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楓文集
hepingdao
|
?????2035?
?????2006-05-25
????? ????? ?????hepingdao's Blog 查找hepingdao發錶的所有帖子 ???为网友服务: 端茶倒水勤打扫! 胡济卫2011-09-27 09:18:29能否给我寄一本《北美枫》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胡济卫 邮编:463000 胡礼忠2010-11-15 05:16:05拜访老师、颂冬祺! 溪月梦2010-02-21 05:25:15刚到这里,有点眼花缭乱,还请指导。 张南城2009-08-03 00:12:17看望先生,问好。我是个新手,望多关照。 hepingdao2009-01-25 19:53:34感谢山城子老师,先生高风亮节,
情怀可嘉,风骨可佩,期待先生大作早日成书 山城子2009-01-24 01:20:46山城子给岛主拜年——祝你春节愉快安康幸福吉祥!
同享一首七绝:
牛来鼠去岁将除,年味浓浓瑞雪铺。
做客故乡竟半年,亲情蜜意可成书。
2009-1-24晚上于故乡辽西 白衣年代2008-11-08 20:27:21请赐寄《北美枫》:723500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三复课(23)班 杨康 我的邮箱:YK20086631@163.com 白衣年代2008-11-08 20:26:40请赐寄《北美枫》:723500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三复课(23)班 杨康 白衣年代2008-11-08 20:26:20请赐寄《北美枫》:723500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三复课(23)班 杨康 sunyunjuan20082007-11-23 05:35:47真对不起啊,来到新家什么也不懂,换板面时不小心把您的留言无意中删除了,特向您道歉来了 |
|
|
北美之音 Voice of North America | 网友论坛 | 现代诗歌 | 宾至如归 | 谈古论今 |
|
世界上最长家谱 2500年后再看孔子的家谱(组图) 新华网
传承2500多年之久,被吉尼斯世界记录认定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家谱——《孔子世家谱》经历史上第五次大修后,即将交付印刷成册。孔子后人10年编修,矢志不渝,终将这一使命承担下来,但这个过程也一直伴随着国事与家事、文化传承与封建陋俗的争论与质疑。
孔子家谱续修即将付梓
《孔子世家谱》是专门记录孔子家族繁衍脉络的谱牒,从孔子时代至今已经传承2500多年,跨越80多个代次。2005年,英国吉尼斯世界记录有限公司在法兰克福宣布,中国的《孔子世家谱》被认定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家谱。
然而,这个记录了在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中国第一家”的谱牒从1937年民国时期开始,却由于战乱、社会思潮等影响一直未进行新的修订,面临断续的危险。 1987年,时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会长的谷牧副总理和会长匡亚明向孔子后裔建议,认为历朝历代《孔子世家谱》都有续修之先例,当今社会不应断修。
《孔子世家谱》原为手抄本,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首次刻版印刷。明朝时,《孔子世家谱》形成“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之约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只大修过四次,分别在明朝天启年间、清朝康熙年间、乾隆年间,最近一次是在1937年民国时期,收录近60万人。家谱历代编修,皆有衍圣公主持,孔氏杰出代表参与,如康熙谱就由《桃花扇》作者、清代著名戏曲家孔尚任担任主修。
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会长、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正在案头工作 新华社记者 刘宝森 摄
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会长、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说,自世家谱上次续修至今60多年的时间断层让家谱面临着失续的危机,一些后裔随着时代变迁离开老家曲阜难寻下落,更有后裔更名改姓或有了新的宗教信仰,还有一些后裔远赴海外,繁衍至今却难追寻家族传承历史脉络。
应各方的要求并经和族人商议,孔德墉,这名80多岁的香港商界人士开始承担起《孔子世家谱》第五次续修的重任。1998年,他在香港注册了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并在世界各地建立了450多个续修机构,收集族人资料。孔德墉说,修谱过程中仍然遵守着家族传统。由于历朝历代修谱之事均有“衍圣公”主持,但身居台北的“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年事已高且不便修谱,因此孔德墉曾亲赴台湾取得了他的“授权”后,由他代为修谱之事才顺理成章。
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孔子世家谱》编辑部主任孔德威说,截至目前,第五次续修新登记后裔人数已超过130多万人,最小的为83代“念”字辈。这个人数是根据缴纳入谱费人次计算得出的,由于已故孔氏族人可免去这一费用,因此并不包括在这一数字内,加上原民国谱中的近60万孔子后裔,新谱后裔总人数将超过200 万。
续修工作人员正在核对后裔信息 新华社记者 刘宝森 摄
然而,《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诸多困难,既有当今社会大气候影响、更有来自家族内部的不信任。据孔德墉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破四旧、批林批孔运动等,家谱作为封建宗族的旧文化当然不敢重提。直到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情况才有所变化,但当今社会不少人对修谱仍然心存疑虑。
孔德墉说,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族人和社会上一些人的不理解。他们认为修家谱是封建糟粕,不应该死灰复燃。“一些族人不相信我们,甚至仍然以姓孔为耻,对孔子持有扭曲的看法。”孔德墉伤感地说。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在孔氏家族中,衍圣公为宗子,是全族首脑,负责孔子祭祀和家族事务管理。各地分支为小宗,历代政府为孔子后裔单列圣裔户、圣裔都和圣裔图以别于齐民。各支也立小宗宗子,设户首房长管理族众,并受衍圣公府管辖。这种家族制度的确带有较浓厚的封建色彩。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家族制度被彻底废除。
然而认为修谱为封建遗俗的观念在一些人心里根深蒂固,因此家谱续修协会工作人员在寻访孔氏族人过程中,没有少吃白眼与闭门羹。2000年,获悉江苏泰兴有孔氏后人聚居,续修工作协会办公室主任孔德宏前往寻访。到当地孔氏较有名望的人家拜访时,却吃了闭门羹,“当时,真是门都不让进,斩钉截铁地说不入谱,我们走时,还冲我们喊了句‘但我们不会忘记祖宗’。”
同时,为了筹集修谱所需经费,按以往惯例,入谱每丁需交5元钱。这让许多族人怀疑这些打着修谱旗号的人是骗钱敛财之徒。“有人说你们凭什么代表孔氏修谱,还有人说我们是骗子、搞传销……”2006年春天,有人打电话到协会,一听接电话的是孔德威,诧异道:“你还在啊,我听说你们被公安局抓走了啊!?”
对于人们的误解,孔德墉说,这次修谱是为理清理顺孔氏家族内部的血缘传承与分布变迁,并不是为了恢复家族制度,而是为了保护文化遗存。他说,《孔子世家谱》是孔子家族史,这点是肯定无疑的,但这个家族历史悠久,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文字记载,不能继承下去非常可惜。他认为,家族史与正史、地方史志一样是一个国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世家谱》与同时期的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目前在我国历史上还无法找出任何其他家谱,在历史人文价值上能够与这一家谱相媲美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徐世璇研究员也曾撰文认为,延续时间久远的家谱对于人口学、姓氏学、民俗学、民族学、宗法制、家庭结构变化、人口迁徙等社会学研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续修《孔子世家谱》,也有利于增强华夏民族“血缘同宗、文化同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孔德墉认为,续修《孔子世家谱》是为了完善家族传承脉络,但客观上更是实现了传承文化和历史,是当今孔子后人必须担负的使命,同时,数字化的新谱不仅查询方便,而且具有统计功能,例如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人口分布情况等。另外,新谱还增加了一幅全国电子地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孔氏后人在全国的人口分布,对研究儒家学说及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方面都将具有重要的价值。
山西昔阳最早发现失传千年的后裔支谱 新华社记者 刘宝森 摄
山西昔阳最早发现失传千年的后裔支谱手抄本 新华社记者 刘宝森 摄
据了解,上次修谱由末代衍圣公孔德成主持,始于1930年,成于1937年,一般称“民国谱”。如今,明代家谱已不存世,清康熙年间家谱共收孔子后裔近2万人,乾隆年间家谱为10万多人,民国谱增至56万人。新续修的世家谱则将收录超过200万孔子后裔。孔德威说,虽然仍然延续着家族古训,但这次修谱也有多处突破,如历史上首次允许女性、少数民族及外籍后裔入谱。
江苏南京某文化产业公司的负责人孔开屏是第五次《孔子世家谱》续修过程中的一位特殊的后裔,她成为了《孔子世家谱》最早入谱的女性后裔之一,并成为了当地后裔入谱的组织者。
2003 年,得知孔德墉正在进行第五次家谱续修后,孔开屏来到济南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打听入谱事宜。孔德墉告诉她说,这次续修打破了原来续修的规则,女性、少数民族、外国国籍的人都可以开先河地入谱。根据民国谱对孔开屏祖辈的记载,证实了其后裔身份后,这位孔子第76代“孙女”成功入谱。
孔开屏说:“社会进步了,家谱续修也该发生变化,允许女性进入世家谱是男女平等的表现,而且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如果不允许女性后裔入谱,一是有歧视女性的嫌疑,更严重的是孔子家族将损失不少后裔成员。”入谱后,孔开屏用了3年的时间寻访江苏各地,又组织了8万多孔子后裔入谱。
孔开屏认为,孔子并没有歧视过女性。《论语·阳货》中:“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使人们一直认为孔子将“女子”与“小人”并列,是轻视妇女,其实是一种误读。她说:“父辈们从来没有向我灌输过轻视女性的思想,甚至类似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话都没有讲过,所以孔子应该不会反对允许女性入谱。”
与孔开屏同样幸运的还有云南宣威市71岁的孔祥贤。这位宣威市人大原副主任现信仰伊斯兰教,曾因是少数民族被排除在入谱行列之外。如今在续谱新规之下,他不仅如愿以偿进入了全国谱,更因为入谱之事考证了整个宣威市伊斯兰孔子后裔的演变过程。
孔祥贤告诉记者,从2000年到2002年,他通过寻访宣威市各个村镇的老人、考察古碑文,形成了重要的宣威伊斯兰孔子后裔演变历史考据。他说,孔子后裔在 1715年前因求民族团结而与回族通婚,演变为伊斯兰教信奉者,这些历史资料目前已经被存入了宣威市的档案馆,成为了见证孔子家族变迁史的珍贵档案。
据续修协会的考证,部分入谱孔子后裔不仅演变为回族,还有苗族、水族、哈尼族、景颇族、土族、东乡族、藏族、满族、保安族、土家族等至少14个少数民族,这些后裔成为少数民族,主要因通婚而随妻改变,也有部分人是为生活所迫。此外,还有很多人旅居韩国、美国、新加坡等海外国家和地区,成为外籍后裔。
孔祥贤说:“众多少数民族和外籍后裔进入<孔子世家谱>证明,经过2000多年的变迁,孔子家族已经成为了一个多民族、多国籍的大家庭,人们给予的孔子家族‘天下第一家’的称号更具包容性和多元化。”
有待进一步考证的菲律宾孔子后裔英文支谱 新华社记者 刘宝森 摄
最近,一名来自菲律宾的商人受人之托拿着一本全部为英文的家谱来到续修工作协会济南办公室询问入谱事宜,他说这个谱中的一位名叫David的老人经常谈起自己是孔子的后裔,但世事变迁,他的祖上从福建到菲律宾已经有200多年的时间,虽有族谱记录,但所有的人都已变成了英文,使得身份认定变得困难。
孔德威认为,虽然目前还需要寻找更多的证据,以确定菲律宾的这些人的身份,但在10年修谱的过程中,经考证后,像这样的发现并不少见,一些有关孔子后裔的重大的发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见证了孔子家族的变迁。
发现一:孔子后裔并非都姓孔。俗话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在这次修谱过程中,修谱人员发现有的孔子后裔现在不姓“孔”。其中,600多名“屈”姓孔子后裔不久前恢复了“孔”姓。
“屈”姓孔子后裔保存的证明身份的支谱 新华社记者 刘宝森 摄
续修工作协会开出的“屈”姓后裔为孔子后裔的证明 新华社记者 刘宝森 摄
证明“屈”姓后裔身份的支谱序言新华社记者 刘宝森 摄
这些“屈”姓孔子后裔来自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后王庄村和东明县屈屯村,祖先在孔子第五十九代孙孔彦玲(约明朝中期)后改姓“屈”。而今正值《孔子世家谱》第五次大修,这部分孔氏族人向当地公安部门提出恢复“孔”姓。他们在给当地公安部门的申请中写道:“‘屈’姓家族原姓‘孔’。因历史原因,为生活改为‘屈’ 姓,现在国家形势大好,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经家族商议一致同意恢复‘孔’姓。”
续修人员从曲阜孔子博物院孔府文物档案馆调出这支族人支系族谱历史档案。“彦琳原名彦玲,十八岁时因到河南商丘县贸易改名琳,娶张氏生儿子承财、承用,因岁欠贸易之资携眷至曹县屈家村暂借居屈尧天家,尧天无子,坚求次子承用为义子,因改孔为‘屈’,此去曲迁曹之始祖也。”这份支系族谱上还附有乾隆五十八年衍圣公孔宪培撰写的序言和印玺。
发现二:韩国孔子后裔祖先元朝时期东渡高丽。据曲阜孔子博物院孔府文物档案馆收藏的一本1915年《居住朝鲜孔氏族人世系草稿》记载,“文宣王(孔子)五十四世孙孔绍,元顺帝时以翰林学士陪鲁国长公主下嫁于高丽恭愍王始来东国,官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证明韩国孔子后裔东渡高丽的家谱档案复印件 新华社记者 刘宝森 摄
韩国孔子后裔支谱 新华社记者 刘宝森 摄
韩国孔子后裔支谱内页 新华社记者 刘宝森 摄
孔德威说,根据这一记载可以发现,现在居住在韩国的孔子后裔祖先孔绍是在元顺帝(1333-1368)时期东渡高丽,并担任官职的。
根据孔德威提供的另一份由韩国孔子后裔修订的96年版《曲阜孔氏世谱》(韩国后裔族谱)统计,现在居住在韩国的孔子后裔已有8万多人。
这两份史料能够前后呼应,并能与民国时期修订的《孔子世家谱》相衔接,为现居韩国的孔子后裔续入世家谱提供了史料依据。孔德威说,目前,这8万多韩国孔子后裔中,已有3万人被录入了正在第五次修订的《孔子世家谱》,在目前入谱的境外孔子后裔中是人数最多的。
发现三:失传时间最久一支孔子后裔现身。据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介绍,这支失散的孔子后裔支派目前居于河南洛宁县,他们是在听说《孔子世家谱》第五次大修,向续修协会提供 相应的支系家谱后,身份才得到确认的。
根据这支孔子族人提供的支系家谱,他们的祖先是孔子第三十七代孙孔齐参。孔齐参膝下三子,分别是孔克符、孔克让和孔述睿,能与《孔子世家谱》相衔接。但《孔子世家谱》记载,三子之中,除孔述睿下传一代外,其余均标注“无传”。孔德威说,事实上,孔克符有两个儿子,并繁衍至孔子第78代,只不过他们迁移到了河南永宁(今河南洛宁县),这一走就是1200年。
据《孔子世家谱》记载,孔齐参三子生活于唐代宗(762-779)和唐德宗(780-805)时期。据此推算,这支族人至少失散了1200年。
孔德威表示,续谱过程中,续修协会对于孔子后裔的身份非常慎重,这一支后裔提供的支系族谱能上推至孔子,并有清代七十三代衍圣公的亲笔题序,足以证明其权威性。
发现四:孔子后裔200多年前从福建迁徙至台湾地区。来自台湾地区的900多名孔子后裔在目前正在进行的《孔子世家谱》第五次续修过程中,首次被录入世家谱。
台湾后裔供奉的孔子祠堂 新华社记者 刘宝森 摄
台湾孔子后裔支谱复印本台湾后裔身份的证据 新华社记者 刘宝森 摄
台湾屏东孔子后裔支谱封面 新华社记者 刘宝森 摄
孔德威介绍,此前,这900多名孔子后裔只记录在各支系族谱中,还未被录入过总谱。这些孔子后裔主要来自台湾屏东、桃园等地,分属二十多个支派。
其中,最早从大陆迁至台湾的孔子后裔可追溯至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当时他们带着孔子的画像和祖先的牌位,由福建上杭和永定迁至台湾屏东。孔德威说,经初步考证,屏东地区的孔氏族人是浙江衢州派长支的后裔,现大部分从事农业或渔业生产。
10载续修让儒风永驻
《孔子世家谱》第五次续修见证了孔子家族的变迁,但家谱续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发现多数孔子后裔对祖上遗风和家训及对孔子思想却始终尊崇有加,而修谱更强化孔家人的这种意识。
孔德墉再次强调,这次修谱是为了理清孔氏家族内部血缘传承与分布变迁,同时《孔子世家谱》的文化与历史价值不可估量,能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认识到这一点的孔子后人对入谱一事从一开始存有疑虑慢慢地转变为争相入谱。
孔祥贤说,孔子思想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而孔氏家族在历史上一直作为其后人也倍感自豪,能够在这次修谱过程中确认自己在整个孔氏家族的位置是一件非常令人自豪的事情。
孔德威说,虽然新家谱后裔资料全部录入了电脑并制成树状图,但真正印刷出版后为充分利用纸张,仍然是按照老谱“阙里式”排版方式,即按照后裔所在户支派进行索引,后按名字中间一字划分辈分,同一辈人放在一起,在每位后裔名下用小字标明其子女。查询某一后裔时需先查支派,再查辈分,最后确定名字。
这里不得不说,对于孔子后裔辈分排序,历史早有规定:明初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在八字之前为十个字。明天启年间,这十个字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奏准,续二十个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民国八年又立二十个自由当时北洋政府核准公布,即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孔开屏告诉记者,她除了现在使用的名字外,还有一个76代“令”字辈的谱名,用于确定自己在孔氏族人中的辈分,孔子后裔中虽然不少人改用了两字现代名,但人人都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辈分。
2005年,香港科技大学原副校长孔宪铎到济南交登记表时,查到他是曲阜“60户”之一的陶乐户,而且可以上推到孔子。他把这个树状图寄给在美国的儿子,让儿子看看:“我告诉他,他是孔子的后人,他从来不相信真能追溯到孔子。”
据续修协会介绍,为了让后人知晓历史,部分在民间保存多年的支系家谱序言中记录的重大历史事件一并记入总谱,一些有关后裔所的德言善行也通过小字记录在其名下,供后人了解学习。
让续谱人员甚感欣慰的是,许多在这次进入家谱的孔子后人仍然保存着古老家族传统。如在台湾地区发现的孔子后裔严格遵守祖先规矩,设立祠堂,供奉孔子像,家家大门上都贴着很大的“孔”字,并挂有“鲁国堂”牌子,体现了不忘先祖和无法割断的亲情。而在韩国的孔子后裔所编纂的韩国后裔支系谱名前均有“曲阜”二字,以表明来这些后人源自孔子出生地。
“要记住自己是老孔家人,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做。”43岁的孔开屏回忆老一辈训诫她时常说的这句话。她说:“虽然我不曾将孔子的思想时时挂到嘴边,但这句话一直记得很清楚。”
2008-10-28 08:59:14 |
大雅风文学奖 | 奥运之光 | 中外华文诗歌联赛 Poetry Competition | 《北美枫》版主议事区 | 海外新闻 Oversea News | 音乐与朗诵 | 联赛专刊编辑小组 | 诗海编辑部 | 《北美枫》编辑委员会 | 洛夫專欄 Lo Fu's Poetry Column | 北美华人文学社理事会 | 评论鉴赏 Reviews | 西方文学 Western Literature | 落尘诗社 | 古韵新音 | 美哉贴图 | 开心一笑 | 健康与美容 | Maple News | 社区消息 Community News | 散文天地编辑部 | 合作交流 | 驻站作家 | 加拿大〈游子吟〉网络格律诗歌赛 Classic Poetry Competition in Canada | 诗海室 | 散文游记 | 信息中心 News Centre | 诗歌联赛组委会 | 音乐极限 | 移民心语 | 内部交流 | 乐岛编辑部 | 會議中心 Meeting Room | 诗词吟诵 | 影视频道 | 名家综述 Expert Review | 冻结栏目 | Chinese Poetry | 三人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