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楓文集

巴九公

???中国

?????85?

?????2010-07-29

???教师

???爱好诗词

?????發送私人留言

?????發送電子郵件

?????巴九公的博客

查找巴九公發錶的所有帖子

???爱好中华传统文化,愿与爱好传统文化的海内外朋友结缘。
谢谢。

巴九公2012-02-27 04:32:51

“清华简”之造作者大约有两个目的,一、用“出土文物”证明《古文尚书》为伪作,取信于学界。二、在此基础上,构建其中国历史断代工程。

蘭臺出版社2012-01-12 12:58:14

袅袅婷婷豈淡妆,容华本該自然香,丽质用來矜权贵,风雅多半事孔方。。。。。。。。

   哈哈哈哈哈,到此一遊。。。

胡礼忠2010-11-15 05:18:52

拜访老师、颂冬祺!

谈古论今
發錶新帖   回復帖子
汉字古读今声小议

[size=18]汉字古读今声小议[/size]
汉字存在了五千年以上,其读音却随时代而变。不仅韵变,声母也有很大变化。如被项羽烧掉之阿房宫,有人以为应读阿“旁”宫。这就是古读与今读之区别。因为古声母迄至唐时,尚无唇齿音四声母非、敷、奉、微,只有重唇音或双唇音帮、滂、并、明。房之读音古为符方切,声母为并母。为b声母之浊音,一般标记为bh,今普通话无此读。故读阿“旁”宫也不是古读。又如汉之名人陈蕃,今之注古书者亦注为蕃读为波。大约因古土蕃之蕃读波,故陈蕃也沾光读波。查《广韵》所载,蕃之古读有二,一为附袁切,并母合口三等元韵。一为蒲烦切,帮母开口三等元韵。其韵母除介音外,均为an。今皆无此读。《集韵》蕃音皮,皮之古韵在歌部,波、婆、碆等皆从其得声。
由以上二例,窃以为,古之地名、人名、建筑物名称等,只要今不读古名,不妨用今音读,或读今音可,读古音亦可,不必强求一律。否则,不仅阿房宫要读阿“旁”宫,房玄龄也要读“旁”玄龄。鲜卑要读“三”卑。因为鲜古为相然切,心母。那就不胜其烦,事实上也办不到。
不过,像西藏古称土蕃,蕃仍要读波。因为现在西藏之音译仍是Tibet,古译土伯特,傅说之读要麻烦一点,傅不必读古读,傅《广韵》之读为方遇切,帮母遇韵。现在已无古读,故今读fù可也,但“说”经典仍有读悦者,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故傅说仍须读傅“悦”。等等。这是一件麻烦的事,因为没有统一规定,下愚譾陋,或不知有此规定。只能视情况而定。
这又涉及一字多读。不知从何时起,据说规定多音字只读一声。如胜字只读去声,将阴平声屏除。如高处不胜寒,胜任等之胜均读去声。这样一读,就将词意模糊、混淆。致有学者在大庭广众中闹笑话。现在也有一些学者渐恢复一字多读之原本读音。如骑有“其”“计”之别,说有“shuō”“税”之异,都是可取之读法。至少做学问者应当区分。一些汉字本有多音,其义亦随之有别。强读一音,往往造成误解。
汉字误读,也是存在问题之一。汉字有数万,常用也有三四千,若要顺畅地读古文经典,非掌握六千以上单字不可。读别读误,不可避免,偶一误读,无可厚非。不过作为专家学者,登上讲坛,面对广大受众,仍须慎之又慎,不可信口误读,特别并不十分冷辟之字。如嚚本读银,《书•尧典》:“父顽,母嚚。”有学者一而再地读成嚣,就有点说不过去。再有,如陈寅恪之恪,传媒上屡屡被读成què,无论今音古音抑或方言,均无是读。如果是陈先生之徒子徒孙或至亲好友,要如此读,可听其便,可怪者要求读音标准之传媒播音员也如此读,就有点匪夷所思

2011-03-05 05:41:26
引用並回復
古韵新音
散文游记
小说故事
北渡坐看云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