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楓文集

中国评论家冷梅

???CHINA

?????27?

?????2007-10-13

???业余作家

?????發送私人留言

查找中国评论家冷梅發錶的所有帖子

???冷风啸万里,梅韵傲百花!
冷梅的语言冻库:
http://blog.sina.com.cn/lenm
http://lenm.exvv.com/

评论鉴赏 Reviews
發錶新帖   回復帖子
真情,诗歌的翅膀

真情,诗歌的翅膀
——粗读翁烈辉的诗歌

冷梅


烈辉现在已转写小说了。由写诗转为写小说,这是许多人走过的道路。诗人因其思维的敏锐性和文字的解构能力,为创作小说准备了一定的条件,故诗人在小说创作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例子不少。文学中各种体裁的互补性是显而易见的,诗人兼小说家或散文家等现象在文坛上具有普遍性。诗人写小说较之“专业”的小说家往往在情节构思方面的能力稍逊些,但其语言的运用往往具有独特性,这对促进小说多样化的发展必有裨益。最近,烈辉完成了两部长篇小说创作,其中《欲望的村庄》正在新浪网读书栏月连载,反响不错。但烈辉曾在诗歌园地摸爬滚打多年,依然默默无闻,这恐怕与他不善交际有关。现代人理解的“诗在功外”往往强调多一些庸俗的交际,一些人不想在诗歌创作实践方面下苦功,而是喜欢迎来送往,多与名人(名家、名编)和权贵大款接触,多创造炒作吹捧的机会,真可谓“作品不在于好,只要有人包装炒作、吹捧抬杠即可”。我说的话虽有些偏激片面,但事实上存在的现象也不容置疑。当然,真正的诗人作家还是凭作品说话的,真正的作品还是以质量见长的。

烈辉的诗歌以“真情”见长。他的诗歌处处流露着真情,似乎在固守着心中永不磨灭的某种精神皈依。他以真诚的语言抒发对家园、亲人朋友以及大自然的爱恋之情。不管是对历史的沉思,还是对岁月的慨叹,不管是对家园的依恋还是对爱情友情的追求,不管是对大自然的向往还是对弱势群体的怜悯,都很自然地流淌着一股股真情。许多时候许多人已视“真情”如弃履,崇尚及时行乐,过分强调自我,把诗歌当作自慰的文字工具,把个人情绪渲泄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不断强化诗歌吸引眼球的功能,除了一堆堆杂乱或华丽的文字,根本看不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倘若处于这样的境地来观照烈辉的诗歌,就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了。他在《五月端阳》中是这样表达对屈原的怀念之情的:“跳江的诗人已幻化成鱼/成为人们桌上的佳肴/哺育了万里江畔的英雄儿女/悠悠千百年/人们记住/一条江/一个节日/一个诗人”。这首诗的节奏比较舒缓,仿佛汨罗江水轻轻吟唱。怀念屈原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烈辉却不落俗套,跳出思维的臼窠,将屈原比喻为营养丰富的鱼,成了哺育一代代英雄儿女的佳肴。大凡成功的作品都有其成功的理由,其中以独特构思取胜的作品不少。烈辉的这首诗是成功的。

有人说,诗人大都是情种。一些诗人可以把情诗写得风情万种,而把非爱情题材的诗写得千疮百孔,倘若如此,某些诗人是用“真情”写诗就值得怀疑了。一个心中充满爱的诗人,其诗作必然流淌着真情。为什么艾青《我爱这土地》会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因为他的诗洋溢着真挚的感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读着这样的诗句,谁不感动?而烈辉又是怎样理解爱的含义的,且阅其《真正的歌》:

用爱筑成的墙是温暖的家

用心营造的屋是快乐的窝

爱是真诚的积累

心是喜怒哀乐的河

有爱的岁月别让它成磋跎

共同栽下的心愿要让他结果

我爱的人间啊

她正演奏着美丽的歌

用爱筑成的情是多么牢固

用心经营的爱是多么欢乐

用心用爱谱成的曲

才是真正的歌

是的,“用心用爱谱成的曲/才是真正的歌”,用心用爱写成的诗,才是真正的诗。烈辉正是朝着此方向努力的。他写了不少依恋故园的诗,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永不言悔的情感,他在《故乡吟》中写道:“故乡总不弃游子的浅薄/用温馨的乡歌/抚平游子布满皱纹的心/乡情 是一条无形的飘带/牵引天边的思念/回乡 竟是一生中最亮的和弦/没被尘世的喧嚣淹没/游子啊!/再一次远走他乡吧,带着故乡的亲和力/不再行色匆匆”。故乡是情感指向最强烈的地方,特别是诗人作家,谁都回避不了对故乡的思恋。其实,更多的普通民众都抗拒不了对故乡的那份爱,陈红的一首《常回家看看》唱遍千山万水,红透大江南北,可见,中国老百姓的故乡情是多么强烈。烈辉也无法免俗,同样在许多诗作中抒发着酽酽的故乡情,如赞颂家乡的有《红海湾之歌》、《田墘红楼》、《红海湾石鼓十八巷》等等,不一一列举了。

囿于教师身份,烈辉对教师职业是热爱的,对此职业的理解也较深刻,他说:“你把理想播种在校园里/千言万语都化作对孩子的关心与叮咛”(《山村女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理应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崇敬,但由于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国的教师地位又不免堪忧,当然,也导致师德的整体滑坡,这是时代的不幸。但烈辉象千千万万的普通教师一样,继续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崇高事业,把教师的喜怒哀乐诉诸笔端,为他们立像,试图唤醒全社会对教师的理解。杂文界对教育的境况已关注多年,虽有收效,但也没有发生质的飞跃,何况是诗人?烈辉虽然不遗余力的借助诗歌发言,也只能是表达一些良好的愿望而已。他的一些反映教师之作如《山村女教师》、《西湖·教书之感悟》、《赠林世健老师》、《老教师之歌》、《乌巴克西(蒙语:老师)》等,只能当作供人观赏的艺术品了,就不加以阐释。

或许是教学事务繁忙,烈辉的一些诗作显得浮露,艺术性不够,有必要再提升。许多诗作充满真情、激情,但思维习惯明显,校园诗歌的痕迹暂时存在,影响了视野的拓展。但愿烈辉在创作小说的同时,别放弃对诗歌的探索,能继续保持对诗歌的那份情那份爱。

(07.8.5红海湾畔


2007-10-19 21:32:11
引用並回復
冷巉 ?2007-10-21 08:40:21?? 引用並回復


欣赏并问候。

_________________
閱覽成員資料     冷巉北美楓文集
杨光 ?2007-10-22 23:49:41?? 引用並回復


问好翁烈辉老师,

_________________
閱覽成員資料     杨光北美楓文集
现代诗歌
散文诗 Poetry in Prose
散文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