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楓文集

戴玨

?????88?

?????2007-01-03

?????發送私人留言

?????發送電子郵件

?????戴玨's blog

查找戴玨發錶的所有帖子

???I labour by singing light
我的blog
我的專欄

宁家珍2009-05-20 16:25:34

谢谢老师的指点,喜欢你这样的交流,也喜欢你的古诗词,和你的翻译。问好。

月光情怀2007-02-28 11:23:18

不知怎的?读繁体字,总是很吃力。可能是文化和地域的差异吧。
你的诗很有嚼头。需慢慢品来...

hepingdao2007-02-16 23:16:20

分類顯示
正是我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
会难一些:先要分类型,
然后才能运用...
等我好好想想

戴玨2007-02-16 21:24:21

謝謝和平島!新年快樂!
現在版面清爽點了。

倒想問下文章是否可以分類顯示?比如中詩,英詩,譯詩,評論之類的?

和平岛2007-02-16 20:58:02

问好戴玨,新年快乐!
你可以到设置页,
"显示主论坛的文章"这一项,选为
"不显示"
就可以了

我还在修改这一功能,会让它更好用些

有什么好建议,可以提出来,如果有时间,我就可以编好程序
Very Happy

hepingdao2007-01-06 00:51:48

喜欢你的古诗词,和你的翻译

很有功底

古韵新音
發錶新帖   回復帖子
[转帖]章法

作者:周振甫

开头

引用:
  或问诗工于发端,如何?应之曰:“如谢宣城①‘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杜工部‘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王右丞‘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高常侍②‘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老杜‘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是也。”  (王士禛《渔洋诗话》卷中)

  陈思③极工起调,如“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如“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如“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皆高唱也。后谢玄晖④“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极苍苍莽莽之致。  (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

  起手贵突兀,王右丞“风劲角弓鸣”,杜工部“莽莽万重山”,“带甲满天地”,岑嘉州⑤“送客飞鸟外”等篇,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  (同上)

①谢宣城,谢朓官宣城太守。 
②高常侍:高适官散骑常侍。 
③陈思:曹植为陈思王。 
④谢玄晖:谢朓字玄晖。 
⑤岑嘉州:岑参官嘉州刺史。

  诗歌的开头,怎样的才算好?这里指出一种是“高唱”,调子高,不平庸,一种是“极苍苍莽莽之致”,即意境深远阔大,一种是“突兀”,像“高山坠石,不知其来”,即出人意外。说“高唱”是从声调说的,说“苍苍莽莽”,是从境界说的,这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讲的。要是结合内容来看,就这里举的几个开头说,有境界阔大,即景生情的;有刻划气氛,用作烘托的;有大气包举,笼罩全篇的,有发端突兀,出人意外的。

  境界阔大,即景生情的,像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谢朓被人排挤,用大江的日夜东流来比悲愁的深广,更显出境界壮阔。杜甫《送远》:“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是说遍地都是战乱,你为什么在这时远行?这个发端概括了当时战乱的时代,人民的苦难,唱出了悲壮的声音,充满着对被迫远行的友人的同情。杜甫《秦州杂诗》之六,“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写边地景象,万山重叠,苍苍莽莽,孤城守卒处在万山的壮阔境界中,这里也含有悲凉意。不过这个开头感情比较含蓄,不像“带甲”两句的强烈。曹植《杂诗》,“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用高台朝日等所构成的境界来抒写悲哀,写得也是悲壮的。这是境界阔大而情调悲壮的例,又有境界阔大而没有悲凉情绪的,如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有画意而境界开阔。又像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纪昀批:“一起意境阔远,倒摄四州,有神无迹。通篇情景俱包得起。”(方回《瀛奎律髓》卷四)大荒指极遥远的地方,把漳汀封连四州都包括进去了,但不落痕迹。全诗写的景物,像芙蓉水、薜荔墙,是近景,岭树江流是远景,都包括在接大荒里。

  刻划气氛,用作烘托的,如曹植《七哀》,“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这首诗写高楼中少妇想念远行的丈夫,作者选择明月高照,流光徘徊的景象,用来烘托少妇对月怀人的婉转的愁思,是情景相称的。再像王维《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诗人要写出将军的英姿,用“风劲角弓鸣”来做烘托,这就给全诗刻划出气氛,刚劲有力。

  大气包举,笼罩全篇的,如高适《送浑将军出塞》,“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浑邪王就是汉代匈奴部落的昆邪王。这个开头,指出浑将军是归顺唐朝的少数民族首领之一,拥有强悍的少数民族部队,为唐朝出力。下面就讲他怎样出兵的事,这个开头具有笼罩全篇的作用。再像杜甫《丹青引》,“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今尚存。”这首诗的开头,一面点明曹霸这位将军的家世,一面指出他的艺术才华。从他的艺术才华里展开他画人画马的杰出成就,这个开头也有笼罩全篇的作用。

  发端突兀,出人意外的,一开头用精警的话来打动读者,力避平庸。如曹植《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这本是太阳落山的意思,并不是什么奇突的景象,可是作者用“惊风”,用“飘白日”,用“忽然”,好像太阳忽然给暴风吹落似的,这就反映出作者的感情跟一般人不同,是很强烈的。作者把强烈感情写在这种景象里,语言就精警动人。再像岑参《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秦》,“送客飞鸟外,城头楼最高”,这是在高高的城楼上送客,作者抓住城楼高这一特点,写出在飞鸟外的高处送客,好像在天上送客了,这个突然而来的开头,逼着人们读下去,有引人的力量。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本是绿叶成荫的意思,说成取花去,酬清阴,就显得很突出。欧阳修《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这个开头也好,先提出个疑问,引人注意,比较突出。倘倒过来,先说二月山城未见花,所以春风疑不到天涯,就没有这样突出了。

  好的开头并不只有这些,就上文所引的例句看,主要是一开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吸引读者看下去。因此,好的开头还需要同全篇的内容相结合,要是只有好的开头,而全篇写得并不好,那末这样的作品还是不能算好作品。

2007-08-13 08:38:29
引用並回復
戴玨 ?2007-08-13 08:40:13?? 引用並回復


承转

引用:
  三四贵匀称,承上斗峭而来,宜缓脉赴之。五六必耸热挺拔,别开一境,上既和平,至此必须振起也。杜工部《送人从军》诗,“今君度沙碛,累月断人烟”,和平矣,下接云,“好武宁论命,封侯不计年。”《泊岳阳城下》诗,“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汀”,和平矣,下接云,“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如此拓开,方振得起。  (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

  李商隐《筹笔驿》 ①:“猿鸟犹疑畏简书②,风云长为护储胥③。徒令上将④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⑤。管乐有才真不忝⑥,关张无命⑦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⑧,《粱甫吟》⑨ 成恨有余。”纪昀批:“起二句斗然抬起,三四句斗然抹倒,然后以五句解首联,六句解次联,此真杀活在手之本领,笔笔有龙跳虎卧之势。”“他年乃当年之谓,言他时经祠庙,恨尚有余,况今日亲见行兵之地乎?亦加一倍法,通篇无一钝置语。”  (方回《瀛奎律髓》卷三)

①筹笔驿:诸葛亮出兵时,曾在这里筹划军事的驿站。 
②简书:指文书。 
③储胥:指军营。 
④上将:指诸葛亮。 
⑤降王:指后主。走传车:坐驿站的车到洛阳去。 
⑥管乐: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不忝:不愧。 
⑦关张无命:关羽守荆州,为吴国所败,被杀。张飞为部将所杀。 
⑧锦里:在成都。祠庙:诸葛武侯祠。 
⑨ 《梁甫吟》:诸葛亮做的诗。

  这里讲到诗歌的承转,承是承接开头,有了承接还要转折。开头要精彩,有了精彩的开头,承接的话不妨和缓,转折的话再要求突起,这样就显得有波澜,有起伏,避免平铺直叙。这里讲的,实际上三四句以写景物为主。五六句以抒情为主,是一种写法。如杜甫的“今君度沙碛,累月断人烟”,是估计他要度过沙漠,好几个月走在没有人烟的地方。接下去抒情,“好武宁论命,封侯不计年。”勉励他努力作战,不必讲什么命运,不必记挂什么时候封侯。写得较突出。杜甫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写在舟中所见,是写景物。接下去说“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是抒情。虽在舟中遇到风雪,留滞在岳阳,他的才还难尽。气更旺盛。写得较突出。

  这里讲的承转,是写法中的一种。主要是说明要写得有起伏,有波澜,这个意思是对的。至于说承要和缓,转要突起,那只是一些诗这样,并不是所有的承转都这样,不可拘泥。像李商隐的《筹笔驿》,开头上扬,即抬起,承接句下抑,即抹倒,不是和缓。猿鸟风云都尊敬诸葛亮留下的军营,突出诸葛亮的遗爱在人。三四句写诸葛亮的规划挽救不了后主的投降,是下抑。五句承首联,赞美诸葛亮,六句承次联,结合后主投降说,是一扬一抑,构成起伏波澜。所以我们对于上文讲承转的话,应该从写作要有波澜起伏这点去体会。

  再说诗词的承转不一定都要一景一情,情景配合,所以这里讲的还是重在起伏波澜,避免光说情景。试举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不要以为南宋久不出兵,就以为冀北没有好马,南宋没有人才了,一起就突出。不过“谩说”句先抑一下,下面就扬,“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不是没有人才,是万夫之雄。那末为什么要来朝拜金人呢?所以接下去再抑,“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堂堂汉使” 呼应“万夫雄”,用“自笑”来抑一下,哪能像河水流东那样老是来朝拜,这次姑且再来朝拜一下,总会把你掳到朝廷上办罪的。藁街是京城里给少数民族住的街。写朝拜金人,只是暂时的,在一抑后就扬,要把金人俘虏过来。下半阕讲金人占领区:
引用: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正当中。

  这里把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区跟“万里腥膻”连起来是抑,把其中应有不甘心于被奴役的,跟千古的磅礴英灵连起来,归结到金人将衰,南宋正盛,又扬起来。写得波澜起伏。这首词写南宋派使人朝拜金国君主,却写得意气飞扬。原来写事实处都抑,如“不见南师”,“穹庐拜”,“万里腥膻”。那末怎么昂扬起来呢?写理想,写人。“藁街逢”,“英灵磅礴”,“赫日中”,都是理想,“万夫雄”,“堂堂汉使”,“耻臣戎”都是写人。用理想和人才来压倒屈辱的事实,正表现出作者强烈的反抗民族压迫的精神,所以能写得抑扬起伏,意气昂扬。可见作品要写得波澜起伏,决定于作者的思想感情,决定于生活的矛盾,屈辱的事实和昂扬的理想构成了生活中的矛盾,把这个矛盾写出求,才能写得波澜起伏。这不是出于作者的有意做作,而是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和反映生活的矛盾造成的。所以讲承接要波澜起伏,还得服从于思想感情与反映生活。

_________________
閱覽成員資料     戴玨北美楓文集
戴玨 ?2007-08-13 08:41:32?? 引用並回復


关键句

引用: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①!”“胡然我念之②!”“亦可怀也③”,皆意藏篇中。杜子美“故国平居有所思”,上下七首,于此维系,其源出此。俗笔必于篇终结锁,不然则迎头便喝。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上)

  ① 子:你。淑:善。如之何:如何,怎样。《诗·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jī鸡,首饰)六珈(jiā加)。委委佗佗(tuó驼),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玼(cǐ此,鲜明)兮玼兮,其之翟(dí敌,祭服)也。鬒(zhěn钲)发如云,不屑髢(dì弟,髲子)也。玉之塡(zhèn镇)也,象之揥(tì替)也,扬且之皙(白)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这诗说,贵妇人宣姜嫁给君子本该白头偕老,她的首饰上加上种种宝玉,她显得雍容华贵,又庄重,又宽容,穿着合适的礼服。外表这样好,可你品质不好,又有什么用呢!又说她穿着祭祀的礼服,色彩鲜明。头发又黑又密,不用添髲子。用玉和象牙作装饰品,眉毛上扬,皮肤白,神气得像天帝那样。 
  ②胡然我念之:《诗·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其在板屋,乱我心曲。……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这诗讲秦国出兵攻打她的仇敌西戎,兵士的妻子想她的丈夫温其如玉,当时在西戎的板屋那边作战,想起了心里很乱。第二章说她的丈夫在西戎的边邑,何时才是归期,为什么使我想念他。第三章说睡着和起来时都在想念,祝丈夫平安,能获得好的声誉。   ③亦可怀也:《诗·将仲子》:“将(请)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这是女子对她恋人讲的,叫他不要跑到她家里来,怕父母、兄长、旁人说话。

  《诗·鄘风·君子偕老》里描写贵妇人宣姜服饰的华贵,加意形容。在第一章的末了说:“子之不淑,云如之何!”就是不论你服饰怎样华贵庄严,只是你这人品质不好,光是服饰美好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这两句是全篇中关键性的话。全篇一共三章,这两句放在第一章的末了。《诗·秦风·小戎》里写秦国出兵攻打西戎,前面竭力描写军容很盛,中间忽然插入“胡然我念之!”写秦国人民认为这次战争是应该打的,那个妇人因此责问自己,为什么我还这样想念他呢!这也是关键性的话,显示人民对这次战争的态度,这话是放在第二章的末了(全诗共三章)。“亦可怀也”似当作“亦可畏也”。《诗·郑风·将仲子》写一个女子劝她的恋人仲子不要偷偷地到她家里去,怕父母、诸兄和旁人说话,说“亦可畏也”。全诗三章,每章末句都是“亦可畏也”。这里指出全篇中关键性的句子可以放在第一章末了,也可以放在第二章未了,也可以让它重复说,把它放在每章未了,没有固定的地方,看全篇内容的需要而定。

  杜甫在四川夔州,感叹时事,写了《秋兴》八首。前三首是结合夔州景象感慨身世的,笫四首写安史之乱以后的长安,后四首写对乱前长安的回忆。第四首末句“故国平居有所思”是个关键性的句子,故国指乱前的长安,这句话就是从对时事和身世的感慨转到回想过去的长安。这样关键性的句子故在八首中间起承转关锁作用。作者认为把这样句子放在中间较好,放在中间显得全篇曲折变化。一开头讲夔府景物,身世感触,一转转到乱前长安,这是读者读了开头几首后所料想不到的。要是读者读了开头就知道以后说些什么,便缺乏引人入胜的力量了。要是把关键句放在末了,那末前面几首读起来容易感到头绪乱,所以诗话作者认为这样安排比较好,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还得看具体情况。

_________________
閱覽成員資料     戴玨北美楓文集
戴玨 ?2007-08-13 08:44:18?? 引用並回復


结尾

引用:
  《缚鸡行》自是一段好议论,至结句之妙尤非思议所及。李德远赋《东西船行》全拟其意:“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西船见笑苦迟钝,流汗撑折百张篙。明日风翻波浪异,西笑东船却如此。东西相笑无已时,我但行藏任天理。”此诗语意极工,几于得夺胎法,但行藏任天理,与注目寒江不可同日语耳。  (洪迈《容斋随笔》)

  一篇之妙在乎落句。盖鸡之所以得者虫之所以失,人之所以得者鸡之所以失,人之得失如鸡鱼又且相仍,何时而已乎①?“注目寒江倚山阁”,则所思深矣。黄鲁直②深达诗旨,其《书酺池寺书堂》云:“小黠大痴螳捕蝉③,有余不足夔怜蚿④。退食归来北窗梦,一江风月楚渔船。”可与言诗者,当自解也。  (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引赵彦材说)

  古人作诗断句,辄旁入他意,最为警策。如老杜云,“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是也。黄鲁直作《水仙花诗》亦用此体,云:“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同上)

①鸡虫得失:鸡不卖掉,鸡要吃虫,是鸡得而虫失。鸡卖了给人吃,虫不再被鸡吃,是人得而鸡失,虫得而鸡失。 
②鲁直,宋黄庭坚字。 
③螳捕蝉:螳螂要捉蝉来吃,它不知道黄雀正在后面准备啄它。 
④夔怜蚿:夔,一足兽。蚿,多足虫。怜,可怜。

  这里通过杜甫《缚鸡行》来说明结尾之妙。那首诗说:
引用: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蚁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诗人想到鸡同虫或得或失没有了结,忽然把鸡虫得失放开,倚着山阁上注视寒江,这个结尾很特别,好像同上文无关,实际上正是把诗人的神情写出来了。诗人叫小奴把鸡放了,说完这话,忽然靠在阁上沉思起来,这是形象描写。从这个形象里,透露出诗人在沉思,这个沉思是从“鸡虫得失无了时”引起的。本来鸡虫得失不必去关心的,也不值得写到诗里去,可是诗人从中想到更重要的事,这就是这里指出的人的得失。在封建社会里,人们的升沉得失也像鸡虫得失无了时,诗人因而感叹沉思。这个结尾是形象的,富有含意的,使得诗意更深沉了。

  李德远的《东西船行》完全模仿《缚鸡行》,结尾说“我但行藏任天理”,我的或行或藏,或动或静,一凭天理,任乎自然。这是概念的话,这话就把诗意破坏了,所以这是坏的结尾。

  黄庭坚的诗:“小黠大痴螳捕蝉,有余不足夔怜蚿。”螳螂要吃蝉,自以为聪明狡黠,不知黄雀在后要吃它,所以它还是痴迷。夔一足兽,自以为一只脚已经够了,可怜蚿生了那么多的脚。这两句诗写出封建社会中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互相排挤,甲吃乙,不知丙也在准备吃他;一种是互相轻视,甲轻视乙,丙又轻视甲,自以为有余。诗人接下去抛开这些纠纷,却写北窗高卧,梦见一江风月。这一结尾写出了诗人的精神面貌,他要避开这种排挤纷争,另外找一个宽阔的天地.写出他对这种排挤纷争的藐视,他的写水仙花,用的也是同样手法,这样的结尾是比较好的。

--------------------------------

引用:
  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如清真之“断肠院落,一帘风絮”;又“掩重关,遍城钟鼓”之类是也。或以情结尾亦好。往往浅而露,如清真之“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①;又云“梦魂凝想鸳侣”之类,便无意思。亦是词家病,却不可学也。  (沈义父《乐府指迷》)

①霎时:极短促时间。厮见:相见。

  这里指出两种结尾法:一种是以景结情;一种是以情结尾。都举周邦彦的词作例。

  以景结情的,像《瑞龙吟》“章台路”一首,写的是和人面桃花相类似的意思,诗人去访问秋娘,“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但人已不见,只能回忆过去情事。最后写归去肘,以“断肠院落,一帘风絮”作结。从“断肠”里透露出人去庭空,从“风絮”里透露出瀑泊之感。这个结尾以景结情,很含蓄,所以认为是好的结尾。

  又《扫花游》“晓阴翳日”一首,诗人想到他所怀念的人。诗人听到莺啼柳舞也因而想到她的唱曲和舞蹈,同时想到她被关在深宅大院里,诗人虽对她同情,却只能久立凝想。一结“掩重关,遍城钟鼓”,关起一道道门,听到钟楼鼓楼上传来的钟鼓声。这一结,把前面的意思放开,却正衬出诗人无可奈何的心情。诗人要寻她既不可能,要找到她在红叶上的题诗也找不到,只能在满城钟鼓声中发愁。

  以情结尾的,像《风流子》“新绿小池塘”,写诗人想望的人见不到,所以羡慕燕子能飞到那人住处去。他在想念那人也在等他。结尾说:“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这是情语,从中反映出诗人的迫切心情,也透露出无法相见的苦闷,话比较直率。

  这里又举出没有写好的结尾,像《尉迟杯》“隋堤路”,诗人写自己在渔村水驿过着寂寞的生活,焚香独语,但心里还在念念不忘京华的生活,想念心爱的人,结尾说:“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这个结尾,比较直率,没有余味。

  沈义父在这里用含蓄的标准来评价作品,他认为以景结情,情不说出,所以好;他又说“以情结尾亦好,往往浅而露”,浅露是不够好,那他表面上虽说“亦好”,实际上是不满意以情结尾的。他认为把情说出,不含蓄,所以浅露。这样说是片面的,要看说出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如秦观《鹊桥仙》下半阕:
引用: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以后,岂忍回看归路,不忍分别。因此安慰他们,两情倘是长久的,又岂在朝夕相聚,指出爱情真挚长久的可贵,这个结尾由于用意好,虽是明白说出,也是好的。就这里举的例子说,“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感情非常迫切,是写得比较好的情语,在这里含有渴望一见的心情,不能因为它不含蓄而贬低它。

------------------------------

引用:
  收束或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或本位收住。张燕公“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就夜饮收住也。王右丞“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从解带弹琴宕出远神也。杜工部“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就画鹰说到真鹰,放开一步也。就上文体势行之。  (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

  这里指出三种结尾:
  (一)就题目收住。如张说《幽州夜饮》,一结用“边城”来结“幽州”,用“夜饮”来结“恩遇”,就题目收住。不过像“恩遇深”的话,也反映了消极的忠君思想。
  (二)宕出远神。如王维《酬张少府》,“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这首诗是写隐居生活,所以上文说“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在这种生括中,他的朋友要向他问穷通得失的道理,对一个隐居的人说来,他已不关心个人的穷通得失,所以并不回答,只指点给朋友听,“渔歌入浦深”。这个结尾,避开了朋友的问话,另外描写一种景物,所以说是宕出远神。这种景物好像同朋友的问话无关,实际上是用不回答来回答,就是说,我所关心的是入浦的渔歌,至于穷通理我并不关心,你去问关心做官的人吧。所以这个结尾是很含蓄的。
  (三)放开一步。如杜甫《画鹰》,“何当击凡乌,毛血洒平芜”,这首诗是写画上的鹰,那自然不会飞出去搏击凡鸟。作者的笔转一下,把画上的鹰当作真的鹰,所以那样结尾。

  上面讲的三种结尾是从题目说的,有收题的,有从题目宕出的,有就题放开的。要是不从题目说,从写作技巧来说,那末对结尾还可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像李白《听蜀僧濬弹琴》:“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听琴听得出神,不觉得天暗下来了。这个结尾是写琴弹得高明,用的是衬托手法。又像杜甫《春宿左省》:“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因为明朝有奏章上奏,所以睡不着,几次问夜已几点了。这是写他住在宫里的情况,反映作者关心国事的心情,用的是惜叙事来抒情的手法。又像杜甫《房兵曹胡马》:“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用议论作结。章承庆《南行别弟》:“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用疑问作结,反映不得同归的离情。张九龄《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用比喻作结,颇见巧思。储光羲《江南曲》:“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用写景来抒情,并寄托含意。李白《越中怀古》:“越王句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三句说盛,结句说衰,构成反村来抒怀古之情。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上写千门开,妃子笑,结尾点明荔枝来,用画龙点睛手法,使命意显露。从这里看到好的结尾也是多种多样的。

_________________
閱覽成員資料     戴玨北美楓文集
戴玨 ?2007-08-13 08:45:32?? 引用並回復


线索

引用:
  诗眼贵亮而用线贵藏,如何氏山林之五,“沧江”“碣石”①,风笋雨梅,银甲金鱼②,皆散钱也,而以一“兴”字穿之,是线在结也。如秦州《遣怀》“霜露”菊花,“断柳”“清笳”,水楼山日,“归鸟”“栖鸦”,亦散钱也,而以“愁眼”二字联之,是线在起也。此诗“地日”“山云”,“雷殷”“水文”,亦散钱也,而以“阴晴”二字冠之,“雨来”二字收之,是线在起结也。  (江浩然《杜诗集说》引黄生说)

①碣石:本山名,指山石突起说。 
②银甲:套在指上的弹筝用具。金鱼:官员的装饰品。

  这里先提诗眼,陈与义《放慵》:“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这两句里“薰”字“醉”字用得好,就是诗眼。但这个诗眼没有构成全篇的线索,下面讲构成线索的诗眼,这里举出三首诗来讲。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之五:
引用:
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银甲 ——弹筝用,金鱼——换酒来。
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

  何将军山林里有剩水,是从江水分出来的;有残山,是碣石山的分支形成的;有折笋、红梅;有弹筝,有酒。光说剩水、残山、笋、梅、筝、酒,像散钱一般,要有根线穿起来,这个线是“兴”,即游兴。为什么说“兴移”呢?因为这是一组诗,共十首,第一首已点明“平生为幽兴,未惜马蹄遥”,为了寻幽探胜的兴趣,所以到何将军山林来游赏。因此,这个“兴”本指游兴,所以看了剩水残山,看了笋和梅。游兴已移,移到喝酒听乐上去,就随意坐在莓苔上会饮了。这个“兴’就把全篇贯穿起来,这个线索在结尾点明。

  杜甫《遗怀》:
引用:
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
天风随断柳,客泪堕清笳。
水净楼阴直,山昏塞日斜。
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鹎。

  这首诗讲的景物,好像一句一样,各各独立。有霜露,菊开花,风吹柳,听笳流泪,楼阴,山日,归鸟,啼鸦。这些独立景物也像散钱,要用线索贯穿起来。这里用“愁眼”做线索,下面所写的种种景物,都从愁眼看出,这就把它们串联起来了。这个线索放在头上。

  杜甫《江阁对雨有怀行营裴二端公》:
引用:
南纪风涛壮,阴晴屡不分。
野流行地日,江入度山云。
层阁凭雷殷,长空面水文。
雨来铜柱北,应洗伏波军。

  这诗在怀念裴二,他是侍御史,唐朝称御史为端公。裴二出使到南方,南纪指南方。这诗写南方景物,“野流行地日,江入度山云”,流潦满野,日照其中,是指雨后日出;度山的云,与江水相接,是晴而又雨。“阴晴”两字把这两句贯穿起来了。笫三联写雷声隆隆,水面起波纹,用“雨来铜柱北”的“雨来”两字来贯串。

  从上面三例看来,三首诗的线索,一首在结尾点明,一首在开头点明,一首在头尾点明,靠这些点明的字眼,把诗中所写的景物贯串起来,构成了诗的线索。

_________________
閱覽成員資料     戴玨北美楓文集
西方文学 Western Literature
现代诗歌
评论鉴赏 Reviews
诗海编辑部
合作交流
《北美枫》版主议事区
音乐极限
大雅风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