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韵新音 | 谈古论今 | 开心一笑 | 现代诗歌 | 评论鉴赏 Reviews |
|
绵绵不绝是乡愁(zt)
绵绵不绝是乡愁
·余作田·
故乡总是美好的。
概因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尽管家乡有这样那样的欠缺不足,你总能找到许多的优点长处予以弥补。毕竟生于斯长于斯,那感情是一辈子的。有一首歌不就是《谁不说俺家乡好》嘛。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也有这个意思在里面。没有特殊原因,一般人是不愿离家出走的。
如果没法,一定要离开,那就更能体验到老家的好了。人生地不熟,连说话、饮食习惯都不同,能不想家?在他乡若能听到乡音,那可是人生几大幸事之一,“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呢。
中国人大概是世界上最留恋故乡的民族了。老祖宗说过“父母在,不远游”。即使离开了,到老还讲究“落叶归根”,可见其在人们心中的份量了。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的活动运作范围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故土,辗转迁徙,到外地学习、谋生、定居。有的人甚至终身不能回去,直至客死他乡。那份心情就不用说了,大概可以算是“痛并快乐着”吧。古往今来,多少人发出慨叹,多少文人留下了传唱千古的名言佳句。由此看来,思乡是一个绵延不绝的话题,它甚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独特艺术范畴。原因不但在于其内涵了丰富的艺术价值,而且还在于它具有隐藏于艺术表象之后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
最早何时出现有关怀乡的文字有待史家考察论定。在没有深入考据以前,自然不该妄下结论。更远的不说,早在两千多年前屈原即已写过“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东晋时期,诗人陶潜在其《归园田居》 中亦写道“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些都是借物喻人,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到了唐朝,更有许多人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最广为人知的,当首推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是因看见地上的月光联想起对故乡的思念,只是没有提及故乡的具体内容。
另一首是《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此处,太白具体地提到了故乡的水。纵使船行万里,它也会载着自己走向远方,永不分离。
这些都只是描述思念之情,没有表露些许哀婉感伤,作者不愧为浪漫主义诗人。
其实,比李白出生更早的初唐诗人王勃也有关于思乡的作品。《山中》即是一例: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在这首诗里,情绪化的字已经出现了。“悲”表白了心境,“滞”显示了急迫,“万里”指明了距离,“归”更是突出了作者客久思乡的强烈愿望。最后两句对深秋景色的描写,深化了归回故里的迫切心情,并带上了一层明知不可能立即回乡而产生的悲怆色彩。
这种因思乡而产生的愁苦情节被更多的诗人提及。同样是唐朝,晚于李白出生的诗人柳宗元就有更为强烈的感受。例如: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
散上峰头望故乡。
作者将海边的尖山看作锋利的刀剑,能割断思乡的愁肠。即便被它千刀万剐,散在山头,只要能够望见故乡,也心甘情愿。乡思愁苦到了这种境界,真是无以复加,令人感佩。这种表现手法,亦被无数后人仿效。
到了宋朝,仍有不少关于思乡的诗句。王安石就曾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里是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对故乡的不舍,心情迫切,跃然纸上。
宋朝的文学成就以词见长。范仲淹就有一首著名的词《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上阕写景,功力老到。唐圭璋先生在其《唐宋词简释》中曰:“上片写天连水,水连山,山连芳草;天带碧云,水带寒烟,山带斜阳。自上及下,自近及远,纯是一片空灵境界,即画亦难到。”
下阕抒情,笔锋如刀。唐认为:“下片触景生情。‘黯乡魂’四句,写在外淹滞之久与乡思之深。‘明月’一句陡提。‘酒入’两句拍合,‘楼高’点明上片之景为楼上所见。酒入肠化泪亦新。足见公之真情流露也。”
全词意境高远,情真意切。“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无论景物描写还是内心独白,均堪称典范。难怪有人夸赞其为“绝唱”(邹祗谟《远志斋词衷》)。
范仲淹的词在描写乡思这个主题上的确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后人似乎很难望其项背。然而,“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元朝又出了个马致远,功力也是了得。在其曲《天净沙•秋思》中写道: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硬是用区区二十八个字,把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手法不同,但意境和表现力绝不在范之下,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明清两代这方面的名篇佳作似不如唐宋,故此略去不提。到了近代,随着现代汉语的普及推广,更多的人用白话文或现代诗词发表思乡怀旧的作品。佳作很多,精品迭出。这其中,有两位诗人的作品影响极大,不得不提。
一位是原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诗人于佑任,另一位是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余光中。两人都生于大陆,但后来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台湾。由于政治历史的原因,一个从未回过大陆,一个有幸能够回去参访。
于佑任(1878-1964,生于陕西三原)在逝世前两年写下了蜚声海内外的诗篇《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依依不舍和叶落归根的强烈愿望,以及缘于至死都无法归去的无比悲凉心情。情感真挚,无以复加。
比于佑任小五十岁的余光中生于南京。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梁实秋称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离开大陆以后,余光中思乡之情日益强烈。1971年,他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二十分钟就写出了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作 —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未来啊,
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
你去那头,
我来这头。
这首诗主题明确,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全诗以时间为序,将几个最亲密的人、物串在一起:母亲、新娘、大陆、你我,表达了鲜明的骨肉亲情和家国情怀。具体而言,又物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桥梁。这些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读来非常亲切、温馨。另一方面,它的情感表达极为含蓄。即使是令人痛彻心扉的母亲过世,也仅以九个字轻轻带过“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全诗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游子把他的颠簸人生向人娓娓道来。不但有过去的苦难、现在的无奈,还有对未来的憧憬,令人感慨又充满希望。
它的另一个特点是感情逐步升华。先是与母亲的暂时分别,靠一枚邮票鸿雁传书;后又与妻子别离,辗转漂泊,聚少离多;再后来是与母亲的天人相隔;最后将情感引申为对故土的眷恋,将台湾、大陆和世界各地看作一个整体。这种由浅入深、由个体到社会的自然延伸扩展,带有强烈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烙印。当其将话题由自己的个人际遇转入台湾海峡的时候,牵涉到的就不再是作者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两岸同胞几代人的共同经历,是整个国家民族的伤疤,是成百上千万人的动荡苦难。作者的乡愁被这湾浅浅的海峡隔断,盼望着能重返故里,寄托了全体国人消弭隔阂重归于好的共同心声。尤其是对未来人们能够抛弃一切成见阻隔而自由往来,不但在客观实体上建筑一座桥梁,而且在心灵上也能架构互相理解、互相沟通、平等相待、和平相处的纽带,满怀着无限的期待。这一点,自然引起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强烈共鸣。
再有就是它的结构形式非常优美。全诗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均衡对称又有长短句的变化调节,整齐而不呆板,变幻而又统一。 另外,它采用 了《诗经》中的复沓手法,通过反复吟诵不断深化主题,令人荡气回肠。当然,作者的文字功力也是深厚广博、运用自如。无论是形容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长长的”,还是量词“一枚”、“一张”、“一方”、“一湾”、“一条”,都用得恰到好处,并且极富音韵美感。
相比于前人的古典诗词歌赋,这首现代诗字节更长,内容更加丰富具体,用高超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亲情友情和故国家园的深深眷恋。全诗跌宕起伏,情感丰富,细腻深沉,扣人心弦,不愧为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必将名垂青史。
对远方的游子来说,故乡是严冬寒夜里的盆火,是酷暑沙漠中的甘泉。对它的思念向往、离愁别恨,纠结了极为复杂甚至互相矛盾的情感因素 — 它集孤寂、焦虑、忧伤、痛苦与温馨、甜蜜、兴奋、期待于一身,寄托了太多的心怀意念和期许盼望,令人五味杂陈、百感交集。正因如此,决定了它将永远缠绕在人们心中,经久不衰,绵绵不绝。真个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011-08-04 14:41:50 |
山城子 ?2011-08-08 00:05:18?? | |
古今一览——欣赏! |
宾至如归 | 西方文学 Western Literature | 联赛专刊编辑小组 | 移民心语 | 信息中心 News Centre | 散文游记 | 小说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