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楓文集
钱晓强
|
???中国陕西铜川
?????61?
?????2013-03-01
????? ?????钱晓强的博客 查找钱晓强發錶的所有帖子 ???钱晓强的脑子http://blog.sina.com.cn/qxq2 |
|
|
现代诗歌 |
|
《黄帝故里的常识性判断》(附诗3首)
《黄帝故里的常识性判断》(附诗3首)
2008年清明祭拜黄陵之后,见新郑欲夺黄帝故里之名,我曾答应《赫赫始祖》作者李延军,作《黄帝故里辨》。辩文写作过半,觉得啰嗦如此浅显常识,似乎多余,因此作罢。今见李鬼蔚为壮观,要求国祭。如此闹剧,恐更多人为其杜撰所欺,我祭出旧作,以待专家之有识也。
1.依典籍记载,华夏一脉,源于西安以东的古华胥国。那时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化时期,因此华胥氏被尊为中华始祖母。她的后代女娲、伏羲向北散播于甘肃天水;而后神农氏炎帝居宝鸡,皇帝活动于陕北、内蒙,华胥一系三皇俱在西北。黄帝梦游古华胥国,是溯本求源,向往原始社会无阶级的存在。
2.从考古发现看,神木石峁遗址年代为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阶段,正与黄帝活动的时间大体相当,是已发现的中国史前时期规模最大城址,显示出石峁遗址在北方文化圈中的核心地位。《山海经•大荒西经》:“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 《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山海经•西山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这些记载多与石峁遗址符合。
3.古之洪水说,河南是重灾区。在大禹以疏导之术治水之前,中原由于水路不畅,洪无处泄,形成泽国。非人类宜居之地。依当时自然条件、人力资源及军事目的,黄帝于此水深火热之新郑建国立都都是不可能的。可以断言:新郑地下及周边不可能存在夏代以前的王城建筑遗迹。而同时期的陕北,由于农业未兴,植被没有破坏,气候不像现今这样干燥。王城建于丘陵高地,有险可守,亦不虑缺水。
4.大禹治水,使古气候发生不可逆转之变化。后世南方云梦大泽消失,加速了北方的荒漠化。然而,即使在大禹治水之后,河南得到大开发,因其四战之地,从未有因此立国而致强大逆袭北方之说。反倒是自然条件恶劣之北方所产健儿,一代代向中原冲击,以致改朝换代,这是铁律。
5.《山海经》记述黄帝时代,涉流沙,多见异族之国。据此判断地貌,切合西北。如处中原,则不可接壤。
6. 古典越早越接近真实。而传说与注疏越往后越走样。《史注》谯周曰:“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这是受《史记•五帝本纪》:“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影响。一群身披兽皮战士的胜利,在西晋皇甫谧眼里就是:“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这种臆断,不足证明新郑是黄帝国都。那时,有熊多指山林或蛮荒之地。人们打猎,穿熊皮,自称有熊氏,甚至以此为图腾族徽,并不专指一地。人群聚集之地肯定无熊,不可能为国都之称。黄帝号称有熊,其国肯定多山。而古之新郑地处平原,为多条河流汇聚,还是沼泽,有熊也会溺毙。
黄帝是部落联盟共主,多数学者认为熊罴貔貅虎是以野兽命名的不同部落,可见熊图腾部落只是黄帝麾下的部落之一。《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是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在战争中能独当一面,应该是黄帝部落的旗帜所在。黄帝及其后裔在位时间很长,熊的文化符号地位没有上升,仍与猎物无异。而龙的文化符号地位一直在加强,因此,可以认定黄帝部落的图腾是应龙。
7.《汉书地理志》:上郡肤施县 “有黄帝祠四所”,肤施即今陕西榆林。乔山黄帝陵前有庙,自秦以来,历代朝廷均祭黄帝陵。如此有祠有庙有陵,显然故里无疑。
8.黄帝因“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若不是生于黄土、长于黄土、举于黄土,何来土德之瑞。黄帝死后,迁葬故里,古风有之。
9.《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此炎黄双胞族之说。黄帝与炎帝相争,二者相距不会远。经过史学家考证,姬水和姜水都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境内的渭河流域一带,姜水位于宝鸡,但姬水则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关中中部武功县一带的漆水河,另一说位于关中北部黄陵县附近的沮河,两河均是渭河的支流。
10.盐是人的生命之必须品。黄帝时,商业没有流通。人们必然围绕产盐之地聚落。部落战争,肯定源于对产盐地的争夺。北方多盐池,黄帝作《咸池》之乐,反映战争之目的。《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了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许多学者指出,阪泉之战的地点,在今山西运城市。运城盐湖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则是为了争夺河东盐池。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有这样的论述:“解县附近有著名的解县盐池,成为古代中国中原各部族共同争夺的一个目标。因此,占到盐池的,便表示他有各部族共同领袖之资格。”而如果立足新郑,缺盐致命,不可能问鼎。
2008年7月2日作于铜川杨树沟村。2015年9月25日修改。
《延军兄》
我们市的作协主席李延军亲自过来说
你不是小强,你是大强
/
以我对政治的了解
四十五十那边的饭菜不错
今天轮到我请客
我规定在炎黄子孙圈子里发帖
政治的高压线绝对不能碰
像八九年的大冰雪压倒电塔
你也得就地爬下
/
那年夏天,我和全国人民一起焦急
冲出省政府大院的血让我昏迷过去
这才明白我浪费了好多写字的工夫
在新城广场降温后
我们说话都得小心翼翼
/
你说要给黄帝辨别故里
那篇论文你什么时候完稿?
你倾向在《山海经》里找证据
哪有起步就在中原的道理
那时黄河那边还是淤泥和荒地
人不能半途而废
你离成功登顶也就一两步
/
轩园还没邀请我前去写作
不是照金的丹霞地貌
也不是台湾人在溪山旅人图的一片叶子后
发现范宽的署名
我跟搜寻原型的人说:照金就在那里
是红色的根据地
你应该在那里研究中国的问题
2015年3月作于铜川杨树沟村。
《汉文化大典:乔山龙驭》
今年清明,与十余朋友受邀往祭黄陵,期间多有感触。曾言:要为黄帝故里作辩。而今竟已食言。现将当日所赋献上,以期朋友宽宥。
轩辕诛蚩尤,逐炎帝,万里征战,一定宇内,奠中华民族万世开来之基,不谛赫赫战神,英雄史诗。
然而,孔儒反是,畜龙为私,暗弱民志;道教更借始祖之口,行无为之道,如此道德,有失英雄本色。
圣人一出,精神异途,这是致内部畏缩而历史不断南迁的深层原因。幸,华夏屡受外夷鞭策,才不失英勇抗争之志。由是观之,只有精神返祖,我族才不致永坠病夫之境。
吾观他人祭辞,见和气冉冉,不附黄帝英雄气质。所以作诗,辩白于黄帝陵前。
——题记。
汉文化没有阻断
龙族之后
沮水溯源
肩负不同世代
沿着台阶
上列黄天
祭奠
我祖轩辕
钟鼎彝器
踞庙而列
堂堂华夏
巍巍昆仑
西北之北
乔山龙驭
五千年的承载
是那么吃力
尚礼之邦
逐渐萎靡
外侮难御
几成危局
三足鼎立
冥冥作祭
过去、现在和未来
已经在这里
搭起了戏台
先民有继
官家有礼
政治复辟
那么吃力
感动人的不是鼎力
西北之北留有遗迹
一条大龙出息
朝云排阵
八方来仪
黄帝裔胄
劫后复苏
率兽而舞
步步为营
向群山落日
进攻
有数十好汉
相约来到乔山
水泊梁山已干
内腹无英雄用武
昆仑早已冥目
来路去路多不清楚
“帝之下都”
“在此穷山之际”
漫漫长夜偷走了
我们最初的
立国精神
不要神仙云集
不要道家附会
更不要现代作伪
这是英雄在向他的后代
乞求
他的本来面目
黄天后土
勇气倍增
《咸池》作乐
桑麻记事
黄帝出征
应龙领命
猎猎高原
飒飒战士
龙骑虎贲
一遍遍向平原冲积
这个民族内部发展
更迭的历史
自古都是
从北向南用力
因此,我们的命运
也是高原的命运
无论光荣还是屈辱
我们都无法摆脱
这内在的精神的
地图
这也是华夏民族
精神的图腾
岁在戊子
黄陵乔山祭奠之日
秦人晓强
深揖一理
心中唯念
我族赫赫战神
精神不死
2008年清明写于祭黄帝大典之后。
《问鼎》
据传,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因此,鼎也是兵器之尸。鼎成,居庙堂之高,外纹饕餮,大腹阔阔,重食也。鼎秉礼乐,立威天下,以成文化精神变局。自此,文弱遗祸,妇人小脚。然,兵气虽亡,戾气尚存。精神尚勇,文化英雄。因此作《问鼎》,劫难圣人。
——题记。
《问鼎》
我的青铜
在深谷中潜伏
皇帝的队伍
花开花落已经好多幕
开过花的妇女
最后离开这里
我和草站立
把利器埋进土里
那是春天的另一批死敌
浪漫的接替
带领一层铠甲
向荒乱讨伐
垂头回到尼山
从此著书学问
在我之后还有谁
被这青铜的戾气逼住
2015-09-26 23:46:37 |
chenrunmin ?2015-09-27 22:37:17?? | |
垂头回到尼山
从此著书学问
在我之后还有谁
被这青铜的戾气逼住
首复。问好。羊年快乐。 |
博弈 ?2015-10-13 15:24:44?? | |
坊間,另有一説是黃帝是游牧民族, 駕軒轅而來。
也有一説公孫軒轅是音譯,黃帝非漢族,或漢族并非那麽單純。
當然,這些鄉野小調,進不了學術大堂,但也挺奇想,有趣。
黃帝真相如何,不論坊間新聞與古書記載,都無從考。
如果今天的公孫姓或軒轅姓承續黃帝一系,可能看DNA比較可靠。 |
大雅风文学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