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楓文集

老陈

?????15?

?????2008-09-01

?????發送私人留言

查找老陈發錶的所有帖子

散文游记
發錶新帖   回復帖子
清 明

清 明
这是个肃穆的悼日,却在春天;这是个充满缅怀与惆怅的时刻,大地却万物复苏,一派生机。
我父亲早逝,年年清明这一天,老态龙钟的祖父,一定要我们去给我父亲扫墓。小时读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误以为清明扫墓有郊游般的乐趣,有好玩的感觉。因而清明扫墓我特别高兴。平时祖父教管极严,不准我放了学后乱跑,更不准偷偷与同学一道去掏麻雀窝、摘桑椹,一旦发现那是要挨打的。在清明节去扫墓,不仅大人同意,而且时间长走得远,投入大自然怀抱,整个身心都得到放松,因而分外惬意。
当然我与大人们去扫墓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我高高兴兴,他们凄凄切切;我蹦蹦跳跳,他们步履蹒跚。走了大约一个时就到了郊外,再爬上一座小山。上山后视野顿时开阔:见岷江蜿蜒东去,孤帆远影,天际归舟,一览无余。水中有鱼,天上有风筝,树上有鸟。俯瞰山下,小镇风光尽收眼底。而近处,蜜蜂引路,蝴蝶翩飞;果园中桃红李白,农民房上升起炊烟……
“师奶奶、师母,你们来啦!” 从果园中走出个诚朴的农民,他是我父亲的学生,老远向我的祖母、母亲打招呼,也向我叔和我点点头。“坐下歇歇,喝杯茶吧!”
“不啦!”祖母回答。“时间不早,扫了墓要赶回去,家里事情还多。”
“师老爷他没来?” 那农民有礼貌地问。师老爷是尊称,指我祖父。
“没来,人老了,脚不听使唤。” 祖母回答。
“怕有三个年头没来了吧?” 那农民记性特别好。
叔叔说:“是呀,那些年他常来,来了就哭,伤身体,我们不要他来……”
“我知道,师老爷来祭儿子,怎不伤心?” 那农民补充。“听见哭声,大家都跑去看,不认识的就问,这老头有八十了吧,墓中是他啥人?”
为把那农民不愉快的话题引开,叔问:“我哥教过你书吧?”
“教过教过。我脑子苯,先生还打过我屁股哩。”
说得大家都笑了。空气于是不再沉闷。
我们离开那户农家,好客的农民送了我们一程,还不断地说:“转来吃了午饭再回去也不迟。”父亲的坟在山顶,本可直接上去,因山陡路窄,我们只好绕道而行。山中景色真好,野杜鹃花和山菊开了,一红一黄,打扮着大自然。山顶仍有不少墓地,立有墓碑,圆形的坟上长满蒿草。清明到来了之际,五颜六色的纸幡拴上线,悬挂到了竹竿上,在坟头上空飘着。这是一种习俗,也造成了特定的氛围。
不一会就找到我父亲的坟。我们也不例外,支起竹竿上悬的幡。老远就让人看见,表示这墓有人祭扫,没绝后。祖母和母亲流着泪,摆设祭品和香烛。我和叔开始跪拜,母亲烧纸钱。祖母眼圈红了,喃喃地念着儿子的名字,叫他好好安息。
她们很悲痛,我却茫然,因为父死我才两岁多一点,若不是扫墓我已经淡忘了。
很多年以后,我读黄庭坚与写的《清明》,其中有:“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他认为不管常人凡人也好,志士仁人也好,虽有贤愚区别,但最终逃不掉死亡命运,死对所有的人来说最都是一样的。南宋诗人高翥,则从另一角度写《清明》。其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化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需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与黄庭坚《清明》诗一样,受时代限制,充满驱之不散的灰色情绪。
但是我要说,清明是最富人性化的、最平民化的传统佳节。数千年来诗人、文学家缅怀先人,抒发真情,为呼唤人性的回归,因而清明节才永远充满着诗意般的魅力。

2009-04-09 15:37:18
引用並回復
老陈 ?2009-04-09 15:38:48?? 引用並回復


怎么每次调了格式都不对呢?

_________________
閱覽成員資料     老陈北美楓文集
冰清 ?2009-04-09 16:16:55?? 引用並回復


老陈 寫到:
怎么每次调了格式都不对呢?


老陈,请把“调不对的格式”说具体些,不然人家不好回答。你说是吗?

_________________
閱覽成員資料     冰清北美楓文集
河东阳升 ?2009-04-10 18:11:08?? 引用並回復


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清明节到了。
这是一个“充满缅怀与惆怅的”节日,是一个“肃穆的悼日”。
因为这个节日的缘故,春天里的踏青才更具回味的意义;年少的无知与成熟的沧桑相映成趣,构成了祭春祭人的款款风景:“纸灰化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老成先生好文。
好文读来让人振奋。
问好。 victory

_________________
閱覽成員資料     河东阳升北美楓文集
小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