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楓文集

hepingdao
|
?????2035?
?????2006-05-25
????? ????? ?????hepingdao's Blog 查找hepingdao發錶的所有帖子 ???为网友服务: 端茶倒水勤打扫! 胡济卫2011-09-27 09:18:29能否给我寄一本《北美枫》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胡济卫 邮编:463000 胡礼忠2010-11-15 05:16:05拜访老师、颂冬祺! 溪月梦2010-02-21 05:25:15刚到这里,有点眼花缭乱,还请指导。 张南城2009-08-03 00:12:17看望先生,问好。我是个新手,望多关照。 hepingdao2009-01-25 19:53:34感谢山城子老师,先生高风亮节,
情怀可嘉,风骨可佩,期待先生大作早日成书 山城子2009-01-24 01:20:46山城子给岛主拜年——祝你春节愉快安康幸福吉祥!
同享一首七绝:
牛来鼠去岁将除,年味浓浓瑞雪铺。
做客故乡竟半年,亲情蜜意可成书。
2009-1-24晚上于故乡辽西 白衣年代2008-11-08 20:27:21请赐寄《北美枫》:723500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三复课(23)班 杨康 我的邮箱:YK20086631@163.com 白衣年代2008-11-08 20:26:40请赐寄《北美枫》:723500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三复课(23)班 杨康 白衣年代2008-11-08 20:26:20请赐寄《北美枫》:723500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三复课(23)班 杨康 sunyunjuan20082007-11-23 05:35:47真对不起啊,来到新家什么也不懂,换板面时不小心把您的留言无意中删除了,特向您道歉来了  |
|
|
北美之音 Voice of North America | 网友论坛 |
|
江青当年才貌出众引起毛泽东注意并乘虚而入(组图) 中国新闻网
那时江青长得还是比较出众,头发乌黑浓密,系一根发带,发带前蓬松着一抹留海,发带后面,曾经留过辫子,曾经让头发像瀑布一样披挂到肩际,眉毛弯弯的,眼睛大而有神,鼻子挺秀,嘴巴稍稍有些大,但是抿紧了嘴唇的时候还是别有一番动人之处。
据当年在延安,现任“民革上海市委顾问”的翟林椿先生回忆,1938年8月13日纪念“八·一三”抗日一周年(据本文作者查考,似应是1938年7月7日纪念“七·七”抗战一周年),在延安钟楼东边,原“抚衙门”旧址,举行大会。上午是毛泽东作报告,下午文艺演出。翟林椿先生记得,话剧主演者是丁里。翟林椿回忆:“压轴戏是江青主演的京剧《打渔杀家》。纵然我当年很少看过京剧而入迷姑苏评弹,但江青扮演的桂英一角,不论唱白、身段、台风、神韵都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毛主席和其他首长观看了这场精彩纷呈的演出。演出结束,江青率先和众多演员拥到台口,向热烈鼓掌的首长和广大观众致谢。尔后,她便款款步入后台一间点有汽灯的残破空屋(临时化妆室)去卸装。”
江青
毛泽东与江青
翟林椿记得他目击的一幕:“毛泽东等首长步入临时化妆间,慰问演员。这时,我奉命提着铁皮水壶,为首长倒开水,所以也进入那临时化妆间。”他见到江青上前跟毛泽东握手,然后很亲切地谈着......翟林椿所目击的,是不是江青第一次跟毛泽东见面,不得而知。不论是看京剧《打渔杀家》,还是看话剧《被糟踏了的人》或是《锁在柜子里》,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第一,那时江青在延安相当活跃,主演过京剧、话剧;第二,毛泽东向来对戏剧很有兴趣,他看过江青演出的戏剧。还有人说,是江青听毛泽东的报告,故作认真,引起毛泽东的注意。
据李维汉回忆,中共中央党校确实请过毛泽东讲哲学。李维汉的校长任期是1937年5月至1938年4月,而江青是在1937年11月入校,正是在李维汉校长任期之内。类似的传说,说是毛泽东去“鲁艺”讲话,江青“特别坐前面,使毛最容易看到的地方,打扮得漂漂亮亮”。虽说江青后来从中央党校调往“鲁艺”,但从时间上看,似乎应是在中央党校听毛泽东报告。江青把自己的一张照片送给了毛泽东。这张照片在毛泽东的笔记本里,夹了很长一段时间......就在江青进入延安的时候,毛泽东的第二个妻子贺子珍离开延安前往西安。海外有不少书籍、文章把贺子珍的出走,说成是江青插足毛泽东家庭,甚至绘声绘色描述贺子珍如何在延安窑洞里跟江青吵架。其实,贺子珍去西安,跟江青倒是并不相干。江青这一辈子恐怕未曾跟贺子珍见过面,她跟贺子珍“在延安窑洞里吵架”纯属子虚乌有的传说。不过,贺子珍的走,恰恰给江青提供了乘虚而入的绝好机会!历史竟会这样的凑巧:不早不晚,就在贺子珍离开延安的时候,江青进入延安!
据徐明清回忆,江青跟毛泽东恋爱的消息,在延安传得很快。不久,组织上再度找徐明清了解江青的历史情况。这一回,着重了解的不是江青的党籍问题,而是江青在上海的各方面的情况。徐明清明白,这是为了江青和毛泽东的婚事,组织上第二次对江青进行审查。徐明清所谈的,跟她原先为江青所写的证明材料差不多,但是她提到了江青在上海时生活上的那些浪漫事。组织上除了向徐明清了解之外,也向来自白区的其他人作了调查。毛泽东会看中江青,许多人感到不可理解。笔者看来,当年毛泽东的警卫员李银桥的一席言,倒是比较客观的:那时的延安,生活环境异常艰苦,斗争形势也很严峻,到了延安受不了又离开延安的不乏其人。江青在这个时候来到延安,坚持下来了,还是应该肯定的。当然,投奔革命的不等于坚强的革命者,毛泽东曾多次指着江青鼻子训斥,你就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你是改不了的剥削阶级作风。这两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也耐人寻味。我想江青如果没有积极投奔革命,毛泽东不会说这两句话;江青如果是成熟的优秀革命者,毛泽东也不会说这两句话。敬仰爱慕毛泽东的女青年不少,以毛泽东的情况,不可能选一个各方面都糟糕,如某些文章说的那样一无是处的女人作妻子。
那时江青长得还是比较出众,头发乌黑浓密,系一根发带,发带前蓬松着一抹留海,发带后面,曾经留过辫子,曾经让头发像瀑布一样披挂到肩际,眉毛弯弯的,眼睛大而有神,鼻子挺秀,嘴巴稍稍有些大,但是抿紧了嘴唇的时候还是别有一番动人之处。她会唱戏,现在不少文章说她是三流演员。但在延安,在陕北,我们那时把她当明星看待。她唱戏唱得好,她表演的《打渔杀家》,中央首长很喜欢,毛泽东也喜欢。她字写得好,也能写文章,特别是楷书写得好。江青喜欢骑烈马,驯烈马,越凶越爱骑。江青不爱打枪,爱打扑克,织毛线,她织毛衣织得很好,能织出各种花样,会剪裁衣服,自己动手做,做得很漂亮。
那时,她比较能接近群众,给工作人员剪头发,讲点文化科学知识,教教针线活等。行军路上能搞点小鼓励,有时还给大家出谜语。有个谜语如今我还记得清:“日行千里不出房,有文有武有君王,亲生儿子不同姓,恩爱夫妻不同床。”谜底是“唱戏”。江青喜欢打扮,也会打扮。转战陕北期间,她不再长发披肩,梳成两条辫子,在脑后蛊成一个髻,在女同志中,她总是显得比较出众,女青年喜欢叫她帮助梳妆,她也乐于帮助别的女孩子,毕竟是一种荣誉。
她在冬天穿军装时候多一些。有时也穿蓝色棉衣,剪裁合体,总要显出身段才行。夏天喜欢穿翻领列宁装,带卡腰。她满意自己的皮肤白晰,腰肢苗条,她乐意暴露自己的优点。江青在表现她的种种优点之处的同时,也不断的暴露出她品质和性格上的缺点和弱点,她的骄傲,她的爱出风头,她的顽强表现自我,总想高居人之上的欲望,她从来不会替别人想一想的极端个人主义......李银桥跟江青有过长期的接触,他对她的观察,评价,是比较中肯的。笔者在访问徐明清时,她也说:“人是会变的。江青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最初,她在俞启威的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走过一段革命的道路。她到上海以后,在晨更工学团里工作,表现也还是可以的。但是,她后来进入上海戏剧界、电影界,明显地表现出争名夺利,爱出风头,生活作风乱七八糟,等等。......后来,随着地位的变化,她越走越远,以至篡党夺权,成了‘四人帮'的头子,成了反革命集团的头子,成了历史的罪人。”
1938年4月10日,当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成立之后,江青调到那里,担任戏剧系指导员,该系负责人为张庚,助理员黄乃一,编剧王震之,教员钟敬之、左明、崔嵬。
1938年8月,江青得到重要的调令,即调她到军委办公室当秘书,实际上也就是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对于江青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时,江青进入延安正好一年。(叶永烈)
2008-10-23 07:37:00 |
现代诗歌 | 宾至如归 | 谈古论今 | 大雅风文学奖 | 奥运之光 | 中外华文诗歌联赛 Poetry Competition | 《北美枫》版主议事区 | 海外新闻 Oversea News | 音乐与朗诵 | 联赛专刊编辑小组 | 诗海编辑部 | 《北美枫》编辑委员会 | 洛夫專欄 Lo Fu's Poetry Column | 北美华人文学社理事会 | 评论鉴赏 Reviews | 西方文学 Western Literature | 落尘诗社 | 古韵新音 | 美哉贴图 | 开心一笑 | 健康与美容 | Maple News | 社区消息 Community News | 散文天地编辑部 | 合作交流 | 驻站作家 | 加拿大〈游子吟〉网络格律诗歌赛 Classic Poetry Competition in Canada | 诗海室 | 散文游记 | 信息中心 News Centre | 诗歌联赛组委会 | 音乐极限 | 移民心语 | 内部交流 | 乐岛编辑部 | 會議中心 Meeting Room | 诗词吟诵 | 影视频道 | 名家综述 Expert Review | 冻结栏目 | Chinese Poetry | 三人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