又分成六个展区——13—18世纪彩色画、19-20世纪彩色画、线条画、版画、实用艺术、金属制品和宝石。西欧艺术部共有76名工作人员,其中有6名博士和24名副博士。西欧艺术部储藏着近60万件展品。西欧艺术品的日常展览要占据埃尔米塔日博物馆120个展厅。
古希腊艺术部也是最古老的分部之一,它分为两个展区:古希腊与古罗马、古黑海北岸地区。这个分部共有22名工作人员,其中5人为副博士。古希腊艺术部的展览厅有20个。约有14万件展品。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中有关古希腊的文物超过10.6万件,它们反映了古希腊、古意大利和古罗马、古希腊在黑海北岸殖民地的文化与艺术。其中最古老的文物属于公元前3000年,最晚的属于公元4世纪。
1931年,在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古希腊艺术部的基础上设立了东欧和西伯利亚考古部。这个部有30名工作人员,其中有4名博士、11名副博士。该部储藏库中有近50万件藏品。设有33个展厅。
俄罗斯文化史部——博物馆中最年轻的一个分部。它始设于1941年4月,最终建成于伟大卫国战争之后。俄罗斯文化史部有34名工作人员,其中2人为博士,13人为副博士。文化史部有50余个展厅,30多万件展品。这些丰富的展品反映了俄罗斯千余年的历史。圣像和手工艺品再现了古罗斯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彼得大帝时期的文物则把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呈现在我们眼前。18世纪的著名艺术家——画家、雕塑家、实用艺术品大师们的作品让我们领略了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时代的光辉和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的辉煌。
在缅希科夫宫中收藏着18世纪头30年俄罗斯文化的珍宝,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宫殿内饰,在这里,真正的18世纪的装饰得到了保存。这里有59名工作人员,其中2人为副博士。亚历山大·达尼洛维奇·缅希利夫是圣彼得堡首位市长,作为它的官邸,缅希科夫宫1710年始建于瓦西里岛。这是圣彼得堡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建筑之一,集住宅与行政功能于一身。
缅希科夫宫的外表很独特,从1710-1727年,历经长期的逐步建设,才最终落成。参与建设与装修的是西欧建筑师和设计师:乔瓦尼·马里奥·丰塔纳、约翰·戈特弗里德·谢德尔、特列吉尼、拉斯特雷利、格奥尔格·约翰·马塔尔诺维、勒布隆。俄罗斯工匠——泥水匠、粉刷工、木匠、家具工、切削工、砌面工、画匠——把这些设计师的理念变成了现实。
设立于1920年的东方民族文化艺术部有四个展区:古代东方、拜占庭与中东、中亚与高加索、远东。这个分部有42名工作人员,其中6人为博士,21人为副博士。共设有78个展厅。展品近18万件。 |
hepingdao ?2008-04-04 11:28:59?? 圣彼得堡体委主任:圣火传递准备就绪 明天将成盛大节日 | |
新华网圣彼得堡4月4日电(记者董爱波、刘洋)离奥运圣火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传递还剩不到一天的时间,圣彼得堡市体育委员会主任恰佐夫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圣彼得堡的圣火传递准备工作已就绪,明天将成为该市的一个盛大节日。
恰佐夫说,4日凌晨万众瞩目的奥运圣火顺利抵达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市,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圣彼得堡非常清楚这次火炬传递活动对该市的重大意义。
他表示,随着奥运圣火的抵达,圣彼得堡市的火炬传递准备工作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在传递途经的广场上正进行着最后的装饰工作,圣彼得堡体委4日下午召集所有的火炬手到体委参加火炬传递培训,讲解传递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恰佐夫表示,圣彼得堡市为奥运火炬传递活动进行了精心准备,市长马特维延科亲自主抓这次筹备活动,因此圣彼得堡有信心将这次活动办得精彩纷呈。他说,“明天对圣彼得堡来说将是一个盛大的节日。”
恰佐夫表示,俄罗斯坚定地支持中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以及与奥运会有关的活动,并希望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为全人类的一次盛事。 |
hepingdao ?2008-04-04 11:29:30?? 俄罗斯圣彼得堡数万华人将见证奥运圣火传递 | |
当地时间四月四日凌晨三时二十分,二OO八年北京奥运圣火全球接力抵达第三站——俄罗斯“北方之都”圣彼得堡。该市各项准备活动一切就绪,当地华人华侨和市民热待圣火“点燃激情”,传递“同一个梦想”。
圣彼得堡不仅诞生了普京、梅德维杰夫等政治精英,也向全球输出了逾百位奥运冠军,目前仍有八十多位世界级体育冠军在此居住,本届北京奥运会有四十四名该市运动员获得参赛资格,堪称俄体育明星的摇篮。
记者在火炬传递的起点胜利广场看到,周围已树立起巨幅广告牌,上面用俄文写着奥运火炬传递口号“点燃激情传递梦想”。在主街道两侧以及火炬传递必经之地的地铁站、公交车站等处,也悬挂张贴了更多的火炬传递海报和招贴画。
在火炬传递的终点冬宫广场,工人们连夜搭建起了舞台。当地民众将在此分享奥林匹克圣火带来的欢乐,俄功勋女演员叶莲娜·库兹明娜将现场演唱她专门为奥运圣火创作的一首歌曲。庆典总导演希林介绍说,当天将在火炬传递路线的著名景点分别安排四场大型庆典活动。据俄媒体报道,市政当局专门调拨了一千四百万卢布(约六十万美元)用于火炬传递活动。
四月五日十时三十分许,奥运圣火将在圣彼得堡传递。圣彼得堡市体委主任恰佐夫说,该市圣火传递的准备工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从路线确认、后勤保障到庆祝活动、宣传报道等工作已逐步落实。记者在采访中遇到的当地人,从官员到酒店服务员、出租车司机和街头普通民众都表示,非常荣幸能够亲眼见证北京奥运圣火穿越自己的家乡。
数万当地华人华侨放下手头的工作,在圣火抵达当天及传递之时,他们将挥舞手中的红旗观摩火炬传递,为圣火保驾护航,为祖国呐喊助威。还有不少华人华侨是特地从莫斯科等地连夜赶过来的。圣彼得堡华人华侨协会会长陈志刚说,华人华侨非常高兴见证圣火传递这一历史时刻,“我们的心永远和祖国连在一起。”
在圣彼得堡进行传递活动后,北京奥运圣火当天将前往境外传递的第四站英国伦敦。 |
hepingdao ?2008-04-04 11:30:03?? 圣彼得堡5日开始传圣火 首棒知名度相当于许海峰 | |
奥运官方网站4月4日讯 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第三站便是圣彼得堡,这也是北京奥运会火炬抵达最北部的城市。在这里,积雪仍未完全融化,不过涅瓦河水已经开始泛起春光,一切与火炬传递有关的准备工作都已经进入倒计时。
据圣彼得堡市体育委员会主席恰佐夫介绍,圣彼得堡市为了迎接生活到来做了精心的安排:4日凌晨3点30分,奥运圣火将抵达该市,并在第二天上午10点开始火炬接力。
接力起点圣彼得堡胜利广场,在经过多处名胜古迹之后,将约在15点40分抵达著名的冬宫广场,全程20.4公里。
圣彼得堡火炬接力共有80名火炬手,第一棒是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为前苏联获得奥运首金的女子铅球运动员加林娜•济宾娜,中国驻俄大使刘古昌将跑第二棒火炬接力。
圣彼得堡的火炬手并不是选出来的,而是自愿报名参加的,各个年龄层次的都有。
在俄罗斯体育界,圣彼得堡市有着举足重轻的地位,号称“冠军之城”。从1952年奥运会开始,这里便诞生出前苏联第一位奥运冠军,随后这里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迄今为止,这里已经孕育出多达百位世界冠军。在美丽的涅瓦河畔,现在生活着82位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这份荣耀,非世界其他城市能比。
路线:从胜利广场起步 多次跨越涅瓦河
美丽的涅瓦河孕育出勤劳勇敢的俄罗斯人民,它蜿蜒曲折地穿过圣彼得堡市,滋润着这片神奇的土地。
这是一座历史名城,著名的“十月革命”便从这里开始,列宁当年宣布革命开始的那艘军舰,至今仍停泊在涅瓦河畔。
更远一些说,彼得大帝曾把这里当作都城,因此这座城市的建筑融汇了几乎全世界最著名的几种风格,让这座城市看起来更加灿烂辉煌。
圣彼得堡火炬接力的起点是胜利广场,这个广场当年也是为了纪念卫国战争死去的上百万烈士,是市民自愿捐资修建的。传递路线将多次跨越涅瓦河,在圣彼得堡市,涅瓦河上共有14座桥,这次跨过的几座桥都是最大也是最著名的。涅瓦河是美丽的,也是神圣的,火炬几次跨过涅瓦河,能够让俄罗斯人民看到奥运火炬的机会更多。
同时,如此设置线路,也能尽可能地让火炬途经几个重要的标志性地点。
火炬手:众多名人担任火炬手
俄罗斯体育官员日前向新闻界宣布,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圣彼得堡站的火炬手人选已全部确定,本次活动将因众多名人担任火炬手而精彩异常。
圣彼得堡市体委主任韦•恰佐夫当日公布了参加火炬接力的火炬手名单,名单上的80人大部分是体坛精英或著名政治人物,不少人甚至连外国记者也非常熟悉。
火炬传递的第一棒人选是圣彼得堡著名田径运动员加林娜•济宾娜,她可谓是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人物。在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上,她在铅球项目上为苏联夺得首枚奥运金牌。在完成250米的距离后,济宾娜将把火炬交给第二棒火炬手——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刘古昌。而在刘大使之后担任第三棒的则是俄罗斯国家奥委会主席列•佳加乔夫。
火炬传递的最后一棒,用恰佐夫的话说,“毫无疑问的人选是为俄罗斯在最近一届奥运会上夺得金牌的运动员斯•茹罗娃”。
茹罗娃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夺得滑冰金牌,退役后进入政坛同样有出色的表现,最近成为俄新一届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副主席。而负责把火炬交到茹罗娃手中的是中国驻圣彼得堡领事馆总领事田二龙,他将担任第79棒火炬手。
此外,俄罗斯储蓄银行行长格•格列夫、苏联第一位女宇航员瓦•捷列什科娃、索契冬奥会组委会主席德•切尔内申科、俄最大电信公司MTS公司总裁列•梅拉梅德、外贸银行董事长安•科斯京等也将作为火炬手参加火炬传递。
据悉,在圣彼得堡的整个火炬传递路程全长20.4公里,每位火炬手将在2分钟内跑完250米距离,平均时速约为每小时7.5公里。
首棒知名度相当于许海峰
加林娜•济宾娜是二战后为前苏联夺得首枚奥运金牌的功臣,也是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最著名的田径运动员之一。她在列宁格勒解除围困后的第6年夺得了欧洲冠军,两年后,又一举赢得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女子铅球冠军,为前苏联夺得首枚奥运金牌。她的优异成绩极大地鼓舞了刚刚结束坚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苏联人民。此后,她曾经4次参加奥运会比赛,并曾8次刷新世界纪录,同时还拥有前苏联功勋运动健将的称号。作为圣彼得堡北京奥运圣火传递的第一棒火炬手,加林娜•济宾娜当之无愧。
在谈到自己与中国的渊源时,77岁的济宾娜自豪地说:“我很高兴我曾经到过中国,1955年我曾随体育代表团去过中国,还向贵国运动员传授过经验。”(奥运官方网站火炬接力前方报道团 www.beijing2008.cn) |
hepingdao ?2008-04-04 11:30:44?? 冬宫广场等候奥运火炬圣彼得堡传递最后一棒 | |
新华网圣彼得堡4月4日电(记者刘洋 赵嘉麟)在冬宫、海军部、总司令部的包围庇护下,冬宫广场历来是聚集俄罗斯最高荣耀的中心之地。而5日在圣彼得堡举行的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也把终点选择在这里。
冬宫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便是亚历山大柱,这是为了纪念沙皇亚历山大一世1812年击败拿破仑而修建的凯旋柱。
它由整块的花岗石柱构成,高47.5米,直径近4米,总重量600吨,独自屹立在基石上。它的顶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脚下踩着一条象征邪恶和敌人的蛇。天使的面容与亚历山大一世非常相似。
冬宫广场的北面的冬宫原为沙皇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它建于1754至1762年,占地9公顷,后来几经损毁但被重建恢复。冬宫宫殿长200米,宽160米,高22米。其收藏的达·芬奇、拉斐尔等的稀世名画令其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冬宫广场的西面是海军部大楼,这是古典主义建筑代表,总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各国游客。建筑物引人注目之处是一根镀金长针直插蓝天,高达72米,被安置在大厦中央塔楼的屋顶上。
广场以南的总司令部是欧洲最长的建筑,总长度超过1.5公里,沙皇时期,总司令部位于中央门洞的西侧,而东侧是外交部和财政部。如今,楼内也坐落着众多本国国家机构。
5日的火炬接力中,都灵冬奥会速滑冠军、现任国家杜马副主席茹罗娃将担任最后一棒,她将从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田二龙手中接过火炬,从海军部大楼前跑到冬宫广场中央,点燃圣火盆,完成奥运火炬在圣彼得堡的传递。
在圣火传递结束后,冬宫广场上将举行隆重热闹的庆祝演出活动。 |
1[2] qiányè |
中外华文诗歌联赛 Poetry Competition |
《北美枫》版主议事区 |
海外新闻 Oversea News |
音乐与朗诵 |
联赛专刊编辑小组 |
诗海编辑部 |
《北美枫》编辑委员会 |
洛夫專欄 Lo Fu's Poetry Column |
北美华人文学社理事会 |
评论鉴赏 Reviews |
西方文学 Western Literature |
落尘诗社 |
古韵新音 |
美哉贴图 |
开心一笑 |
健康与美容 |
Maple News |
社区消息 Community News |
散文天地编辑部 |
合作交流 |
驻站作家 |
加拿大〈游子吟〉网络格律诗歌赛 Classic Poetry Competition in Canada |
诗海室 |
散文游记 |
信息中心 News Centre |
诗歌联赛组委会 |
音乐极限 |
移民心语 |
内部交流 |
乐岛编辑部 |
會議中心 Meeting Room |
诗词吟诵 |
影视频道 |
名家综述 Expert Review |
冻结栏目 |
Chinese Poetry |
三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