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现代诗歌 |  
			     
			 |  
 月光的耳朵[原创.组诗]
  --------------------------------------------------------------------------------
 
月光的耳朵[七首]
 
 
 
文/张凡修
 
 
 
 
 
 
 
[母亲的香蕉]
 
 
 
 
 
……九年以后。一大片香蕉林成为我的邻居
 
从那一天起,香蕉林就攥住了我所有的目光
 
那一捧捧椭圆,舍不得撒手
 
母亲的月光,一角一角,圈住了家乡的弧度
 
形成一个拳头,每到半夜,都要敲醒我的睡眠
 
但月光更为巨大的是,拆散了一块补丁
 
还有指尖漏下的针线,又一次缝纫起来
 
十一岁那年一个贫穷的黄昏
 
一弯钩月迟迟不肯上升。母亲在亲戚面前只咬小小一口
 
就藏起来的半截柔软,一直坚硬
 
我张开的唇
 
 
 
 
 
[尴尬]
 
 
 
 
 
 
一支支火把噼噼啪啪爆响。之后,静了下来
 
曾受过伤的耳膜已经习惯了
 
鼓风机,往耳朵眼儿灌风
 
 
这是我的八月。夜里的声音极其潮湿
 
那声音一旦燃烧,我想肯定是沾着露水
 
简短,隽永,唱唱停停
 
 
许久,我摸黑蹑脚,顺着光亮寻觅过去
 
只见一群青蛙,正光着身子
 
 
 
 
我慌忙逃离。以至于后来的日子里
 
我不敢点灯
 
我不敢咳嗽
 
 
 
 
 
 
 
 
 
 
 
 
[啞地]
 
 
 
 
花朵卷走了所有的舌头
 
散落在地上的棉壳,连脸蛋都是干净的
 
看不见胡子碴的嘴巴,以虚掩的方式张开
 
似乎等待着什么,以张开的方式
 
又紧紧地固守一片凝固
 
 
 
如果是晴朗的夜晚,就会有成群的萤火虫
 
塞进喉咙。但并不歌唱
 
也许它们会用力蠕动一下上唇和下唇
 
独自承受孤寂,却说不出
 
 
 
如果是雨天就好了。牧羊人会赶着羊群
 
来这里饮水。也许是秋天尽了
 
想必青草也随花朵逃离。牧羊人默默计数
 
那烂熟于心的数字竟不知去向
 
空空的棉壳不肯泄露花开的秘密
 
就在牧羊人苦苦追问的时候,羊群哗然
 
仿佛一个失去记忆的人,突然之间
 
想起了往事
 
 
 
 
 
 
 
 
 
[布鞋上的雨]
 
 
 
 
 
 
父亲终于下脚了。母亲特制的布鞋
 
磨蹭着傍晚的雨,磨蹭着
 
公社粮站的黄豆堆。舍不得走
 
回家的路短了,短得像暴雨那么胆颤心惊
 
十几粒黄豆硌疼了布鞋上的雨
 
雨水煮熟的一颗颗血泡,仿佛
 
一把腐烂的种子,播进了全家人饥饿的皱褶里。
 
一九六一年的夏天,实在是太难熬了
 
在我四岁幼小的心灵里,也过早地记下
 
黄豆粒般大小微弱的灯火,还有
 
父亲布鞋上,一滴难以下咽的雨
 
 
 
 
 
[蹄窝里的花]
 
 
 
 
整个草原浓缩在一只茶杯里
 
不可挽留的洞穴
 
叶片徐徐开放
 
 
一场大雨过后,很多人不愿听见挣扎的涛声
 
骑马人突然从远方半路折回
 
只为了闻一次,探出洞外的香气
 
 
 
 
 
 
 
 
 
 
 
 
[黑木耳]
 
 
 
 
越聚越浓的黑夜,是先从林子里生长的
 
树干上的鸟屎掺杂着苔藓,滋养着漫长
 
而我们,只需倾听。铁轨摩擦的音乐
 
有时远,有时近。我们只需要耐心地等一会儿
 
当别人怀疑我们是聋子时,耳朵隐藏于深处
 
委屈的泪水,湿透了绢巾,我们揉了又揉
 
褶巴巴悬挂在枝头上。只需靠近
 
无论黑夜多黑,无论顶风多顶
 
我们都听见了,有人来过
 
 
 
 
[幽静]
 
 
 
 
你在体验一种隔绝
 
你必须将自己囚禁
 
你现在就是那打驴的瘸子
 
但是你不能喊。只能坐着
 
坐在一孔狭长的枯井里
 
你在瞬间就学会了
 
喑哑。学会了,在屏息中倾听
 
这时候有人影在井口晃动
 
有一只水桶缓缓系下来
 
那人假装看不见你
 
一根扁担横在井口,就像
 
一根手指,竖于你两唇中间
 
 
 
 
张凡修简介;1958.6月生于河北省唐山玉田县鸦鸿桥镇河东村.一直至今在家种地.老农民.1976年开始发表诗歌..1988---2005年中断写作一十八年.2006年重返诗坛.曾在[诗刊.下半月]原创新作栏目发表过组诗.曾获[中国作家]杂志社的笔会奖.诗歌散见于[诗刊][星星][诗歌月刊][河北文学][诗神].......[通讯处064102河北省玉田县鸦鸿桥镇河东村///手机15942168086//13703341419//qq357437824]
  2009-03-07 17:12:53  |  
| 半溪明月 ?2009-03-07 18:14:59??    |          |    
  感觉不错,先提下,有事了,有空再来读~   |  
| 韩少君 ?2009-03-07 19:00:23?? 小时   |          |    
  小时候(1970年左右),老叔从江西回来,给了我们一个桔子,大家一人一瓣。舍不得咽下,在嘴里含着,一直到碎了为止。。。。。。   |  
| 韩少君 ?2009-03-07 19:14:33??    |          |    
  好诗啊----
 
我们小时候还吃过 二等淀粉----用于喂猪的饲料。
 
 
深沉 凝重 质感 诗意
 
语言也好。先生自称老农民,我真的有些不信了。
 
我家到现在还保存着《王老九》诗选。还有部分文革时期的油印刊物、还有李松涛的知青诗歌。我记得有一首写人民公社的诗 《堆谷》----不准确了,时间太久远了:
 
 
公社谷垛大如山
 
社员堆谷堆上了天
 
撕片白云擦擦汗
 
对着太阳抽袋烟
 
 
 
哈哈 革命的浪漫主义。不过,我从民歌和文革诗歌中汲取了营养!问好!   |  
| 金金 ?2009-03-07 19:23:27??    |          |    
 
   问好   |  
| 张凡修 ?2009-03-12 15:44:41??    |          |    
  tit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