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论鉴赏 Reviews |
|
计利当计天下利
计利当计天下利
——记陕西三原于右任纪念馆首任馆长、原三原县政协主席张应选先生
文/ 程 翔
总 理 吟 诗
2003年3月18日,全国人大十届一次会议闭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当选为国务院总理,在首都北京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记者提问新一届领导人对台湾的政策时,温家宝总理深情地说:“说起台湾,我不由地想起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在他临终前写的一首哀歌。”温总理当众吟诵了这首于右任先生在台湾作的诗《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天苍苍。
野茫茫;
山之上,
国有殇!”
这感人肺腑的诗篇,代表着海峡两岸人民盼望祖国早日和平统一的心声。温总理说:“这是震撼中华民族的诗句!”正在电视机前收看实况转播的老人家,陕西三原于右任纪念馆首任馆长、原三原县政协主席张应选双眼含着泪水,温总理参观三原于右任纪念馆的情景,时常浮现他的脑海。1998年2月12日,温家宝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时,从北京来陕西考察调研,未进省城,直抵乡村。第二天一大早,从泾阳县到三原县,串农家,看庄稼,把百姓的生活困难和疾苦时刻挂在心间,温总理亲临一线指挥农村抗旱工作。13日,三原于右任纪念馆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工作汇报座谈会在于馆会议室召开,温总理当天下榻在纪念馆一楼。在于馆展厅,馆长张应选为温总理介绍于右任先生爱国亲民的事迹,温总理站在于先生书写的“一统山河壮,中兴岁月新”的墨迹前细心观赏;他被于先生的诗作《望大陆》深深地打动,一遍又一遍默念着。温总理赞扬修建于馆既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又弘扬爱国精神,为推进祖国早日统一做出有益的工作。馆长张应选代表纪念馆,向温总理赠送由邓小平1985年题写书名的《于右任墨品》一书,温总理为纪念馆签名留念。他得知张馆长花费大量心血,与海内外友人一起建设于馆,晚间,亲切地与老馆长促膝谈心。“住在这儿委屈你了。”馆长指着不足30平方米的房间说。温总理站起来:“你看,我伸手拿东西多方便。老馆长,坐下谈。”张馆长被温总理平易近人所感动,于是跟温总理拉起心里话:“我在县政协工作时,接待过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她刚下车就要求到地里看庄稼,老太太朴素务实的作风和周恩来总理一样,和老一辈领导人一样。温书记来三原,第一件事就下地,心里想着乡下的百姓。”温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咱们为人民服务,为百姓服务的好作风不能变,什么时候都要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第二天天未亮,温总理一行离开纪念馆,到礼泉县视察工作,临走时,温总理嘱托人让老馆长好好休息,等馆长起床后替他道别。
同 心 同 脉
于右任先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书法大师,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以草圣名世,熔碑帖于一炉自创于体,简净明丽,雄浑奇崛,他的人品和书法备受海内外人士的推崇。于先生1879年4月11日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县城东关河道巷。三原县地处西安市以北三十公里,被誉为关中“白菜心”,自古人才辈出,这儿的百姓以三原出了个于右任引以为荣,几乎村村都有一笔好写的书法爱好者。艺术不分国界,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和日本及东南亚等许多书法家们,慕名来于公故里,深切缅怀于先生。修缮于右任故居,在三原建于右任纪念馆的呼声越来越高。
1988年年底,张应选担任三原县政协主席时,发起举办“于右任杯全国书法大赛”活动,半年中,共收到北京、上海、西安、台湾等三十一省市的参赛作品一万一千余件,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法国和香港也有作品参赛。于先生在日本的弟子、高崎书道会会长金泽子卿,不仅为大赛寄来贺词,还与台湾的李普同先生互通大赛的喜讯。李普同先生是台湾桃园县人,商家出身,酷爱书法,成为于右任先生的入室弟子,被书坛推举为台北中国标准草书学会会长,长期举办海内外同门联合书展。他第一次踏上大陆就专程赴陕西省瞻仰恩师故居,参观恩师兴办的民治中、小学校和斗口农事实验场。当张应选主席与他商谈建造于右任纪念馆的设想时,他感慨万千,一拍即合。回台湾后,他奔走与书友之间,积极捐助建馆资金。成功举办书法大赛,为筹建于馆奠定了基础。1993年,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三原县委、政府研究通过由张应选担任筹委会主任,以民办公助的形式修建陕西三原于右任纪念馆。
开 馆 盛 典
“沧海波全定,神州日再中”。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各级政府共拨款70余万元,陕西省交通厅技协出资100多万元,三原县广大干部、职工、个人捐款40多万元,在北京工作的三原籍离休干部朱保书,动员全家老小共捐款20万元,于公日本的弟子金泽子卿与高崎书道会会员捐款1206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00多万元),李普同先生组织弟子捐款10多万美元外,还捐赠一批于先生珍贵的图片、书籍资料。
1997年11月10日,三原古城万象气新,人人神采飞扬,历时五年修建,占地10亩,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的三原于右任纪念馆,迎来隆重的开馆盛典。于馆三层楼高,造型庄重典雅,馆内陈列着于右任先生的书法、资料、图片、书籍、遗物300多件,600多万字。台湾代表团团长李普同一行5人,日本高崎书道会代表团团长小林幽斋一行22人,从美国赶回故乡的于公孙子于建中和北京、西安、内蒙古、宁夏、三原等地的500余名嘉宾出席开馆典礼。八十岁的老人李普同先生,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站在主席台上,倾诉深埋在心底的肺腑之言:“在台湾,有一小股分裂祖国、崇洋忘祖势力甚嚣,我在恩师故里向世人呼吁,五千年文化优美须告知乃子乃孙,三万里河山锦绣勿忘怀列祖列宗。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恩师的故乡就是我们众弟子的根!我们牢记恩师教诲,‘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台湾与大陆情同手足,血浓于水,台湾人民每时每刻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三原于右任纪念馆是于公英灵的归宿,是海内外书家同道“朝圣”的殿堂,是三原人民与国际友人友谊的桥梁,是镶嵌在关中大地上璀璨的明珠。她包含着千人万人的情思,凝结着第一任馆长张应选先生的心血。
布 衣 家 族
1932年7月14日,张应选先生出生与三原的临县——高陵县中王乡(原名药惠乡)墨张村。祖父张孝玉为村里的穷孩子教过四书五经,父亲张德福不仅是旱作农业的能手,教过书、经过商、亦擅长工艺。家里挂有于右任、牛兆濂的中堂对联,家长和老师有意无意中,传播着于先生刚气立业柔善养心的人生哲学,张应选受到启迪。他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在三原县城上的中学,后来,他多年搞行政工作,分别担任永寿县和咸阳秦都区及三原县县委副书记、县政协主席,他和许许多多的关中人一样,对于公柔中挥发着阳气的书法情有独钟。人过中年,步入老年,经受过磨砺的他,真正找到答案,他透过于体草书,弘扬着中国优秀文化的思想。于公被世人尊称为布衣书家,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反帝反封建斗争之中,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民主革命,推动祖国和平统一,企盼百姓过上太平盛世的美满生活,把才华和钱财无私地奉献给社会。1964年11月10日,老人家临终前,探望他的亲友和于公长子于望德,寻找于先生遗嘱时,开启于公放置私用物品的铁箱,待铁箱打开后,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只是先生的日记,不仅没有丝毫的财帛珠宝,倒是有几张于公三子中令出国留学时,因费用不足而向人借款的帐单。今天,一些腐败官员,一些未真正领悟艺术本质的人,是很难读懂于右任先生的思想、情怀和艺术。所以组办一系列文化活动,筹建于右任纪念馆,是张馆长和有识之士深刻理解和认真学习于先生的过程,是继承和繁荣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责任,是歌颂和平推动祖国早日统一的善举。
北方人性格奔放豪爽,在经济并不富裕的西北小城,做一番大事业困难重重。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在三原县,只要是弘扬于右任先生的品德和书法艺术,就特别得人心,张应选馆长是在小城干大业的典范之一。他负责编辑《于右任杯全国书法大赛》、《茹欲立书法集》、《三原古今书画名人集》、《秦菜之花三原食萃》等专集;他的论文《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忠诚的爱国者于右任》、《以百年树人之计,植民族复兴之基》、《论于右任教育理念》等,被上海复旦大学、西北农林大学、陕西于右任书法学会组办的于右任书法国际研讨会集书出版发行。他并且成为有影响力的书法家,现为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顾问、陕西三原于右任纪念馆荣誉馆长、陕西三原于右任书法学会名誉会长、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三秦文化研究会研究员、三原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2005年,荣获中国国学研究会、中国国学杰出贡献奖评委会颁发的“中国国学杰出贡献奖”证书,张应选先生的书法作品,被评定为中国国学杰出贡献奖书画类金奖。作品被编入政协全国市县主席书法展,为文天祥纪念馆书写的“民族魂”摩岩石刻立于海边碑林中,他的书法分别被上海复旦大学于右任书法馆、香港中文大学陈列,被海内外友人珍藏,他的事迹先后被《海内与海外》、《各界道报》、《我与人民政协》、《全国先进模范事迹汇编》等媒体报道。2011年6月,被中国国家书画院聘为副院长;2011年10月,被台北故宫书画院聘为终身名誉院长、客座教授。
耄耋之年的张应选先生,一直传承着于先生的许多美德,心底善良、热爱和平,胸怀宽广,生活上非常节俭,总是穿着一身朴素的布衣。
程翔文学艺术简介
程翔感悟:文化艺术不是终极目的,而是通向真善美的轨道。
程翔,笔名蒙鸽,男,汉族,1960年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祖籍内蒙古武川县。在驻河北、辽宁、黑龙江空军第三、六航空学院度过童年;在驻新疆哈密空军第八航空学院子弟小学、中学读书,去柳树泉兵团农场上山下乡,1980年,在驻新疆空军工程兵十四团87493部队服役,1984年退伍,安排于陕西省三原县税务局工作,调到三原工人俱乐部,进西安美术学院深造,在三原报社担任过记者部、编辑部、摄影部主任。文学艺术作品在《人民日报 · 海外版》、《解放军报》、等海内外报刊发表并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1976年至今,每天坚持写《程翔日记》达千万字文稿,创作126多万字的长篇小说《翔》1、2、3部;1998年夏,日夜兼程赴湖北采访百年未遇的长江洪涝灾害;2012年5月15日,《中国摄影报》第2版“影人素描”栏目,发表《程翔:为环保鼓与呼》的报道。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收藏家协会会员、咸阳市地税系统摄影协会评委会特邀评委、三原美术家协会顾问、三原于右任书法学会常务副会长、三原作家协会副主席。传略载入《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等辞书。
2014-12-05 21:50:43 |
山城子 ?2014-12-06 18:15:37?? | |
————————欢迎程翔赐稿!! |
散文游记 | 现代诗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