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楓文集

吟啸徐行

???中国安徽

?????752?

?????2008-05-03

???教师

???爱好文学书法

?????發送私人留言

查找吟啸徐行發錶的所有帖子

???彰显自我爱好,弘扬民族文化,追求诗意生活.

唐慧2010-10-06 01:54:37

欣赏,拜读,学习。

唐慧2010-10-06 01:53:59

欣赏,拜读,学习。

唐慧2010-10-06 01:53:19

欣赏,拜读,学习。

河东阳升2009-09-16 05:22:18

欣赏。拜读。
还会再来,经常来。
吟啸徐行君好文字!

吟啸徐行2009-03-30 01:47:37

谢谢你读帖,干吗那么谦虚,相信你有一颗诗心,一定能写得很好.

放飞心情LL2009-03-17 02:07:15

朋友,你好。我来了,向你学习来了。我很喜欢诗,却不会写,希望以后你能帮我。祝你开心每一天。

现代诗歌
散文游记
發錶新帖   回復帖子
宣城古桥拾韵

宣城古桥拾韵

一座不大的江城里,曾掩映着十九座古桥,且座座都有自己的来历,自己的故事,该属罕见了。

在这些众多的古桥中,我首推济川桥。早在隋唐时期,李白“双桥落彩虹”的诗句,就已使它名扬海内。待南宋时,太守张果站在此桥上,面对滔滔洪水,抱籍一跳,又为它添了一分壮烈。读过此逸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来来往往于此桥,一想到此传说,不免心为之动,肠为之热,目光为之深邃。

飞跨宛水河上的另一座桥是凤凰桥。它也始建于隋唐开皇年间,但屡修辄坏,劫痕累累,我将另文叙述,在此不想赘言。至于凤凰桥上游,抬目可望的鳌峰桥,完全是一座年轻的桥梁。除了借得些许鳌峰的灵气,毫无典故,我也懒得说三道四。

我掏出些许词语给这几座掩映于宛水河上的桥梁,更多的话语要献给那些坐落在城中,被岁月湮没或为林立楼房遮掩的古桥。它们的默默,也该享受我并非浓情的文字。

古梅溪上的柏山桥,不长不宽,典型的小家碧玉。它一手牵着双羊山,一手牵着蜿蜒阡陌,承载着大诗人梅尧臣的脚步,朝出暮归,震动着宋代文坛。而今它早已不知所址,我们除了在故纸堆中,能找到它的一鳞半爪,再也难睹它藤蔓苍虬、绿意泱泱的风采了。

北门外的落叶桥,还津津于里民之口。相传明太祖朱元璋过此桥,恰一叶落,故得此名。又说朱元璋抗元失败,为元兵追赶,狼败钻到此桥下,蜘蛛迅速织好被撞破的网,又一阵风卷落叶盖住他的脚印,使朱元璋逃过此劫。听到这些传说,我觉得都是附会,野史中这类美化帝王的例子太多,且大同小异,不足为信。何况朱元璋开创的大明一朝,宦官横行,吏治腐败,并不是一个令人向往和骄傲的朝代。因此有关此桥的种种传闻,我都一笑付之,搁到一边。

让我向往的另一座古桥,是北门外的别士桥。此桥原名镇宁桥,是古代文人雅士、官宦商旅送别之地,故又名别士桥。从这一点说来,它与长安的灞陵桥相似,是一座伤心桥和落泪桥。多年前,我二伯在双塔园艺场,每逢周末我都要去,常路过此桥。每次踏上此桥,想到李白《送友人》诗,不免多了几分景慕和青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辉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让古人凄凄的离别,一到李白笔下,就变得境界开阔,景美如画,情浓如酒,不过稍有点悲壮罢了。我想,当年李白离宣,在诸多送别友人中,除了宇文太守、灵源寺仲浚大师、堂弟李昭,一定还有蒋征华和纪叟,说不定还是喝罢纪叟的老春酒后上路的呢。如今此桥虽在,但古韵不存,四处拥来的楼房,已将此处变成大街,而桥已成为大街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若不是还有几根桥栏,还能听到桥下潺潺的流水,你就会忽略这座千年古桥了。
还有一座古桥,横亘在我的记忆里。虽然是一座普通的石拱桥,但它却系着我三年的青春时光,是开启我读书的种子,所以我清晰地记得“桃源桥”这个名字。

据载,此处属黄金山地段。当年山上满植桃花,暮春时节,落英缤纷,芳草鲜美。古刹天宁寺坐落其中,寺前小桥流水,风景清幽,是诵经修道的好处所。不过,我到此处求学时,古刹天宁寺早毁,桃花砍伐殆尽。偶尔在校园里看到一株两株桃花,仿佛穿过岁月的使者,依然绽放着它的娇艳。虽如此,但枝头鸟鸣,林间蝉噪,沟涧流水,还在应和着我们的暮吟晨读,使刚从浩劫中走出来的宣师,又透出一股追求知识、崇尚文化的气息。

站在桃源桥上,披着晚风夕阳,吟哦着清人蒋宽《桃源桥晚步》:

春日江城暮,寒泉曲涧鸣。
人烟迷欲湿,渔火递微明。
众鸟低云窦,初钟散晚城。
年华催底事,长啸正含清。

诗味氤氲,盈怀扑面,欣欣然,有陶醉之意。说实在的,在此之前,我对古诗并没有什么兴趣,后来在吴剑奇老师熏陶下,开始涉猎唐诗宋词,朝吟暮诵,兴趣渐起,遂迷恋之至。再回味蒋宽诗句,对自己读书之处,又多了一分爱恋。

又听人说,此桥曾叫寡妇桥。只是迎娶新娘的人,路经此桥,颇感不 祥,遂弃此名,取陶渊明《桃花源记》之意境,更名为桃源桥,且一叫至今。

跨过此桥,就到了宣师。这所坐落于黄金山麓的百年老校,而今已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它汲黄金山之灵气,以更雄大的气魄,传递着时代文明的脉搏。

“年华催底事,长啸正含清。”

愿在母校就读的莘莘学子,从这两句诗里得到启迪,在黄金山下的“黄金屋”中,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凛然正气,完成学业,铺好自己人生的黄金之路。

二00七年二月十日于霞蔚居

2008-06-03 20:46:24
引用並回復
冰清 ?2008-06-04 17:35:25?? 引用並回復


拜读大作,先生较深的文化底蕴,令人敬佩!

_________________
閱覽成員資料     冰清北美楓文集
散文诗 Poetry in Prose
大雅风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