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韵新音 | 诗词吟诵 | 散文游记 |
|
金牌后面的故事(奥 运 随 笔之一)
金牌后面的故事
(奥 运 随 笔之一)
为了亲睹奥运的盛况和体验团结、友谊、尊重、理解、公平竞争的奥运精神,我们全家于奥运开幕前两天,不远千里来到了北京,从8月8日开幕至8月23日闭幕的这段日子里,我虽然不是奥运的参赛者,也不是工作人员,却也整整忙了16天,如果把后来的残奥会算到一起,那就不只是16天了。不是吗,我每天起床,便急急忙忙到报亭去买报,倘若去迟一点,就会懊丧而归。因为自奥运以来看报的人简直太多了。北京的报纸,特别是京华时报、晨报、晚报、足球、新京报、北京商报、青年报等等,每天都会用大量醒目的版面抢时间报导奥运赛事,人们固然要了解竞赛结果,但似乎对竞赛背后的故事更感兴趣,那些花花絮絮比竞赛本身更振奋人心,更摧人泪下。如果你只知道排名榜,而不知道金牌后面那些更深的层面,可以说你还没有读懂奥运。
8月16日坐在电视机旁的人都会知道,33岁的老将张宁获得了羽毛球女子单打冠军,可是人们并不知道她满面的泪水中不只是高兴,更多的是辛酸。1994年的尤伯杯决赛,她发挥失常,败给了小她三岁的印尼选手张海丽,印尼队终于在时隔19年后重新高高举起尤伯杯,而中国女子队却丢掉了保存达10年之久的冠军奖杯,那一战让张海丽一夜成名,却摧跨了张宁的自信,她成为了“罪人”,也误导着大家对她的认知。其它的队员崛起了,成功了,而张宁却一直半红不黑地沉没着、忍受着。两年后,大红大紫的张海丽再次击败中国队蝉联冠军。这场比赛中张宁最后出场,当时中国0比2落后,最终仍是失利。1996年以后的6年中,张宁只是中国女子单打的5—6号人物,无缘参加尤伯杯和奥运的比赛。2000年张宁25岁,已是退役的时间了,练得再苦也没有希望了,于是提出了退役的请求,李永波教练对她说:“别的我不多说了,我只问你,现在退役,你舍得吗?你甘心吗?”李教练的这一番话使她毅然留下来了。此后,她应对着压力,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训练和自我调整上,她很快地成熟起来,2003年世锦赛上终于获得冠军,在1 /4决赛中以2比0淘汰张海丽,还在第二局打了对方一个11比0,终于报了一箭之仇。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上,张宁再次对阵那个在十年前让她功亏一篑的张海丽,她用胜利发泄出了十年前的怨恨,最终以2比1战胜了张海丽。从夺得奥运冠军的那一刻起,她彻底完成了心理素质的蜕变。2001年张宁本来领取了结婚证,但她为了备战雅典奥运,推迟三年时间,直到雅典奥运会结束后才举行婚礼。紧接着又是备战北京奥运,这时,她除了要面对越来越强劲的对手,还要克服不断袭来的伤患。她的大腿和脚踝都有伤,只有通过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才会有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她哪能顾上。不仅如此,她和丈夫及双方父母商议,还把要孩子的事,放到北京奥运后才考虑………。以上就是33岁的老将张宁在北京奥运会获得羽毛球女子单打冠军背后的故事,我从北京的小报上读到这些故事后,才真正懂得张宁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泪水,这时,我也在流泪。
张宁成为第一位蝉联奥运女子冠军的选手,从昔日的“罪人”变成奥运双冠王,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荆棘与艰辛。打了19年羽毛球,在国家队呆了14个年头,她遭遇的重创,经历的坎坷比起身边的队友要多得多。她拖着满身伤痛与疲惫,在人生的巅峰时刻,为自己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她,终于战胜了自己,超越了极限,我想,这就是真正的奥运精神。
2008-10-07 00:48:14 |
冰清 ?2008-10-07 10:04:29?? | |
她,终于战胜了自己,超越了极限,我想,这就是真正的奥运精神。
问好老山,谢谢分享! |
老山 ?2008-10-19 18:28:29?? | |
冰清 寫到: |
她,终于战胜了自己,超越了极限,我想,这就是真正的奥运精神。
... |
我这次在北京看奥运学了不少东西。 |
现代诗歌 | 谈古论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