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诗歌 |
|
Lake ?2007-08-07 07:04:57?? | |
good points, Mark and nobody. |
迪拜 ?2007-08-07 17:57:18?? | |
白水先生:
虽然,对于叙事诗来说,如果转换成散文,效果也不错
但是,
在"节奏,韵律"上仍然存在区别
正如,世人评价:
散文----"平和,悠然"
诗歌----"情绪化",则是必须的.
我仔细阅读了您的转换
缺少了一点"急切化",
而这正是"诗歌中主人公产生暧昧后,情绪上所具有的不确定心理"
散文,达不到这个效果.
谢谢点评. |
韩少君 ?2007-08-09 15:37:08?? | |
信仰自由,生存方式自由.
表达信仰和生存的艺术自由.
只要是个人的,不违背法律(未立法可争取)即可.
私权大于公权,私为个体弱者,公为群体强者.
但是,甲的私权不能影响乙的私权.
诗歌表现自由-------需要开放的表现 |
杨海军 ?2007-08-09 15:50:13?? | |
口语化的表达,往往给人以震撼的效果超过意象诗!!好!请继续!!问好诗人!!! |
迪拜 ?2007-08-10 19:10:29?? | |
回韩少君先生:
谢谢理解 |
迪拜 ?2007-08-10 19:27:26?? | |
回杨海军:
因为,在过去,凡是涉及到“同性恋”题材的文学作品
总是,离不开如:地下室,封闭的小屋,幽暗的灯光,光怪陆离,
午夜的公园,嘈杂的酒吧,《霸王别姬》还是在“一个被人遥远欣赏的京剧舞台”
不论是:白先勇的《孽子》,王小波的《东宫,西宫》
《蓝宇》也没有摆脱,
----一种“自我提前设定的压抑”
我选择“候机室”,是赋予“华语同性恋文学”以“阳光”,
以“平凡和普通”
希望打破人们“固定的,既有的思维模式”,
“它不是存在于你的过去中,回望中,而是,呈现在你的明天醒来的上班路途上,也许,就在你茶杯的前方......”
都是平凡的人
享受着新的世纪
“口语”,是最贴切的表现方式。
谢谢点评。 |
迪拜 ?2007-08-11 23:22:30?? | |
并不是口语化不需要准确
因此,我再一次进行了修改
主要是语言的准确性 |
离家 ?2007-08-12 00:52:02?? | |
 |
huamei ?2007-08-12 01:10:15?? | |
 |
迪拜 ?2007-08-15 17:12:04?? | |
对于<候机室>
原来的构思是"两个场景"
导致结构有点松散
现在,重新定位是"一个场景的描写'
但是,修改了几次,始终觉得,'味道"不对
因为,"细节"要非常准确
今天,修改后,有了好的感觉
不知道,如何 |
后页 [1]2[3] 前页 | 网友论坛 | 评论鉴赏 Reviews | 《北美枫》版主议事区 | 《北美枫》编辑委员会 | 落尘诗社 | 大雅风文学奖 | 迪拜 | 中外华文诗歌联赛 Poetry Competition | 宾至如归 | 古韵新音 | 海外新闻 Oversea News | 诗海室 | 联赛专刊编辑小组 | 散文游记 | 合作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