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lereview Collections

松山居士

?????9?

?????02 Mar 2013

?????Send private message

?????松山居士的博客

Find all posts by 松山居士

现代诗歌
评论鉴赏 Reviews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印象诗人殷晓媛及其《印象之内,物象之外》

  
  殷晓媛就是花丛中的一朵奇葩。2010年,殷晓媛被评为大别山诗刊十大实力诗人。
  晓媛是个川妹子,毕业于北京第二外语大学日语系。她通晓日、德、英等多种语言,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及多种文学作品翻译,其诗歌、小说、译著等作品发表于国内外多家有影响的报刊及网站。在她新近出版的诗集《印象之内,物象之外》封面上,美国伊利诺伊州诗人协会原会长、北美中华艺术家协会创会理事非马博士写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人一辈子能精通一种外语已经很不错了,殷晓媛年纪轻轻却似乎已掌握了好几种外语,至少我知道她的日语及英语都有相当可观的造诣,翻译之外,还写出了一些诗味十足的双语诗。读她的诗,常给我们一种稳重恬静笃定的感觉……”彰显了她多才多艺的白领丽人本色。
  初识晓媛的诗作时,我曾怀疑过自己的阅读能力,因为她的诗歌太独特了。在评选论坛“十佳诗人”时,我对她的作品写过这样一段总体印象:“殷晓媛是一位活跃在大别诗刊论坛的一位诗风较为特别的女诗人。她的诗,意象繁密,意境含蓄、深沉,风格独特,也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实际一点说,一般诗歌爱好者是很难理解其作品诗意,乃至构思的。这种风格,虽隐晦含蓄,但却很耐品味,也给人以挑战自己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的感觉。”当我打开《印象之内,物象之外》(以一首诗名做诗集名称)后,这种感受有增无减。不过,我这人有一个爱好,就是越有挑战性的事情摆到我的面临,我越想挑战它。我喜欢用一位网编的眼光和态度品味诗人及其作品。
  在我看来,晓媛的诗歌,源自博大精深的汉语体系,这从其唐诗宋词研读和习作便可略见一斑,同时还汇入了外语著作赏析、翻译和创作的收获。当然,最为可贵的,还是来自于她广博多思的生活体验和她对诗歌的热爱。在诗歌的创作中,如果没有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做支撑,无论技巧多么高明,毫无例外都是干瘪和苍白的,而晓媛的诗,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兼具,她用《印象之内,物象之外》作为诗集题名是恰如其分的,这,可以从其格律诗“苍然古韵”、外语诗“意蕴无疆”和现代诗“偶遇机锋”三个篇目的内容中得到映证。
  “苍然古韵”收录了26首格律诗。因对格律诗研究甚少,只是略懂皮毛而已,所以我不敢妄加评论,但可引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杨秀丽写的一句点评:“格律以及典故运用得很是得体,很是挥洒,不由得感叹:这个女生,了不起……”
  “意蕴无疆”收录了5首英文诗。在当代中国读者群中,以及诗人们,乃至当红诗人,能读懂外语诗的人,少之又少,因为这类读者,至少需要掌握一门以上外语,且系诗歌爱好者,而且是外语诗歌的爱好者,而创作外语诗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晓媛既然将5首诗放在诗集内,我想,既是自己诗歌创作生涯的一段回顾,也是一种自我肯定。而我们得到的,至少是一个证明。
  “偶遇机锋”收录了101首现代诗。是诗集《印象之内,物象之外》的重头戏,其中又分七个子栏。我认为,现代诗部分最能体现和代表诗人创作思想、诗歌风格水平。
  先谈谈《印象之内,物象之外》(原作附后)这首诗。
  在我读这首诗之前,我的脑海中曾闪现过“印象派画家、印象派作家、印象派音乐”等词汇。于是,我想找一找诗中关于“印象”的一些影子。果然,有一条“阿佛尔港口”的注解附于诗后:印象派画家莫奈创作《日出•印象》的地方。这,为我解读这首诗,乃至解读诗集应该是有所帮助的。《印象之内,物象之外》首先切入了一幅古朴的画面:“铜绿砚台,淡紫远山,黑而冷峻的乌鸦或者高亢的歌剧花腔”表明诗人的想象从远古开始了:或轻盈,或凝重,中华文化和西欧文化,若隐若现。“浮躁的刀具、生僻的段落、以及光线暧昧的百叶窗”则把静止的画面活动起来:战争场面、甲骨文雕刻,以及西式生活。寥寥几句,我们便可以品出中西结合的味道来。
  “森罗万象的世间/你潜藏得越专注,就越容易被寻根问底地挖出。/各种形态、各种名字、各种时空,把你命名成长短参差的痕迹。/如果可以,你愿把皮囊烧透,让框架里/只留下一团焦糊。线里线外你正弦一样走着。”读这一段,你既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知识、对外面世界的感叹;也可以感受到她的一点点畏惧,以及对知识的渴望;还可以感受到她的执着的性格。
  诗人采用“五行”、“五色”、“五蕴”这些词汇描述世间,不禁令人感叹:小小年纪,懂得真多!而“菊花瓣”则是一种象征,菊花开在深秋,秋天,给人的想象太多了。“又有谁……”当然是诗人自己。她要掘出泥土里诗歌,用诗歌为尘世洗去灰尘,勇敢地举起自己的旗帜。余下部分:“……水面已经嘶嘶作响,停顿下/太阳一定会追上并灼伤,你的脚跟。最好躲进/风或者倒影或者巨轮的船舱,转身踢起/一脚冷水,把镜里镜外互相穿梭的岁月。浇得背影模糊。”在我看来,“太阳” 表示时间或者人生,作者用心中的“禅”意,劝戒、劝导、拯救一个心身、心灵的过程。诗中的“你”和“我”既可以是一个人的“昔”和“今”,也可以看作是“我”对“你”。
  这首诗,与诗集中的其他诗作一样,所有的“印象”都是建立在“物象”之上的,印象是物象的延伸,又螺旋般地上升为情感。于是,诗歌便有血有肉了。
  再从论坛挑选一首《半面洛神》(原作附后)介绍给读者。我在阅读数遍后,写下这样的跟评:看似描写一个人的一段徘徊,其实宛如人生一世,从孤独、彷徨,到找回体内那片“金属”,便又风光无限,只是换了一副面孔,或者另一种心情。用大量的意象运用作铺垫,展现所要表达思想内涵,我就是这样读这首诗的。关于洛神,应该是一个传说,还有洛神赋图等(经查阅有关资料,确实如此:关于洛神,有三国曹植的《洛神赋》、东晋顾恺之的绘画《洛神赋图》等)。当然,若要完全走进作者的内心,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深层次解读,尚须多花些精力和时间。
  对于诗歌阅读,其最大的魅力往往在于:作者创作出作品后,给读者以较大的想象空间,而读者的解读,只要基本符合作者的意图,就算唱、和成功。
  一般来说,诗人是很少地向读者和盘托出自己的创作意图的。或许是晓媛怕我或者其他读者曲解了诗意,善良的她赶紧回帖,对此诗作了构思过程和创作意图简介:原先只按照传统视角理解为风韵万千、道骨仙风的姽婳女子。而此诗,则从另外一个视角审视洛神,认为她不应该是一个具体的人物,更不应该是以某个历史人物为原型的人物,而是一种精神、风格,人人皆可有之。比如,只要有适度的光影、情调、良辰佳日,人人都可以是洛神。此诗歌的主角是男性,也是传统意义上强势、直白、果断、明朗的意象。但强者形象的一部分所构成的,必定是阴性的、委婉的征象。正如俗话所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从意象塑造上,似乎可以这样说。
  我把这首诗作者与读者交流的过程写进此文,希望对广大读者了解诗人的创作构思和风格特点有所帮助。
  晓媛的诗歌,在内容上,可谓色彩缤纷,大量典故等意象运用,人物、场景塑造,为诗歌“房屋”(意境)精致的建筑,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一般在末节或末句完成“封顶”,表达出创作思想。在形式上,并无拘束,长句短句相结合,短句具有古典意味,且语言洗练。而在断行上,又与西体诗相近。所以,我们应该不难看出其中西结合的特点。
  从《印象之内,物象之外》诗集总体看,中西结合,正是诗人所追求的风格。所以,我把殷晓媛称为“印象诗人”,意思是:以物象为经,以印象为纬,中西结合,古今结合,编织出既古朴典雅,又色彩缤纷的诗歌作品。
  最后,我想说的是,《印象之内,物象之外》展现了晓媛宽广的知识面,这为年轻的她,在今后诗歌创作道路上走得更远,无疑将起到保驾护航作用。伴随时光的滴答声,晓媛一定会有更多的生活积累,也一定能够写出感悟更多、更深刻的好作品。
  新年即将到来,首先祝晓媛新年快乐、工作顺利!并祝愿晓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010年12月31日
  
  附:(文/殷晓媛)
  
  1、《印象之内,物象之外》
  “慧眼光中,开半亩红莲碧沼,烟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风。”
  ——陶然亭楹联
  
  铜绿砚台,淡紫远山,黑而冷峻的乌鸦
  或者高亢的歌剧花腔。浮躁的刀具、生僻的段落、
  以及光线暧昧的百叶窗。森罗万象的世间,
  你潜藏得越专注,就越容易被寻根问底地挖出。各种形态、
  
  各种名字、各种时空,把你命名成长短参差的痕迹。
  如果可以,你愿把皮囊烧透,让框架里
  只留下一团焦糊。线里线外你正弦一样走着。
  
  你尝试过很多种存在。五行、五色、五蕴。菊花瓣
  落在DVD机旁,又有谁偶然借了音韵的形体?
  我想,我一定要把你从世界的泥土里
  滤出,持一瓣无声的莲花,笑骂着
  说唱乐中过于泛滥的咒语,站在一支烟
  尚未大肆弥漫的起点。无数的你和你们
  
  是变形的水银,漂在决口的河堤和渡口。一定要带你
  用听觉的脚走到阿弗尔港口,教你渡涉人间
  最扑朔迷离的空旷。水面已经嘶嘶作响,停顿下
  太阳一定会追上并灼伤,你的脚跟。最好躲进
  
  风或者倒影或者巨轮的船舱,转身踢起
  一脚冷水,把镜里镜外互相穿梭的岁月
  浇得背影模糊。
  
  (阿弗尔港口:印象派画家莫奈创作《日出印象》的地方。)
  
  
  2、《半面洛神》
  
  游船的孤独雇主,卡西欧表面的齿轮里
  看到大半扇夜色在背后,像一轮金色的鹤羽
  拭去淌满街道的狂欢节歌曲。他的眼神珠光宝气
  犹如威尼斯面具。桃红、金黄、罗兰紫。一滴冷泪
  未曾在尘世显露形状,却并不妨碍成为他下眼睑
  
  奢华的水钻。丢失在陌生国度里的节日,环抱
  一臂之内的月光,骨骼和外围的麾氅里所有的金属
  都叮当着红黄的烟花,怂恿他把自己水的本质
  像过时的领带一般丢弃。但他犹豫。他低垂的沉默是
  涟漪的镜像。上衣金黄色的穗落进波光,化作
  莲花灯和夜曲。水磨去巍峨的轮廓。
  隔着云母似的水面,他眼睑低垂的右脸
  
  温婉得像弯曲的夜,沿着边界柔软、朦胧的岸
  俯拾嫣然易碎的韵脚。水袖在现实之外延伸,是
  捻不熄的淡香,不经意逃出古籍,把竹简
  青青黄黄的眼影,投进画面某个角度。此时,洛神是
  被波光剪裁的抽象,存在于巧合和萃取之间,不拘泥于
  女人的形体,而是闪烁、馥郁和渺远。但午夜
  
  他离开小船的时候,那些被离心力洒向四周的金属
  又回到他的身上,像柔韧的衣架,把他挂回
  凡间的衣橱。香槟色礼服、卡其色长裤,一头灼伤夜色的
  醋栗色长发。
  
  (本文作者松山居士,大别山诗刊编委,资深网站编辑。著有诗集《第二道痕》)
  
  

2013-03-02 20:23:19
Reply with quote
松山居士 ?2013-03-02 20:29:21?? Reply with quote


  姓名:陈泽
  单位:安徽省舒城县国家税务局
  邮编:231300
  手机:13956100298
  E-mail:xkszssjs@163.com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松山居士Collection
山城子 ?2013-03-03 18:00:08?? Reply with quote


学习松山居士的评!!

_________________
View user's profile     山城子Collection
西方文学 Western Literature