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一笑 |
古韵新音 |
|
李盈枝 ?2009-12-18 22:57:05?? | |
023、“有的两句一换韵,换到要结束的时候,才改为四句一韵。”因为一路小跑后,末了要舒口气,就像短跑或长跑运动员,跑到终点,不能一下子站住一样,要减速跑几步。 |
李盈枝 ?2009-12-18 22:58:39?? | |
024、古风也和律诗一样,五言首句入韵的少,七言首句入韵的多。 |
李盈枝 ?2009-12-18 22:59:56?? | |
025、在转韵的古风里,每转一韵,第一句总是以入韵为原则。看看现代人写古风是不是这个样——
九江琵琶亭遗址(李汝伦——《诗刊》1980年11月号)
前头将近浔阳渡,(第一句入韵)
大江隐隐蒙蒙雾。
江边请问老渔翁,——仄韵平收
青衫司马泣何处?
耳欲重听珠落盘,(第一句入韵)
水落急滩泉凝弦。
身欲问病苦竹宅,——平韵仄收
谪客独倾酒黯然。
枫叶荻花皆无据,(第一句入韵)
路隔千载难相遇。
冷露滴碎琵琶亭,——仄韵平收
琵琶声被江流去。
同情沦落仁者心,(第一句入韵)
殷忧社稷悯生民。
秦中之吟新乐府,——平韵仄收
惜哉自此不曾闻。
徜徉遗址增怅惘,——平韵仄收
胸臆茫茫生乱云。
李汝伦这首七言古风,在音韵上是相当考究的。 |
李盈枝 ?2009-12-18 23:01:14?? | |
杨慎走后,黄娥心情更加凄苦,这位才女写下了一连串感人肺腑的诗词散曲,以真实的感情和文笔,在女性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中国状元全传》 |
李盈枝 ?2009-12-18 23:02:12?? | |
晚明诗苑一种新奇现象,是出现了不少富有个性和才华的女作家,在经济发达的东南地区尤为集中。其中有名门淑女,也有青楼名妓。……柳如是以“风流文采”著称于明末,是一个不甘心于风尘沦落的奇女子。他先有意交结陈子龙,后嫁给年龄不相称的钱谦益,都有看重他们在士林中地位的用意。——1996年版《中国文学史》 |
李盈枝 ?2009-12-18 23:03:27?? | |
历代名媛诗词曲辑录(明代卷)
庭榴(黄娥)
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
不为秋深能结实,肯于夏半烂生姿。
番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纪新婚情景,表达对升庵的深情。黄娥是升庵继室,故说不同桃李争春,如榴花之后放一样,自喻待到早已过了及笄之年,才同升庵结婚,是独秉灵根,慧眼识英才,以故虽迟放而更有自信之感。 |
李盈枝 ?2009-12-18 23:04:50?? | |
历代名媛诗词曲辑录(明代卷)
罗江怨四首之一(黄娥)
空庭月影斜,
东方亮也。
金鸡惊散枕边蝶。
长亭十里,
阳关三叠。
相思相见何年月?
泪流襟上血,
愁穿心上结。
鸳鸯被冷雕鞍热。
——抒离别情怀。杨升庵在以“议大礼”为焦点的政治斗争中,忤触世宗,被谪戍云南永昌卫。年轻的黄娥,遇到这骤然的事变,虽然痛苦万状,但却很有理智。她妥善安排,随带家人,赶去护送升庵。杨升庵的囚车,从通县下潞河上船。黄娥赶至天津口,改乘大船,沿运河入长江,溯江而上。这对患难夫妻,风雨同舟,历尽艰辛。但问心无愧,故也曾放荡形骸之外。于是昼游扬州,夜泊秦淮;雨花台、采石矾,凭吊唏嘘;泛洞庭、览君山,襟怀旷达。不觉时序冬来,行至湖北江陵,已是去滇与入川的分道之处了。夫妻情深,说不尽离恨别苦,洒泪惜别。 |
李盈枝 ?2009-12-18 23:05:44?? | |
历代名媛诗词曲辑录(明代卷)
罗江怨之二(黄娥)
黄昏画角歇,
南楼报也。
迟迟更漏初长夜。
茅檐滴溜,
松梢霁雪。
窗纸不定风如射。
墙头月又斜,
床头灯又灭。
红炉火冷心头热。 |
李盈枝 ?2009-12-18 23:06:49?? | |
历代名媛诗词曲辑录(明代卷)
罗江怨之三(黄娥)
青山隐隐遮,
行人去也。
羊肠小道几回折。
雁声不到,
马蹄不恼。
恼人正是寒冬节。
长空孤雁灭,
平芜远树接。
倚楼人冷栏干热。 |
李盈枝 ?2009-12-18 23:07:35?? | |
历代名媛诗词曲辑录(明代卷)
罗江怨之四(黄娥)
关山转望赊,
程途倦也。
愁人莫与愁人说。
离乡背井,
瞻天望阙。
丹青难把衷肠写。
炎方风景别,
京华音信绝。
世情休问凉和热。 |
后页 [1] [2] [3] ... [18]19[20] ... [34] [35] [36] 前页 |
谈古论今 |
网友论坛 |
现代诗歌 |
散文诗 Poetry in Prose |
美哉贴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